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飞播马尾松林与昆虫群落特征及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将6600多hm2飞播和人工马尾松林及宜林荒山划分为7个生境类型,调查相应的昆虫群落,研究飞播马尾松林与昆虫蒺演替,稳定性及多样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区的昆虫共有94种,隶属14目,66科,生境条件的差异对昆虫的种类和数量具有显著的影响,鞘翅目,鳞翅目昆虫与松树关系较为密切,同翅目,支翅目昆虫与宜林荒山关系密切,宜林荒山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测定值均高于飞播马尾松林昆虫群落,不同生境昆虫群落稳定性和多样性指数大小顺序为:宜林荒山>飞播林>人工林。可将飞播马尾松林昆虫群落分为宜林山群落阶段,松林郁闭前期阶段和松林郁闭期阶段,昆虫群落多样性变化与不同演替阶段的关系图显示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随生境变化的规律和人为干扰对马尾松林昆虫多样的影响,并进一步表明经营措施是影响松林昆虫群落的主导因子,建议采取合理间伐等营林生产,以使飞播林获得稳定的昆虫群落,减少害虫的发生机率。  相似文献   

2.
1992-1994年,在浙江马尾松林里进行昆虫及蜘蛛群落,松毛虫天敌和种群动态的分析。结果表明:(1)15年生马尾松针叶立体分布,确认砍枝取薪以留7轮为好,不低于留4轮;(2)马尾松林昆虫群落分属18目118科,其中直翅目,鞘翅目,同翅目,膜翅目,半翅目占优势,经测定,龙游县落结构复杂,分布均匀,群落与层次,坡向,郁闭度,灌层盖度关系密切;(3)蜘蛛群落分属19科46种,其中萧蛸科,猫蛛科和蟹蛛科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以同一群落不同时间序列上的D_(ij)值作为群落稳定性测度。在寨场山马尾松——马尾松毛虫群落向马尾松——松针突圆蚧群落演替的基础上,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群落的演替趋势(D_(ij))建立了GM(1,1)与残差辨识相结合的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当松针突圆蚧侵入林地后,第Ⅰ组样地上的昆虫群落经一段时间的波动后,将稳定下来;而第Ⅱ组样地上的昆虫群落,将在五年后崩溃瓦解。此外,还利用D_(ij)对于e~(H′),e~(H′h),e~(H′_(pred))和e~(H′_(para))建立了GM(1,5)模型,对形成上述演替趋势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松林较好的营养条件和松针突圆蚧强的天敌控制系统,是使得第Ⅰ组样地中的昆虫群落稳定下来的条件,而第Ⅱ组样地中昆虫群落的崩溃瓦解,是马尾松林的毁灭所致。  相似文献   

4.
为了揭示蜘蛛群落在马尾松林中的地位和作用规律,于1995年4月至1996年6月对湖南新邵、长沙、岳阳3县不同立地条件马尾松林抽样调查90块样地.马尾松林蜘蛛群落计有25科62属107种.在马尾松林垂直分布的4个层次中蜘蛛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灌木层的蜘蛛种类最丰富,林冠层次之.这两层蜘蛛对整个蜘蛛群落的稳定和控制害虫危害功能的发挥起决定作用,树干层和地面层蜘蛛处于过渡和补充地位.植被盖度对蜘蛛群落多样性和稳定性有显著影响,林龄的影响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丘陵区湿地松林昆虫群落结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湖南省株洲市郊区,对10块湿地松林样地的昆虫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研究表明,这些林分内计有昆虫12目87科103种,马尾松毛虫和微红梢斑螟是优势种。林内昆虫群落结构简单,大多处于不稳定状态,自控能力较差。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马尾松毛虫种群有迅速增殖、暴发成灾的可能。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封山育林、营造混交林等促进其昆虫群落稳定的综合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摘要: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样地调查的基础上,对湖北大别山区现有马尾松林类型与特征、马尾松林演替过程及低效马尾松林判别和调控技术等内容进行了分析和论述:①将湖北大别山区马尾松林分为2个类型组、12个类型;②湖北大别山区马尾松林群落演替可分为4个阶段,处于向地带性植被渐进过渡的群落类型,具有不稳定性;③选择立地因子和林分结构因子等6个指标,将马尾松林分质量划分为5个等级,其中1,2级为良,3级中等,4,5级为差;④在分析湖北大别山区马尾松林演替规律及群落树种生长特性基础上,结合当地马尾松林的经营目标,制定了低效马尾松林调控技术流程,提出了具体的调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选择相似的地理条件,对马尾松毛虫不同发生类型和实施不同持续控制技术措施的马尾松林进行调查研究,经分析认为:马尾松林生态环境因子是影响马尾松毛虫种群消长的重要因素,马尾松林中马尾松重要值愈小,植物种类多样性指数和昆虫多样性指数愈高,松林自控松毛虫能力就愈强;反之,松林中马尾松重要值愈大,,植物种类和昆虫多样性指数愈低,松林自控能力差,松毛虫易暴发成灾,通过对不同发生类型的松林采取不同持续控制技术措施,可增强松林自控能力,从而达到持续控制虫灾的目的,并据此提出了持续发展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8.
鸡足山自然保护区昆虫多样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样地调查法和生物多样性分析方法对鸡足山自然保护区云南松林、高山栲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元江栲林、亚高山针叶林、白桦林昆虫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云南松林和高山栲林种级多样性指数值为2.225~3.512,昆虫多样性水平总体较高,体现出宗教信仰和佛教文化对鸡足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积极的意义.各样地昆虫群落之间相似性为不相似水平,体现了昆虫群落较高的异质性.对不同海拔分布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元江栲林、亚高山针叶林、白桦林昆虫多样性的调查显示,昆虫多样性总体表现出随海拔升高而增加的趋势,体现出旅游发展对保护区多样性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封山育林的综合效益及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湖南会同阔叶林和溆浦马尾松林样地调查 ,综合分析了封山育林的综合效益及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结果表明 :封山育林能较快地恢复森林植被 ,较好地保护和发展生物多样性 ,促进了群落演替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马尾松林向香樟林演替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及土壤肥力状况,选取马尾松人工纯林(M)、5 a香樟人工林(X1)、15 a香樟人工林(X2)和30 a香樟人工林(X3)为研究对象,运用典型样地法在4种森林群落内设置了样地,并取样和测定了0~20 cm、20~40 cm、40~60 cm的土壤理化性质。然后,用标准得分函数和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土壤肥力评价。结果表明,4种森林类型的土壤容重差异不大,但香樟能显著提升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孔隙度;香樟林能使土壤浅层的pH值升高,酸性降低;香樟林能够明显提高有机质、速效钾、全钾、速效磷、全磷含量;香樟对土壤中全氮、速效氮的含量无明显影响;土壤肥力指数排序为X2 MX3X1。本研究有助于解决纯马尾松林存在的层次结构单一、生物多样性程度低、抗逆性差、抗虫害抗病能力差等问题,建议营建针阔混交林,以提升土壤肥力,促进马尾松林的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