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牟润孙博通经史,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可惜学界重其史学而略其经学。他不仅对《论语》、《大学》、《公羊传》等经书的文句与义意有独到的解说,也对汉魏以来的经学变迁作了别致的探讨,各种具体研究成果引人瞩目,但最值得指出的是,他根据经史同源的原理,作出“经学皆史学”的论断,再反思两汉以来经史分合的利弊得失,提出“经史合一的史学”说,堪称晚年定论。牟润孙在其学术臻于精熟之际,针对现代中国经学消亡、史学西化,力矫时弊,从经学史的苦心探求中,彰明中国古代经史合一的优良传统,期望恢复“经史合一的史学”,融经学入史学,为中国现代史学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2.
综观先秦两汉历史散文的嬗变轨迹,我们发现文学、史学、哲学、经学四种要素在其间起伏消长,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核心化或边缘化的地位.先秦历史散文的叙事态度主要表现为经学性或史学性的,到了<史记>文学质素强化,史学意识自觉化,哲学精神核心化,经学层面边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史记>开创了一个时代,也结束了一个时代.  相似文献   

3.
晚清以来,我国学术研究的重心由经学转入史学,就是所谓“经学的边缘化与史学的走向中心”。在学术演变过程中,“蜀学”也发生了这一“转型”,但没有与学术“主流”同一步调地将经学“边缘化”。以廖平、蒙文通、李源澄等为代表的蜀中学人坚守经学在中国文化中的核心价值,把经学作为中国文化“根荄”的思想未尝有变,“六经皆史”的思想也始终未被他们接受,在经史之辩的积极回应中,彰显着“蜀学”的独特个性。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近代经学史上,王闿运的经学研究自成体系,独树一帜,是晚清学术嬗变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他提出"经学以自治,史学以应世"的观点,强调通经致用,并指出诸经所言皆是礼,以礼治人必须先自治。五经之中,王闿运独崇《春秋》,认为致用之道在《春秋》,其思想的重点在于礼与乐盛,修文德,崇礼让,尚义轻利,邦国和谐,这与我们所认知的晚清公羊学家有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宋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峰时代,也是蜀学发展的极盛时期。此一阶段,巴蜀大地社会安宁,经济富庶,加之本地的尊儒重教传统,带来了巴蜀文化的发展和蜀学的繁荣。本文系统总结了宋代四川地区在家族文化、经学传承、史学创新和小学研究等方面的成就,系统展示了此期巴蜀文化的面貌和蜀学繁荣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考据不是经学”、“实测与贯通”、“惟经学可以言性灵”三个层面,探讨了乾嘉学者焦循的经学思想。文章指出:焦循对当时“考据”学风的批评,体现了当时经学信仰与学术客体之间的某种紧张。焦循提倡实测与贯通,则开创了一种注重过程研究的经学研究方法。焦循强调无性灵不可言经学,走上了经学与子学的整合之路,为乾嘉以后经学研究转向多元化提供了新的经学诠释理论。  相似文献   

7.
保存在《师伏堂经学杂记》中的一组经学文稿,是近代经学大师皮锡瑞晚年讲授"经学家法"课程时所编讲义原稿。这部《经学家法讲义》手稿对先秦至魏晋的经学变迁与得失作了简明扼要的疏理和评述,描绘出魏晋以前经学历史的基本轮廓,其中的新见卓识,更显示出这部隐秘至今的经学遗稿的学术价值。皮锡瑞还在稿中自道其"郑学"研究,有助于今人全面体认他融通今、古文经学的学术品性,确证他决非专治今文家言的经师。  相似文献   

8.
如果将经学研究纳入到现在的中国哲学学科的研究中来,尤其是让经学中的相关“义理”内容也进入到中国哲学史的范围,其实这些并不是真正的问题。而真正的问题只在于,如果我们对于经学与哲学的关系没有一种更深入的了解,尤其是对于这二者之间的“疆界”和本质区别不清楚的话,让经学进入哲学的实质还会只是用经学去扩充了中国哲学史的“史料”范围而已。  相似文献   

9.
《谷梁申义》是晚清学者王闿运的第一部经学著作.与历代"谷梁学"研究相较而言,《谷梁申义》在经学思想倾向、治经方法和价值取向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体现了王氏早期的经学成绩,亦对其以后的经学风格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黑人效忠派”问题的研究上,美国学者,尤其是黑人学者做了较细致深入的研究。但因各时期社会背景的不同和史学研究方法的演进,他们的研究走过了一段从隐晦到逐步公开的历程。我国史学界对“黑人效忠派”这一课题的研究则显得比较冷清,进行一次较客观、综合、全面的考察和研究仍需时日和努力。  相似文献   

