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小麦叶片衰老因素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小麦叶片衰老过程中生理指标、内源激素变化及环境因子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及衰老机理的多年研究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 ,为理论和实践中延缓小麦叶片衰老、提高产量提供了依据 ,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不同外源激素对二晚后期叶片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齐穗期喷施3种外源激素(GA3、6-BA、BR)对二晚生长后期叶片衰老的影响,测定了剑叶的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与SOD、CAT活性等与衰老相关的指标。结果表明:3种外源激素对水稻叶片的衰老都有延缓作用,并能提高结实率,最终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其中以6-BA的效果最好。但外源激素对水稻叶片衰老作用的延缓具有时效性,大约2周左右。  相似文献   

3.
玉米叶片衰老与栽培技术调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玉米早衰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备受人们关注。本文从玉米衰老与氮素营养的调节,水分胁迫与玉米衰老发生的关系,植物内源激素与玉米衰老发生的关系及叶片衰老过程中的根-叶互作关系等四个方面,综述了栽培技术对延缓叶片衰老的积极作用。并对今后如何从栽培和耕作学角度来研究玉米衰老问题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解决生产中玉米早衰问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以赤霉素、6-BA、芸苔素3种激素组合的4种复配剂,对早稻叶面喷施,研究了它们对延缓叶片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复配剂均减缓了叶片中叶绿素的降解、丙二醛的积累、膜透性的增加,提高了保护酶(SOD、POD、CAT)的活性,降低了氧自由基的产生速率,延缓了叶片的衰老;并提高了结实率、充实度和产量,其中,处理4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90-09是GA3,4pu-30和硼等微量元素组成的复配剂,于杂交水稻抽穗期喷施,能有效延缓叶片衰老期间叶绿素的降解,地片衰老进程减缓,促进水稻增产。研究其对叶片内源激素,蛋白质和核酸含量影响绵结果表明,90-09能显著地减缓叶片衰老期间内源ABA的增加和内源ZRs,GAs及IAA的减少。  相似文献   

6.
叶片衰老是植物叶片生长发育过程中衰变的重要信号,在此综述了植物叶片衰老的特性、机理、与叶片衰老相关的基因、影响叶片衰老的因子(即器官、植物激素、氧化胁迫等),同时又介绍了叶片衰老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并对开展植物叶片衰老研究的综合发展趋势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鲁绪才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9):3761-3762
叶片衰老将导致细胞内部激素失调、光合能力下降等,作物产量提高也因此受限。6-BA是一种CTKs类物质。它可作为活性氧清除剂使叶片衰老得以延迟。不同作物种类对6-BA的衰老延缓效果也不同。通过外施或增加体内CTKs的含量都能增强作物抗逆性和提升作物产量。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调节内源CTKs含量从而延缓叶片衰老的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吉林农业科学》2015,(6):38-41
玉米叶片衰老对子粒形成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叶片衰老受众多因素影响,造成形态及生理生化的巨大变化,而这些变化均离不开基因的调控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玉米叶片衰老的研究结果,主要包括玉米叶片衰老的生理生化和栽培技术研究及有关玉米叶片衰老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以期能为玉米叶片衰老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转基因棉花的大面积推广,棉花早衰发生加重,已经成为制约棉花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关早衰的研究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棉花叶片衰老生理的研究结果,主要包括衰老过程中各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特征,以及防止棉花叶片衰老的各种调控措施。文中概述了一些常用的棉花叶片衰老生理生化指标,如叶绿素、蛋白质、丙二醛(MDA)、活性氧清除系统(SOD、POD、CAT)、激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乙烯、多胺)等。大量研究表明在棉花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绿素、蛋白质含量急剧下降,而MDA含量快速上升,活性氧清除系统酶活性产生相应的变化,各内源激素的含量也具有各自变化特点。针对棉花早衰的生理过程,通过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氮、钾、钙3种肥料,以及水分、光照、温度、气体等环境因子的调节措施来预防叶片早衰以及对出现叶片早衰后的稳产措施。最后对棉花叶片早衰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首先介绍了茉莉酸生物合成途径及合成过程中各种酶在衰老过程中的表达情况,然后综述了茉莉酸与衰老激素乙烯和脱落酸在信号转导途径中的关系,以及茉莉酸抑制植物光合作用促进叶片衰老,茉莉酸激活衰老基因SAGs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库源关系对杂交水稻根系及叶片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明库源关系对杂交水稻根系及叶片衰老的影响效果,在水稻抽穗期,剪去穗部部分枝梗和叶片,形成不同的库源比,研究其与根系和叶片衰老的关系,结果表明,与汕优63相比,亚种间杂交水稻5460/广抗粳2号库源矛盾大,根系和叶片衰老快;降低库源比,能明显减缓其根系细胞分裂素含量的降低和^32P吸收的下降,并能减缓其叶片中蛋白质、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和SOD活性的降低以及两二醛含量的升高,说明杂交水稻叶片和根系衰老与其库源比较大有关。  相似文献   

