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游踩踏对五台山北台山地草甸土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壤通报》2015,(6):1441-1446
在不同的海拔高度及旅游踩踏程度下,以五台山北台山地草甸土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研究了海拔及旅游踩踏程度对北台山地草甸土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旅游踩踏对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显著,表现为踩踏严重区<踩踏轻微区<无踩踏区,且0~20 cm土壤酶活性高于20~40 cm土壤酶活性;与脲酶和蔗糖酶活性比较,旅游踩踏对土壤磷酸酶的影响较小,其中在海拔3045 m的山地草甸土中,两个土层的踩踏区土壤磷酸酶活性与无踩踏区均差异显著(P<0.05);在海拔2870 m下,0~20 cm踩踏区土壤磷酸酶活性与无踩踏区差异显著,但20~40 cm踩踏区土壤磷酸酶活性与无踩踏区差异不显著;旅游踩踏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差异不显著,但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整体表现为0~20 cm土层低于20~40 cm土层。由此可知,五台山北台山地草甸土酶活性受到人为踩踏的破坏,旅游管理部门应采取相应措施,保护景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山西土壤锰含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段永蕙  张乃明 《土壤通报》2003,34(4):337-339
本文研究了山西土壤中锰的含量状况、分布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山西土壤锰含量低于全国土壤,不同亚类土壤中锰含量不同,锰含量地理分布呈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影响土壤锰含量的因素很多,其中成土母质、气候因子中的降水量和土壤pH值的影响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3.
梅花山土壤诊断特性及系统分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健飞 《土壤》1997,29(5):235-239
鉴定了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土壤的诊断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分析对比了本区土壤在地理发生分类制和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制中的类型归属,初步探讨了中亚热带湿润地区山地土壤系统分类类别的垂直分布规律,并就本研究供试土壤涉及到的问题对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是提出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民 《土壤》1999,31(4):197-201,223
在对我国多种起源土壤上发育的菜园土壤的调查及对其发生发育,分异特性的初步研究基础上,以《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修订方案)为依据,探讨了该类土壤的诊断特征和诊断属性,明确了它们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并对其与土壤发生分类,美国土壤系统分类(ST制)联合国土壤图例单元(FAO/Un-esco)的联系和区别进行了参比。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北部菜田土壤养分累积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1993年,对山西省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地区等地三万多亩菜田进行调查研究,并在其耕层土壤取样251个,附近粮田土壤取样109个,分别测定了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项养分含量。菜田土壤的肥力明显高于粮田土壤,与粮田土壤相比,速效磷高度累积,有机质,全氮,碱解氮中度累积,速效钾有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6.
论原始土壤的成土过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壤是由岩石变来的,但怎样变来,土壤和岩石又有那些区别。都有很大的争论,对原始土壤形成过程的研究,非但可以弄清土壤的起源,同时对于土壤和岩石的区别也可以进一步加以明确。  相似文献   

7.
福州市山地面积83.1万hm^2,约占土地总面积的72.1%,且地跨中,南亚热带,气候条件优良,农村劳充充足,具有极优越的开发作用条件,如能善于开发,可获极丰厚的回报,对繁荣农村经济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详细论述了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山地土壤造林种果以取得预期的经济,生态效益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了长江上游山地土壤的粘土矿物组成。根据土壤粘土矿物组成分类,划分了粘土矿物地带,采用土壤结构恢复试验,比较了不同粘土矿物组成土壤的结构形成特征。  相似文献   

9.
武夷山土壤形成特点与系统分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陈健飞 《土壤通报》2000,31(3):97-101
选取武夷山土壤垂直带中 6个代表性剖面 ,研究了土壤的形成条件和特点 ;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修订方案 )》 ,鉴定了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检索了土壤系统分类名称 ;随海拔由低到高 ,依次为湿润富铁土—湿润淋溶土—常湿淋溶土—常湿雏形土等亚纲 ;并与发生学分类、美国土壤系统分类 (USST)以及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 (WRB)等不同分类系统中的土壤类别归属作了参比  相似文献   

