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青(米)砖茶诞生于清代湖北南部的羊楼洞,然后扩散到湖北南部及湖南临湘、湖北汉口、江西九江、福建福州等地。青(米)砖茶生产后,贸易活动随之兴起。青(米)砖茶贸易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康熙年间(1662~1722年)至1862年前的兴起阶段、1863年至1917年的繁荣阶段、1918年至1949年的曲折阶段。  相似文献   

2.
2018年12月15日,“帝王作家”二月河(原名凌解放)因病去世,享年73岁。他不仅写有520万字的“落霞三部曲”(《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成为中国史学领域经典之作,还与人交往有道,给世人留下了许多交际佳话,值得我们学习传唱。  相似文献   

3.
清代学术以经典考据学为其代表,顾炎武可称考据精审的第一位典范人物。他慨然以匡时济世为己任,提出“经学即理学”的学术纲领,试图复兴经学,“以经学济理学之穷”,并把经学引导到经世致用的道路上来。他的学说上矫宋明理学之流弊,下开清人朴学之先声,对清代经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对顾炎武的生平与学行、“经学即理学”学术纲领的提出及其意义、通经致用的治经宗旨作一较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何淼 《甘肃农业》2006,21(7):196-197
柳子明是中国境内朝鲜无政府主义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与巴金于1925年在当时位于上海法租界的华光医院相识,从此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交往。他们在交往中结成了深厚的友谊,巴金还以柳子明为原型创作了短篇小说《发的故事》。巴金与柳子明的交往,按时间和地点,主要分为上海时期、桂林时期和重庆时期三个阶段。他们的交往,谱写了中韩史流之上的友谊篇章。  相似文献   

5.
康熙是中国清朝的第二个皇帝,他一生极为重康水稻栽培,并在皇宫内的丰泽团开水田数亩,躬身栽培和育种水稻。大约康熙十年以后,用一穗传的方法,选育出一种早熟粳稻——御稻种。康熙南巡时把江南香稻带回北京,与御稻种对比试种。经过多年试种,证明御稻种确为生长期短、产量较高、米质好的优良早稻,康熙才逐步将御稻种推广到江苏、浙江、安徽及两淮和江西。康熙不仅培育出了新的早熟稻种,而且,发展了双季稻。在此以前,福建、两广的双季稻是糯粳连作,而康熙则使粳稻连作,并且,是同种粳稻连作。此外,康熙四十二年,把御稻种试种于热河承德的避暑山庄,并获得成功,从而把我国水稻栽培区从北纬四十度左右,扩大到北纬四十一度左右,在我国水稻栽培史上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清圣祖康熙大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是中国史上著名君主。西方人常将他与同时代法国的国王路易十四世(Louis ⅩⅣ,1638-1725)及俄国的沙皇彼得一世(1672-1725)相比,但康熙除了是强有力的帝王之外,还是名符其实的科学家,这是法、俄君主无可比拟的。康熙在日理万机之暇,努力研究中国传统科学和西洋科学,亲自观测与测算,且学有心得。其所著《康熙几暇格物编》一书,便是他研究科学问题的专著。本文通过对  相似文献   

7.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能关心农业生产的发展,让老百姓能够吃饱,从而达到社会安定、政权巩固的皇帝是不多的,清朝康熙皇帝玄烨算是其中的一个。自康熙五十四年开始,康熙用单株选泽法培育出早熟品种“御稻”之后,便亲自抓改良种子、推广双季稻的工作,以期提高产量,解决民食问题。五十四年,康熙发下“御种谷子”一石,命苏州织造李煦试种。李煦在苏州试种六亩五分,用种六斗,于四月初十日插秧,康熙先后两次批道:“稻秧似迟了些”、“凡所种至立秋后未必成实,四月初十种迟了,京里的六月二十日已得进矣。”在李煦奏报当年试种成绩不佳时,康熙批道:“尔细问李英贵种稻之法,并早晚节气,自然南方收两季。若不留心,  相似文献   

8.
亲子关系与婴儿心理的发展林澎峻每一年龄阶段,都有一种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主要作用的活动,即对其心理发展起至关重要作用与成人的交往.这种交往主要在儿童与父母(或其他直接照料他们的人)之间进行的,并伴随着一种情感关系、即亲子关系的产生.一、母子交往是婴儿心理...  相似文献   

9.
在交往理性视野下,纠纷是交往异化、失败的结果,是人类社会的伴生物与生活常态,是一种客观社会现象,不能简单以善恶论之,纠纷宜疏不宜堵。交往异化、失败的具体表症可以归为真假之争、对错之争、脸面之争,涉及客观世界、规范世界和主观世界。纠纷的解决需要多元的方式即不同沟通平台,其中诉讼是提倡全面理性、规范的纠纷解决平台,它倡导理性交往,以沟通取代斗争,在诉讼模式上表现为商谈主义诉讼模式的显现。斗争使诉讼沦为工具或达到目的的手段,被异化为金钱和权力的奴隶,蜕变为诉讼策略的角逐场,司法被异化为作秀和不当利益的遮羞布。沟通使诉讼成为理性交往的平台,防止理性的片面化,追求全面理性,充分体现诉讼活动主体间性即多主体平等参与、充分表达、全面沟通以及诉讼结果的共识性与信服性,使诉讼真正成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屏障,使司法权威归位于信服,而不是基于简单强制而臣服。  相似文献   

