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
黑龙江省帽儿山林场天然白桦林优势生长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黑龙江省帽儿山实验林场的白桦天然林进行调查,并对优势木进行树干解析,拟合了白桦的树高、材积、胸径和干形的生长模型。结果表明:胸径、树高和材积的生长曲线基本呈“S”形,胸高形率的生长曲线呈反“J”形;胸径、材积和胸高形率生长采用Korf方程拟合较好,树高生长采用Gompertz方程拟合程度较好,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可作为白桦树木生长的预估模型。胸径的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的高峰值分别出现在12 a和21 a,树高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的高峰值分别出现在15 a和20 a,材积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的高峰值分别出现在26 a和43 a。  相似文献   

2.
29年生杉木不同造林密度生长进程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通过对29年生不同造林密度杉木林分的树干解析,全面分析胸径、树高、材积的生长过程,结果表明:在相同林龄下,树高、胸径和材积的生长指标均随密度增大而递减;胸径和树高的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相交年限有随密度增加而减少趋势,且密度大的林分速生期较密度小的林分有所缩短;平均单株材积生长进程随密度的增大而减慢。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坡向对华北落叶松林木生长的影响。[方法]以北沟林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地调查法,根据调查资料,选择平均木进行树干解析,研究不同坡向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胸径、树高以及材积的变化规律。[结果]阴坡和阳坡林分的胸径、树高和材积的生长变化趋势大体一致,阴坡立地条件下胸径、树高和材积均高于阳坡;总体来看阴坡对华北落叶松的胸径和树高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对材积的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影响较大,两者在35、30 a时差异最大,最大差值分别为0.001 4、0.003 2 m3。[结论]处于阴坡的华北落叶松的胸径、树高、材积生长较阳坡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桂东南地区31 a柳杉人工林的生长规律,为该树种的科学营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树干解析法研究柳杉人工林的树高(H)、胸径(D)、材积(V)3个测树因子与树龄(T)间的关系,并拟合其生长回归模型.[结果]柳杉人工林的树高、胸径的连年生长曲线和平均生长曲线多次相交,变动幅度较大.树高连年生长量曲线在生长初期和调查期均出现了生长高峰期;胸径连年生长曲线在第10年达到了最高值,之后均处于下降趋势;而材积的连年生长曲线变动幅度相对较小,单株材积的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的曲线没有交点.所拟合的生长预测模型相关指数R2均在0998以上,其中树高、胸径和材积的最优生长模型均是二次函数方程.[结论]柳杉的树高、胸径生长量在31a的过程中保持较快的生长速度,连年生长量随着树龄的增加大致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材积生长未达到数量上的成熟.柳杉生长初期旺盛,在31 a后仍有生长趋势,拟合的模型可适用于实际生产中.  相似文献   

5.
根据拟赤杨自然更新群落样地调查资料,选择平均木进行树干解析,拟合了拟赤杨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生长方程并绘出其生长曲线.初步揭示了拟赤杨胸径、树高、材积的生长规律,为拟赤杨天然次生林的经营及人工林的营造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基于哑变量的日本落叶松生长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北亚热带高山区和暖温带中山区日本落叶松的生长过程,并建立其生长模型,为精确掌握日本落叶松生长过程、科学经营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北亚热带高山区和暖温带中山区96株日本落叶松解析木数据,根据区域特征引入哑变量的概念,综合运用Excel 2003、ForStat 2.1及SPSS 16.0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生长模型的拟合,分别建立含有哑变量的日本落叶松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模型。【结果】2个区域日本落叶松的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情况没有明显差异。含有哑变量的Richards方程对日本落叶松胸径、树高生长拟合效果最好,R2分别达到了0.996 6和0.995 5,均方误差为0.163 2和0.207 7,平均绝对残差为0.349 1和0.436 7;材积生长模型的拟合结果以含有哑变量的二次函数最为理想,R2为0.997 979,均方误差为0.000 018,平均绝对残差为0.003 276。通过对模型的独立性检验,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模型预估精度均在90%以上。【结论】建立了日本落叶松胸径、树高和材积的哑变量生长模型,该模型可以用来描述北亚热带高山区和暖温带中山区日本落叶松的生长规律,预测其生长指标,解决了不同区域单独建模模型不相容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滇杨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四川省美姑县滇杨树高、胸径、材积生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滇杨有较强的生长适应性,25年生树高为29.56 m,胸径为49.4 cm,材积为2.243 5 m3;滇杨造林初期生长相对较缓慢,在10年生时树高和胸径连年生长量到达峰值,之后开始下降但仍保持较高的年生长量;材积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随着树龄的增大而呈持续增长趋势,25年生时,仍维持较快的增长速度;Logistic曲线对滇杨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动态有较好的拟合效果.  相似文献   

