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解放以来,为了落实毛主席关于“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的伟大号召,我和广坪公社的贫下中农一起,坚持实践的观点,实行科学造林,共营造了杉木林2.4万多亩,其中连片的1.4万亩。木材蓄积量由1966年的80万立方米增加到110万立方米。杉木成林期由过去30多年缩短到15-20年。每亩产材量由过去的7-8立方米,提高到20立方米左右。共向国家提供木材20万立方米,杉木良种82,000斤,还有松脂、茶油、桐油等林产品。  相似文献   

2.
水源公社王厝大队是我县林业生产先进单位之一,造林面积较大,森林保护管理较好,以营造用材林为主,发展多种经济林,特别是营造混交林成绩突出。全大队土地总面积49438亩,其中有林地39146亩,复盖率达79.2%。在用材林中,杉木林7000多亩,其中:大队林场营造杉木林3680亩,全部实行杉桐混交,目前还保留油桐采收面积约1000多亩。根据77、78、  相似文献   

3.
杉木是我国南方主要用材树种,生长快,干形直,材质好,用途广。据南方九个省区不完全统计,共有杉木林5630万亩,木材蓄积量23150万立方米。建国以来,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我国南方各省区都在积极营造杉木速生丰产林,高产典型不断涌现,如湖南会同11亩6年生杉木林每亩蓄积量4.3立方米,贵州锦屏5亩8年生杉木林,每亩蓄积量13立方米;同时,大面积用材林基地,也在逐步形成,如湖南株石杉木林基地就达40万亩,湖北广济杉木林基地也达12万亩,集中连片,而且到处出现“种杉如种田,管杉如管棉”的大好局面。我省发展杉木历史虽不长,但由于各级党委重视,广大干群积极努力,全省现有杉木林已经超过25万亩。苏南地区千亩、万亩以上杉木林基地正在不断出现,苏北赣榆和沿海阜宁,试种杉木,也获成功,长势喜人,为加速实现我省地方用材自给,有了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4.
位于丘陵地区的攸县湖南坳公社林场,是一个万亩杉木林基地,现已集中成片造杉13,050亩。成千上万的人在这里参观过。林场方圆上十里都是郁郁葱葱的杉木林,林相十分整齐,块块不缺蔸,蔸蔸  相似文献   

5.
南郑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产业发展思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郑县是全省林业大县之一,全县国土总面积42234万亩,其中林业用地305万百,占62%,集体林面积214万亩,蓄积2521828立方米,农民人均有林4.2亩和15.1立方米。建国以来,南郑林业快速发展,上世纪60年代初营造了浅山丘陵地区的50万亩马尾松林带,70年代中期绿化了岩石裸露严重的梁山山系,营造了中山地区的杉木速生丰林基地,  相似文献   

6.
麻栗坡茅草坪大队地处山区,全大队有九个生产队,二百四十七户人家,一千五百七十六人,耕地面积一千九百亩。这里山高菁深,雾大潮湿,山场宽广,适宜发展杉木、草果、八角、茶叶等用材林和经济林。一九七四年以来,他们从当地实际出发,狠抓以植树造林为主的多种经营,使山区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一九七四年以来,这个大队集中连片营造了杉木林三千二百七十八亩(已验收面积),  相似文献   

7.
衡东县欧阳海公社桔冲大队,有8个生产队,610人,每人平均耕地面积0.86亩,山地面积5.5亩。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大队发动群众营造油茶林2340亩,杉木林400亩,茶叶70亩,并把解放前的300亩油茶残林进行了改造,荒山全部绿化。由于大队党支部把发展油茶生产摆到了议事日程上,正确处理粮林关系,油茶面积不断扩大,产量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8.
<正> 杉木林速生丰产,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只有良种良法,才能达到速生丰产之目的。 1972年春,我们在景宁林业总场鹤溪分场驮岙头营林区营造了杉木速生丰产林、优良母树子代林,并进行了不同整地方式、苗木质量、间伐强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3年生杉木丰产林,平均树高为9.47米,平均胸径13.9厘米,每亩平均蓄积达13.97立方米,分别比对照高 7.5%、4.4%和13.2%;12年生杉木优良母树的子代林,平均树高11.13米,平均胸径16.2厘米,每亩平均蓄积13.974立方米,加上间伐量5.063立方米,总量为19.037立方米。  相似文献   

9.
<正> 一、前言位于鄂西南的恩施大山区以树种繁多而著称,但最有发展前途的是杉木.根据森林普查资料:全区有杉木181万亩,立木蓄积量3440000立方米.近几年来,每年造杉木林速度都在10万亩以上,并且出现了一批大面积的丰产典型和单株典型,为今后发展杉木林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经验.恩施县的铜盆水林场有杉木林3000亩,立木蓄积量36000立方米,平均每亩单产12立方米.来风县胡家坪林场有杉木林15000亩,立木蓄积120000立方米,平均每亩8立方米.来风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推动我省杉木用材林基地建设的发展,我们在省农林垦殖局的统一组织下,曾到湖南朱石、会同杉木林基地进行参观学习。这两个基地由于认真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为革命造林,推广科学造林的先进经验,因而成绩显著,效果良好。在科学造林方面主要是推广全国林业劳模张万宏同志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整套营造杉木速生丰产林的成功经验,使造林成活率达到90%以上,成材年龄由过去40年左右缩短至20年,每亩蓄积由过去8-9个立方米,提高到20立方米左右。如会同县广坪公  相似文献   

