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业科技》从一九七五年二期开辟了以落叶松人工林间伐抚育为内容的专题讨论.我院帽儿山实验林场从一九七○年开始对落叶松人工林进行了第一次间伐抚育,并结合教学进行试验,收到了初步效果.现就落叶松人工林间伐抚育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与大家共同讨论. 一、间伐抚育的必要性落叶松人工林如任其自然发展也能成林成材,但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例如:大兴安岭落叶松原始林(杜鹃林型)开始每垧地一万一千三百七十五株,经过二百年的分化,  相似文献   

2.
落叶松人工林抚育间伐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落叶松人工林为对象来确定抚育间伐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抚育间伐开始期、间隔期、结束期和抚育间伐强度以及采伐木的确定.调查结果表明:落叶松人工林的首次问伐在15 a时最佳;经初次间伐后.再次间伐的间隔期适宜时间为5 a;树龄达到35 a时应停止抚育间伐;林木的不同生长阶段应采取不同的阃伐强度;利用三角形选树法可使林木对土地和空间的利用率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3.
主要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进行探讨分析,从而确定抚育间伐开始期、间隔期、结束期的各技术指标。提出了林木不同生长阶段应采取的与间伐强度相关的方法,还将三角形选树方法引入到该抚育间伐技术研究中,使得林分能够更充分、有效地利用人工林空间。  相似文献   

4.
<正>研究落叶松人工林的生物量,可为造林密度、修枝和抚育间伐等提供理论依据。1983年9月,在落叶松高生长停止后,我们对落叶松人工幼林的地上部分生物量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合理确定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抚育间伐的间隔期,对经营好森林,促进林木的生长发育作用很大。通过对日本落叶松人工林间伐后,胸径连年生长量下降时间的变化,林分郁闭度需要恢复的时间,自然稀疏率和离散度的逐渐增大的综合分析认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抚育间伐的间隔时间为5~7年为宜。  相似文献   

6.
侧柏人工林抚育间伐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济南南部石灰岩山地侧柏人工纯林急待抚育间伐的实际,采用设立固定标准地定位观测动态检测的方法,对侧伯人工林5年来的抚育间伐效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探讨了不同间伐强度对林分各种生长因子的影响及不同间伐强度下林分的稳定性及病虫害发生发展情况,提出了适宜的间伐强度。  相似文献   

7.
一、方法的由来鉴于抚育间伐是调整林分密度,改善林分品质、增大营养空间、改善光照和通风条件、促进落叶层分解、提高地力以加速保留木生长的重要措施。对落叶松人工林的抚育间伐技术,目前已由过去的定性间伐逐步向定量间伐过渡,如利用落叶松人工林密度控制图,对确定抚育间伐强度、间伐量、间隔期等技术指标方面、有了科学的依据。但在落叶松人工林抚育间伐每木挂号时,虽然根据“四砍四留”和把林木分为Ⅰ、Ⅱ、Ⅲ、Ⅳ、Ⅴ五级的原则,由于林木  相似文献   

8.
在对落叶松、樟子松人工林抚育间伐中,人们经常关心的是如何准确地决定抚育间伐强度、抚育间伐时间、重复期以及抚育间伐方法等技术,其中抚育间伐强度,是抚育间伐中的关键。它直接影响抚育间伐的效果,也是在抚育间伐技术中讨论得最多,生产  相似文献   

