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在高尔基省的畜牧场中,牛的布氏桿菌病是牛型布氏桿菌所致的。在个别的场子中,牲畜的感染率达到了总头数的60—70%。凡是和患布氏捍菌病的牛接触过的羊与猪都没有感染布氏桿菌病。而由地中海热布氏桿菌(Brucella melitensis)所致的羊布氏桿菌病却具有传染性。牛接触过病羊以后可以感染布氏桿菌病,但  相似文献   

2.
在实驗室动物中,以海豚对布氏桿菌病的感受性最大。因此,在测定菌种毒力,检定菌苗効力、分离布氏桿菌和进行其他布氏桿菌病的試驗时,常使用海豚。使用海豚作試驗时,对于布氏桿菌在海豚体內的分布情况、停留时間、感染与血清学反应和变态反应的关系,感受性与飼养条件的关系等問題,需要有充分的了解,才能使試驗得到正确的結果。关于这方面的資料,文献記載的很不少。我們两、三年来在測定布氏桿菌菌种毒力和分离布氏桿菌的工作中,对于布氏桿菌在海豚体內的分布情况也积累了一些資料,茲介紹于此,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用布氏流產桿菌第19號菌苗为牛只進行免疫,而致人誤染布氏流產桿菌病例,尚不多見,同時這問題也常为人所勿視。其原因乃: (1)第19號布氏流產桿菌的菌苗毒力极低,对人类的意外傳染很少發生; (2)即使人类感染后也僅引起良性及不典型的布氏桿菌病。“目前上海若干牛乳場中的乳牛有因布氏流產桿菌引起流產者。在用19號布氏流產桿菌菌苗免疫時引起人的布氏桿菌病亦是可能。本譯文所介紹的5个病例,內中除一个为醫生外,四个均为獸醫人员。本文目的为喚起注意,防止在接种时發生意外事件”。  相似文献   

4.
在另一篇报告中,我們已經介紹了一些有关海豚的免疫生物学反应与攜带布氏桿菌的关系的材料,这里我們将介紹一些海豚布氏桿菌病的病理解剖变化与带菌的关系的資料。判定海豚是否感染布氏桿菌病,除根据血清学反应、变态反应和細菌学检驗結果外,还可以根据海豚的病理解剖变化进行判定。海豚布氏桿菌病的病理解剖变化,以淋巴結和脾脏的显著肿大,和肝脾出現灰白色小結节为主要特征,但病理解剖变化与带菌情况有何关系,病变是否可以作为带菌的指标,是值得注意的問題,而且也是一个有实用意义的問題。这里我們将不詳細討論海豚布氏桿菌病的病理解剖  相似文献   

5.
引言江蘇省淮陰、泰興二種猪場從1954年以來,母猪流產率甚高,為證實流產原因起見曾進行過二次布氏桿菌凝集反應檢驗。結果每次皆發现有陽性反應及可疑的猪。根據流產現象的普遍性和凝集反應情况,初步決定該二場存在有布氏桿菌病,並採取了淘汰、隔離和加強飼養管理等措施。 種猪場如果存在有布氏桿菌病,則對江蘇省養猪的發展確是一個嚴重問題;這不但影響  相似文献   

6.
布氏菌病是一种以动物为传染源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已知除牛、羊、猪、鹿、犬等家养动物对布氏菌易感外,还有许多种野生动物也可感染布氏菌。在我国,早有从鹿、犬、马、驼、黄鼠等动物体内分离到布氏菌  相似文献   

7.
家畜的布氏桿菌病是在十九世紀初在英國發现的,它在英國廣泛流行,並被叫做“傳染性流產病”,在很長時間還不知道它的病原学。它的病原菌是丹麥學者班格(Bang)和斯特立波里奇在1896年共同發現的。 現在已經確定,人、畜所得的布氏桿菌病是一種很复雜的傳染病,而消灭它則是一個重大的經濟問題和社會問题。在研究布氏桿菌病中雖然有了不可爭辯的巨大科学成就,在防治這種傳染方面現在雖然有了各种藥剂和方法,但仍應指出:無論如何不应當把這些成就当做安慰自己和不重視布氏桿菌病嚴重性的理由。應當牢記:在幾十年前布氏桿菌病只是在地中海沿岸  相似文献   

8.
牧场蜱携带布氏桿菌的能力,已由院士,和教授的工作所证实。按照他们的材料,牧场蜱Dermacentor marginatum是自然界的布氏桿菌携带者,他们确是此种外寄生虫,为布氏桿菌传染的天然源泉。在我们所找到的文献中,没有发现到有关牧场蜱D.Nuttallia及H.Marginatum传播布氏桿菌病问题的资料。在牧场蜱严重为害的农荘中,我们实地观察布氏桿菌病的发生与传布情况,使我们怀疑牧场  相似文献   

9.
關於蜱蟲傳播牛羊布氏桿菌病許多問題研究的功績,要属於蘇聯的科學家們。據所了解的,最早的蜱蟲傳播布氏桿菌病的研究論文見於氏在1937年第一次所做的試驗報告,他曾經利用已經感染的蜱蟲Haemaphysalis cholodkovski(Sulcata),飼養在健康天竺鼠體上,最後證明了如此感染的蜱蟲在試驗條件下能够保存布氏桿菌,並可以經過叮養後二個月之內傳播於健康的天竺鼠。  相似文献   

