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倍体刺槐与普通刺槐生长量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刺槐属是原产于北美的一个小属,有十个乔灌木品种。刺槐对立地条件适应性广.一般来说。在年均气温高于8℃、降雨量200mm以上的地区都能生长。刺槐忍耐干旱和极端条件。但在此情况下.多成灌木状。四倍体刺槐是由韩国山林厅林木育种研究所应用倍性育种技术培育成功的刺槐优良品种,1997年引入我国。2000年底引入我市2个品种(四倍体刺槐2号和5号),进行了引种试验,观察研究了其与普通刺槐在生长量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1荒山造林栽植刺槐的优势 刺槐属豆科刺槐属,刺槐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很强。最喜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湿润的粉砂土、砂壤土和壤土。刺槐对土壤酸碱度不敏感,根系发达,具根瘤,对干旱、瘠薄土壤有很强的耐性,在太行山地石灰岩和片麻岩地质区能良好生长,春秋季节和雨季均可造林。另外,刺槐萌蘖力强,容易抽生新枝,生长势强,且其叶柄基部有叶刺,牛羊及野兔不喜啃食,刺槐的这一特性大大缓解了太行山区造林难、管护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大叶速生愧的生物学的特性 大叶速生愧是由韩国引入的饲料新品种,为豆科乔木。叶片阔大,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全缘,每叶柄生长叶片7~21枚。椭圆形或卵圆形,两面甲滑无毛.总叶柄长40-55厘米,叶片长8~15厘米,宽5~8厘米,叶片长宽分别为普通刺槐的3~5倍。叶质肥厚,单叶干重均为普通刺槐的4~6倍,不结种子,用根繁殖。  相似文献   

4.
分别在我国北部高原五台县、西部地区临县、南部海南三亚市、中南部绛县、中部汾阳市等地,其生态范围纬度39°02'~18°23'、东经113°52'~109°52'、海拔1197.1~7.0m等不同环境中试验示范整秸秆氨化饲料,其蛋白质含量稳定在10.5~11.06g/kg,比对照地窖氨化饲料蛋白质含量4.5g/kg提高了1.33~1.46倍;饲料呈黄褐色,伴有爆米花香带酸甜味的酥脆感;牛羊采食量提高15%,消化率提高45%;每头牛每年节约饲料费500元、纯收入1200元左右。广泛适应我国东北玉米区、华北平原小麦区、西部干旱杂粮区以及南方水稻区的农作物整秸秆氨化饲料规模化养牛、羊。  相似文献   

5.
大叶速生槐饲料基地与防风固沙林建设速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叶速生槐为豆科刺槐属落叶乔木,耐干旱瘠薄。由于大叶速生槐优质丰产,易繁易栽易管,堪称“叶饲料之王”和“最廉价的饲料”。其独特的抗旱、耐寒、耐瘠薄性能,为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防风固沙首选速效树种。经多年栽培试验,大叶速生槐是集饲用价值、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于一体的多功能高效树种。一、饲料基地速效栽培利用1.大叶速生槐的饲用价值大叶速生槐是目前我国开发的非常规饲料中,速生优质高产的超级枝叶饲料植物。一是速生:大叶速生槐生长速度极快,当年栽植生长高度可达3米,生长速度是普通刺槐的2~3倍。二是丰产:大叶速生槐叶片宽…  相似文献   

6.
四倍体刺槐是我国于 1995年从韩国山林厅林木育种研究所引进的人工诱变刺槐新品种,分为用材型,饲料型和蜜源型三个类型。   速生用材型四倍体刺槐与普通刺槐相似,但树体高大,树干通直,材质优良,生长速度高出普通刺槐 2倍,扦插苗当年高度可达 3米,地径 3.5厘米;栽植 3年树高 5米,胸径 6厘米。具有明显的速生、抗旱、耐盐碱等特点,是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良土壤的优选树种与重要的用材树种。饲料型四倍体刺槐呈灌木状,具有速生、叶大、条粗、枝密、无刺等特点,叶面积是普通刺槐的 2- 3倍,叶厚、叶宽为普通刺槐的两倍以上,叶肉肥厚,叶总干重及复叶干重均为普通刺槐的 1.5倍以上,比普通刺槐树冠更浓,枝条更粗壮,光合能力更强。叶内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分别为匈牙利优质刺槐的 118%、 126%,非常适合作为动物饲料。韩国的畜牧业主要以此为饲料。蜜源型四倍体刺槐,表现为花蜜丰富,是普通刺槐的几倍, 10年生树株产蜜 1.0千克。尤其是矮化灌木类四倍体刺槐,更为耐瘠薄,特别适合用作防沙治沙及滩涂开发。同时刺槐根系可固氮,因而可用于荒山荒坡绿化、沿海滩涂改造、江河流域水土保持。多倍体刺槐品种集薪炭、木材、饲料及蜜源等诸用途于一身,是不可多得的经济树种。该品种系列引入我国后,经过在不同地区的多点试验观测,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预期水平。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速生刺槐‘民刺1号’的抗干旱能力,对比6个刺槐品系(‘民刺1号’、‘豫刺1号’、M3、M24、R5、M30)在持续干旱胁迫下的生理响应。采用模糊隶属函数法,根据8个生理指标(P_n、T_r、G_s、C_i、MDA、脯氨酸、SOD、POD)的统计结果,对刺槐品种的抗干旱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持续干旱胁迫下,‘民刺1号’和‘豫刺1号’叶片P_n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叶片P_n、T_r的降低及产生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的时间均迟于其他品种,两者土壤含水量临界值分别仅为3.75%和4.04%,低于其他刺槐品种20.32%以上;‘民刺1号’和‘豫刺1号’叶片MDA、游离脯氨酸含量相对较低,达到峰值时间迟于其他品种;‘民刺1号’、M3和‘豫刺1号’叶片SOD、POD活性始终高于其他刺槐品种,出现峰值时间相对滞后。综合评价抗干旱能力为:‘民刺1号’‘豫刺1号’M3M30R5M24,与植株叶片外部形态变化进程(反卷、脱落、落叶)基本吻合。‘民刺1号’的抗旱能力优于‘豫刺1号’,其次为M3,M24抗旱能力最弱。  相似文献   