11.
陈澧是晚清汉宋调和思潮的代表人物。他早年遵信乾嘉汉学,中年以后论学不分汉宋门户,强调通经致用。王懋竑和顾炎武的经学思想对陈澧会通汉宋、回归孔孟的经学观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唐顺之是唐宋派的代表作家,在哲学上又是南中王门的重要人物,他的文学思想和学术思想影响了当时及之后的一大批文人,汤显祖就是其中非常典型的一位。汤显祖通过与徐渭、唐鹤征的交往,在哲学理论和文学创作上继承了唐顺之的"天机"、"本色"及对复古派和文法的观点;同时,汤显祖在自身特定的时代背景和人生感悟下,又在对情欲的肯定和对"奇"的追求上发展了唐顺之的思想,并对其后的文学流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体类要》是我国明代骨科一部卓有成就的重要专著,它对中医骨科学体系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特别是对于骨科辨证用药的内治之法有诸多阐述,对后世伤科的内治有深远的影响。湖湘岳阳张氏正骨学术流派在发展过程中,较多地吸收并结合了《正体类要》重视伤科内治的精髓,并在传承中创新。本文分析《正体类要》对张氏正骨相关学术思想和应用的影响,认为张氏正骨流派在伤科辨证、内用方药等方面继承了《正体类要》重要的理念,逐步形成了张氏正骨气血为先,肝脾肾并重;理术结合,完善骨科体系;辨证论治,创新方药应用;针砭辅助,以达托补之功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4.
心理素质与学业倦怠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中学生心理素质对学业倦怠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自尊在心理素质和学业倦怠之间所起的作用,采用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简化版)、自尊量表以及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对1 071名在校中学生进行了测量.研究发现:(1)心理素质与自尊显著正相关,与学业倦怠显著负相关;自尊与学业倦怠显著负相关.(2)心理素质可以直接影响学业倦怠,同时也能够通过自尊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学业倦怠.(3)自尊到学业倦怠的路径受到学段的调节,相对于初中生,高中生的自尊对于学业倦怠的预测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5.
瑞安孙氏家族是南宋永嘉学派在晚清复兴的启动者。孙氏家学长于《礼》学,尤精于温州方志研究。孙氏两代“经世”观都是以经为本,兼重史学,但在对待西学和诸子学上的态度迥异。孙衣言对诸子学,尤其对西学是极其排斥的,但在孙诒让的学术思想体系中,却为诸子和西学给予了一定的空间。孙氏两代“经世”观的差异表明嘉道年间复兴的“经世”之学发展至清末,已不再限于传统的“通经致用”、“以史致用”,而是会通中西,旁通诸子,推动了儒学形态的近代化与传统学术的转型。  相似文献   

16.
郑振铎著录书目提要的风格独特,反映了其文风、学风、史观和学术发展轨迹。《农桑辑要》题跋是郑氏所有书目提要中最具典型之篇,内容简约丰美,转相发明,耐人体会玩昧,不愧是历代题跋之精品,代表了郑振铎作为一代目录学家之成就。本文以此著录为例,通过古今比较,阐述郑振铎书目提要的著录体例特点,并从文本、学术史、目录学等多视角解读其书目提要之风格。  相似文献   

17.
程建功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22(11):234-235,238
余敦康先生的《周易现代解读》以现代人的学术视野和通俗易懂的解读原则,对晦涩难懂的《周易》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解读,由于先生的解读是建立在深厚的学术功底之上的,故其解读可谓通俗、通透、通达,令人获益匪浅。  相似文献   

18.
对当代西方著名的文学理论家米勒及其后期的解构主义小说批评理论进行了分析和评述。作为耶鲁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米勒提出了小说的语言话语本体理论,认为文学文本本身是异质的多元的。  相似文献   

19.
就郑樵目录学思想特质之渊源进行有益的探索。郑樵目录学思想具有会通、实学、创新之特质,而这些特质源于郑樵会通、求实、创新之学术思想。其学术思想与其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文化传统的流衍、家庭环境等客观因素密切相关,同时又与个人志向、个人学养等主观因素紧密相连。今天我们探讨郑樵会通、求实、创新之学术思想对其目录学思想的影响,无疑对我们当今数字环境下的数字目录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A detailed account of the John Darsee fraud case at the Harvard Medical School is presented, describing the nature of Darsee's work at Harvard and his relationships with colleagues and mentors both before and after his confession to fabrication of data. University authorities took little action against Darsee during the six months before NIH questioning of discrepancies in one of Darsee's studies led to public disclosure. Committees at Harvard and NIH will investig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