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玉米果穗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玉米杂交种的穗重、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轴重、轴长、轴粗8个主要性状与产量的关系,计算了玉米产量与果穗各主要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并进行了排序。果穗各主要性状影响产量的因素顺序为穗长>穗行数>穗重>行粒数>穗粗>轴长>轴重>轴粗。结果表明在选择玉米穗型性状时,要注重对穗长、穗行数、穗重、行粒数、穗粗的选择,而对于轴粗、轴长、轴重可适当放宽要求。本研究为玉米育种工作中穗型方面的性状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李素荣 《种子科技》2023,(1):124-126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培育和种植方式也发生着很大的变化。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丰富的口感和多样的食用方法受到人们的喜爱,所以提高玉米育种的效率是我国目前在农业技术方面的关注重点。提高玉米育种效率需要相关工作部门结合国内外玉米育种的有效经验,对我国玉米生长的环境进行调查,运用先进的科学生产技术来创新和优化玉米育种技术,创造出适合我国农业种植环境的高效玉米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山东高产玉米育种选育目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2—2004年山东省玉米区域试验资料,通过对高产玉米品种生育期、株高、穗位高、穗长、穗行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以此确定山东高产玉米育种最佳选育目标,为指导高产玉米育种提供借鉴和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山东高产玉米育种综合选育目标为生育期100.1~104.0d,株高250.1~270.0cm,穗位高110.1~120.0cm,穗长17.1~19.0cm,穗行数14.6~15.5行,穗粒数520.1~560.0粒,千粒重330.1~350.0g。  相似文献   

4.
小麦×玉米杂交后代的农艺性状变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5个组合的小麦×玉米杂交后代中筛选出42个变异株系与其小麦亲本作比较,这些株系在株高、有效穗数、穗长、穗粒数、粒重、成熟期及抗病性等性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且这些变异是双向性的;从这些变异株系中筛选出了一些植株较矮、高抗白粉病、农艺性状好的株系,可以作为优良的育种亲本材料。证明小麦×玉米杂交途径在小麦单倍体育种、品种改良和提高育种效率方面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玉米超长穗自交系的选育王河成,段运平,石红卫,李凌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太原030031)自交系单一性状粗穗和长穗互补,是组配大穗型玉米单交种的一个重要原则。目前我国玉米育种利用的骨干自交系少而集中,遗传基础狭窄,特别是长穗骨干自交系的贫...  相似文献   

6.
赤谷系列春谷品种主要农艺与经济性状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谷子育种效率,找出赤峰地区谷子农艺与经济性状对于单株产量影响的重要性排序,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赤谷系列谷子单株产量与农艺、经济性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穗重、草重、千粒重、生育期这四个性状与单株产量最为密切,节数、穗长、穗粗、株高对单株产量影响较小,在育种的性状选择中,应主要考虑穗重、草重、千粒重和生育期,兼顾其他性状。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中晚熟区玉米品种的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为山西中晚熟玉米种植区农户选择合适的种植玉米品种及辨别不同玉米品种提供科学数据支撑。【研究方法】采用7种当地主推品种进行随机区组设计,采用宽行密植栽培技术,收获后考种测量穗部性状及产量。【结果】研究结果表明(1)市场上推广的各品种的产量未达显著性差异水平,但各品种的百粒重、穗行数、轴粗、穗粗及穗长的差异性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参加试验的各品种的控制百粒重、穗行数、轴粗、穗粗及穗长的基因有差异。但其中有些品种之间的差异却未达显著水平,反映出有些品种中控制百粒重、穗行数、轴粗、穗粗及穗长的基因遗传背景有某种联系;(2)而各品种的某些性状在不同小区中表现差异较大,反映出该品种的这些性状在该地区的抗逆性较差;(3)评价品种时应综合考虑各指标,因此今后建立一套评价品种穗部性状的综合体系对指导今后育方向有重要意义。【结论】先玉335的综合性状在这些品种中为最优。且有些性状的表现反映出这些品种的遗传背景相近,说明我国玉米遗传资源狭窄,因此今后在玉米育种过程中应在遗传资源的拓展、抗逆性的提高及适应机械化收获等方面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8.
胡细贵 《种子科技》2020,(4):16-16,18
在水稻等农作物传统的考种方法中,穗实粒数、穗空秕粒数和千粒重的考种占用大量的人工,不仅速度慢、效率低,而且会影响考种数据的准确性和对农作物品种生物学特性的正确评价。利用万分之一、千分之一的天平进行折算考种,不仅快速、简单、准确、高效,而且可以参照水稻天平折算快速考种法,将其应用于油菜、小麦、大麦、高粱、绿豆、芝麻等农作物快速考种中,推动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通过花粉管通道导入技术将甜高粱总DNA导入优良玉米自交系4112和8902中,并应用RAPD标记技术从导入后代中筛选出变异后代。从306个RAPD引物中筛选出79个引物对供受体及导入后代进行鉴定,其中10个随机引物在供、受体和导入后代间有多态性。对D1和D2代进行田间茎秆糖分调查,并对D2代室内考种,发现糖分含量和穗长、穗重、轴粗、穗粒重等穗部性状都发生了明显变异。结合分子鉴定结果,最终获得了一批变异材料。  相似文献   

