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启示     
杨少俊 《北京农业》2006,(10):36-36
1.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简称“管灌”,由于投资少、方法简便已成功地在我国推广应用,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将在节水灌溉中占主导地位。管道输水是利用管道代替明渠进行输水的一种方法,与渠道输水相比,消除了渗漏损失和蒸发损失,输水过程中水的利用率可达  相似文献   

2.
<正>1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简称"管灌",由于投资少、方法简便已被成功地在我国推广应用,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将在节水灌溉中占主导地位。管道输水是利用管道代替明渠进行输水的一种方法,与渠道输水相比,消除了渗漏损失和蒸发损失,输水过程中水  相似文献   

3.
杨少俊 《北京农业》2009,(12):42-42
1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简称“管灌”,由于投资少、方法简便已被成功地在我国推广应用.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将在节水灌溉中占主导地位。管道输水是利用管道代替明渠进行输水的一种方法,与渠道输水相比,消除了渗漏损失和蒸发损失,输水过程中水的利用率可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4.
<正>自压管道输水灌溉是以管道代替明渠输水灌溉的一种工程形式。自压管道输水减少了输水过程中的渗漏与蒸发损失,井灌区管道系统水利用系数在0.95以上,比土渠输水节水30%左右,节能20%~30%。渠灌区采用管道输水后,比土渠节水40%左右。  相似文献   

5.
管道输水灌溉技术从上世纪50年代引入我国,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我国目前农业节水的重要措施。本文从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在我国的推广现状入手,总结了学术界在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的相关成果;分析了管网优化技术在管道输水中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了目前制约管道输水灌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6.
以管道年费用折算值为目标函数,建立了玻璃钢输水管道技术经济计算的目标函数公式。分析了变量关系,认为流速和管径直接影响输水管道的建设费用。根据管道输水的动力形式分类,分别针对压力管道和重力流管道进行了经济管径的计算分析。引入了界限流量的概念,给出了输水管道的近似优化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浑水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水沙运动规律进行研究,并探讨其防淤堵技术措施,为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在渠灌区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泥沙运动力学和管道水力学为理论基础,通过管道输水试验系统,采用室内试验观测分析浑水管道的临界不淤流速,并结合已建管灌工程实践,探讨浑水渠灌区管道淤堵的成因及其防淤堵技术。【结果】测得了不同含沙量下的临界不淤流速,并依此建立了浑水管道临界不淤流速的经验计算公式。浑水管道较管道输送的临界不淤积流速小。渠灌区管道输水系统的淤堵成因包括水源、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等3方面的因素。浑水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防淤堵技术应从工程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2方面着手解决。【结论】提出了浑水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防淤堵技术措施;建立了浑水管道临界不淤流速的经验计算公式,该公式计算结果可靠,可作为含沙量小于100g/kg渠灌区管道输水灌溉工程设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简称“管灌”,由于投资少、方法简便已成功地在我困推广应用,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在节水灌溉中占主导地位。管道输水是利用管道代替明渠进行输水的一种方法,与渠道输水相比,消除了渗漏损失和蒸发损失,输水过程中水的利用率可达到95%以上。管道输水灌溉不仅可以利用自然地形高差水往低处流,而且还能利用现有提水井泵的富余扬程,或加乐泵提供的所需扬程将水往高处送。  相似文献   

9.
长距离输水管道由于管线长,同时受地形和水质条件的影响,管道在输水过程中将会存在较多问题,特别是在水质欠佳的条件下.在工程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影响,否则将会影响管道的正常输水.该文以内黄县小农水项目补源引水管道工程为例,对长距离输水管道的规划进行探讨,提出具体的规划方案和措施,为类似工程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节水灌溉是缭绕着具体的工程办法来进行的,因此有必要懂得现有的节水灌溉工程技巧及其特点。1、低压管道输水灌溉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又称管道输水灌溉,是经过机泵(或利用天然水头)和管道系统直接将低压水引入田间进行灌溉的方法。这种利用管道取代渠道进行输水灌溉的技巧,避免了输水进程中水的蒸发和渗漏丧失,节俭了渠道占地,能抑制地形变革的不利影响,省工省  相似文献   

11.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节水、节能型灌溉技术,它是通过人工措施或自然压力给灌溉水加压,然后由低压管网将灌溉水输入田间给水栓进行灌溉,其工作压力范围在0.02-0.20Mpa。管道输水系统占地少,适用性强,管理方便,减少灌溉水量渗透漏和蒸发损失。但是,有些灌区由于管理及田间灌水技术不配套等多种原因,有很大一部分工程未能投入正常使用。实际上,低压管灌解决的只是输水问题。  相似文献   

