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5 毫秒
1.
不同郁闭程度对苹果园光能利用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郁闭程度红富士苹果园为试材,研究隔行去行、轻度郁闭、中度郁闭及重度郁闭对叶片光合能力和产量品质的影响,为郁闭园的合理改造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郁闭程度影响苹果叶片参数,随着郁闭程度的加大叶面积系数呈升高的趋势,依次为重度郁闭中度郁闭轻度郁闭隔行去行。叶片面积、百叶厚、SPAD、比叶鲜质量及比叶干质量均随郁闭程度的增加而降低。净光合速率随着郁闭程度的加大而呈降低的趋势,依次为隔行去行轻度郁闭中度郁闭重度郁闭。冠层光合能力由上到下表现为:树冠上层中层下层,由外到内表现为树冠外膛中部内膛。平均单果质量、着色指数、光洁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质量指标均为隔行去行果园最好,可见隔行去行可提高树体光合效率和果品质量。  相似文献   

2.
为优化改造成龄苹果乔砧郁闭园,提高果实品质,以红富士郁闭苹果园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隔行去行、隔株去株、隔行间株3种降密方式对果园微环境、树体结构、叶片光合作用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隔行去行、隔株去株、隔行间株均可明显降低果园覆盖率,提高树冠透光率,其中,隔行去行对改善郁闭果园的群体结构效果最好,果园覆盖率较对照降低55.68%,树冠透光率较对照提高82.38%。不同降密方式均可明显降低郁闭果园的树体枝量,并优化枝类组成,3种降密方式处理的单株枝量分别较对照降低了18.96%、12.41%和19.58%,短枝和叶丛枝占总枝量的比例分别较对照提高了17.13个百分点、14.27个百分点和7.37个百分点,长枝和发育枝占总枝量的比例分别较对照降低了24.47个百分点、18.04个百分点和10.79个百分点。不同降密方式处理对冠层内温度、相对光照强度、叶片SPAD值和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均表现为隔行去行隔株去株隔行间株CK,对冠层内相对湿度的影响表现为隔行去行隔株去株隔行间株CK。隔行去行处理的苹果果实平均单果重(238.3 g)、着色指数(89.2)、光洁度指数(83.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1%)和优质果率(82.4%)均高于其他降密方式处理,指标值分别较对照提高了18.2%、11.4%、5.85%、26.9%和25.2%。隔行去行对于改善苹果园微环境,提高叶片光合效率和果实品质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乔砧富士苹果改良高干开心形树冠郁闭的评判参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富士苹果改良高干开心形树冠郁闭的评判参数,为苹果郁闭园改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年生改良高干开心形富士苹果为材料,以树干为中心,将树冠分成不同层次、方位的50cm×50cm×50cm的立方体,在生长期测量树冠不同层次、部位的相对光照强度、不同枝(梢)类型的数量和比例、果实产量和品质分布。【结果】改良高干开心形树冠的相对光照强度呈伞形,并有明显的分布规律,垂直方向从下到上逐渐增大,水平方向外围中部内膛;树冠2.5m高度以下层次的相对光照强度均小于31.48%;6月份叶幕形成阶段,30%的相对光照强度占树冠体积的比例为47.62%,以后各生长阶段均50%;果实主要集中在1.5—2.0m部位,单位面积产量6.32×104kg·hm-2;枝(梢)主要集中在树冠2.5m高度以下,占总枝(梢)量的82.92%,树冠外围、中部和内膛枝(梢)比例分别为53.08%、36.92%、10.00%;整体长、中、短枝(梢)分别7.97%、53.63%、38.41%,每公顷枝(梢)总量为121万条。【结论】富士苹果改良高干开心形树冠内小于30%相对光照强度占树冠总体积的比例达到47.62%、生长季枝(梢)总量达到121万条/hm2和树冠内膛枝(梢)比例小于10%是乔砧富士苹果改良高干开心形树冠郁闭的3个判断指标,也是树体结构开始改造或间伐的时期。  相似文献   

4.