8.
一、大叶速生槐的生物学特性 大叶速生槐是由韩国引入的饲料槐新品种,为豆科乔木,经每年多次平茬采收,便丛生及成墩成簇生长,叶片阔大,奇树羽状复叶、互生、全缘,每叶柄生长叶片7~21枚,椭圆形或卵圆形,两面平滑无毛,总叶柄长40~55厘米,叶片长8~15厘米,宽5~8厘米,叶片长宽分别为普通刺槐的3~5倍,叶质肥厚,单叶干重均为普通刺槐的4~6倍,不结种子,用根繁殖.  相似文献   

9.
梁山 《饲料博览》2003,(2):40-41
1大叶速生槐的生物学特性大叶速生槐是由韩国引入的饲料槐新品种,为豆科乔木,经每年多次平茬采收,便丛生及成墩成簇生长。叶片阔大,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全缘,每叶炳生长叶片7~21枚,椭园形或卵园形,两面平滑无毛。总叶柄长40~55cm,叶片长8~15cm,宽5~8cm,叶片长宽分别为普通刺槐的3~5倍。叶质肥厚,单叶干重均为普通刺槐的4~6倍。不结种子,用根繁殖。大叶速生槐耐寒、耐旱、耐盐碱,在我国栽植的北界大致在吉林长春、河北承德、宁夏银川,西北至新疆石河子,西南至云南,南到广东,即北纬23~43度,东…  相似文献   

10.
<正>1刺槐生物学特性刺槐喜光喜湿、不耐寒,对土壤要求不高,适种范围广,但在温暖湿润地区长势更好,土壤以土层深厚、土壤透气性好的沙性土壤为宜。其适应温度以温度8~14℃为宜,适应降雨量以500~900 mm气温较低时会抑制刺槐生长,或发生冻伤,导致停止生长。一般轻盐碱地含盐量应低于0.2%,地下水位应高于1 m的环境中均能存活,而干旱的粗沙地或黏重地、含盐量高于0.3%的盐碱地、地下水位>0.5 m的积水低洼地等适应性较差,存活率低。  相似文献   

11.
以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与皂荚(Gleditsia sinensis)的1年生苗为材料,通过盆栽控水试验,研究干旱胁迫对2种苗木叶片中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大,2种苗木叶片的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比正常水分时升高,相同水分梯度下刺槐Pro、可溶性糖含量升高幅度较大;皂荚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刺槐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MDA含量随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剧均表现出升高趋势,且皂荚在相同水分梯度下增幅较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加,但刺槐增加幅度大于皂荚;皂荚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加、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而刺槐叶片中CAT活性增加、POD活性降低。可知,2种苗木通过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抗氧化酶活性的升高来增强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总体来看,刺槐耐干旱能力大于皂荚。  相似文献   

12.
刺槐优良无性系饲料特性区域化试验初报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为了选育生物量大、营养含量高且适生性好的饲料型刺槐优良无性系,以初选的8 个刺槐优良无性系为试 材,在北京延庆、北京海淀、河南洛宁3 个试验点进行了区域化试验,并应用回归分析法和AMMI 模型等方法对2 年生试验林的生长和叶片营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控制生长及叶片营养的不同基因型与环境存在显著的互作 效应,但叶片营养的互作效应可能是由叶片成熟度不同造成的;仅从生长性状考虑,适合海淀、延庆和洛宁的无性 系分别为K2 和84023、H2 和8044、K4 和8048;综合考虑生长性状和营养含量的遗传适应性和稳定性,无性系 83002 和K2 均适合在这3 个试验点用于饲料林栽培。   相似文献   