10.
人們知道区分布氏桿菌为羊型、牛型和猪型的好处,但是也知道進行鑑別的困难。为了闡明二硫代甘油醇(dithioglycèral)对於布氏桿菌作用的机轉,和更廣泛地闡明該菌的硫代謝作用,著者研究了多种带有硫根的物  相似文献   

11.
近年來在獸医科学与实踐方面占主要地位的有三大問題:为了撲滅集体農莊和國营農場的布氏桿菌病而需要的診断方法、特殊預防与一般性預防及獸医衛生措施。最簡單而又最廣泛的应用於診断人畜布氏桿菌病的方法就是血清学的方法。關於比较各种血清学診断法的價值,我想在下面來談一谈。凝集反应:一般認为凝集反应是診断各种家畜布氏桿菌病的特異方法。同時認为凝集反应有规律地出现在牛布氏桿菌病的早期。但  相似文献   

12.
作者在本文中首先提到,干燥抗布氏桿菌病19号疫苗在牛群中已经广泛应用并已获得显著成效,而据苏联农业部兽医总局为了测定干燥抗布氏桿菌病19号疫苗的免疫原性所组织的特别委员会的报导,此种疫苗应用于棉羊效果也很好,有90—100%的接种过疫  相似文献   

13.
正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睾丸炎、肝脾肿大等,病菌为革兰阴性短小杆菌,按生化和血清学反应分为马尔他布鲁菌(羊型)、流产布鲁菌(牛型),猪布鲁菌(猪型),另外还有森林鼠型、绵羊附睾型和犬型,感染人者主要为羊、牛和猪型。其致病力以羊型最强,次为猪型,牛型最弱。传染源是患病的羊、牛、猪,病  相似文献   

14.
山羊和绵羊口服猪布氏菌二号菌苗都可以产生免疫,其效力与注射免疫大致相等。在多次试验中,在非免疫羊全部感染情况下,服菌苗羊一般有70~80%获得保护,在布氏菌病羊群中进行大群饮服也有效,可制止布氏菌病的流行。猪二号苗给怀孕羊口服不会引起流产,在怀孕羊群中作口服接种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某农场发生布氏桿菌者可能由于蜱传播,同时根据院士及,两位教授的报告,牧场的蜱Dermacentor Marginatum在天然的条件下,可以成为布氏桿菌病的带菌者,作者为了进一步的证实,即与及两位兽医师用天竺鼠做试验,他们在一个染病的农场中,从病牛体表上捕捉150个蜱(Dermacentor Nuttallia 120个,Hyalomma Marginatum 30  相似文献   

16.
广西是猪种布氏菌病流行的疫区.我们坚持以"检疫、免疫、淘汰病猪、推广人工授精"为主的综合措施防制猪布氏病,有效控制该病疫情.但在疫区应用猪型布氏菌二号弱毒菌苗免疫种猪,影响了猪布病的血清学诊断和对布病疫情的监测.为此,我们对猪种布氏菌强毒菌株C73攻毒和弱毒苗S2免疫种猪血清学反应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抗体消长的分析,提出了鉴别布氏菌免疫反应与强毒感染的合理检疫时间.  相似文献   

17.
<正>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全球性分布的细菌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可以感染多种哺乳动物,以流产和发热为其主要特征,严重威胁着人和多种动物的生命健康。在我国大约有3.5亿的人口在受到布氏杆菌病的威胁,约有25各省(市)、自治区的人、畜有布氏杆菌病的存在和流行。目前,布氏杆菌病对养殖业的发展以及人类身体健康的危害十分的严重,已被国家列为乙类传染病和二类重大动物疫病。国内主要感染猪、牛、羊,其中以  相似文献   

18.
近年來,由於布氏桿菌病在我國牧區和半農半牧區廣泛流行,布氏桿菌病檢疫工作日見繁重。目前在我國應用最廣泛的布氏桿菌病檢疫方法是試管凝集反應法,此法有它的優點,但以我國牧區遼闊,交通不便,許多地區設備簡陋,人员缺乏,應用試管法殊屬不便,故有尋找簡便易行的方法以代替試管法的必要。哈德遜氏曾經提出了快速凝集反應診斷法,此法簡便易行,適於野外操作,因而在許  相似文献   

19.
正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近年来该病频繁发生,并有上升的趋势。在布氏杆菌属中,羊型菌致病力最强,最易感染人类。因此,羊布病被认定为一种强制性免疫病种。我们要控制本病的发生,先要了解它的特点、症状、诊断和防控该病的综合措施。1病原特点对布氏杆菌易感的动物范围很广,最常见的是羊、牛、猪。布氏杆菌属有6个种、20个血清型,其中以羊布氏杆菌属毒力最强,其次是牛和猪型布氏杆菌。本病在物理、化学、  相似文献   

20.
布氏菌猪二号苗,对猪抗布氏菌感染的免疫效力经过实验室试验和培育健康猪群试验都得到了良好的效果(见广西兽医科技通讯1978年2月3日)。但是,用口服布氏菌猪二号苗来控制和根除已经暴发流行猪场的布氏菌病至今还未见有人报道。1978年我们应用布氏菌猪二号苗对布氏菌病流行比较严重的高鹤横江良种场和广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