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0 毫秒
1.
陕西卤泊滩盐碱地综合治理措施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盐碱地作为一种重要的土地资源,对其进行治理和改良的意义重大.陕西省卤泊滩盐碱地综合治理工程,主要应用农业工程技术、生物技术等措施对盐碱地进行综合治理,通过合理规划布置工程体系,平整土地、种植耐盐碱作物、修建方田、逐步恢复区域生态,实现系统自我调节,水地资源动态平衡.实践结果表明,卤泊滩盐碱地综合治理措施效果显著,土壤质量提高,生态环境改善,农作物产量提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潜育化水稻土存在渍、冷、烂、闭(气)、毒及缺素等障碍因素。开沟排水是改良潜育化稻田最有效的方法,而垄作、湿润灌溉及冬季晒阀等栽培管理措施也具有调控水分、改善土壤结构和氧化还原状况的作用。本文研究开沟排水与农业措施相结合改良鄱阳湖区潜育化稻田的效果,旨在为湖区潜育化水稻土改良提供技术参考。【方法】2012 2013年在鄱阳湖区潜育化双季稻田以工程排水(Ditching Drainage,D-D)为主处理,持续淹水(对照,Continuously Flooded,CF)、垄作(Ridge Culture,RC)、湿润灌溉(Wet Irrigation,WI)、冬季晒阀(Winter Plough,WP)4个农业措施为副处理,通过2年4季的田间试验研究了工程排水与农业措施相结合对鄱阳湖区潜育化稻田水稻产量、土壤还原物质总量及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分析了工程排水及农业措施相结合改良鄱阳湖区潜育化稻田的潜力。【结果】工程排水及优化农业措施可以明显提高水稻产量。工程排水条件下持续淹水、垄作、湿润灌溉和冬季晒阀处理的早晚稻产量分别比对应的无工程排水处理增加12.8%、10.1%、13.3%和13.3%,农业措施中垄作处理的产量最高;其中工程排水与垄作相结合增产效果最明显,每季增产1.11-1.89 t/hm2。受排水造成田内养分流失等因素影响工程排水和农业措施对水稻收获期秸秆和籽粒中的养分含量影响没有明显规律。工程排水显著降低了潜育化稻田0—15 cm土壤还原物质总量,冬季晒阀和垄作处理也显著降低了土壤还原物质总量,工程排水与优化栽培模式相结合降低土壤还原物质总量的作用更明显,其中也以工程排水与垄作相结合作用最好,可减少1.11 1.87 cmol/kg。潜育化稻田耕层土壤还原物质总量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增高。工程排水显著提高了潜育化稻田的土壤阳离子交换量、速效磷、全氮含量,农业措施中垄作对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及改善养分供应状况的作用最明显。工程排水还提高了垄作、湿润灌溉和冬季晒阀等农业措施土壤腐殖质碳和富里酸碳含量。【结论】工程排水可以显著降低土壤还原物质总量,提高土壤阳离子交换量、速效磷、土壤全氮含量,垄作、湿润灌溉和冬季晒阀等农业措施也可降低土壤还原物质总量,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及改善养分供应状况,其中垄作的作用最明显。因此,在采用工程排水措施改良鄱阳湖区潜育化稻田时,还应采取适当的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3.
化学措施可以保证农业高速发展,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恢复土壤肥力,对环境产生积极作用。但同时,化学农药也常常作为人为污染物,给自然环境和人类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搞好土地开发整理是增加耕地面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有效措施,是提高土地质量,增加粮油产量,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的手段,做到一次性投资多年收益的良性循环。积极开展土地开发改良,对于缓解目前人地矛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海南省有限的耕地不仅是本省的农业之本,同时也是国家冬季"菜篮子"之本,提高土地产出率意义重大。但海南省部分地方由于黑皮冬瓜长期连作,病虫害增加,降低冬瓜产量与质量,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土地产出率不高,农民种植积极性下降。利用水稻与黑皮冬瓜轮作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在适合种植水稻与冬瓜的地块,采取轮作方式,既保障水稻产量,又保障冬瓜产量与质量,从而提高土地产出率。因此,在海南省利用水稻与黑皮冬瓜轮作,在冬季种植反季节黑皮冬瓜,是农民增收的一个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在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过程中,农作物种植面积问题逐渐突显出来。为了适应当前的产业结构特征,甘蔗种植土地正在向旱地转移。而且在农业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旱地种植甘蔗已经不是无法实现的难题。在此基础上,如何提高旱田地内的甘蔗产量成为了最核心的问题。基于此,分析促进旱田地甘蔗高产栽培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农业在生物多样性维持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农业既是生物多样性的传递者,同时集约化农业也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的主要原因。"土地共享"和"土地分离"是重要的协调粮食产量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土地利用策略,前者关注的是农田环境的改善,后者指通过土地利用集约化,提高作物单产,释放出更多土地用于自然保护。目前,对于哪一种土地利用方式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仍是有争议的。本研究综述了上述两种土地利用策略的优缺点及其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分析归纳了应用和选择土地利用方式时应考虑的因素,如:对集约化敏感的物种;景观背景、景观尺度和景观结构;社会经济因素等。在此基础上,展望了该理论对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启示,包括:因地制宜规划农业景观格局,如考虑区域的产量潜力和特有物种;发展可持续集约化农业和加强"溢出效应"的管理,提高生态系统自我恢复能力;在不同景观尺度上建立土地共享-分离混合模式,在集约化农业地区适度恢复农用林业。  相似文献   

8.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要以加快良种的推广应用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大家知道种子是最直接的科技载体,无论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还是产量,良种的贡献率都远远高于其他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云南坡耕地农业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坡耕地是农村生态环境中最脆弱的部分,当前坡耕地利用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土地生产力和防止水土流失。云南省坡耕地农业持续发展的综合措施有:(1)水窖;(2)条带树篱种植,(3)育苗移栽和平衡施肥。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盘锦沿海地区田菁的栽培及其改良盐土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滨海盐渍土多分布于低洼易涝地区,以盘锦沿海地区为主.这些盐碱地,除部分已开垦种植外,尚有大面积荒地.已被垦殖的土地,也因盐碱重,肥力低,危害作物出苗和生长,引起作物减产,甚至成片死亡,严重地影响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为了加速盐碱地的改造利用,使达到稳产高产,种植绿肥作物是有效措施之一;特别是在水旱轮作中,绿肥占着重要的地位.因此研究绿肥作物的栽培和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本文系根据1957年到1964年的部分研究资料加以整理,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杨红梅  徐海量  牛俊勇 《土壤学报》2010,47(5):1023-1027