以产量水平分别为300004、5000和60000 kg/hm2的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树冠不同区位产量分布和品质特征及其与微域光照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产量主要分布在树冠第2层和第3层的次外层区位;着色指数基本呈上层区位>下层区位、外围区位>中部区位>内膛区位的变化规律;产量30000 kg/hm2的树冠第1层、第2层和第3层各区位从外围向内膛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逐渐减小;产量60000 kg/hm2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树冠垂直方向上,随树冠高度的增加,总体呈上升趋势;光照强度呈上层区位>下层区位、外围区位>中部区位>内膛区位的变化规律;果实数量和产量与枝量和叶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产量30000 kg/hm2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枝量和叶量呈显著正相关;光照强度与着色指数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京白梨园由于树冠郁闭造成的内膛光照不足,树体结果部位外移,果实产量低、品质差等问题,以农民传统修剪方法为对照,研究郁闭京白梨园经提干、疏除主枝、回缩等树体结构改造对冠层光照分布、枝类组成及果实品质和产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京白梨郁闭园进行树体结构改造后,树冠内部由上而下、由内及外光照条件显著改善,树冠无效光区体积较改造前降低23.0%,而适宜光区提高16.0%。改造后的京白梨树枝梢比例与结构组成变化明显,其中短枝比例较改造前提高32.7%,长枝比例则降低29.2%;同时,由于树冠内部光照条件改善,促进了树冠下层与内膛形成更多短枝。改造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含量分别比改造前提高0.5%、3.8%,糖酸比提高了3.7。果实硬度比郁闭树果实降低1.4 kg/cm2,可滴定酸含量也降低0.07%,显著提高了果实品质。因此,京白梨郁闭园进行提干、疏枝、回缩等树体结构改造措施,可显著改善树体光照条件、促进中短枝形成、提升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6.
修剪调节对郁闭苹果园果品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宏伟  张连忠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451-9452
[目的]通过改造郁闭老果园,探讨提高果品质量的途径。[方法]对郁闭红富士苹果果园连续进行了2年的重疏剪和中疏剪处理,测定了果树枝量、透光率、果实着色、硬度以及叶片叶绿素含量、比叶重。[结果]果园第2、3年的总枝量可保持基本不变,枝类组成趋向合理;通风透光条件得到改善,树冠下透光率达25%左右;功能叶中叶绿素含量提高,比叶重增加;重疏剪处理的果树优质果比例可达80%。[结论]通过疏剪方式,可改造郁闭老果园,提高果品生产能力和品质。  相似文献   

7.
正一、乔化红富士果园改造总体要求1.改造目标果园改造的重点是,树龄在15年生以上、干周长超过20米、亩留枝量在12~15万个、树冠覆盖率超过90%的乔化密植果树果园。其宏观上表现为果园行间交接、株间交叉,微观上呈现果树单株上下重叠、内膛光秃的郁闭状态。2.改造方法改造工作应该从降低栽植密度入  相似文献   

8.
探究‘金荷’杏一年生发育枝对不同程度修剪的生长反应,可为其推广和生产提供一定的信息参考。选择7 a生‘金荷’3种类型(壮枝、中庸枝、弱枝)的一年生发育枝,在休眠期进行缓放以及不同程度(轻度、中度、重度)的短截处理,观察枝条的修剪反应。结果表明:在缓放处理中,中庸枝表现最好,新生的各类枝组比例最为协调。随着短截程度的加重,壮枝的萌芽率逐渐升高,中庸枝的萌芽率呈略微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弱枝的萌芽率逐渐降低;3类枝的成枝率均显著升高,花束状枝率均显著降低。缓放和轻度短截有利于‘金荷’杏多发短枝,促进成花和结果。轻度和中度短截能增加新生枝的长度和生长总量;重度短截可刺激新生枝长度生长,但会导致将其生长总量降低。因此,缓放和轻度短截能促花促果,轻度和中度短截有利于扩大树冠,重度短截适宜老树和弱枝的更新复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苹果树冠内膛和外围叶片光合及荧光特性对不同间伐方式的响应关系.【方法】以陇东旱塬15年生乔化密植红富士苹果树为试材,通过对隔行间伐、隔株间伐及CK的树冠不同部位叶片光合及荧光参数的分析比较.【结果】与CK相比,隔行间伐和隔株间伐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最大荧光(Fm)、初始荧光(F0′)、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量子产量(PhiPS2)等参数显著提高;隔株间伐的树冠外围,内膛叶片的Pn显著高于隔行间伐与CK,分别较其提高了52.28%,30.08%;Pn与Gs呈显著正相关性,与Ci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综合分析可以看出,隔株间伐的效果最好,苹果树冠内膛和外围叶片光合性能明显优于隔行间伐.  相似文献   

10.
