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正>罗非鱼"壮罗1号"(品种登记号:GS-01-004-2018)是针对罗非鱼养殖业抗病品种紧缺的发展需求,由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合作,以吉富罗非鱼养殖群体为亲本,经连续4个世代选育,培育出的抗无乳链球菌病感染能力强、生长速度快、养殖成活率高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正"中威1号"吉富罗非鱼新品种选育项目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水产遗传育种研究室具体承担。基础群体为2006年从世界渔业中心引进的60个家系吉富罗非鱼,经过5代选育培育出新品种。"中威1号"吉富罗非鱼具有生长速度快、摄食旺、饲料利用率高、抗病能力强、产量高、起捕率高等优点,是罗非鱼品系中的优良品种,各项养殖效益指标明显,可作为热区资源丰富的地区罗非鱼养殖业中主要推广品种。2016年5月,河口县中海渔业有限公司成功从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新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选育后期世代在长期选择下获得的遗传进展,对"新吉富"罗非鱼选育后期连续12个世代(F_9~F_(20))的生长性能进行了连续12年(2005-2016年)的跟踪评估。结果显示:随着选育世代的累进,"新吉富"罗非鱼选育后期世代F_9~F_(20)的生长速度、体重变异系数并没有呈现持续升高或持续降低的趋势,而是在世代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波动。经过12个世代的连续选育,选育系F_(20)的生长速度比F_8提高了25.23%~69.34%,平均每代获得的相对遗传进展为2.00%~5.29%,不同世代的选育效果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动。研究结果表明,在选育后期连续12代的混合选育过程中,"新吉富"罗非鱼选育系获得了持续的遗传进展,由此推测,对"新吉富"罗非鱼的选育工作尚未达到选育极限,选育系F_(20)仍具有进一步选育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新吉富罗非鱼是上海海洋大学李思发教授以1994年引进的"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为基础群体,经过14年9代系统选育后获得的新品种。新吉富罗非鱼是通过国家农业部审定的水产养殖优良品种,被列入农业部全国重点推广养殖品种。本试验是根据《罗非鱼优质品种培育、推广及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与创新》子项目"罗非鱼高效养殖模式开发"进行的,从2012年4月20日放养新吉富罗非鱼越冬苗至  相似文献   

5.
罗非鱼优良品系———吉富罗非鱼的育成始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末期,亚洲地区养殖罗非鱼种群的经济性状严重退化。1988年,世界鱼类中心发起养殖罗非鱼遗传改良(GIFT)计划,与挪威、菲律宾等国家研究机构合作,在收集亚洲和非洲八个国家和地区的尼罗罗非鱼种质资源的基础上,合成基础群并进行选育,经过六代选育,使其生长速度提高85%。选育形成的品系称GIFT鱼,国内称为吉富罗非鱼,目前已推广到以亚太地区为主的十多个国家。吉富罗非鱼的育成为其它水产动物的育种提供了成功的典范。  相似文献   

6.
正"桂非1号"罗非鱼是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从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引进的4个吉富家系,通过闭锁群体继代选育技术持续选育推广的吉富新品系商品代。经过近几年来投放国内罗非鱼主产区及老挝、越南等地试验、推广,取得了良好的养殖效果,深受养殖户青睐。为针对山塘水域特定的养殖环境条件筛选适宜的罗非鱼养殖品种,研究山塘养殖过程中的饲料投喂、水质调控、病害防治等综合技术,进一步挖掘山塘水  相似文献   

7.
“奥吉”罗非鱼是以“夏奥1号”奥利亚罗非鱼为母本、用从世界渔业中心引进的新一代吉富罗非鱼原种为父本杂交而来。经过茂南三高渔业发展有限公司2年多养殖实验与大面积推广养殖表明,“奥吉”集奥利亚罗非鱼与尼罗罗非鱼的优良经济性状于一体,具有生长快、起捕率高、耐寒性强等特点。该公司现已向全国水产原种、良种审定委员会申报新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8.
正吉富罗非鱼"中威1号"(简称"中威1号")是由通威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中心共同研发的国家级水产新品种(品种登记号:GS-01-003-2014),2014年通过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5年颁发新品种证书。"中威1号"由研发单位采用被动整合雷达标记(PIT)技术,数量遗传学最佳线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水产》2010,(4):64-65
近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卢迈新研究员主持的“罗非鱼种质改良与产品出口关键技术”,通过传统选育,结合分子标记选育及电子标签技术选育出雄性率高、生长快的奥尼罗非鱼、莫荷罗非鱼等优良品系,建立了良种保种、大规格苗种规模化培育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0.
60个家系吉富品系罗非鱼初期阶段的生长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这60个家系的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在生长初期阶段的3个多月时间内的生长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经过3个多月的培育,60个家系共1831尾吉富罗非鱼的总体平均体重为102.4±38.9g。第59号家系的平均体重最大,为178.0±40.0g;第9号家系的平均体重最小,为64.1±18.6g。最大个体出现在第59号家系中,为271.7g,最小个体出现在第20号家系中,为22.0g。从家系水平上看,生长速度相差2倍,从个体水平上看,最大个体的体重是最小个体的12倍多。表明吉富罗非鱼各家系及个体间的生长速度存在较大差异,既有进行选育的基础,也有进行长期选育的必要。  相似文献   