10.
我国灌淤土的形成和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史成华  龚子同 《土壤学报》1995,32(4):437-448
本文从全国范围内全国地研究了灌淤土的形成特点,主要表现在:(1)地面的抬升和耕层的加厚;(2)有机质及N、P、K等养分的增加;(3)土体含水量的提高;(4)可溶盐和石膏的淋洗;(5)碳酸盐和石膏的淋溶与补充;(6)灌淤层理的消失和土壤物理性状的改善等。总结了灌淤土的诊断层-灌淤表层的特点,阐明了灌淤土在土壤系统分类中的位置:灌淤土作为人为土壤,它与干旱土、潮湿土、始成土和新成土等其它土壤具有很大的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下游典型地区农田土壤肥力变化——以常熟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建利  王德建  孙瑞娟  王灿  刘勤 《土壤学报》2008,45(6):1087-1094
根据2000年和2006年两次在常熟市农田土壤GPS定位采样获得的土壤肥力属性数据,分析该地区在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土壤属性的变化情况,并用综合指数法进行了土壤肥力评价。结果表明,土壤pH整体有所下降,土壤有酸化的趋势,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以及阳离子交换量(CEC)经过6 a的耕种后均有增加,其中全氮、全钾和有效磷含量增加达到显著水平。在本次调查取样研究中,全氮增量主要集中在0~0.4 g kg-1,全钾增量主要集中在1~2 g kg-1,有效磷增量主要集中在0~5mg kg-1。两次调查的土壤综合肥力指标(IFI)均主要分布在优和良好两个等级,2006年土壤综合肥力指标相对于2000年有所增加,土壤整体肥力状况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辽宁地区植稻土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选取辽宁地区7个典型植稻土壤剖面,在对其成土环境、剖面形态特征调查、描述和理化性质的分析基础上,以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方案为指南,检索其诊断层及诊断特性,确定其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研究结果表明:有4个土壤满足水耕表层、水耕氧化还原层的要求,可以划归为人为土土纲,其它3个土壤只满足水耕现象和水耕氧化还原现象,只能划为雏形土土纲。所以,并非像土壤发生分类学结果那样将所有植稻土壤都划分为水稻土。研究进一步发现,供试剖面中划分为冷凉湿润雏形土、简育湿润雏形土亚类的3个土壤剖面具有水耕现象,但在其亚类检索中缺乏相应的亚类。为此,本文建议在这两个土类中分别增加具有水耕现象的亚类。  相似文献   

13.
砂页岩山地土壤粒级侵蚀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对试验实测值的分析研究,认为砂页岩山地土壤粒级侵蚀具选择性的侵蚀,1-0.25、0.25-0.05<0.005mm的土壤粒级是侵蚀的高峰粒级。研究结果表明:砂页岩山地土壤有选择性级侵蚀引起土壤沙化和土壤退化。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整个土壤形成过程中“风化过程和成壤过程同时同地进行”的理论,作了新的补充;并在明确其局限性的基础上,针对这二个过程的实质,结合我国主要土壤的发生演变及其地理分布规律进行了总结研究以后,发现当前土壤工作中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缺陷。其中较为重大的有:(1)在对待具体土壤性征尤其诊断层(diagnostic horiron)时,强调“统一形成”有余,而对“生物小循环”仅仅是在“地质大循环”轨道中某一比较稳定环节上,在有限深度内进行的实质考虑不够;(2)对于生物小循环中植物对营养元素的选择性吸收和以有机质、植物残体与腐殖质状态的积累和腐殖质作为“一个自然体的土壤”的基本特征等比较重视,而对矿质元素的生物反馈、淋溶迁移、生物成矿尤其粘土矿物的生物起源等有所忽视;(3)在进行土壤理化试验研究,尤其模拟实验时常将土(earth)代壤(soil)。促使研究工作背离实际,难于反映本质和满足生产需要。当前我国土壤地理工作面临的抉择是:要么“穿新鞋走老路”;要么改弦易辙,在充分发扬我国古代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善于吸取国外先进经验,尤其现代先进技术,在充分发挥我国土壤资源丰富和对土壤耕作培肥经验等优势,以及在土壤形成过程中对生物小循环新认识的优势,尤其黄土高原特有土壤形成过程研究成果的优势,并以建立一个既有我国特色、紧密联系生产,又能定量化、标准化并便于国际交流和有助于正确探索全球环境变迁的土壤系统分类制为突破口,把我国土壤科学的水平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5.
钱国平  曹树钦 《土壤学报》1992,29(3):318-327
本文研究了皖南山地主要土壤的特征和分类。结果表明,本区土壤风化和淋溶作用强,富铝化特征明显,且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土壤特征有差异。海拔600-700m以下的土壤,B层颜色以红棕色和亮红棕色(5YR5/6-5/8)为主,粉砂/粘粒值小于1.00,风化淋溶系数小于0.35,盐基饱和度小于35%,粘粒SiO2/Al2O3多小于2.4。粘粒矿物以高岭石为主。氧化铁的活化度和络合度低,表层HA/FA小于0.35。该类土壤定为黄红壤(红壤土类中的一个亚类)。海拔600-700m以上的土壤,B层颜色以黄色(2.5Y8/6)和亮黄棕色(10YR6/6-6/8)为主,粉砂/粘粒值大于1.00,风化淋溶系数大于0.35,盐基饱和度小于35%,粘粒SiO2/Al2O3一般大于2.3。粘粒矿物以蛭石和高岭石为主,并有较多的三水铝石出现。氧化铁的活化度和络合度高,表层HA/FA值0.35-0.75。该类土壤定为黄壤。从粘粒矿物组成和SiO2/Al2O3,判断,皖南山地上部不存在山地黄棕壤和山地棕壤。土壤垂直带谱主要由黄红壤和黄壤构成。  相似文献   