9.
落叶松人工林抚育间伐技术,仍是一个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土们岭落叶松人工林间伐实验的多年观察总结,对其间伐起始期、间伐强度、间隔期和选择应伐木等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人工林抚育间伐,能使人工林增加收获,调整密度,缩短工艺成熟期,充分发挥森林有益性能,增强林分抗性,提高木材总利用率,是为保留木创造良好生长条件的一种有效措施。如何适时进行科学的抚育间伐?实为当前最迫切的研究课题。因此,在《落叶松人工林抚育间伐“三角形选树法”》基础上,试创了“红松人工林三角抚育选树法”,以便对提高红松人工林的抚育间伐质量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11.
辽宁红松,樟子松,落叶松人工中幼林抚育间伐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松、樟子松、落叶松是辽宁三大用材树种、80年代初对红松、樟了松、落叶松人工中幼林抚育间伐,开展了定位与半定位的试验研究,历经10余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介绍和描述了红松、樟子松、落叶松人工中的幼林有间代取得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为今后开展三树种人工林的抚育间伐工作,及指导林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九台市上河湾林场1997年营造的长白落叶松人工林进行抚育间伐试验,结果表明:间伐3 a后,间伐和未间伐的林分密度分别为2 150株·hm-2和3 150株·hm-2,平均胸径分别为11.0 cm和9.3 cm,总蓄积分别为119.6 m3·hm-2和89.0 m3·hm-2。对长白落叶松人工林进行合理抚育间伐,可显著提高林分质量和生长量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伏牛山南坡区域栎类人工纯林急需进行抚育间伐实际,采取设置固定标准地的办法,分别无蓄积幼林和有蓄积中幼龄林,研究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胸径、树高和单位面积蓄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调查研究表明,通过对人工落叶松纯林实施科学合理的抚育间伐技术措施及综合管理措施,既能取得合理的中间利用产品和收益,又能提升森林的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15.
大伙房林场现有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面积占有林地总面积的36.4%,占总蓄积的42.8%。如何科学地经营好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是我场在森林经营上举足轻重的大问题。为了全面掌握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立地质量和生产力,合理预测产量,提高集约经营技术。试用地位指数表的方法,对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生长进行了分类评价,目的是促进我场人工林经营技术的发展和提高。大伙房林场大部分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已经过抚育间伐,而利用上层优势木作为指标不受正常抚育间伐的影响,因此,采用立地指数表法来评定大伙房林场的立地生产力,较为准确和实用。  相似文献   

16.
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土壤和凋落物层微生物含量的测定探讨了华北落叶松人工纯林,间伐抚育,混交林和二代连栽林地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含量变化以及微生物在凋落物层,土层间的垂直分布状况,为研究落叶松人工纯林的潜在地力衰退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抚育间伐技术研究》,是乌盟林科所和兴和县苏木山国营林场于1984年承担的研究任务.课题组人员经过5年的努力工作,初步解决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抚育间伐的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18.
笔者以山西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关帝林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例,从华北落叶松人工纯林密度优化调控技术、目标树大径材培育技术、低效林质量提升技术3方面介绍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多功能经营技术体系。从建立固定观测样地、确定实施对象、林木分类和林分抚育、近自然抚育强度4方面总结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多功能经营技术系统的建设措施,以期为今后山西省华北落叶松林的经营管理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人工林不仅面积逐年增加、间伐任务量不断增长,而且北方部分落叶松人工林已进入第四次间伐期。因此,适时进行人工林的抚育间伐,不仅对提高林木质量、促进林木速生丰产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也  相似文献   

20.
森林采伐迹地或荒山荒地,经过人工更新形成了一代新林。人工林从幼林到成熟利用大约需要40~50年。从幼龄林郁闭到成熟林采伐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个体密度大,生活空间紧张,营养条件不足。因此,需要采取抚育间伐的经营措施进行调节,以加速林木生长,培育优质森林。近几年,我们对人工落叶松林的抚育间伐进行了初步探讨。落叶松人工林随着年令的增长,林木开始分化为优势木、平均木和被压木。密度越大,分化现象越严重。在林木分化的基础上开始了自然稀疏过程。每公顷3300株的林分分化现象与年龄有密切关系:15年生的林分,被压木占14%;20年生的林分被压木占16%;25年生的林分被压木占18%。说明年龄越大分化现象越严重,从而说明抚育间伐的必要性。根据我们对人工林生长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到,树高、直径和材积的生长,在12年和20年出现两次明显的下降,这一现象说明,抚育间伐开始时间应在12年,最晚不超过20年。第一次间伐后,连年生长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