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水稻品种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在大田条件下,应用甲烷自动测试系统在水稻生育期内持续测定3个水稻品种的甲烷排放通量。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品种对稻田甲烷排放通量有明显的影响,品种间差异高达2.26倍;根量大的水稻品种,甲烷排放通量高,稻田气泡排放甲烷强度大,土壤水溶液中水溶甲烷浓度也高。试验证明,水稻根系的大小是导致水稻品种间甲烷排放通量差 相似文献
2.
水稻对甲烷季节排放模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的温室条件下调查了水稻对甲烷季节排放规律的影响,土壤在同一时间灌水,并通过同时测量处于不面生长期的水稻植株的甲烷排放量,把水稻对甲烷季节排放量的影响效应与其它因素的效应分离开来。所有的水稻品种都胡在生长的早期导致一个甲烷排放高峰。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就稻田甲烷排放量对大气温室效应的作用,国内外研究动向,水田甲烷排放通量的估算,以及影响水田甲烷排放的因素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就稻田甲烷排放量的估算方法和增产、抑制排放措施等主要存在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水稻节水灌溉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黑龙江省主栽作物之一,对于黑龙江省半干旱的气候特征,合理灌溉是夺取水稻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资源节约型农业的必然趋势。经过多年研究实践,黑龙江省不同稻区形成诸多的节水灌溉模式,以解决当前水稻干旱减产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6.
为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对直播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3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旱直播栽培模式下,设置常规灌溉和节水灌溉2种灌溉方式,分析测定直播稻的叶片光合、稻谷产量和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相对于常规灌溉,节水灌溉处理剑叶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含水率分别下降3.66%和4.37%,灌浆中后期剑叶光合速率和水稻产量分别提高5.78%和5.69%。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因不同品种表现不同,对于‘新稻567’和‘新稻568’两品种,节水灌溉处理稻米加工和食味品质分别下降了6.21%和3.84%,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分别增加了18.9%和5.37%;对于‘新科稻31’,节水灌溉处理稻米的加工品质提高了3.4%,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分别下降了19.59%和27.84%。相关分析表明,叶片含水率与光合速率呈正相关,产量和品质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因不同灌浆时段而异。提高灌浆中后期光合速率,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和稻米的加工品质,但稻米外观和食味品质有所下降。综上表明,通过节水灌溉可以提高水稻产量,但在米质调控上因品种而异。因种设定不同的土壤水势灌溉标准,对发展节水型直播稻生产和提高稻田水分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探讨不同水稻品种的根际特性差异,为水稻品种筛选和稻田甲烷减排提供基础依据。以不同甲烷排放量的早晚稻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大田小区试验,观测水稻根冠比、根体积、根孔隙度、根系活力以及根际土壤中蔗糖酶活性、脲酶活性指标,与甲烷排放通量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早稻和晚稻的甲烷排放通量在季节变化上较一致,分蘖期最高,随着水稻的生长逐渐降低,至生长后期(乳熟期)几乎没有甲烷的排放。早晚稻根系及根际土壤特性在不同生育时期均表现出不同差异性。早稻的甲烷排放通量与根冠比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根际土壤蔗糖酶活性有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晚稻甲烷排放通量与根冠比、根孔隙度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根体积有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与根系伤流量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可知,根冠比是影响早晚稻品种甲烷排放的关键根际特性。 相似文献
8.
我市地处江苏省西北部,光能资源丰富,热量较足,有利于水稻高产。但年度间和季节间降雨蓄水不匀、不稳、不足,影响了水稻面积的扩大和单产的提高。因此,我们从1984年起,进行了“二改”节水技术,即,改耕翻整地为旋耕灭茬;改长期水层灌溉为浅水勤灌,后期干干湿湿灌溉的水稻节水栽培技术研究。通过6年来的试验、调查、示范和验证,已基本摸清了节水栽培下水稻生长发育特性和变化规律,从而总结形成了水稻节水栽培的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9.