10.
玉米纹枯病对种子产量及质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玉米繁、制种田在栽培管理上肥水较为充足,种植密度偏大湿度高,形成了特殊的田间小气候,有利于玉米纹枯病的发生,近年来在玉米制、繁种田有加重的趋势;经定点定株系统调查和分级考种,对穗长、穗粒重和百粒重等主要产量性状指标进行测定,明确了不同发病级别对产量所造成的损失不同,尤其是达5级时间越早玉米种子减产损失越大.采取早期防治延迟发病时间,有降低产量损失提高种子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不同玉米品种寻找出其最适的化控剂,以6 种不同的玉米杂交品种为主因素,以5 种不同的玉米化控剂处理为次因素,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化控剂处理对玉米穗部性状与产量的影响。每个小区随机抽取10 穗考种,测其穗部性状,用其籽粒产量折算其群体产量。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品种下,矮壮素较其他化控剂处理对穗部性状的影响显著,高玉金不适合对试验进行化控处理,产量与轴粗、穗粗和行粒数成正比关系;在不同化控剂处理下穗重、穗粒重与穗长与玉米群体产量密切相关,百粒重对品种的产量影响很小,‘协玉5 号’适合通过化控剂处理来提高穗部性状的表现。不同的玉米品种应采用不同的化控剂,没有一种化控剂可以同时满足各种品种。  相似文献   

12.
不同种质玉米自交系穗粒性状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玉米穗粒性状是决定产量的重要因素。为了明确不同种质玉米自交系的穗粒性状特征及对种质创新和高产育种提供参考,本研究以211个不同种质玉米自交系为材料,对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粒长、粒宽、粒厚、百粒重和籽粒密度9个穗粒性状进行统计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玉米自交系间各穗粒性状均存在显著差异,除籽粒密度外均存在较大变异系数;采用欧氏距离法进行聚类分析将供试玉米自交系分为7个类群,穗长、穗粗、行粒数和粒长均以类群G6最高,粒宽和百粒重均以类群G5最高;郑单958和先玉335两大杂交种的4个亲本自交系各自所属类群相比,4个类群分别有单个或多个自交系多个性状较优,可以为育种工作中穗粒性状的改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不同化控剂处理下玉米穗部性状与产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不同玉米品种寻找出其最适的化控剂,以6种不同的玉米杂交品种为主因素,以5种不同的玉米化控剂处理为次因素,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化控剂处理对玉米穗部性状与产量的影响。每个小区随机抽取10穗考种,测其穗部性状,用其籽粒产量折算其群体产量。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品种下,矮壮素较其他化控剂处理对穗部性状的影响显著,高玉金不适合对试验进行化控处理,产量与轴粗、穗粗和行粒数成正比关系;在不同化控剂处理下穗重、穗粒重与穗长与玉米群体产量密切相关,百粒重对品种的产量影响很小,‘协玉5号’适合通过化控剂处理来提高穗部性状的表现。不同的玉米品种应采用不同的化控剂,没有一种化控剂可以同时满足各种品种。  相似文献   

