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潘岳悼亡诗开“悼亡”诗题先河,对前代悼亡类诗有继承,有发展,对后代悼亡诗产生了深远影响。潘岳悼亡诗感情真挚饱满,情景水乳交融,注重辞藻雕饰,擅长运用时空意象表达细腻情感,创造特定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2.
你也说资源环境危机,我也说资源环境危机,中国资源环境危机的呼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然而,环境危机的内涵、目前现状、解决办法,凡此种种谁又能说得清?  相似文献   

3.
鲁迅与柏杨都以鲜明的人格魅力著称.两人的人格建构,既有鲜明的共同点,也有迥异之处,整体上分别呈现出"高山"与"激流"的特征.鲁迅像一座悲凉深邃的苍山,伟岸挺拔,厚重、深沉;而柏杨则像一条发自高山深谷间的激流,充满自信的生命力,演绎激情人生.鲁迅和柏杨虽然人格建构有差异,但他们都是真正的知识分子,他们构成中国的脊梁.  相似文献   

4.
魏晋"名士风度"与宋代"圣贤气象"是不同的理想人格类型,它们在价值取向、思想资源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但是,它们均是古代士大夫人生哲学的体现,故而在士大夫主体意识、名教可乐、性情结构、超越境界等问题上有诸多共同点,着重论述了二者承传发展的关系与思想逻辑的脉络。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在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过程中 ,运用了在普遍联系中把握事物、在运动发展中把握事物、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分析事物以及辨证否定的唯物辨证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在解决"三农"问题时,遇到很多矛盾。本文认为产生这些矛盾的原因是没有处理好农民、市场与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围绕农民这一中心问题,处理好农民、市场与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近年来师德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从伦理哲学的角度进行了构建师德内涵的尝试。文中提出高校师德内涵包括“审慎”、“知识”、“技艺”和“人格”四种要素,并论述了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审慎”和“知识”的概念由于“技艺”的桥梁作用而使得“师德”内涵浑然一体、相互制约;“审慎”态度是基础,制约教师采取“技艺”的原则和方式;反之,如何理解和使用“技艺”又会影响“审慎”心理态度;“人格”要素贯穿三者,是师德内涵建构的核心。  相似文献   

8.
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华民族政治文化的发展和个人性格特点、行为习惯的形成都有深刻的影响。毛泽东在未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前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德政”思想对毛泽东政治人格的形成有过重要作用。毛泽东的政治人格是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工作由过去的管人、要人服从转变为育人、为其服务。政下干部要充分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综合性特点;要以身作则,以诚待人;要从实、情、理、行四者统一的高度帮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和制度文明建设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王斌  朱泓燕 《甘肃农业》2014,(2):28-29,31
高职院校大学生是未来参与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对自身的职业发展必将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从人格的定义、基于调查问卷的分析、大学生健康人格标准等方面进行讨论,提出了在教学和管理中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途径: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组织各种活动增强学生乐观向上的品质;鼓励学生参加体育运动;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培养大学生爱的品质。  相似文献   

11.
人地矛盾与农地流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问题是中国农村问题的核心,而人地矛盾又是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性矛盾,因此,中国为解决人地矛盾进行了一系列土地制度改革.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我国的现实国情,明晰土地产权和规模化经营是解决人地矛盾的主要手段.我国可以通过完善土地流转解决紧张的人地矛盾.  相似文献   

12.
面对"课堂学生爆满"和"课堂学生所剩无几"两种现象,对如何提高高校学生的听课质量进行了思考。学校及教师应从学生的思想上着手,给予正确教导与引导,使学生明确学习的动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另外,授课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被课堂吸引。  相似文献   

13.
《艺文类聚》辑录文献的基本原则是“以类相从”,这是对前代图书编辑成果的继承。具体方法有“子目标题法”和“篇题法”2种。  相似文献   

14.
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校学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籍管理制度,应随着时代对人才需求而适时改革,本从制度与人才的关系入手,分析、研究了原学籍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革的基本思路,即扩大高校自主权;建立弹性学制;打破专业壁垒;重视教学过程,质量,实践,改革考试制度和学位制度等六方面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学籍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努力已一个世纪有余,然而文坛经典之作却屈指可数;尤其是近十年来,伴随着话语转型而来的却是“失语”的焦虑;“颠覆”“消解”之后却不见有效的重构。具体表现在:一,我们的文艺理论一直在西方的文艺理论里徜徉;二,我们的创作在一味地模仿西方的现代形式。显然,我们的现代化己走入误区。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是照亮我们走出误区的圣火。  相似文献   

16.
选用产量性状杂种优势有显著差异的4个粳稻杂交组合,分析分蘖期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和灌浆过程中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分蘖期,高亲优势正向组合的氮代谢关键酶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高亲优势负向组合;在灌浆过程中,高亲优势正向组合的籽粒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叶片蛋白水解酶活性、籽粒可溶性淀粉合成酶活性和ADPG焦磷酸化酶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高亲优势负向组合.灌浆过程中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与千粒重,单株产量等呈不同程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魏形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4):1246-1248
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别涉及许多方面,而饮食观念的差别是其中最重要的.中国的饮食观念是体验性的和注重调和的,西方的饮食观念是理智性的和强调个性的.中西饮食观念存在明显差异,而形成这些差异的根源是双方不同的"中坚思想"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这也是中西文化的本原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植物文化贯穿人类历史,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积淀的精神品质和价值取向指引着人的精神生成和人格养成。从植物的生物贡献和生命进化过程中领悟“懂感恩、知敬畏”的基本道德伦理,从植物的生命轮回和无私奉献中领悟“勇担责、乐奉献”的生命使命特质,从植物的艰难开拓和生长繁殖中领悟“怀天下、求真知”的胸怀气度,从植物的生命回归和物种进化中领悟“尚守正、善创新”的价值导向。在此基础上,植物文化为人类探寻了“同生命、共成长”的哲学理念,植物文化精神培养了人的德性品质、涵育了人格魅力,推动个人道德养成向社会群体道德发展,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社会的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9.
对资料室图书馆员和学科馆员进行了比较研究,分别阐述了两者的定义、现状、工作内容及特点等,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立足于世纪之交中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围绕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战略目标,提出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是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体系的首要任务,同时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融汇的途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