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地农民哈××,1977年4月初牵一头3岁耕牛就诊。主诉:该牛于1977年3月14日发病,主要表现后肢跛行。检查:后肢运步跛行,臀部肌肉明显萎缩,针刺局部反应迟钝。诊为右后肢坐骨神经麻痹导致肌肉萎缩。治疗电针百会、大转子、大胯、小胯等穴,每日1次,通电30分钟,连续15天。并让畜主及时清除了圈舍内的潮湿粪便、垫草,换上了干燥垫草。当治疗10天时,病牛患肢跛行减轻,症状明显好转。随后再连续电针5天,跛行症状完全消失,肌肉萎缩情况好转,活动如健肢。停针后加强饲管,一个月后随访,该牛已痊愈。  相似文献   

2.
家畜麻痹性跛行主要是由于四肢运动神经受到机械性刺激,如打碰、跳跃、突然回转或套具不适等原因引起。家畜跛行采用穴位注射双氧水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其方法如下:局部剪毛,进行常规消毒,按传统针灸方法,正确刺入穴位(前肢抢风穴,后肢大胯穴)后,注入双氧水(马、骡10~20mL,羊、猪5~10mL)。每1d1次,一般连用3次。穴位注射治家畜麻痹性跛行$青海省民和县畜牧局!810800@翟秦虹 $青海省民和县畜牧局!810800@胡永杰  相似文献   

3.
症状及诊断腰肢疼痛,负重和屈伸困难,跛行,食欲欠佳,精神沉郁,突然发病或闪伤后发病,病程较长,短则半月长则一年。站立时头低、弓背,后肢向外后侧伸展,后肢和腰部肌肉强直。运动时有的蹄部曲伸不利,拖胯拖腰,难起难卧,饮食困难,跛行随运动而减轻。精液质量下降,跛行严重时影响爬跨,不能采精或采精后的原精液品质差,不耐冻,天气晴朗时跛行症状减轻并能采精。经诊断,为风湿引起的后肢跛行。药物1%盐酸肾上腺素4ml、2%盐酸普鲁卡因100ml、肝泰乐40ml。穴位主穴,大胯、小胯、仰瓦;配穴,蹄头、邪气部位后肢左右侧穴位。用法主穴大胯45ml,小胯和仰…  相似文献   

4.
现时兽医临床工作中,有人对外伤所致的腿胯疼痛跛行,常以“风湿症”论治。诚然,家畜生于天地之间,秉二五,食水谷,受六元之气,三因致病中,痹痛证确乎屡见不鲜,在家畜常见病中就有寒伤腰胯、冷拖杆等病。究其病本,这些病多与脾、肾、肝有关(因脾主四肢,肾主骨,肝主筋)。但是,走伤五攒痛和肺把胸搏痛(即肺气把膊)两种跛行病的初期见症,与上述寒伤腰胯、冷拖杆等  相似文献   

5.
2011年3月6日,一头驴由畜主带来就诊。主诉:该驴从外地买回来没有多久,回家后仍喂麸皮,最近老是卧地,发现右前腿拐已有5~6d。详细情况还不清楚。经观察,发现该病驴精神沉郁,营养中下等,被毛焦操,吊毛明显,肋骨弓型不明显,运步后右前肢有明显跛行,不敢负重。触摸蹄温较高,毛边稍有些敏感,骨针穿刺阳性。确诊为骨软症。  相似文献   

6.
一青霉素动脉注射对指部炎症的初步疗效病例1:(马善)马,九岁,1954年6月9日就诊,在一星期前蹄部被绳勒伤后,发生很重的跛行。检查:患畜营养中等,精神较正常,左前肢不能完全负重,患肢高度跛行,有时呈三足跳跃前进,休息时球节稍掌屈,蹄冠内侧化脓破溃,周围肿胀,蹄踵,系部,均呈弥蔓性肿胀,患部增温,疼  相似文献   