14.
张泽民  刘丰明 《作物学报》1998,24(2):182-186
对1963~1993年10个大面积种植的代表性玉米杂交种进行了2年研究,结果表明:30年来玉米杂交种育种的遗传增益为68.98%,单株产量的遗传增益为22.77%,河南省玉米育种对玉米增产的贡献为64.05%,在诸产量组成性状中,穗粗和穗行数的改良效果最显著,其次为行粒数,穗长和粒重的变化较小,因此,在河南省及其相似生态地区的玉米育种策略应是稳定百粒重和穗长,着重改良穗组,穗行数和行粒数。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玉米杂交种花丝活力及不同日龄花丝结实率的动态变化规律,更好的为玉米育种和玉米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选用玉米杂交种‘永优1573’‘、永优1583’和‘郑单958’为试验材料,测定其花丝日吐丝数量和吐丝长度、不同日龄花丝结实率和授粉果穗穗部性状等相关指标。结果显示玉米杂交种日吐丝数量呈快增-慢增的变化趋势,日吐丝长度峰值在吐丝第2天。随着吐丝日数增加,授粉后果穗的穗长、穗粗、穗粒重和结实率基本呈先增后降的动态变化,其中穗粗峰值出现在吐丝第4~5天,穗长、穗粒重和结实率峰值均出现在吐丝的第6~7天,品种间有差异;吐丝第1~4天授粉百粒重均高于对照,有秃尖且逐日减小。研究结果所反映的花丝活力及其授粉结实率的变化规律无论在玉米高效育种还是在大田生产中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性,从而实现高产的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16.
蒋天养 《种子科技》2023,(23):139-141
科技发展改变了农业种植方式,很多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如玉米机械化种植。应用玉米种植机械化技术,可提高生产效率。从机械播种、机械施肥、机械中耕、机械植保、机械收获等方面阐述了玉米种植机械化技术的具体应用,为提高玉米的种植效率以及促进农业生产现代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6个新育玉米自交系配合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利用轮回选择法新育的6个玉米自交系为实验材料,不完全双列杂交作为方法对新育玉米自交系的产量性状遗传力及配合力进行了研究,为在今后的玉米育种工作中起到科学参考作用。研究表明株高、穗位高、穗粗、秃顶和千粒重遗传力较高,受环境变异影响小;而穗长、籽粒长、穗行数、单株有效穗遗传力较低,受环境变异影响大。本研究成功的对新选系A1、A2、A3、A4、M1与M2的主要产量性状配合力与相应对照做比较,发现A1、A3、A4、M1新选系的配合力较高,在今后的玉米育种中应加大其应用。  相似文献   

18.
夏玉米产量与产量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成雪峰  李建奇  张风云 《种子》2007,26(12):60-62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5个夏玉米品种的产量、千粒重等9个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的9个性状中,玉米产量与农艺性状关联度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千粒重(0.74506)>穗行数(0.71681)>穗位高(0.71580)>株高(0.71535)>穗粗(0.70681)>行粒数(0.67546)>穗长(0.66408)>秃顶长(0.66103)。因此,在黄淮海地区夏玉米的高产育种中,要选择千粒重大、穗行数多的品种,同时加强穗位高的选择,而对穗长、秃顶长等性状的选择应适当放宽。该结果对夏玉米育种目标的制定,品种改良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种子》2019,(3)
为筛选出耐低磷玉米自交系,本试验测定了5份玉米自交系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 (APase)活性及主要农艺性状,并分析相关性。结果表明,磷胁迫下,自交系双M 9和苏11 APase活性分别较全磷处理高40.7%(p0.01)和31.86%(p0.01);双M 9株高、茎粗、穗位高、雄穗长、雄穗分枝数和叶面积显著高于全磷处理,苏11茎粗、雄穗长、雄穗分枝数和叶面积显著高于全磷处理;双M 9穗长、穗粗、行粒数、穗粒重、穗轴重和百粒重显著高于全磷处理,苏11穗行数、行粒数、穗粒重、穗重和穗长显著高于全磷处理;APase活性与株高、雄穗分枝数、穗位高和百粒重中度正相关。研究初步筛选出双M 9和苏11两个耐低磷自交系,可作为玉米磷高效育种的种质资源,但其耐低磷能力的高低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掌握生产上广泛使用的12个玉米单交种的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关系,对被测试材料的植株、穗粒、产量以及品质性状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与产量密切相关的植株与穗粒性状是出籽率、行粒数、穗粗、穗粒重、百粒重等,其关联度在0.4353~0.3327。与粗蛋白、粗脂肪、粗淀粉和赖氨酸含量等营养品质密切相关的植株与穗粒性状是出籽率、株高、穗长、轴粗、行粒数等,其关联度在0.5106~0.3929。综上所述,对于不同玉米种质材料进行遗传改良宜在保证正常生长的前提下,优先对出籽率、百粒重进行选择,还要注重对株高、穗长、轴粗、行粒数等性状的选择,进而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