白城市洮北区从1987年试验研究采用井水种植水稻35hm^2,到1996年历经10年开发创业,水田种植面积跨过2万hm^2大关。又经过8年市场经济的洗礼,井水种稻667m^2产量由1996年的430kg提高到2004年的550kg,提高了28%。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试验旨在通过体外发酵模型与体内试验相结合研究不同添加剂量的茶皂素(tea saponin,TS)对奶牛瘤胃甲烷菌及甲烷排放的影响。(方法)体外发酵模型以0.5g常规全混合饲粮(TMR)为底物,添加TS的浓度梯度为0(对照)、5、10和15 g/L。体内试验采用4×4拉丁方设计,选取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荷斯坦奶牛,饲喂常规TMR饲粮,添加TS的浓度梯度为0(对照)、15、30和45 g/d.头,自由饮水,试验共进行4期,其中包括预饲期7d,试验期14d。通过采集瘤胃液并提取其中基因组DNA,进而计算甲烷菌及其他菌种的基因拷贝数,以此确定瘤胃中甲烷菌的总数与结构。(结果)结果表明,1)添加TS对体外发酵模型中甲烷菌总数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能够明显改变甲烷菌结构,即甲酸甲烷杆菌(M.formicium)与史氏甲烷菌(M. smithii)数量减少(P<0.05),甲烷热杆菌(M. stadtmanae)数量增加(P<0.05),反刍甲烷杆菌(M.ruminantium)没有显著变化(P>0.05)。2)体外发酵模型中,与对照组相比,TS的添加量为10和15 g/L时,能够显著降低产气量(P<0.05)和发酵速率(P<0.01),减少原虫数量(P<0.01),进而抑制甲烷排放(P<0.01)。但在体内试验中,以上各项结果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体外试验证明,饲粮中添加TS虽然没有改变甲烷菌总菌数量,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甲烷菌菌群结构,减少原虫数量,降低产气量,进而实现奶牛甲烷气体的减排。但体内试验中,TS的添加对奶牛瘤胃内甲烷菌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双季稻区冬季覆盖作物残茬还田对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冬季不同覆盖作物还田后稻田的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排放特征,对合理利用冬闲稻田,发展冬季覆盖作物,以及科学评价不同种植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冬季不同覆盖作物处理(免耕直播黑麦草-双季稻、免耕直播紫云英-双季稻、翻耕移栽油菜-双季稻、翻耕稻草覆盖马铃薯-双季稻和冬闲-双季稻)的稻田进行监测,以分析不同覆盖作物残茬还田对稻田CH4和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覆盖作物还田后,各处理早、晚稻田CH4排放量均明显高于冬闲-双季稻(对照)。早稻田CH4排放量最高的为翻耕稻草覆盖马铃薯-双季稻和免耕直播黑麦草-双季稻,分别达20.713 g m-2和16.068 g m-2;晚稻田CH4排放量最高的为翻耕稻草覆盖马铃薯-双季稻和翻耕移栽油菜-双季稻,分别为60.421 g m-2和48.666 g m-2。各处理早、晚稻田N2O总排放量均显著高于冬闲-双季稻,免耕直播黑麦草-双季稻、免耕直播紫云英-双季稻、翻耕移栽油菜-双季稻和翻耕稻草覆盖马铃薯-双季稻处理的早稻田N2O总排放量分别比对照增加265.00%、320.00%、275.00%和65.00%,晚稻田分别比对照增加157.89%、113.16%、134.21%和42.11%。稻田CH4和N2O综合温室效应总和表现为翻耕稻草覆盖马铃薯-双季稻>翻耕移栽油菜-双季稻>免耕直播黑麦草-双季稻>免耕直播紫云英-双季稻>冬闲-双季稻,冬季覆盖作物还田明显提高稻田CH4和N2O排放。 相似文献
12.
水稻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摘要:为了有效控制或减少大气甲烷含量以保护大气环境,笔者从水稻根系对稻田甲烷产生的影响、水稻对稻田甲烷的传输影响和水稻根系的氧化能力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等方面,对国内外水稻植株影响稻田甲烷排放的研究做一综述,并展望了未来控制稻田甲烷排放研究需要加强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稻田甲烷排放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甲烷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而稻田是甲烷的重要排放源之一。因此,对稻田甲烷排放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阐述了稻田甲烷产生、氧化及传输的机理,归纳了稻田甲烷排放的日变化、季节变化、年际变化等规律,重点分析了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因子,包括温度、水分、土壤有机质、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土壤pH、施肥等。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稻田是主要的农业甲烷排放源之一,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有着重要影响。稻田甲烷排放包括土壤产甲烷菌的产甲烷过程、好氧甲烷氧化菌的氧化甲烷过程及甲烷通过水稻植株体、土壤溶液中冒气泡及分子扩散三种运输途径的排放过程,水稻植株地上部和根系影响着稻田甲烷排放。本文简要介绍了稻田甲烷的产生、氧化和运输排放过程,综述了水稻根系特征(形态、通气组织、分泌物、根系泌氧)、地上部特征(株高、分蘖数、生物量和同化物分配)、水肥管理措施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及内在机理。本文也讨论了今后稻田甲烷排放的主要研究方向,并认为高产与减排的协同应是一个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18.
甲烷是重要的温室气体,其辐射增温效应是CO2的20~30倍。稻田是CH4的重要排放源之一。稻田CH4的排放是稻田CH4产生、氧化和传输综合作用的结果。影响稻田CH4释放的因素众多。本研究从水稻的农耕制度角度总结近年来关于稻田CH4排放的影响因素的研究,系统地归纳了水稻生物学特性、品种栽种方式、水肥管理等方面对CH4气体排放影响,同时从耕作角度提出了稻田CH4减排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