13.
剌槐,又名洋槐,是一种速生高大落叶乔木。具有生长快、喜阳、耐干旱瘠薄等特性,所以各地均有大量栽种。它的叶、花又是一种含营养丰富、用以饲喂畜禽的优质饲料资源,其营养成分含量不亚于豆科牧草。目前,除刺槐叶早已被用做畜禽饲料外,但对其花的开发利用至今尚不普遍,而叶、花混合同时饲喂畜禽的资料则至今尚未看到这方面的详细材料,笔者为了进一步研究鲜刺槐叶、花混合后饲喂泌乳奶牛产奶性能的效果,于1999年5-6月间,在高官寨镇进行了鲜刺槐叶、花混合打浆料饲喂泌乳奶牛的对比试验,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鲜刺…  相似文献   

14.
梁山 《农村科技》2004,(3):39-39,23
香花槐属豆科落叶乔木,生长快,叶片大,营养丰富,抗性强,速生、高产、优质木本饲料。香花槐适应性强,一般土质都能种植。耐性强,生长快,产量高,当年栽培,当年利用。每667米^2可栽植2200~3000株香花槐,当年产鲜饲料5~7.5吨。第二年鲜饲料产量10~15吨,第三年达到高额产量,每667  相似文献   

15.
刺槐是一种落叶乔木,属豆科,很多地方也叫洋槐。此树种由于具有适应性强,比较耐贫瘠、耐旱,而且生长快等特点,在荒山造林中,常常作为首选树种。刺槐大面积长出后,对于水土的保持以及风沙的阻固都有一定的效果,所以刺槐树在营林生产以及绿化造林方面应用十分普及,对刺槐苗木的需求一直呈旺盛的状态。本文针对刺槐育苗过程中的一些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希望对刺槐苗木育植方面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6.
大叶速生槐开发前景及栽植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吉林省集安市园艺特产研究所自90年代开始,从国内外引进了40余种优质草、木本饲料植物进行试种饲喂试验,从中优选出特高产、速生、优质木本饲料,即超级饲料植物——大叶速生槐。 1 大叶速生槐的生物学特性。大叶速生槐是由韩国引入的饲料槐新品种,为豆科乔木,经每年多次平茬采收,便丛生及成墩成簇生长。叶片阔大,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全缘,每叶炳生长叶片7~21枚,椭圆形或卵圆形,两面平滑无毛。总叶柄长40~55cm,叶片长8~15cm,宽5~8cm,叶片长宽分别为普通刺槐的3~5  相似文献   

17.
槐叶粉代替部分豆饼饲喂家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刺槐属豆科落叶乔木,在河南省生长面积大,再生能力强,产叶量高。夏秋季节采收的刺槐叶制成粉后,其干物质的含量可达89.1%。经测定,槐叶粉干物质中粗蛋白含量为17.8%,粗纤维含量为11.1%。我省农民习惯于6~11月份采收刺槐叶并晒干粉碎用来喂猪,或配成饲料饲喂蛋鸡,但目前却很少见用刺槐叶粉饲喂家兔的。为了探讨刺槐叶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在土壤逐渐干旱胁迫过程中,饲料型和速生型2个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新品种及普通二倍体刺槐苗木的生理生化特性与抗旱性的关系,选取与植物体内氧代谢相关的丙二醛(MDA)的积累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酶活性3项指标,研究了其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干旱胁迫下,MDA质量摩尔浓度都比对照有所增加,SOD和CAT活性先下降后上升,且2个刺槐新品种的抗氧化酶活性在严重胁迫时超过了对照水平.在推广试验中表现出适应性强的四倍体刺槐,在胁迫过程中保持相对较低的MDA质量摩尔浓度和相对较高的酶活性,这与其抗旱性强弱相关.抗氧化系统的各项指标可以快速简便地评价刺槐的抗旱性强弱.表3参8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两个刺槐无性系苗木在光照培养箱内进行盆栽,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研究不同水分胁迫水平下增施氮磷对两个刺槐无性系苗木光合特性的影响。对光合光响应曲线、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和叶绿素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干旱程度加深,干旱前期氮磷交互作用对刺槐叶片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影响显著,干旱后期差异不显著。比较两个刺槐无性系苗木的光合特性得出,L1(鲁刺一号)比W1(皖刺一号)更为耐旱。   相似文献   

20.
多效唑(PP_(333))浸种对甜菜地上部生长具有前控、后促作用。前期,仰制生长,降低株高和茎叶鲜重,缩短叶长,增加叶厚。后期,促进生长,至收获时,处理与对照间已无明显差异。PP_(333)浸种对地下部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增加块根产量1.8%~8.9%,提高含糖0.02°~0.24°。此外,其尚能显著地增加甜菜叶片的气孔阻力,降低蒸腾速率,从而提高了叶片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