7.
黄牛缠筋穴主治黄牛闪伤寸腕痛。此病常见于役用黄牛。1 病因牛只多因在崎岖不平的山路或坚硬的地面上重剧劳役 ,疾速奔跑 ,以及跳沟河 ,跌、滑、闪、挫、扭等使球节部受伤而发生本病。牛一肢两指 (趾 )着地 ,一般是内侧或外侧的单指 (趾 )部发病。2 症状患牛在田间虚地劳役时跛行不甚明显 ,但在硬地行走时跛行严重 ,呈中度支跛 ;在硬地劳役时向患侧转弯时跛行更为明显 ,常选择平坦松软路行走 ,以减小患肢着地时之冲击。站立时患指 (趾 )避免负重。3 诊断病初跛行较轻 ,患部肿胀 ,热痛不明显 ,休息后见轻 ,硬地服役后加重 ,反复发作 ,病…  相似文献   

8.
1病例 文安县某养牛场有4头奶牛走路跛行,站立时患肢不愿着地,触之有痛感,喜卧地。蹄间皮肤潮红、肿胀。用蹄刀修蹄后,用10%硫酸铜溶液浸蹄,病情稍有好转。但随后又相继有6头奶牛患病。  相似文献   

9.
一、材料与方法(一) 仪器设备:激光机,哈尔滨市激光技术研究所生产的He-NeJ6-Ⅰ型激光治疗机,波长6328A°,输出功率≥18mw。(二) 保定:六柱栏站立保定。(三) 照射部位及方法:四肢跛行,前肢照枪风、缠腕穴,后肢照巴山、大胯穴,每天照射1次,每次10分钟,距离60~100厘米,光斑直径0.25厘米;创伤根据创口大小,选1—3个点,每天照射1次,每次10分钟,距离50—80厘米;肿胀,在肿胀明显处选点2~4个,每天照射1次,每次10O分钟,距离60—120厘米。二、病例介绍(略) 三、小结  相似文献   

10.
马(泛指马属动物)痹证是由风、寒、湿、热等诸邪侵袭,闭塞经络,使关节不利,气血运行不畅,以致颈项、胸膊、腰脊、腿、胯、蹄头发生疼痛、重着、麻木、屈伸不利,出现“把前把后、胯革及腰拖、难起难卧、昂头点脚”等跛行症状。《病因脉治》云:“痹者,闭也,经络闭塞,麻痹不?..  相似文献   

11.
用10%水杨酸钠穴位注射治疗。前肢发病取抢风,每穴注射5毫升;后肢发病取巴山,路股或大胯、小胯每穴注入2.5毫升,腰胯及两后肢同列发病取百会,注入5毫升,隔日注射一次。4~6天可愈。  相似文献   

12.
脱臼即关节脱位,通过药物治疗是难以收到治疗效果的。可通过物理疗法使关节复位。如得不到及时的治愈,常可废役,丧失经济价值。诊断要点肩关节脱位(小胯脱臼);患肢多呈现混合跛行,前方短步,驻立时,蹄尖着地,患肢肩胛骨下移,在肩胛软骨部形成凹陷(与健肢比较下移0.5-1寸),比健肢长,腿外展,肩胛关节前移,肩胛突出、肿胀、增温、疼痛明显,运步时,患肢不敢着地。髋关节脱位(大胯脱臼):后肢呈混  相似文献   

13.
犬肱骨骨髓炎临床上不多见,现将我们所诊治的一例报告如下。一、病史情况:军犬,公,1.5岁龄,体重40公斤,该犬1981从西德购入,隔离在某地检疫,同年6月运回南昌。7月开始训练,发现该犬呈犬坐休息时,右前肢有时呈悬垂状态,但无跛行。9月10日该犬运动  相似文献   

14.
商水县王屯二队的一头2岁骡,因受惊挣断系绳而猛坐于硬地,发生脊髓挫伤,后躯瘫痪。检查:患骡第2、3腰椎处稍肿胀,针刺臀部、会阴、后肢及蹄冠,均无反应,而前躯感觉正常;患骡粪尿失禁,不断抬头后视,试图挣扎站起;精神尚好,食欲正常,心跳、呼吸稍增数。治疗:(1)电针百会、后三里或百会、肾棚,一日一次,每次30分钟。(2)当日取左侧巴山、环跳,右侧大胯、丰隆,每穴注射25%葡萄糖液100毫升与0.1%硝酸士的宁液10毫升的  相似文献   

