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非黄鱼     
我国俗称西非黄鱼。体延长,稍侧扁。眼略大。其直径大于眼间距。头长为眼径的4.1~6倍。口裂大而斜,下颌稍突出。上颌骨延伸达眼半后下方。牙绒毛状,列成狭带。上颌的外行牙扩大而尖锐,其前方有一对犬牙。下颌内行有几个扩大而尖端向内的牙。颏部无须,但有6个孔。吻突有5个小孔。鳃耙细长,在鳃弧急弯处鳃耙长于鳃丝,第一鳃弧有16~18鳃耙。前鳃盖骨边缘成锯齿状,在突出处常有锐棘。背鳍前部有10鳍棘,后部有1鳍棘和25~27鳍条。胸鳍短,为体长的18~20%。臀鳍有2鳍棘和7鳍条,其第二鳍棘短而尖强。尾鳍呈不对称的“S”形。气鳔的前端有一附属物其前方分出一簇短的分枝并有超过10个很细长的盲道向后延伸至鳔的背后上方。耳石卵圆形,厚大,绕纵轴捻转结构,其外表面  相似文献   

2.
虫纹麦鳕鲈的形态和生物学性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观察虫纹麦鳕鲈的外形,结合内脏解剖,描述其主要形态特征。它的身体延长,稍侧扁,呈纺锤形;口裂大,端位,下颌略长于上颌。背鳍2个,第一背鳍具11根棘,腹鳍前胸位,尾鳍圆形,体侧背部褐色,近腹部颜色渐淡,至白色。体表布有具黑缘的虫纹小斑块。胃发达,呈“Y”形,幽门盲囊2—4个.胆囊卵圆形,肠管短。  相似文献   

3.
游克仁 《海洋渔业》1991,13(1):27-29
<正> 真鲷,俗称赤板、加吉鱼,是一种名贵的海水食用鱼类。它以肉嫩味美著称,颇受消费者的青睐。它体高而侧扁,呈长椭圆形,长大50厘米以上;红色,有淡蓝色斑点,尾鳍后绿黑色。栖息于近海底质为岩礁、砂砾或贝藻丛生的海区,一般在水深20~60米处;喜结群,游泳较迅速。真鲷食性杂,主要摄食底栖甲壳类、软体动物、棘皮动物、小  相似文献   

4.
海牛的知识     
世界上海牛目(sircnia)分类共3科,是水生哺乳动物,其中大海牛科体长可达10米,早在18世纪因猎捕过度而遭灭绝,海牛目现存仅儒艮科和海牛科。儒艮科仅儒艮一属一种,海牛科有一属三种,即海牛属西印度海牛种、亚马逊海牛种、西非海牛种。儒艮科与海牛科的主要区别是儒艮科尾鳍凹入呈新月形,颈椎骨7个;海牛科尾鳍突出呈铲形,颈椎骨6个。均有“美人鱼”的叫法。儒艮(Dugong)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周围。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西合浦县沙田镇至东兴一带的浅海里,在沙田镇海面经常出没的“美人鱼”就是儒艮。儒艮体长可达3米,…  相似文献   

5.
马口鱼(Opsariicjthys bidens)属于鲤形目、鲤科、马口鱼属,别名桃花鱼。特征为体长而侧扁,腹部圆。吻长,口大;口裂向上倾斜,下颌后端延长达眼前缘,其前端凸起,两侧各有一凹陷,恰与上颌前端和两侧的凹凸处相嵌合。眼中等大。侧线完全,前段弯向体侧腹方,后段向上延至尾柄正中。体背部灰黑色,  相似文献   

6.
马口鱼(Opsariicjthys bidens)隶属于鲤形目鲤科马口鱼属,别名桃花鱼等。特征为体长而侧扁,腹部圆。吻长,口大;口裂向上倾斜,下颌后端延长达眼前缘,其前端凸起,两侧各有一凹陷,恰与上颌前端和两侧的凹凸处相嵌合。眼中等大。侧线完全,前段弯向体侧腹方,后段向上延至尾柄正中。体背  相似文献   

