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侯祥保  魏峰 《食用菌》2014,(2):42-43
为充分利用黄淮海地区丰富的杨树林资源,选取林下套栽香菇为例,从其栽培场地选择、栽培季节确定、品种选用、菌袋制作、发菌期和转色期管理,及入林出菇方式,简介了林间覆土栽培香菇的新技术,并分析了其创新之处。长期研究显示该技术实现了高杆杨树和喜阴香菇的科学套种模式,弥补营林周期长见利慢的缺陷,同时解决了食用菌在夏季生产的高成本和难管理这一技术瓶颈。  相似文献   

2.
袋栽香菇“后半生”管理技术研究丁湖广(福建省古田县食用菌协会362200)菌袋经过室内培育2个月左右,便进入野外脱袋阶段,也就是袋栽香菇结束“前半生住瓦房”的历史,转入“后半生进草棚”的新生活开始。1脱袋与生产关系脱袋是新法栽培香菇“承前启后”的一个...  相似文献   

3.
塑料大棚食用苗丰产栽培与食用菌常规栽培技术基本相同,我们以典型的低温品种香菇、典型的高温品种紫木耳以及大多NT中温型品种的平菇为代表,采用塑料苗袋栽培的方法,简介其大棚综合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以林下套栽香菇为例,从其栽培场地、栽培季节选择,品种选用,菌袋制作,发菌期和转色期管理,及入林出菇方式,简介了林间覆土栽培香菇的新技术,并分析了其中有7点改进创新之处。长期研究显示,高杆杨树和喜阴香菇套种是科学可行的栽培模式,既弥补营林周期长见利慢的不足,又解决了食用菌在夏季生产的高成本和难管理这一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5.
《食用菌》1983,(6)
近年来,我市郊区木屑栽培香菇生产发展很快,但是木屑栽香菇需要大量玻璃瓶制种,投资大,用工多,大面积推广受到限制。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试验成功用聚丙烯塑料袋代替玻璃瓶制香菇栽培种的新技术,逐步取代了投资较大的玻璃瓶制种。但这项新技术的装料仍然要靠手工操作,费工较多,且每袋的重量和坚实度不一,袋外污染,塑料袋容易破损。为了解决这个难题,  相似文献   

6.
香菇是北京地区主栽食用菌之一,2010年北京地区香菇产量6.50万t,占全市食用菌生产总量的40.1%。通过生产实践,作者总结了一套适宜北京地区的设施香菇栽培关键技术,包括生产季节的安排、培养料的配制、菌棒成品率控制、脱袋及转色期环境控制、出菇及转潮期管理等。  相似文献   

7.
胡晓艳 《中国蔬菜》2012,1(13):46-48
香菇是北京地区主栽食用菌之一,2010 年北京地区香菇产量6.50 万t,占全市食用菌生产总量的40.1%。通过生产实践,作者总结了一套适宜北京地区的设施香菇栽培关键技术,包括生产季节的安排、培养料的配制、菌棒成品率控制、脱袋及转色期环境控制、出菇及转潮期管理等。  相似文献   

8.
五节芒,在本地俗称芦苇,属多年生禾本科野生植物,分布于林沿荒山等空地,随处可见,是山区菇农最丰富的菌草资源。为了缓解菌林矛盾,永安市食用菌站从1992年开始引进福建省农林大学菌草技术,几年来已形成规模。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代料栽培菇类达116.2万袋,其中香菇达40万袋,到2010年已代料栽培香菇150万袋,经济效...  相似文献   

9.
近日.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选育成功的香菇新品种“庆科20”通过省级品种认定,认定编号:浙认菌2005001,由此,新品种“庆科20”正式成为我省第4个通过认定的香菇品种。“庆科20”品种是在2004年12月29日通过省品种认定委员会的栽培现场考察审查基础上于2005年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为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品种认定,认定委员会组织的专家组认为:该品种产量高、品质优、抗性较强、商品性好、适应性广;适宜在全省作高棚层架栽培花菇和低棚脱袋栽培普通菇。  相似文献   

10.
香菇是我国最早进行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之一,具有品质好,营养丰富,生产成本低,操作技术简单,培养料来源丰富,经济效益高等优点,近年来在我地袋式栽培面积不断扩大。香菇袋栽大致可分为培养料配制、装袋灭菌、接种培养、出菇采菇管理等4个步骤,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香菇菌棒转色技术的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香菇菌棒转色技术的管理浙江省平阳县农业局钱玉夫香菇菌筒脱袋后约经5天的脱袋管理后,棒进入转色的管理。菌棒转色理想与否,是代料栽培中关系到香菇产量高低,质量好坏的“大关”。转色的好坏与品种、菌丝长势、脱袋迟早、温度、湿度、光照等多因子有关。转色期间必须...  相似文献   