11.
正莫荷罗非鱼"广福1号"(品种登记号为GS-02-002-2015)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科研团队经多年培育而成的耐盐新品种,并于2015年通过国家水产新品种审定。该科研团队以2001年从美国引进的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和荷那龙罗非鱼分别经8代群体选育的后代为母本和父本,杂交获得的子一代。即为莫荷罗非鱼"广福1号"。优良特性适盐范围广,耐盐能力强。莫荷  相似文献   

12.
养殖试验显示,吉富罗非鱼每向下选育一代,其生长速度就加快6%-12%。山东省德州市1998 年从青岛罗非鱼良种场引进吉富罗非鱼第七代,通过几年来的养殖表明,吉富罗非鱼适应能力强,生长快,商品规格整齐,易捕捞, 饲料易解决,群体产量高,很适合池塘主养和混养。  相似文献   

13.
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以下简称吉富鱼,GIFTstrainofOreochromisniloticus)是由国际水生生物资源管理中心经混合选育获得的优良品系。吉富罗非鱼具有生长快、养殖周期短、产量高、群体繁殖力强、对环境适应性强以及抗病力强等特点,目前是我国罗非鱼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4.
养殖试验显示,吉富罗非鱼每向下选育一代,其生长速度就加快6%~12%.山东省德州市1998年从青岛罗非鱼良种场引进吉富罗非鱼第七代,通过几年来的养殖表明,吉富罗非鱼适应能力强,生长快,商品规格整齐,易捕捞,饲料易解决,群体产量高,很适合池塘主养和混养.  相似文献   

15.
《海洋与渔业》2008,(3):24-24
【品种来源】“新吉富”罗非鱼,是上海水产大学与国家级广东罗非鱼良种场、青岛罗非鱼良种场合作选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在1994年从菲律宾引进的经过三代选育的吉富品系罗非鱼的基础上,从1996年起,通过选择体形标准、腱康的吉富品系罗非鱼建立选育基础群体,采取群体选育方法,经过连续9代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16.
正吉富罗非鱼"中威1号"(品种登记号:GS-01-003-2014)是采用被动整合雷达标记(PIT)技术,数量遗传学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分析和家系选育等综合育种新技术,经过多年多代培育而成,具有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病害少、易驯化、起捕率高等优点,在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区已大规模人工养殖,同时也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水产养殖品种之一,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是我国近几年来渔业  相似文献   

17.
一、“新吉富”罗非鱼 品种来源:“新吉富”罗非鱼,是上海水产大学与国家级广东罗非鱼良种场、青岛罗非鱼良种场合作选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在1994年从菲律宾引进的经过三代选育的吉富品系罗非鱼的基础上,从1996年起,通过选择体形标准、健康的吉富品系罗非鱼建立选育基础群体,采取群体选育方法,经过连续9代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18.
"吉富"系列罗非鱼是中国当前养殖的主要罗非鱼种类。该研究以3个品系"吉富"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新吉富、吉富、吉诺玛)为研究材料,应用3×3完全双列杂交设计构建了9个组合,采用数量遗传学方法对各组合子一代的体质量、全长、体长、体高和体宽5个生长性状的配合力、杂种优势与遗传相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个生长性状均未检测到一般配合力,而特殊配合力效应达62%以上,表明这些性状主要受到特殊配合力的影响;进一步的杂种优势分析发现吉诺玛♀×新吉富♂、新吉富♀×吉诺玛♂、吉富♀×新吉富♂这3个组合的杂种效果明显,其中以吉诺玛♀×新吉富♂为最佳组合;5个生长性状之间均存在显著的遗传相关与表型相关(P0.05),可进行多性状的聚合利用。该研究结果为"吉富"系列罗非鱼的配套利用提供了有益的资料和数据,同时为开展罗非鱼配套系育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感染后对罗非鱼的血液和肝胰腺生化指标的影响,本研究以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抗病选育系F5代、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 × O. niloticus)、吉富罗非鱼“百桂”品系为对象,通过人工腹腔注射感染无乳链球菌,检测感染后不同时期肝胰腺和血液中的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溶菌酶(LZM)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奥尼罗非鱼、吉富罗非鱼抗病选育系F5代和吉富罗非鱼“百桂”品系的平均死亡率分别为55.4%、60.5%和78.6%,表明奥尼罗非鱼抗感染能力最强;3个品系感染无乳链球菌后,肝胰腺组织中的ACP、AKP、SOD和T-AOC酶活力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其中,在感染后24 h,奥尼罗非鱼的AKP和CAT酶活力显著高于吉富罗非鱼抗病选育系F5代和吉富罗非鱼“百桂”品系;而感染后24 h,血清中ACP、AKP、LZM、CAT和T-AOC酶均显著升高,而SOD酶则下降,其中,奥尼罗非鱼的ACP、AKP、CAT和T-AOC酶活性明显高于吉富罗非鱼抗病选育系F5代和吉富罗非鱼”百桂”品系。综合比较6种酶在感染后不同时期的活性变化及3个品系的感染存活率,筛选出AKP和CAT作为评估罗非鱼抗无乳链球菌感染能力强弱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以吉富罗非鱼为试验对象,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0%、1.5%、2.0%的酵母水解物,研究不同剂量的酵母水解物对其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吉富罗非鱼饵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酵母水解物对吉富罗非鱼的成活率、肝体指数、脏体指数无显著性影响(P>0.05).试验2组和试验3组吉富罗非鱼的试验末重比对照组显著分别提高了14.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