以富士苹果为试材,调查了苹果树冠不同层次不同区位果实产量和品质特征及其与枝叶空间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树冠不同层次和部位花朵发育状况比较一致,随树冠高度的增加以及树冠由外向内,每花序花朵数、中心花和边花花冠直径均没有明显差异;果实产量主要分布在树冠第2层、第3层和第4层的次外层部位;单果重较大的层次主要是树冠第3层和第4层,单果重较大的部位主要是树冠中部,且在同一冠层内基本呈中部〉外围〉内膛的变化规律,果实着色指数基本呈上层〉下层、外围〉中部〉内膛的变化规律;果实光洁度指数随树冠高度的增加总体上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以树冠第3层最高;果实梗洼、萼洼和胴部果锈在树冠各层次各区位均有分布,同一产量水平在树冠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梗洼、萼洼和胴部果锈指数均无明显变化规律。但666.7m2产量2 000、3 000 kg的胴部果锈较轻,而4 000 kg的第2~4层各区位胴部果锈相对较重;同一产量水平树冠不同层次和部位果形指数?果肉硬度无明显变化规律,且差异不明显,但随产量的提高果肉硬度有增大的趋势;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树冠垂直方向上,随树冠高度的增加,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在树冠水平方向上高产园无明显变化规律;新梢和叶片数量在树冠垂直方向上,随树冠高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总体上以树冠第3层最大,在树冠水平方向上,呈外围〉中部〉内膛的变化规律;果实数量和产量与枝量和叶量呈极显著正相关;666.7m2产量2 000 kg的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3 000 kg的苹果单果重与枝量和叶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栽植密度对枣园冠层结构特征及果实性状的影响,以新疆阿克苏温宿县10 a生骏枣园为研究对象,利用LAI-2200植物冠层分析仪测定4种栽植密度(A.0.5 m×4.0 m、B.1.0 m×4.0 m、C.1.5 m×4.0 m、D.2.0 m×4.0 m)枣园叶面积指数(LAI)、平均叶倾角(MTA)、冠层开度(DIFN)与相对光合有效辐射(PAR)的物候变化,分析果实性状。结果表明,随着物候推进,枣园LAI和DIFN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与不同物候期叶幕体积大小有关。随着株距不断增大,枣园LAI减小,树冠DIFN增大,相对PAR增强,光能利用率提高。C的单果重、可溶性糖含量、单株产量及每公顷产量均高于A和B,可滴定酸含量则明显低于A和B,糖酸比显著高于其他3种栽植密度。综合以上结果可知,1.5 m×4 m栽植密度能有效改善枣园冠层结构特征与光能利用效率,在稳定枣果产量的前提下提升了枣果品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层纺锤形冠层结构与产量品质关系,分析树形结构的适宜性,为短枝苹果整形修剪提供依据。【方法】以分层纺锤形苹果树为研究对象,测定冠层微气候因子、枝量、冠层结构及产量和品质参数,分析比较不同冠层间的差异。【结果】不同冠层的光照、温度、ACF、DIFN、MTA都随冠层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湿度,主枝长,主枝粗,冠层体积、LAI、产量随冠层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而果实品质仅有果实着色面积在上层与中、下层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其它品质指标在各层间无显著差异,果实品质一致性较高;产量主要集中于树体中下部冠层,便于修剪、树体管理、采摘。【结论】树冠下部冠层产量平均为下部冠层产量平均为40 392 kg/hm2,中部冠层产量为15 081 kg/hm2,上部冠层产量为8 316 kg/hm2,产量主要集中于冠层中下部,便于管理和采摘,苹果分层纺锤形冠层通风透光条件良好,产量较高,品质指标在各层无显著差异,果实品质一致,有较好生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部地区两类矮砧密植苹果园生产效率及光照质量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对中部地区两类矮砧密植苹果园的生产效率及光照质量进行评价,为本地区矮砧密植苹果园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测定单株结构参数以及枝(梢)量、枝类组成、覆盖率等果园群体参数,研究冠层光照,调查果实产量和品质。【结果】细长纺锤形果园每667m2枝量为5.4×104条,果园覆盖率为76%,叶面积指数为1.9,长中短枝比例1﹕1﹕8,产量3 263 kg/667m2,一级果率85%,冠层光截获率为58%,优质冠积比例为65%;改良纺锤形果园每667m2枝量为9.3×104条,果园覆盖率为77%,叶面积指数为3.3,长中短枝比例1﹕2﹕7,产量3 931 kg/667m2,一级果率85%,冠层光截获率为73%,优质冠积比例为35%。【结论】采用M26中间砧、以细长纺锤形和改良纺锤形整形的中密度栽植模式可为中部地区矮砧密植苹果园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A rational plant population is an important attribute to high yield of cotton, because it can provide a beneficial micro environment within the canopy for 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s well as yield formation. A 2-yr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plant density based on cotton yield in relation to the canopy micro environment (canopy temperature, relative humidity and light transmittance). Six plant densities (1.2-5.7 plants m^-2) were arranged with a completely randomized block design. The highest cotton yield (1 507 kg ha^-1) was obtained at 3.0 plants m^-2 due to more bolls per unit ground area (79 bolls m2), while the lowest yield (1 091 kg ha1) was obtained at 1.2 plants m^-2. Under the moderate plant density (3.0 plants m^-2), there was a lower mean daily temperature (MDT, 27. 1℃) attributing to medium daily minimum temperature (Train, 21.9℃) and the lowest daily maximum temperature (Tmax, 35.8℃), a moderate mean canopy light transmittance of 0.51, and lower mean daily relative humidity (MRH) of 79.7% from June to October.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3.0 plants m^-2 would be the optimal plant density because it provides a better canopy micro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5.