12.
刘法义 《食用菌》1999,21(1):18-19
近几年来,在食用菌栽培中,玉米芯的用量已越来越大,但大部分只是用来栽培平菇,栽培其他食用菌的甚少。笔者于1996年用玉米芯掺玉米进行了袋栽香菇试验,现将栽培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食用菌技术团队首轮项目运行成效及主要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浙江省食用菌技术团队运行的主要成效:一是开发创新香菇定向出菇和羊肚菌人工栽培2项新技术;二是集成提升双孢蘑菇、秀珍菇"两网、一板、一灯、一缓冲"绿色防控技术和黑木耳小孔出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三是示范推广适合农法栽培双孢蘑菇品种W2000、工厂化栽培兼用型蘑菇品种W192、香菇品种浙香6号、短菌龄型香菇品种庆科212、黑木耳早熟品种丽耳3号、小耳单片型黑木耳品种黑山等6个食用菌新品种,并探明品种特性特点,为因种栽培和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四是示范优化降低用种成本、基质成本、菌棒制作成本和用工成本等4项节本增效新技术;五是示范菌稻轮作、桑枝条利用、菌糠二次利用技术等3项食用菌生态循环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为了摸清定向出菇新技术对香菇(Lentinula edodes)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传统免割保水膜袋法为对照,开展了定向出菇新技术的出菇试验。试验选用2个香菇品种L808和兴农1号,统计香菇产量,测量子实体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定向出菇新技术在产量上的表现因品种而异,对于品种L808,采用2种栽培方式,其产量持平;而对于品种兴农1号,采用定向出菇技术栽培的产量显著高于传统免割保水膜袋法;新技术在单菇重、菌盖直径等子实体形态特征指标方面优于传统的免割保水膜袋法。研究表明定向出菇新技术可用于香菇栽培。  相似文献   

15.
陕西宁强县于2004年开始发展袋料香菇,由开始的食用菌几十万袋发展到现在3000多万袋,已形成了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特色产业。通过实地调研香菇栽培户,了解他们在实践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形成了适合当地春栽袋料香菇栽培的主要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金福菇熟料脱袋覆土栽培新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福菇(又名巨大口蘑,洛巴伊口蘑),是一种高档珍稀名贵的食用菌新品种,其菇体肥厚白嫩、味微甜而鲜美、香郁爽口,营养丰富。又因其属于高温型品种,在夏季菇品市场见缺的情况下,可以作为抢占夏季市场的主栽品种,具极好的经济价值,倍受国内外市场的青睐。我所近年从福建省引进该菌株,用熟料脱袋覆土栽培获得成功,目前很多地区栽培金福菇多采用发酵料袋面覆土,相比之下,熟料脱袋覆土具有出菇整齐、菇形好、品质佳、产量高的特点。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系统介绍了日光温室袋料香菇栽培模式,该模式每座日光温室栽培香菇5000-10000袋,保温、保湿性能好,脱袋出菇,劳动量减少,便于人工调控,适宜规模化经营,还可以进行反季节(夏冬季)栽培香菇。  相似文献   

18.
李发才 《食用菌》1993,15(5):14-14
我县位于大巴山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资源丰富,对于发展食用菌得天独厚。我县自1987年以来,木屑代料栽培香菇发展很快,成功者居多,但失败者亦有之。笔者于1989~1991年连续三年,对袋栽香菇的栽培袋接种进行了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现简报如下:(一)菌种制作①玉米粒母种:配方为玉米粒加0.1%硫酸镁、0.1%磷酸二氢钾(此配方对香菇菌丝有  相似文献   

19.
李明焱  金福喜 《食用菌》1994,16(6):21-21
笔者于1993年第6期《食用菌》上简要报道了香菇高温季节栽培的技术研究。该技术产量稳定,突破了小平原低海拔地区高温季节栽培香菇的难题,经济效益显著。1992年本县推广栽培2000000袋,平均袋产鲜菇750~1000g,生物学效率达113%,总产值4590000元,利润2990000元。1993年该项技术不仅在本县进一步在我省的水康、缙云、东阳等地试验推广,总栽培数5000000袋,平均袋产鲜菇720~1100g,生物学效率达115%,总产量4310000kg,总产值14650000元,利润10650000元,在国内引起很大的反响,来信要求引进技术者甚多。为满足读者的要求,现  相似文献   

20.
陈高忠  童巧隽 《食用菌》1995,17(3):26-27
近几年来,我市食用菌科技工作者,在积极发扬传统栽培香菇的同时,利用我市高海拔地区形成的气温低的地理气候条件,实行不时栽培的科学试验和生产实践,突破了夏季高温栽培容易出现烧菌、失水、烂筒、散筒等技术难关,从而使历史上的只能秋、冬、春出菇,发展成一年四季能出菇的新格局。1994年在龙南、宝溪两乡海拔600~1200m的地区,实施代料香菇不时栽培超100万袋,普遍获得成功和取得经济效益。现将不时栽培代料香菇的有关技术要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