土壤盐渍化是全世界许多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我国土壤发生了严重的次生盐渍化,影响我国农业生产并带来粮食问题。因此盐碱地的改良和防治次生盐渍化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1]。新疆是我国重要的农垦地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绿洲灌溉农业的迅速发展及其独特的自然气候条件,在灌溉水的下渗和强烈的蒸发、蒸腾作用下,土壤中水盐运移活跃,加上排水系统不健全,导致大面积土地次生盐渍化[2-3]。新疆属于灌溉农业区,因此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的利用率,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滴灌是众多灌溉方式中最有效的也是最节水的灌溉方式之一。其优势在于:可将灌溉水的深层渗漏和地表蒸发减少至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农业生态环境障碍性因素主要包括土地退化、水资源水环境问题突出、区域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下降等,应采取如下综合调控措施:加强农业和农村发展规划,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水土资源,通过合理耕作和水土保持措施减少水土流失,养地培肥、增加土壤有机质,解决土地荒漠化问题;依托水利工程和灌区建设,结合农业节水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解决农业用水与生态用水矛盾问题;推广精准农业、减少面源污染,结合生态拦截型沟渠系统和人工湿地建设,加大环境容量,解决水污染问题;结合区域生态环境现状,构建起生态要素多样化、结构相对稳定、功能相对完善的复合生态系统,以提高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自我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长寿区土地总面积14.24万hm2,2010年粮食播种面积6.77万hm2,粮食总产量36.85万t。其中,水稻2.22万hm2,产量18.87万t;玉米1.23万hm2,产量8.15万t;红苕1.31万hm2,产量4.65万t;小麦0.58万hm2,产量1.70万t;其他1.43万hm2,产量3.48万t。分析了该区粮食生产的制约因素,提出"加强粮食生产基础能力建设,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着力耕作制度改革,提高复种面积;以农业部粮油高产创建为契机,集成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生产;强化农业信息服务,规避市场风险;创新生产经营模式,发展专业合作组织"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精准农业”及其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73,自引:2,他引:71  
精准农业(PrecisionAgriculture)是近年来国际上农业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其含义是按田间每一操作单元的具体条件,精细准确地调整各项土壤和作物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优化使用各项农业投入,以获取最高产量和最大经济效益,同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土地等农业自然资源。精准农业是在信息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以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RS)和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为核心技术引发的一场新农业技术革命,将对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应在充分了解国际精准农业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情况,从养分管理和施肥技术入手,研究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精准农业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宁夏同心县生态环境及农业土地利用现状和经济发展现状水平的基础上,提出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目的,遵循因地因时制宜的土地利用原则,采取一系列措施,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以及利用节水灌溉技术和灌溉水资源管理制度,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现宁夏中部生态脆弱区农业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云南东川小江流域生态环境初探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江流域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流域面积3 040 km2,是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恶劣,地质灾害最频繁的区域之一。东川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表现:泥石流灾害严重,小江流域泥石流分布广泛,爆发频繁,严重危害着农业、城镇、铁路、公路及农田建设;植被破坏导致生态功能退化,引发泥石流、水土流失等重大自然灾害;土地荒漠化现象严重,造成土壤的理化性质、生物化学特性恶化,肥力下降,耕地生产力低下,农民生活贫困,经济收入拮据。面对生态环境的恶化,东川人民强烈认识到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增长,以小江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做到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使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改善。但是在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林型、树种单一,人口增长过快,陡坡耕作,缺乏统一的管理等等。认识并解决这些问题是今后小江流域生态治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耕地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要素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线,是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重庆市江津区夏坝镇针对坡耕地存在的问题,通过坡改梯土地整治、测土平衡施肥等技术措施进行了土壤改良,从而改善了土壤生态条件,提高了耕地质量,增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工作意义重大,有助于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与品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粮食稳定,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具有重要意义。对此,结合基层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的意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新时期加强和完善基层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着重阐述了福建省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办法和发展节水型农业的必要性,紧迫性,分析了节水型农业在土地利用中的重要地位,说明了发展节水型农业是提高土地生产力的生大技术改革,是一项农业发展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20.
农林措施在控制水土流失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一、引言 农林措施(Agroforestry)具有生产与保护两种作用,其主要的产品通常是燃料、饲料和果实,但是最主要的作用无疑是土壤保持。这种农业生产与土壤保持相结合的能力,对生产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资源的保护作用,恰恰是农林措施在持续利用土地方面所做出的主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