12.
对于管道输水来说,由于渗漏较小、污染小等特点,在输水工程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要想充分发挥输水工程建设效果,应深入分析渗漏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本文主要针对输水工程管道渗漏问题的防治措施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3.
作为加压输水工程,管道直径的大小,关系到水泵的耗电费用及投资费用的多少,也关系到水泵装置效率的高低,因而管道输水管道直径的合理选择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本文应用最小年费用法,探讨了输水管道优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4.
输水管道装置增压泵的节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输水管道均匀分流和沿管长水力坡降不变的情况下,对一级集中供水泵站、中间加设加压泵站及管道增压泵三种方案的能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管道增压泵节能效果最好,并确定了加压泵站及管道增压泵的最佳位置计算式。  相似文献   

15.
一、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减少输水损失 输水系统的水损失是灌溉水损失的最主要的部分.目前,美国输水损失约占引水量的22%,日本为39%,巴基斯坦为42%,我国平均约为50%,新疆则更低.输水损失绝大部分损耗于渠道渗漏,是提高水的利用率的重要途径.减少输水损失的主要措施是渠道防渗工程和低压管道输水.防渗渠道一般可将渠系水的利用系数由0.5提高到0.7.低压管道输水可将水利用系数提高列0.95以上.必须在加大水利工程建设力度的同时尽快改造现有的输水系统,进行防渗处理,可采用土料防渗、砌石防渗、混凝土衬砌防渗、塑料薄膜防渗和管道输水等措施,减少输水系统水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一、低压管道灌水技术特点及适用条件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以下简称管灌)是利用管道输水、配水,而田间则利用软管或田间闸管系统或传统的地面灌水技术实施的灌溉。“低压”,是指田间未级水管出水口工作压力与喷灌、滴灌系统相比较,远低于其灌水器的工作压力,一般控制在3KPa(0.3m水头)以下;在平原提水灌区,管灌系统设计工作压力常小于0.1MPa(10m);在丘陵地区,一般不超过0.2MPa(20m)。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具有节水、节能、节地、节时、省工、适应性强等特点。 但该技术需要较多管件和设备,用多泥沙水灌溉时还存在泥沙淤积等问题。当不考虑水源建设……  相似文献   

17.
水库输水涵管软管翻衬法管道内衬技术具有作业坑小、造价低、施工周期短、对周边影响小、无污染、对管道变形和清管要求不高、内衬层薄、在管道错口处和弯头处也可施工、线膨胀系数接近钢质管道、可提高管线的整体性能和输水能力等优势。  相似文献   

18.
浑水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浑水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设计中,由于缺乏相关计算依据,其临界不淤流速多借用有关管道输送的临界不淤流速公式计算确定,管道阻力损失计算一般直接利用清水管道计算公式,因此其计算误差较大,适用性和可靠性差。针对管道输水灌溉的特点,给出了浑水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的临界不淤流速的定义,进行了不同含沙量下管道临界不淤流速和阻力损失试验。结果表明:含沙量对临界不淤流速有明显的影响,当管径和泥沙容重一定时,临界不淤流速随着浑水含沙量增大而增大;浑水阻力损失随着流速和含沙量的增大而增大。同时,整理分析试验数据,得出了浑水低压管道输水灌溉临界不淤流速和阻力损失经验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9.
在管道输水工程前期,除了要考虑输水线路、取水、泵站设置、运行维护管理等因素,最重要的是选择管道的材质。随着工程技术、新型材料的发展,加上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为输水工程管道材质的选择提供了更多的余地。常用的输水管道有钢管、铸铁管、预应力混凝土管、PVC塑料管、PE塑料管、玻璃钢复合管等。本文对各种管材的技术经济性能进行了对比,并提出了不同条件下的管材最优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20.
闸管灌溉系统可与渠灌区、井灌区的管道输水配套使用 ,也可用作全移动管道输水 ,替代田间农、毛渠 ,完成从斗渠到田间畦沟配水 ,又可作为波涌灌溉的末级配水管道 ,圆满地解决了渠道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田间输配水问题。1.闸管灌溉系统与开孔器闸管灌溉系统是由输水软管和开度可调节的配水口等部分组成。输水软管由聚乙烯掺加紫外线屏蔽剂和色母吹塑而成 ,具有良好的光稳定性 ,其耐水性和耐热性良好。配水口采用吸水性小、制品表面光泽性好的工程塑料生产 ,它由闸口、压环、闸窗和闸板4个部分组成。开孔器是将配水口安装到输水软管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