 【目的】成龄乔砧苹果郁闭园改造是生产中的主要问题,通过对改形后再次郁闭园进行不同改造,比较几种处理方法的改造效果,找出最佳的改造方法,为其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改形后再次郁闭的18年生乔化‘红富士’苹果(3 m×4 m)为材料,研究不同处理对冠层光照、各类枝(梢)叶片数量、质量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间伐(处理Ⅰ)冠层光照条件好,各类枝(梢)平均叶片数量多、质量高、果实硬度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着色最好,叶面积指数合理,产量较高。疏大枝(处理Ⅱ)树冠光照和叶片状况及果实品质均比间伐处理差,但优于不疏大枝树(处理Ⅲ)。冠层内相对光照强度处理Ⅰ、Ⅱ、Ⅲ分别为26.4%、20.8%和14.3%,冠层内不同方位相对光照强度和日变化为处理Ⅰ>处理Ⅱ>处理Ⅲ。处理Ⅰ各类型新梢的平均叶片数量分别比处理Ⅱ和处理Ⅲ高4.56%、15.91%,单叶面积分别比处理Ⅱ和Ⅲ高0.46%和7.28%。而产量是处理Ⅱ>处理Ⅰ>处理Ⅲ。果实品质是处理Ⅰ>处理Ⅱ>处理Ⅲ。【结论】对密度3 m×4 m改形后再次郁闭果园实行间伐,可改善树冠光照条件,使叶面积指数达3.26,提高叶片质量和果实品质,产量也较高,且这种方法改造的果园管理方便,能根本性解决乔化苹果园光照恶化问题,适宜渭北苹果产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密闭苹果园树体优化改造对树体结构及产量品质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密闭果园树体优化改造对树体结构和群体结构及果品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改造后666.7m2枝量由改造前的105 392条下降到78 288条,减少了27 104条,降幅为25.7%;改造后短枝和叶丛枝占总枝量的比例分别由改造前的28.3%和25.5%提高到31.3%和26.3%,分别提高了3.0个百分点和0.8个百分点;改造后群体结构有了明显改善。优化改造树产量比密闭树降低15.8%,而单果重、着色指数、光洁度指数、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则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鸭梨不同树形的光分布及其对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照是梨树生长发育的重要因子,树形结构的变化会影响冠内各层次叶幕对光的截获和利用,继而影响一系列与光有关的生理生化过程,最终对果实产量和品质产生影响。以改造后的单层开心树形(简称"开心形")和多主枝通透疏散形(简称"疏散形")的乔冠老鸭梨树为试材,对不同树形的光合特性以及果实产量和品质进行测定,研究鸭梨不同树形的光分布状况及其对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确定老梨园更新改造适宜的树形。结果表明:由于单层开心形与疏散形的总枝量、短枝量以及短枝量/总枝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差距,因而造成冠内有效光辐射、净光合速率和透光率的优劣,进而导致2种树形间产量和品质的显著差异。综合指标分析认为,乔砧大冠梨园的改造利用以选择开心树形为宜。  相似文献   

18.
红富士苹果树形改造对冠层相对光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进行了三种不同整形处理:①垂柳式树形、②高光效树形、③改良纺锤形,以原有的主干疏散分层形作为对照,测定经过不同整形处理后的树体枝量、相对光照强度、产量及果实品质。结果表明:垂柳式树形枝量均衡,短枝所占比例大,树体通风透光条件好,且受光量相对均衡,产量品质均优于其它树形;高光效树形虽不能提高产量,但果品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