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身正而囊轻     
李晓亮 《百姓》2007,(2):50-51
“瑞生平为学、以刚为主、因自号刚峰、天下称刚峰先生。”(《海公大红袍全传》)“刚峰”二字,加上一袭红袍,海瑞的秉性也就跃然纸上了。嫉恶如仇、刚正不阿、赤胆忠心、为国为民。所以清官不止于清廉自守,而且不惜丢掉乌纱帽,甚至不惜牺牲身家性命,也要与贪官污吏、豪强权贵抗争。如宋代的包拯,进谏时反复数百言,言吐情疾,溅了仁宗皇帝赵祯一脸唾沫星,直到他将错误任命“罢之”为止(宋○朱弁:《曲洧旧闻》卷一)。包公自况为“看家的恶狗”,是“权豪”的“敌头”。(元0无名氏:《包待制陈州粜米杂剧》)  相似文献   

2.
从《五藏山经》看黄河中游的森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生 《农业考古》2003,(3):202-207
~~从《五藏山经》看黄河中游的森林@张春生!上海市200336,虹桥路程桥二村15号603室$上海大学~~  相似文献   

3.
~~中国饼茶产生时代考@丁以寿$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1)陈祖、朱自振《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 (2)陈彬藩、余悦、关博文《中国茶文化经典》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 (3)钱时霖《中国古代茶诗选》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  相似文献   

4.
正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等18个部门联合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针对当前影响农村环境卫生的突出问题,要重点做好"三清一改":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庄农户房前屋后和村巷道柴草杂物、积存垃圾、塑料袋(白色垃圾)、河岸垃圾、沿村公路和村道沿线散落垃圾等,解决生活垃圾乱堆乱放污染问题。清理村内塘沟推动农户节约用水,引导农  相似文献   

5.
冯洪钱 《农业考古》2003,(1):268-269
《史记》中的千里马原是有病的汗血马考注@冯洪钱!浙江省温岭市,317500$温岭市科学技术局~~  相似文献   

6.
"泾渭分明"是一个成语,源自于一大自然景观。渭水是黄河最大的支流,发源于甘肃渭源,经陕西而入黄河;泾水又是渭水的支流,发源于宁夏。二水在西安市高陵县船张村相汇,"泾渭分明"这一家喻户晓的成语即源自这里,说的是在泾水、渭水的汇合处,由于含沙量不同,呈现出一清一浊,色彩分明,清水、浊水同流一河而互不相融的奇特景观。唐代诗人杜甫在《秋雨叹》中写到:"浊泾清渭何当分",大概是这则成语的雏形  相似文献   

7.
汉代土地利用汾水濛浊而宜麻,泲水通和而宜麦,河水中浊而宜菽,雒水轻利而宜禾,渭水多力而宜黍,汉水重安而宜竹,江水肥仁而宜稻,平土之人慧而宜五谷。(《淮南子·坠形训》)作物栽培仲秋之月,……乃命有司,趣民收敛畜采,多积聚,劝种宿麦,若或失时,行罪无疑。(《淮南子·时则训》)荆阳南有桂林之饶,内有江湖之利,左陵阳之金,右蜀汉之材。伐木而树谷,燔莱而播粟,火耕而水耨,地广而饶财,然后鮆窳偷生,好衣甘食。(《盐铁论·通有第三》)会稽人顾(?),少失父,事母至孝。母好食雕胡饭,常帅子女躬自采撷。还家,导水凿川、  相似文献   

8.
兴安苍术     
正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延续中,始终庇佑着无数中华儿女。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家喻户晓,《淮南子·修务训》:"神农乃始教民,尝百草之滋味,当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由此医方兴焉。"由此可见,中医药文化在中华历史文化进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苍术,是中草药的一种,历代《本草》均有论述。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味苦,温。主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 《本草纲目》云:"苍术,治湿痰留饮,或挟瘀血,及脾湿下流,浊沥带下,滑泻肠风。"  相似文献   

9.
兴安苍术     
正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延续中,始终庇佑着无数中华儿女。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家喻户晓,《淮南子·修务训》:"神农乃始教民,尝百草之滋味,当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由此医方兴焉。"由此可见,中医药文化在中华历史文化进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苍术,是中草药的一种,历代《本草》均有论述。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味苦,温。主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本草纲目》云:"苍术,治湿痰留饮,或挟瘀血,及脾湿下流,浊沥带下,滑泻肠风。"  相似文献   

10.
神秘而味美的葛仙米宋宪章民间相传,世上有一种葛仙米,为神仙之食,史藉屡有记载。清代野史笔记《岭南杂记》记道:“韶州(今广东韶关一带)仁化县丹霞山产仙米,遍地所生,粒如粟而色绿,煮熟大如米,其味清腴。大抵南方深山中皆有之。”又有《宦游笔记》一书记道:“...  相似文献   

11.
《农业考古》2021,(4):227-232
晚清时,基于"不仕则农"的初衷,罗振玉在汪康年及《时务报》馆鼎力相助下,创办农会,办会刊《农学报》。前期他主要负责对务农会中翻译的西法农书进行修改润色,刊载见报;后期则对《农学报》已连续翻译登载的农书进行整理,并结集出版。在晚清农学兴起的时代进程中,罗振玉全无农学的经验,因办农会农报而被晚清政坛所知,塑造了其"农学"形象,并因此出任"农科大学监督"。他的任职,被御史一再参劾,就此引发日方对"以金石家充任农科大学监督"现象的惊愕。罗振玉在清亡后虽并未继续致力于农业实践,但其开创的农会农报,尤其是坚持十年之久的《农学报》,广泛传播西法农学知识,改变了近代中国"有农事而无农学"的偏弊,开社会重视科学农学风气之先。  相似文献   