15.
马骡顽固性呃逆,多因虚寒和腑实时久失治或其他原因使胸膈气血逆乱而发生。笔者使用血府逐瘀汤治疗五例,效果很好。 (一)症状患畜精神倦怠,呃声频繁(休息和停槽时明显),每分钟8~10次,苔黄厚,脉沉有力,气息稍粗,胸胁拒触,食量减少,役力减退。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大邑县丹凤乡地处丘陵。耕牛蹄部易扭闪瘀滞,久则成脓,形成蹄漏。乡畜牧站高明远同志自制红升丹治牛的漏蹄及其他外科疮疡,获效较为满意。例1 1973年4月,诊一8岁役用黄牛。该牛半年前右前肢跛行,服中药两剂,跛行更重,在石子路上行走特别明显。检查:右前肢蹄尖着地,蹄心有一松软黑斑,用刀拨视,出现深约3厘米的空洞,并流灰黑色的臭液。治疗:削蹄心,挖出腐败物,先后用生理盐水、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  相似文献   

17.
酒蒸疗法又名烧滚疗法,根据患病部位又有酒蒸洗腰、酒蒸洗腿等名称。主要是采用中药的粉末和烧酒的火焰扑打患部,以收到药物性温热疗法之功效。此法对家畜的风湿性跛行、麻筋腿(神经痛)、拖腰把胯等慢性病有一定的疗效。兹将我们在西北地区民间搜集到的两个药方和操作方法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一例右后肢呈间歇性跛行的患犬进行确诊,经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触诊右后肢髌骨位置异常,白细胞总数21.7×10~9/L(参考范围5.5×10~9/L~19.5×10~9/L)和粒细胞数19.01×10~9/L(参考范围2.8×10~9/L~13.0×10~9/L),肌酸激酶2 072 U/L(参考范围90 U/L~440 U/L),X光片显示右侧髌骨内方脱位,确诊为右后肢髌骨内方脱位。经滑车楔形切除术和胫骨结节移位术治疗,1个月后患犬痊愈。  相似文献   

19.
我们按针灸穴位用奴夫卡因封闭的方法,治疗马骡的后躯神经麻痹、跛行,非传染性急性炎症等疾患,收到很好的效果。现就几个病例介绍如下:[病例一]1957年4月,有一匹跛行马就诊,据饲养员说,该马跛行已有半年之久,原因不明(因无病案可查),主要症状:体温不高,腰部运动不灵活,呈混合跛行状态,患部触诊疼痛不明显,我们对该患马进行  相似文献   

20.
为了评估散栏牧场高产奶牛跛行率、飞节损伤与饲养管理、牧场设计之间的相关性,收集了中国34个大中型牧场高产牛群管理和卧床设计数据,如卧床设计、垫料类型和挤奶程序等。对每个圈的所有奶牛进行行走评分(1~5分)和飞节评分(1~3分)。其中行走评分大于等于3分定义为临床跛行,大于等于4分定义为严重跛行;飞节损伤大于等于2分为轻微损伤,3分为严重损伤。中国大中型牧场临床跛行率和严重跛行率分别为(31±12)%(分布于7%~51%)和(10±6)%(分布于0%~27%)。飞节轻微损伤率和严重损伤率分别为(40±20)%(分布于6%~95%)和(5±9)%(分布于0%~50%)。临床跛行率和严重跛行率与牧场的规模有显著相关性。随着牧场规模的增大,临床跛行和严重跛行有降低的趋势,每增加100头牛,临床跛行率降低(0.35±0.09)%,严重跛行率降低(0.15±0.06)%。牧场的新旧程度也显著影响跛行率,尤其是大于9年的牧场跛行率和严重跛行率明显升高。牧场的规模和新旧程度在引起临床跛行和严重跛行的因素中占49%和30%的作用。深槽卧床可降低轻微飞节损伤和严重飞节损伤的发生率(分别降低20.9%和3.65%)。大于9年的牧场飞节轻微损伤率和严重损伤率分别提高16.68%和7.17%。这2个变量可影响飞节轻微损伤和飞节严重损伤的52%和58%。总之,牧场之间的跛行率和飞节损伤率变异很大。良好的卧床设计和管理有助于降低跛行率和飞节损伤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