8.
I-69杨人工林生长进程动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Logistic方程对2种密度的14年生I-69杨人工林的树高、胸径和平均单株材积的生长进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利用Logistic方程拟合效果显著,相关系数皆在0.93以上。并以此将I-69杨林木的生长过程分为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三个阶段,生长量在三个阶段表现出明显的“慢-快-慢”的节律,对各生长阶段的生长特点进行了分析。其中速生期内的树高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比率平均为56.9%,胸径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比率平均为57.3%,材积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比率平均为50.9%。密植林分林木的各项生长指标的速生期持续时间均比稀植林分林木的速生期持续时间短;材积的速生期持续时间比树高和胸径的速生期持续时间短,而树高和胸径的速生期持续时间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9.
基于树高-年龄分级的广东木荷生长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东90株不同径阶木荷伐倒木(其中40株树干解析木)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Gompertz、Richards、Korf 4种经验生长模型对树高-年龄进行分级,并对未分级和分级的广东木荷单木胸径、树高和材积进行建模,通过调整后拟合优度、平均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4个指标对2类模型进行评价和比较,并从中选出最优模型。结果表明:木荷胸径、树高、材积未分级最优的拟合方程都为Gompertz模型。采用分级方法的模型与未分级方法的模型效果不尽相同,分级方法构建的木荷胸径、树高、材积模型的拟合效果优于未分级方法构建模型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采用树干解析法对广西维都林场32年生阴香人工纯林生长规律进行研究,将解析木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同林分树龄之间建立回归方程,并确定为最优生长模型。结果表明:阴香树高、胸径和材积总生长量在32 a时分别为17.6 m、32.55 cm和0.539 m3;树高连年增长量在0~6 a逐年增加,第6年达到峰值,为0.90 m/a,第6年之后树高生长速度总体呈下降趋势;胸径生长与树高生长规律相似,在第4年达到生长峰值,为2.42 cm/a;材积连年生长量随树龄递增先增长后下降,连年生长量峰值出现在第22年,峰值为0.035 m3/a,连年生长曲线与平均生长曲线相交于第32年,由此确定材积数量成熟的年龄为32 a。生长规律回归方程拟合中,树高、胸径与林龄回归模型以理查德模型最优,材积以苏马克模型为最优,拟合相关系数R2均在0.997以上,残差平方和较小,拟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回归最优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水平氮、磷及水分对玉米苗期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得出了根干重、根容积、根数与氮肥、磷肥及水分之间拟合度较好的二次回归方程.提出了氮、磷及水分的最佳用量。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别建立并分析了种源生长量与经纬度关系、生长量与单萜含量关系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1)马尾松种源生长量具有明显的地理变异;(2)种源生长量与其单萜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以60 尾珍珠魟(Potamotrygon motoro)为研究对象,进行人工繁育和生长试验。在2011要2013 年间成功 繁育珍珠魟500 尾,成活率达90%。同时对人工养殖条件下珍珠魟生长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珍珠魟的体重(W) 与日龄(t)呈线性关系院W= 3.7641t-75.704,R2=0.9623;体盘长(L)与日龄呈线性关系院L=0.0536t+10.952,R2=0.9834;体 重与体盘长呈幂函数关系院W=0.0411L3.094,R2=0.9924,指数b 为3.094,说明人工养殖条件下珍珠魟属于等比生长类 型,体重与体盘长生长基本同步。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新品种浙甜6号(超甜玉米)、浙糯玉6号(糯玉米)茎秆含糖量与生育期的关系,指导青秆适时收获用于牲畜饲料,用SigmaPlot 10.0软件对茎秆含糖量与生育期关系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浙甜6号、浙糯玉6号茎秆含糖量与生育期的非线性方程分别为f=5.0297+0.6714x-0.0264x2+2.9640E-04x3、f=5.0077+0.5294x-0.0174x2+1.4830E-04x3,由此可知,随着生育进程推进,浙甜6号茎秆糖含量表现为"低-高-平稳下滑"的变化趋势,浙糯玉6号茎秆糖含量表现为"低-高-快速下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A macromolecular fraction from mouse salivary glands markedly enhances growth of mesenchymal tissues in vitro. The same fraction causes dedifferentiation of tissues of mesodermal origin, such as muscle and cartilage. Dedifferentiated tissues do not divide but survive in good condition, while controls in the same cultural media undergo regressive changes.  相似文献   

16.
不同农艺措施对地膜覆盖栽培油菜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移栽期、密度、氮素水平 3因素 2次饱和D最优回归设计 ,研究了不同农艺措施对地膜覆盖栽培油菜产量因素的影响及互作 ,根据地膜覆盖栽培油菜生长发育的规律 ,提出了生产技术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7.
利用自回归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分析了海南省1988~2008年农民收入与信息消费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民收入与信息消费之间存在着较强的互动关系,增加信息消费能有效的促进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而农民收入的增加也促进农村信息消费的发展。但目前农村信息消费水平低,对农民收入影响不是很显著,应建立长期有效的信息消费激励机制,以促进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97~201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检验创新能力、吸收能力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依存和因果关系。结果表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创新能力、吸收能力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均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创新能力与吸收能力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逐步加强;不同地区的创新能力与吸收能力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同。因此,应该提高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因地制宜地制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9.
木薯块根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不同处理下木薯块根生长过程及块根粗、块根鲜重、淀粉率等变化规律,分析块根淀粉率与生长期的回归关系以及产量构成因素的通径关系。结果表明,各处理内块根粗、块根鲜重不同月份的差异水平不一样,其中竖插处理的块根粗和块根鲜重在种植9个月后达到最高值,分别是5.28 cm和4.51 kg,极显著高于其他月份。块根产量通径分析表明,地上部鲜重、鲜叶重、块根粗和干物率均是块根产量形成的主要因子;同时各因子之间的间接通径同样具有较大的影响效益。  相似文献   

20.
将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应用于流域非点源污染年负荷量预测,并与基于最小二乘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实例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实现了多元回归、主成分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的综合,能较好地处理变量之间的多重相关性问题,建模所需样本少,且计算结果合理,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