7.
马口鱼(Opsariiejthys bidens)隶属于鲤形目、鲤科、马口鱼属,别名桃花鱼等。特征为体长而侧扁,腹部圆,吻长,口大,口裂向上倾斜,下颌后端延长达眼前缘,其前端凸起,两侧各有一凹陷,恰与上颌前端和两侧的凹凸处相嵌合。眼中等大。侧线完全,前段弯向体侧腹方,后段向上延至尾柄正中。体背部灰黑色,腹部银白色,体侧有浅蓝色垂直条纹,胸鳍、腹鳍和臀鳍为橙黄色。雄鱼在生殖期出现“婚装”,头部、吻部和臀鳍有显眼的珠星,臀鳍的第1-4根分枝鳍条特别延长,全身具有鲜艳的婚姻色。  相似文献   

8.
马口鱼(Opsariicjthys bidens)隶属于鲤形目、鲤科、马口鱼属,别名桃花鱼等。特征为体长而侧扁,腹部圆。吻长,口大;口裂向上倾斜,下颌后端延长达眼前缘,其前端凸起,两侧各有一凹陷,恰与上颌前端和两侧的凹凸处相嵌合。眼中等大。侧线完全,前段弯向体侧腹方,后段向上延至尾柄正中。  相似文献   

9.
乌斑杂交鳢     
<正>一、品种名称乌斑杂交鳢二、品种来源以经过多代选育的斑鳢、乌鳢为父母本杂交繁殖形成的F1代。三、审定情况2014年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GS-02-002-2014)。四、特征特性1.外部形态体前端圆筒形,后部侧扁。头部扁平,有黏液孔。口大,端位。下颌突出,口裂略斜。上颌及下颌前方有绒毛状齿带;下颌两侧尖锐,犬齿  相似文献   

10.
日本熊本县水产试验场牛深分场用“冷水刺激法”培育出真鲷的不育三倍体鱼种,这种三倍体鱼种长成商品鱼的时间比普通真鲷缩短了一年多。方法是使真鲷的精子和卵子在18℃的普通海水中受精,4—5分钟后,用浮游生物网将受精卵捞出,浸入0—1℃的  相似文献   

11.
为发展我国的真鲷增养殖事业,提高我国真鲷苗种的生产技术水平,1990年2月16日我国农业部水产司与日本国海外渔业协力财团,在北京签署了合作建立青岛小麦岛真鲷孵化基地的备忘录,经过两国双方专家一年多的努力。该研究项目的基本建设已基本完成,日方援助的设备、仪器也安装完毕并调试结束。中日双方对黄海水产研究所“1990年真鲷苗种生产试验情况报告”给  相似文献   

12.
真鲷,是我国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其饲料,仍依赖于新鲜或冰冻的小杂鱼,品种单调;营养不均衡;供应不稳定;需要大规模的冷藏设施;经常引起水质污染;养殖周期较长,从稚鱼达商品规格一般约需14个月,效率低。解决稳定的饲料来源,提高养殖效益要求迫切。为验证新产品——“大昌”牌真鲷饲料的养殖效果,我们在东山县进行了喂养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大昌”牌真鲷饲料制作加工成软团粒饲料(O M P)饲养真鲷,适口性好、生长速度快、饲料系数较低,鲷鱼体色正常,完全可以替代单一的小杂鱼,对发展网箱养鲷,提高经济效益作用现实,意义重大,兹将喂养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在一九七六年九月在苏联一个饲养镜鲤、野鲤及其杂交种的当年鱼的实验场里,发现幼鲤有病。在当年鱼的身体出现了一层稍红的象溃疡一样的无光泽的薄层。鳍(特别是尾鳍)象“被咬伤”的样子,有些鱼的尾鳍甚至被损害达部分叉状的程度。  相似文献   

14.
怀头鲇的生物学与养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怀头鲇 (Silurus soldatovi)曾用名黑龙江六须鲇和东北大口鲇,俗称怀头和怀子,隶属鲇形目、鲇科、鲇属,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和辽河水系,是一种大型肉食性经济鱼类。   一、怀头鲇的生物学   1.形态特征   怀头鲇头部宽扁,胸腹部短胖,尾部长且侧扁;眼小、口小,牙齿细密且锐利;上颌 (长 )须 1对,下颌 (短 )须 2对;背鳍短小无硬棘,胸鳍有 1枚硬棘 (内侧光滑无锯齿状缺刻 ),臀鳍特长并与尾鳍相连,尾鳍不明显分叉,上叶稍长于下叶。体表无鳞,富有粘液。胃大,肠短。在较清澈的水体中,腹部为白色或淡黄色;背部和两侧呈金黄…  相似文献   