12.
收集野外定植3年的毛竹秆上具有明显衰老渐进特征的叶片簇,测量这些叶片的光合代谢效率(Fv/Fm)及叶绿素含量,建立毛竹不同衰老阶段叶片形态与其光合效率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BLASTn)筛选出113个毛竹基因组中与水稻叶片衰老调控相关的同源基因,并检测这些基因在毛竹叶片发育和衰老过程中的表达趋势,鉴定一些与毛竹叶片衰老相关的标志基因.结果显示,毛竹叶片在衰老过程中其叶片的光合效率和叶绿素含量均出现显著下降;在筛选的113个基因中有86个基因在叶片中表达,其中32个基因在叶片衰老过程中没有变化,41个基因随着叶片衰老出现显著下调,13个基因出现明显上调.这些表达变化的基因与水稻中鉴定的同源基因在旗叶衰老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基本一致,因此这些基因很可能在毛竹叶片衰老过程中也发挥同样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赵娟  柯学  徐超华  李军营  龚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3965-13968
[目的]探讨不同光质对烟草叶片生长发育及衰老进程中类半胱氨酸蛋白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调控。[方法]通过覆盖不同颜色滤膜(白膜、红膜、黄膜、蓝膜和紫膜)获得不同光质,监测不同光质下烟草叶片在生长发育及衰老过程中叶绿素含量、类半胱氨酸蛋白酶活性及相关几个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白、红、黄膜处理相比,蓝膜和紫膜处理延缓了烟草叶片生长后期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和衰老进程,同时蓝、紫膜处理的烟草叶片有相对较低的类半胱氨酸蛋白酶活性和相关的几个基因的表达量。[结论]不同光质对烟草叶片的生长发育及衰老进程有不同的影响,这在某种程度上是通过影响类半胱氨酸蛋白酶及其相应的基因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冷型小麦表观性状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连续多年试验研究表明 ,在相同的试验处理条件下 ,小麦品种的温度型不因年份、试验、栽培因素的改变而逆转 ;小麦冠层顶三叶各叶位的叶色消褪和失绿面积变化存在显著的温度型间的差异 ,这种差异随叶位的降低和衰老的加剧而逐渐增大 ;小麦开花后芒的衰老程度与开花后天数的关系符合幂函数方程 ,不同温型小麦芒的衰亡状况从花后 2 0天开始有明显差异 ,冷型小麦芒褪色和衰亡的速度比暖型小麦慢。在育种实践中 ,可考虑将冠层温度、冠层叶片和芒等表观性状有机结合 ,以快速、准确地识别冷温材料 ,选择冷温后代  相似文献   

15.
烯效唑干拌种对小麦叶片衰老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小麦品种川麦30、川麦107为材料,探讨不同剂量(0、10、20、40 mg/kg)烯效唑干拌种对三叶、七叶、旗叶叶片衰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烯效唑干拌种提高了不同叶序叶片衰老期间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比值、全氮含量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了MDA积累量及积累速率,叶片衰老期间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速率减慢,在衰老后期烯效唑处理较对照叶片具有较高水平的氮含量,叶片衰老进程得以延缓。  相似文献   

16.
6—BA对油茶离体叶片衰老的延缓作用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在照光和黑暗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的6-BA和GA+6-BA混合剂处理对油茶离体叶片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光条件下6-BA可以保持叶片细胞的超氧歧化酶(SOD)活性(为对照的129%),降低了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积累(为对照的47%),延缓叶绿素和蛋白质的降解.说明6-BA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在黑暗条件下上述生理指标的水平较低,表明光对6-BA的作用有一定的增益效应.GA+6-BA混合剂处理没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不同基因型谷子叶片衰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谷子品种‘05-61'和‘金谷3号'为材料,研究不同基因型谷子开花至成熟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酶促防御系统的保护酶SOD、CAT活性和MDA积累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两个参试品种各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SOD、CAT等保护性酶活性呈由高到低的变化趋势,MDA含量随着叶片的衰老而升高;与‘金谷3号'谷子相比,‘05-61'叶片防御活性氧毒害的保护酶活性高且下降缓慢,丙二醛含量低且增长缓慢,在籽粒灌浆中后期表现更为明显.研究认为,在旱作农业生产中,延缓叶片衰老,对促进糜子籽粒充实,提高谷子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水稻氮素供需差与不同叶位叶片氮转运和衰老的关系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采用去穗和疏花方法调节稻穗氮需求量 ,研究了水稻氮素供需差 (NSDB)对不同叶位叶片氮转运和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NSDB <0的条件下 (对照 ) ,植株上部 4张叶输出氮素 ,叶片正常衰老 ;随NSDB提高 ,顶部叶片尤其是顶 4叶的氮素输出显著减少 ,叶片MDA含量下降 ,SOD和CAT酶活力提高 ,上位叶与下位叶之间的叶色差缩小 ;当NSDB >0以后 (去穗 ) ,上部 4叶的氮积累量不仅未减少 ,相反还有显著的增加 ,叶片的衰老进程被延缓。研究证实顶 4叶叶色受氮素供需差的影响最大 ,当土壤供氮不能满足库需氮时 ,顶 4叶叶色浅于顶 3叶  相似文献   

19.
By removing panicles and spikelets, the effects of nitrogen supply-demand balance (NSDB) onnitrogen transiocation and senescence of leaves at different positions of the same stem in rice plant were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NSDB<0 (CK), nitrogen translocation and senescence of the top 4leaves was normal. Nitrogen exported from the top leaves (LFT) especially the top 4 leaves decreased remar-kably with increase of NSDB, thus, their MDA contents and differences in color (SPAD value) decreased,while the activities of SOD and CAT increased. Under NSDB>0 (panicle removal), N accumulation of the top4 leave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leaf senescence process was delayed. 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d that thecolor of the 4th LFT was mainly affected by NSDB among the top 4 leaves and was lighter than the 3rd LFTwhen nitrogen supply was insufficient for the sink ne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