10.
在金庸的《书剑恩仇录》、梁羽生的《弹指惊雷》、二月河的《康熙大帝》等不同时期发表、出版的文学作品里,能够见到雍正将康熙遗诏“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雍正用手掐死病中的康熙等传奇.也曾有自称是圣祖康熙第八世孙、抚远大将军胤祯嫡孙的金恒源表示康熙传位遗诏是伪造的.那真相到底如何呢?有关雍正(胤稹)继位的问题,一直是清史研究中的谜案之一.  相似文献   

11.
学界关于白居易《读张籍古乐府》的写作时间有“元和十年”和”元和初年”两说,本文从该诗文本出发,结合有关文史资料,详加考证,认为“元和十年”说切合实际。  相似文献   

12.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她的作品塑造了一群“扭曲了的女性”形象。木文探讨了这些形象产生的社会生活背景,以及造成这些女性悲剧的内在、外在的根源,同时揭示了这些形象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张载哲学中,心具有客观存在与主观活动、体和用这样的心性两重的辨证结构。张载的大心,就是"复其性"、"复其初"的"心"回复为"性"和"气"的方法,此乃一切工夫的核心。在张载看来"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境界,正是通过大心实现的万物一体的境界。  相似文献   

14.
陈荣捷曾与日本学者辩论太极观念对于朱子理论体系是否为不可无,本文呼应、接续了陈文。文章首先分析了朱子《太极解义》中的体用说,提出,朱子运用体用范畴来定位太极与阴阳关系,其说虽承自二程,但又有自己的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他对体用关系有先后之分的强调上。其次,作者考察了朱子太极思想与邵雍、张载的关联,指出《易学启蒙》明显采用了邵雍之说,论文还分析了朱子关于太极是气的一条语录,指出其与张载对《易传》“参两”思想阐释的相似之处,所有这些旨在加深对于朱子太极思想来源复杂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张九龄的被罢相和贬为荆州长史,既是盛唐政治之大变,也是诗人政治理想破灭的标志,故其心态之忧愁危苦,是其早期迁放洪州期间所不能比拟的。此时的张九龄,心态中常交织着历史、现实和身世的深沉感慨,对现实政治深感忧虑和不满;他感慨仕途风波之恶,对自己的遭遇和人生世态充满了迷惘。然而,张九龄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对君王的忠诚勤慤之心和报恩之志,因他对君王的忠诚与对自己理想和人格的忠诚,在某种意义上是一致的。诗人与迁放洪州期间一样,对归田隐逸和世外境界有一种深情的向往,而此时则更多地具有一种寻找身心最后归宿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由清华大学哲学系、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中西文化交汇下的中国哲学重建暨纪念张岱年先生逝世二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4月24日至26日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60余人,他们围绕张岱年先生的学术成就及中国哲学的重建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挖掘张涤教授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组方用药经验与规律。方法 采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对张涤教授门诊的小儿外感发热处方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结果 180首小儿外感发热处方用药49味,以解表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为主,多入肺胃二经,常用的药物组合为“芦根、荆芥”、“芦根、生石膏”、“生石膏、荆芥”,“芦根、生石膏、荆芥”,“芦根、淡竹叶”。结论 张涤教授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立足解表清里原则、重在清透肺热、清热生津,遣方用药结合湖南气候湿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近代出版业的杰出代表,其最突出的文化性是在张元济主政时期奠定的。考察张元济时期商务印书馆的出版活动可以从其注重中华古籍和汉译名著的出版行为背后,看出其 “温故知新,两者并重”的出版理念。出版业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紧密联系,商务印书馆的出版理念和行为也反映出清末民初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近现代文化之间交汇、碰撞,出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近代化转型和西方文化的中国化的结果,推动了中国近代文化的转向。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黄皮两个主要栽培品种鸡心黄皮和郁南无核黄皮果实生长动态及其发育过程中糖、酸和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两个黄皮栽培品种果实纵、横径生长均呈双“S”型曲线;糖、酸和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两品种间虽有差异,但随着果实发育成熟呈规律性变化。果实糖含量随着果实发育成熟逐渐增加,其中鸡心黄皮在果实转黄后第3周(即花后12周)剧增,而无核黄皮在转黄后第5周(即花后14周)剧增;果实酸含量随着果实发育成熟逐渐下降,其中鸡心黄皮在果实转黄后第3周(即花后12周)开始剧降,而无核黄皮在转黄后第4周(即花后13周)开始剧降,直至果实成熟;维生素C含量在果实发育成熟的早期有升有降,但在果实成熟后期即果实转黄后第3 ̄5周含量均急剧升高,最后成熟果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青果。  相似文献   

20.
为考察身份认知对村民参与村庄人居环境治理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基于对陕西、宁夏两省758份微观调查数据的分析,采用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将村民归属感和干部亲近感作为内部人身份认知的两个维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内部人身份认知程度对村民参与村庄环境治理行为表现出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2)集体效能感在内部人身份认知对村民参与村庄环境治理行为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3)村民的亲社会倾向能够显著增强集体效能感对村民参与环境治理行为的影响。基于分析结果,建议以营造集体文化、凝聚集体意识、再造集体组织为前提,弱化村社内部的异质性,增强村民对村社集体和村级组织的认同感,为村民参与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强化宣传教育,提高村民参与村庄公共事务的意愿和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