15.
“寿星”为虎头的宠称,它头大形美,肉瘤十分发达,由头顶均匀地包向两颊,躯体肥硕,背鳍退化,尾鳍短小。色泽有金黄而闪闪发光者,有通身银白而顶瘤鲜红或粉黄者诸种,均夺目可爱。如头冠瘤隙中间显有绒状条纹镶嵌着“王字”纹络的,则最为名贵,纹美络优,宛如猛虎头上的“王字”标纹,  相似文献   

16.
为了恢复和增加我国的真鲷鱼类资源,提高我国的真鲷产量。1990年2月,农业部水产司与日本海外渔业协力财团签署了为期三年的“中日青岛小麦岛真鲷苗种生产与增殖”合作协议。根据该协议,该项目由黄海水产研究所承担,由日方无偿援助该项目所需的有关器材设备,同时派遣2名日本专家来华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17.
《水产科技》1990,(1):35-35
日本Cejpo有限公司发展了一种活鱼运输系统,以运送价格昂贵的真鲷活鱼。这种运输装置,有4个25立升的水箱,每个箱可装真鲷活鱼8条,即一次四个箱可装活鱼82条,而在以前,如要运同等数量的鱼就需要2.5吨的水箱。因而能大幅度地降低运输成本。  相似文献   

18.
筛选小分子化合物促进组织再生仍然是再生医学的一个巨大挑战。前期研究提示神经递质在斑马鱼(Danio rerio)下颌再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实验分别剪切Flk-GFP转基因斑马鱼成体下颌组织和1月龄幼鱼尾鳍,然后将其置入四种神经递质(牛磺酸、谷氨酸、甘氨酸以及γ-氨基丁酸)的浓度梯度环境中,培养5d后取成鱼下颌制作冰冻切片进行观察检测新生血管荧光量,对幼鱼尾鳍再生进行长度测量。结果显示甘氨酸和γ-氨基丁酸对损伤组织的再生表现出促进作用,而牛磺酸和谷氨酸表现出在低浓度时促进与高浓度的抑制作用。胚胎培养和早期胚胎细胞增生的MTT试验进一步验证了氨基酸神经递质在不同浓度所表现出的细胞营养和毒性作用。结果提示有必要建立一个多层面包括从细胞-胚胎-幼鱼和成鱼的斑马鱼检测系统,能有效筛选再生相关小分子化合物及其合适浓度。  相似文献   

19.
鱼类种质鉴定的主要技术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 形态学方法形态学方法是基于不同的鱼有不同的形态学特征 ,通过形态测量构建判别方程来鉴定种质[1]。形态数据可分为传统形态学数据和框架数据两类。其中传统形态学数据包括可数性状数据和可量性状数据 ,共 1 7项。框架数据的测量主要依据定位点的选择 ,Brzeski ( 1 988)等在鱼躯体上取 1 1个定位点 ,他们分别是 1 下颌骨最后端 ;2 吻前端 ;3 腹鳍起点 ;4 额部有鳞部最前缘 ;5 臀鳍起点 ;6 背鳍起点 ;7 臀鳍末端 ;8 背鳍鳍棘部末端 ;9 尾鳍腹部起点 ;1 0 背鳍末端 ;1 1 尾鳍背部起点。 1 1个定位点之间的距离为 2 4个框架数…  相似文献   

20.
真鲷(Pagrus major)是海水鱼养殖的重要经济鱼类,但真正确立商业性养殖方式,只有20多年的历史。近20年来,日本对真鲷养殖生物学、人工苗种培育、营养与饵料以及病害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养殖生产已达到商业性规模。继(鱼师)鱼之后,真鲷成为日本第二种海水鱼养殖品种。目前,真鲷养殖方式由粗养向半精养、精养技术方向发展,日本真鲷养殖已形成一套较完整的精养方式。为借鉴日本真鲷精养技术和经验,本文对日本真鲷精养技术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作一扼要的概述。商业性养殖和亲鱼培育日本真鲷商业精养技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浮式网箱中进行精养;另一种是在混凝土水池中进行精养。混凝土水池精养,一般水池容积为50—200米~3,水深为1.5—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