11.
前几年,在杉木基地造林中,我们强调初植密度控制在167~240株(株行距 5×5、5×6、6×6)。这样的密度是否合理呢?我们对本县一九七二年以来营造的部份杉木林进行了调查。 五山林场东瓜廊林班一九七四年营造杉木林200亩,初植密度平均每亩326株。一九七八年底选标准地实测,平均胸径7.1厘米,平均高4.5米,每亩蓄积量4立方米,已郁闭,  相似文献   

12.
城步苗族自治县有5个国营林场,经营山林面积85.5万亩,原有立木蓄积量101万立方米。建场以来,绿化了大片荒山,提供了大批木材,国营林业不断壮大和发展。但是,成过熟林越来越少,后备资源不足,林场建设软乏后劲。在林业部的大力支持下,从1983年开始,他们用了10年时间,投资2153万元,营造了速生丰产林6.7万亩,为设计面积的152%,全面达到和超过了部颁速生丰产林标准,保存率达99.3%。3年生的幼林面积4.99万亩,亩平蓄积1.2立方米;10年生杉木,平均株高10.5米,胸径10厘米;亩平蓄积85立方米。速生丰产林基地的建成,使有林…  相似文献   

13.
我场十多年来营造杉木林3万多亩,均已郁闭成林.1974年开始,进行了成林抚育间伐,至1977年止,抚育间伐面积2500亩,出间伐材1250立方米.通过抚育间伐,改善了林地条件,促进了林木生长.东风工区马颈山杉木林80亩,1975年抚育间伐后,生长迅速,现在,14年生一般树高14米,胸径19厘米;最高的达21米,胸径35厘米.  相似文献   

14.
车河桥头林场位于桂西北的南丹县车河镇附近,是四户的联合体,是在购买原大队林场5-10年龄杉木185亩的基础上办起来的,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营造了杉木林4600亩,育苗40亩,林场已初具规模。我们为什么要联合办林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尤其是党中央、国务院(84)  相似文献   

15.
我们大队位于娘娘山下,是个山多、田少的丘陵地区。为了落实毛主席“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几年来植树造林4654亩,其中杉木1475亩。回忆我们1965年刚刚开始营造杉木林的时候,由于对杉木的生长特性了解不够,走了一段弯路。后来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逐步摸索了一些杉木生长规律。现将初步观察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6.
1972年以来,我们大队营造杉、檫用材林1000多亩,大部分生长良好,有的已经郁闭成林。但是自去年起,先后发现杉木叶枯病和红蜘蛛等病虫危害杉木幼林,情况比较严重,特别是红蜘蛛来势很猛,给杉木速生成林带来了威胁。今年,我们对杉木叶枯病、红蜘蛛进行了防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古老的金洞林区培育杉木有着400多年的历史,但长期处于粗放经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国营金洞林场坚持科技兴林之路,破旧立新,从1984年起,先后营造杉木速生丰产林6709公顷。杉木速丰林培育的成功,使林场百业俱兴,荒山变绿,河水变清。1991年,林场成为零陵地区消灭荒山第一场;森林蓄积量由1986年的139万立方米上升到1993年的241万立方米,年均尽增14.7万立方米,国营总产值由1984年的460万元上升到1993年的2711.56万元、增长了49倍;上交各项税费由1984年的34.6万元增至320万元,增长8.24倍。林场曾先后评为全国林…  相似文献   

18.
杉木、马尾松都是我省主要速生用材树种,现有林面积分别为519万亩和1076万亩,占全省用材林面积的17.2%和36.6%,其木材储蓄量分别为3123.1万立方米和4298.5万立方米,占全省木材总蓄积量的19.77%和27.27%。从历史上看,杉木在我省各地都有自然分布,但由于长期不合理经营(乱砍乱伐,光砍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上高县上甘山林场创建于1955年冬,现有6个分场、5个工副业生产单位,5个集体挂钩大队,全民所有制职工760人。山林面积15万亩,人工营造用材林11.2万亩,其中杉木林8.4万亩、马尾松和国外松1.7万亩;拥有活立木蓄积量40.7万立方米。1984年全民所有制部分的总收入为156.2万元,提供积累81.6万元,其中利润51万元,上缴税金6.6万元,提取林业专用基金24万元。办场二十九年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国营林场只有积极开展多种经营,走“以副养林,以短养长”的路,才能使林场越办越兴旺,道路越走越宽广。  相似文献   

20.
<正>在南丹县山口林场,有一连片达3万亩树龄23~25年的杉木林分。杉木林平均每亩每年蓄积生长量在2立方米以上,最高达到2.4立方米。广西杉木专家陈代喜教授说,它是目前全国生长最快、产量最高的杉木林分。山口林场土壤肥沃,气候阴凉多雨,杉木生长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该林场在1991~1993年种植的3万多亩杉木林,不仅全部采用了良种造林,而且使用间伐抚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