12.
<正>在粮食短缺的年代里,海红果一直被当做季节性的替代食物,随着生产力的进步,海红果产品层出不穷,小小的海红果变身成为了资源丰富的"宝矿"。据清乾隆年间编纂的《府谷县志》记载,相传很久以前府州遭遇严重干旱,数年无雨,民不聊生。龙王的女儿海红见此情景,很是不忍,数次求龙王降雨救民,但龙王苦于没有玉皇大帝的旨意而无  相似文献   

13.
今年(1988年),是喻本元喻本亨兄弟俩所著的《元亨疗马集疗牛集》(以下简称《疗马集》)出版380周年。为了纪念这本兽医界所公认的名著,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和安徽省有关同志发起在喻氏兄弟出生的六安县进行纪念活动。《疗马集》的出版时间是从该书出版时的一篇《序》中得知。该《序》为丁宾所作,落款时间为“万历著雍涒滩消和之吉。”据《尔雅》躔次纪年推算:“著雍”为岁阳之“戊“,“涒滩”为岁阴之申。(“清和”为阴历四月,见《岁时记》。“吉”为初一,见《诗经》。)万历戊申年为万历36  相似文献   

14.
百科集锦     
早期人类男性生比女性更宅据美国趣味科学网6月2日(北京时间)报道,日前一项新研究发现,远古人类社会女性的活动范围更广,而男性则不怎么喜欢出远门,更愿意在居住地附近活动。相关论文刊登在6月2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科学家是在对采集自南非斯泰克方丹和斯瓦特克朗斯洞  相似文献   

15.
《结婚证》和《离婚证》是证明夫妻关系确立和解除的婚姻证件,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应当妥善保管。但是,如果不慎丢失,还有补救办法。我国《婚姻登记办法》规定:“婚姻登记机关可以根据婚姻登记档案向丢失《结婚证》或《离婚证》的当事人出具《夫妻关系证明书》或《解除夫妻关系证明书》。上述两种证明书同《结婚证》或《离婚证》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上海李同)婚姻证件丢失了怎么办@李同!上海  相似文献   

16.
茶德吟     
壬申初月,接《中国茶文化》专号(2)之后,灯前拜读庄老晚芳撰写的《中国茶德》一文并诗,颇受教益,特赋一律,以表崇敬之情—米茶中华茶德射龙光,拜读诗文仰史庄。廉俭方能扬正气,美真恰可报安康、和诚处世均怀阔,敬爱为人意味长。妙笔生花香万里,晚霞映日满天芳。 (一)东风一笑绿山冈,南北茶乡处处芳.掉约村姑忙米摘,收来云雾压千反。 茶与诗漫云美酒醉诗家,自古骚人亦爱茶。清饮娱神添雅兴,茗香肺腑笔生花。 (二)正值阳春三月天,层层云雾烧山边。穿红着绿农家女,笑指新茶就是钱。茶德吟@徐治!江苏盐城~~  相似文献   

17.
陆机(公元261—303)的《文赋》被誉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完整而系统的理论专著,他在比较各种文体特点时所提出的“诗缘情而绮靡”说在古典诗学理论史上更具有特殊的意义。虽然《文赋》本不是主要论诗,但这一命题的提出,却“使古代诗歌理论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中国诗歌美学自此开始熠熠生辉”(陈良运《诗学·诗美·诗观》)。本文也拟从这一命题出发,探讨一下陆机的诗歌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8.
贺词     
谨向植根于近万年农作历史、五百部农书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视角和方法 ,全面考察、研究、总结养育着四分之一人类的农业的悠久历程、轨迹和规律 ,从而从学术领域以文会友 ,更好地更深入密切地联系、团结海内外农学耆宿、硕儒及一切著名农学农史工作者 ,共同为图划中国及世界各国人民千秋万代的丰衣足食和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共同奋斗的《农业考古》(季刊 )和“第四届农业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致以衷心的热烈祝贺。2 0 0 4年 9月于北京贺词@朱洪涛$中国农业出版社!编审  相似文献   

19.
<正>互联网作为一种革命性的工具,正在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互联网思维"也成为业界热议的话题。互联网不仅推动了一批新企业的崛起,也对传统的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并逐渐渗透至社会管理、政府管理等多领域,其中一些变革甚至是颠覆性的。当前,既要加快互联网的创新发展和应用,更要推进互联网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深度融合。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的梦想正在照进现实农业变得更智慧"土里刨食"的农业遇到"高大上"的互联网  相似文献   

20.
编读互动     
《农村新技术》2016,(4):65-66
正江苏读者(手机号:130xxxx2444)在短信平台问:我错过邮局订刊,现在可以邮购订刊吗?还能参加"订刊送大礼"活动吗?答:漏订2016年《农村新技术》的读者朋友,可以通过邮局按地址或通过银行账号汇款到本刊编辑部邮购;也可在当地邮局(所)破季订阅,缺刊可向编辑部购买。咨询电话:13768390704、077卜5302013。银行汇款后须将您的姓名、地址、邮编、邮购资料名称发短信到上述手机号。《农村新技术》每期3元,全年12期共36元(邮购免邮资)。全年订户现在还可参加"订刊送大礼"活动:①任选价值36.8元的《巴马百岁老人养生手册》或价值42元的《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