16.
张俊民 《土壤》1999,31(6):295-298
本文对中国淋溶土系统分类作参比研究。简要阐明中国淋溶土系统分类概况,并与美国土壤系统分类(ST)、联合国土壤图图例单元(FAO/unesco)以及土壤资源参比基础(WRB)进行参比,着重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所拟定的土壤分类系统进行参比,最后讨论淋溶土系统分类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不同季节喀斯特山地草地植被多样性和土壤生境的调查数据,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土壤养分季节动态及其对植被的响应。结果表明:喀斯特山地草地植被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基本表现为夏季和秋季高于春季和冬季。地下土壤养分与地上植被多样性各指数的季节变化趋势相一致,间接反映了喀斯特山地草地生态系统地上植被与地下养分之间的协同性关系,与地上植被多样性季节变化相比,地下土壤养分的季节性变化并没有表现出滞后性。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养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植被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植被盖度,土壤全碳、全氮和有效养分起着主导性的影响作用,土壤养分等因子在夏季和秋季对植被多样性的影响(相关系数)高于冬季和春季。不同季节喀斯特山地草地土壤养分垂直方向均呈现出明显的"表聚性",土壤表层以下,土壤养分急剧降低,并且表层土壤养分显著高于下层(P0.05),局部有所波动,而不同季节土壤全磷含量在各土层间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知,季节变化并没有改变其垂直分布规律。从变异系数来看,相同土层土壤有效养分变异系数高于土壤全量养分,表明土壤有效养分较土壤全量养分更为敏感。冗余分析的结果显示喀斯特山地草地植被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和植被盖度之间均呈正相关,与土壤各养分之间均呈正相关,随着显著性影响因子(土壤养分各指标)的增加,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和植被盖度均逐渐增加。研究结果较好地显示了地下土壤养分对地上植被多样性的响应模式,即二者的变化存在一定的同步性,可以看作相互作用和协同影响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18.
近30年中国农田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杨帆  徐洋  崔勇  孟远夺  董燕  李荣  马义兵 《土壤学报》2017,54(5):1047-1056
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土壤肥力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开展耕地质量建设、科学施肥工作的基础。利用2005—2014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数据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了近30年来中国农田耕层土壤有机质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30年来我国农田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整体上升趋势,目前,全国耕层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24.65 g kg~(-1),较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提高4.85 g kg~(-1),提高24.49%。其中,30~40 g kg~(-1)等级比例增加3.64个百分点,20~30 g kg~(-1)等级比例增加5.68个百分点,10~20 g kg~(-1)等级比例增加5.36个百分点。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大于40 g kg~(-1)等级比例减少了1.3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选择具有良好防护功能的混交林林分类型,为山东省石灰岩山地森林优化升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山东省典型石灰岩山地5a生8种不同树种混交林林分,以侧柏纯林为对照,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测定相结合的方法,从混交林林分的生长状况、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效益、林地土壤水文效益、土壤减蚀效益3个方面的13个指标(郁闭度、冠幅、树高、土壤容重、总孔隙度、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土壤饱和贮水量、稳渗速率、渗透时间、减蚀量、枯落物层厚度)研究其改良土壤与减蚀效益,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对不同树种混交林林分进行综合评定。[结果]改良土壤与减蚀效益最好的是苦楝侧柏混交林,其次是刺槐侧柏混交林和黄栌侧柏混交林。[结论]混交林改良土壤与减蚀效益优于纯林,其中苦楝侧柏混交林、刺槐侧柏混交林和黄栌侧柏混交林改良土壤与减蚀效益最佳,适宜石灰岩山地。  相似文献   

20.
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与土壤肥料科学的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唐近春 《土壤学报》1989,26(3):234-240
建国40年,中国开展了两次全国土壤普查。本文简要回顾了第一次全国土壤普查,着重综述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在发展土壤肥料科学方面的成就。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是《1979-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重点科技研究项目内容这一,在科技顾问组的指导下,采用新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和遥感、测试、微型电子计算机等调查制图和化验手段,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对于发展中国土壤分类科学、充实了土壤基层分类的基本单元,建立土壤测试网络、改进土壤分析方法以及普查成果在制订农业区划、科学施肥、土壤改良、基地建设等方面广泛应用,为发展农林牧业生产服务。并对土壤普查中建立的土壤肥力监测网作了论述。本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土壤肥料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