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和谐社会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和实施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党中央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的具体体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我们认识和谐社会的一个视角,只有当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时候,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才会到来。  相似文献   

2.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关系到我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需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方面齐心协力,共同推进。  相似文献   

3.
农村社会保障具有”调节器”和”稳定器”的作用。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和转移、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日益迫切起来。然而,长期城乡分离的现实,以家庭保障、土地保障和部分集体保障为主的社会保障体制已经不适应农村社会的发展,制约着新农村建设步伐和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漳县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必须把农业保险纳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4.
在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下,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社区性、低层次性和制度的非正式性等特征。应以促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切入点,构建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的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5.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是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从农村社会救助、农村合作医疗、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3个方面阐述了中山市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状况,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最后就中山市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工作,是促进我国农村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课题。城乡二元非均衡模式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以及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现实许可条件。然而农村社会保障因立法缺失、认知偏差、资金限制、管理分散等因素的制约呈现出农村保障低水平现状,构建适宜的农村社会保障治理范式对于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尽快建成小康和谐社会目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李红卫 《河南农业》2007,(18):15-16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着管理体制混乱、覆盖范围窄等诸多问题;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和方向,建立分类分层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形成多方筹集社会保障资金机制,完善和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使之成为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荣化雪 《甘肃农业》2012,(1):65-66,69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建立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加快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在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基本概况的了解基础上,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滞后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视野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萍  熊珍琴 《农业考古》2006,(6):344-346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却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薄弱环节,其严重滞后既影响农村乃至全社会的稳定,又制约着农业、农村的发展.因此,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与迫切性.  相似文献   

10.
王春光 《农学学报》2015,5(2):124-130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是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对于消除城乡差别、推进社会公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中国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进展迅速,特别是在医疗保障领域,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已经全面建立并覆盖到广大农村地区,不仅有效地帮助农民防病治病,而且有助于广大农民避免“因病致贫”。尽管如此,与城市较为发达的医疗保险制度相比,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仍比较落后,亟须进一步提高和改进。笔者在充分肯定中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积极作用的基础上,指出城乡二元医疗保障制度的弊端,并进一步分析了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已经具备的有利条件,以及未来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应当重点解决的问题和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以调研资料为经验数据,对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型态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研究认为:在制度变迁过程中,不同的制度安排有不同的劳动力转移型态。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型态与农地承包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经济管理制度三组核心制度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在现有制度背景框架下,重庆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途径上还主要停留在“兼业型”转移型态,在流动方式上还主要表现为通过亲朋好友带动和自身外出务工的盲目流动。但同时也看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乡统筹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市场制度的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型态在循序优化,土地对农民的保障功能在逐步削弱,政府和民间机构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在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2.
主流城市化理论的预设前提是,城市化的结果就是农民的“终结”,因而把城市化起点的农村给忽略或遮蔽了。学界在除蔽中取得“农村就地城市化”的研究成果。农村就地城市化是指农村一般村落,有着高度的发达经济,有着兼具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的和谐文明。这里居民的收入接近城市居民的收入,享受城市相似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享受相当于城市的现代化而又具有乡村特色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3.
浅析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职责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打破中国目前的城乡二元结构,建立较为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并逐步与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对接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这一过程中,要求政府充分认清并承担起相应的基本职责,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并推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顺利进行。政府应承担的基本职责包括:立法责任、公共财政支撑责任、构建基本框架责任和管理监督责任。  相似文献   

14.
由于长期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及社会保障被边缘化,保障水平低、覆盖面窄、体系不健全、缺乏管理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等是农村社会保障普遍存在的问题,文章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统筹城乡社保体系、巩固农村家庭及土地的基础保障地位、拓展和稳定资金来源渠道、加强法制和体系建设、强化管理和监督等方面提出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郑双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991-15993
从城乡居民收入状况和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状况简述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探讨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一是阻碍经济发展;二是不利于社会建设。分析了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一是拓展了提高农业经营效益的制度环境;二是消除了影响农民收入的不确定性因素;三是提升了农民增加收入的能力;四是增进了农民的财富观念。探讨了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存在的问题:一是制度的碎片化更加明显;二是保障项目不全,覆盖范围更窄;三是城乡保障显失公平;四是管理体制更不健全;五是立法滞后。提出了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一是整合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二是健全保障项目,加大保障力度;三是整合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四是加强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6.
社会保障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其发展既取决于它所依赖的经济基础,也受政治制度的制约,现阶段,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还有一系列的现实障碍。该文从管理体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和心理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探讨统筹重庆城乡社会保障的影响和制约效应,为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的进一步发展寻找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从中国农村土地银行发展的现状入手,分析了目前农村土地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缺乏运行资金、土地确权未完成、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贷地方身份模糊和农民资本意识薄弱等。因此提出了拓展农村土地银行业务面、完善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配套体系、拓宽农村土地银行资金来源、统筹城乡土地政策、培养资本农民及推广和落实"两权"试点工作等促进农村土地银行健康稳定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Social security has, as one of its primary aims, the provision of financial support to those deemed to be poor or facing the threat of poverty. Based on China's national statistical data covering social insurance, social assistance, and social welfare between the period 1978–2018,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effect of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in reducing income inequality and rural poverty with cointegration analysis.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and the income gap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the long run, but the effect is very limited; nearly 99% of the changes of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come from its own contributions. Further research also shows that the elasticity of rural poverty incidence to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is –0.2255, which indicates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helps reduce rural absolute poverty.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the policy implications can be that much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and a more equitabl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should be encouraged. It will become one of the major anti-poverty strategies after 2020 in China when we win the battle against absolute pover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