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生的报考动机与选择学校影响因素对高校吸引优秀生源及优化研究生培养机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通过调查问卷,从学生类别、性别、年龄、专业四个角度对研究生报考动机及择校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对理想工作的追求"是调查对象的最主要报考动机,其次为"对学术的追求""职业发展或晋级的需要";"导师实力"是考研生择校的首要影响因素,其次为"学校文化与环境氛围"。根据调查结果,认为高校应提高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加强导师宣传、创建具备鲜明特色的学校文化、以保证研究生招生质量。  相似文献   

2.
基于农林院校通识教育“内容杂、结构乱、质量差、地位低”,以及学生修习通识教育课程仅是为应付学校规定的学分要求等现状,通过对福建农林大学学生修读通识课程的有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得出影响农林院校学生修读通识课程的主要因素,其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对专业成长的帮助;评分的高低;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报告或作业的多寡;教师的魅力;课程的内容;教学的方式;场地与设备、排课的时间。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同院校的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特征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通过实证调查、研究和分析,发现农林院校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不仅受性别、就业心理压力、体育意识、体育兴趣等内在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所学专业、体育硬件设施、学生经济情况、成长环境等外在因素影响。为此,应当通过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加大体育投入,培育大学生快乐体育和健康体育意识,建立大学生体育锻炼激励机制等方法,消除影响农林院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不利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农林院校本科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是解决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文章基于福建农林大学372份在校本科生的调查数据,从个人背景、个性特征、学习经历和创业环境4个方面,对本科生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84.7%的本科生有创业意愿,年级、性格和家人是否支持创业对其创业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专业类别、能否在学习和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以及冒险意识与本科生创业意愿呈正相关。为促进农林院校本科生创新创业的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新鲜的血液,提出创建激励机制、营造创业氛围,加强创业教育、扩大融资渠道,保护创业热情、激发创业活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根据非农林类院校昆虫学课程的教学特点,从教材的选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优化、教学手段的优化、成绩评价指标的多元化以及实践教学环节的强化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的初探.实践证明,通过以上教学环节的改进或优化,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可以提升非农林类院校昆虫学教学的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农林院校高等数学类课程课堂教学管理的现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堂教学中的作业雷同、替课、玩手机等问题,在教学实践中采取有针对性的办法或措施,从而保障教学的有效运行,并固化到学院的教学管理办法中,有效进行课堂教学管理.  相似文献   

7.
生源是影响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直接因素,对地处西部农林院校而言,尤为关键.近年来,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少问题也日渐凸现出来.由于现有条件的限制,造成西部农林院校生源渠道单一、生源质量提高缓慢等现状.这些问题已引起了有关人士的高度关注.如何吸引优质生源成为西部农林院校研究生教育亟需解决的核心问题.本文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关于研究生招生的探索实践为例,提出了加强宣传、改革招生方法等四项基本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农林类院校毕业生非基层就业问题突出,农业人力流失现象严重。理论分析表明,劳动力市场分割、基层就业职业搜寻成本收益不对等、大学生保留工资过高是造成农林类院校毕业生非基层就业的重要原因。促进农林类院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需要进一步完善基层就业促进机制和保障机制,提高基层就业信息服务能力,同时积极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面向基层的就业观。  相似文献   

9.
由于农林院校中有关教学评价、教学方式、学科定位之中存在的问题,导致农林院校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缺乏。究其原因,在于培养方式缺失、课程与教学制约、师资队伍缺位及管理模式滞后。为此,需从实践锻炼、课程调整、导师队伍、管理体制方面的优化来提高农林院校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马博林  彭艳  郭婧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602-18602,18610
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法,结合实证调研数据,利用SPSS 16.0软件对影响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因素进行了聚类分析,将其分为个人素质、社会宏观和家庭影响三大因素,以期为指导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提供指导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云  徐春花 《甘肃农业》2005,(12):217-218
本文试图从城市规划学科的演变历程、研究对象、三类院校该专业的办学特点等几个方面做一些分析调查,就农林类院校是否应该开设城市规划专业、如何办好该专业及该专业的办学方向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与认识。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满意度是评价高校本科专业办学成效的关键。文章基于H高校本科专业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多元Logistic模型分析本科专业大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满意度较高,但仍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2)满意度受性别、户籍性质、政治面貌、成绩排名、课程和教学内容设计合理性、课程与行业发展趋势的紧密程度、课程对今后工作的帮助程度、校企合作、教学信息化等因素的影响显著;(3)满意度受教师的师德师风、理论水平、实践水平、教学方法、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实践能力提高程度、教材选用、图书资料、实验设施、实习实训基地等因素的影响不显著。据此,应着重从专业课程、师资队伍和学生能力等维度发力,通过加强专业课程建设、培育一流师资队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等举措,提升高等农林院校本科专业大学生满意度,促进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3.
从大学生自身因素、学校因素、政府因素和用人单位因素4个方面,分析了农林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影响因素的权重,结果表明:影响农林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因素较多,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同,影响因素也不断变化,内部因素是影响农林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最重要因素,而外部因素是次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农林院校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体系设置改革初探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通过对当前农林院校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体系设置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学科发展新形势下课程体系设置的改革设想。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农林院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但随着研究生规模扩大,管理机制改革等变化,农林院校研究生管理部门需要进一步整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提升队伍专业化水平,基于对研究生群体心理的研究,构建五级危机预警机制,重视导师在心理教育中的作用,充分完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6.
新形势下,地方农林类院校农学类研究生招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生源数量严重不足、优秀生源大量流失、复试有效性削弱、研究生培养缺乏个性、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针对这些新问题,国家应加大对农学门类学科的投入,扩大农林院校推免生的推荐比例;学校应努力加强研究生培养平台建设,出台研究生招生优惠政策,高度重视和广泛做好招生宣传工作,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7.
余英玉  喻卫武  曾燕如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819-10820
从农民大学生培养目的出发,分析了农林类院校培养农民大学生的优势,在培养方式上提出应重视农民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基础课程实施实例式授课;注重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设置开放式的专业教学;加强中国农村现状与发展模式的教育;注重培养农民大学生控制农业产业链末端的能力;引导农民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发挥农林类院校在培养农民大学生方面的优势,通过全日制农民大学生的培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更多的高素质建设者。  相似文献   

18.
高校竞争背景下农林类院校发展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分析了农林类院校在高校竞争背景下的现实情况,探讨了农林类院校在生源竞争、资源竞争和地位竞争中的优势和劣势,挖掘了导致农林院校竞争力低下的深层原因,针对农林类院校发展提出明确自身定位、寻求特色发展、拓宽投资渠道和创新招生就业机制等方面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张静  杨春雷  布都会  邵侃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9095-9097,9099
针对现阶段我国高等农林院校在研究生生源方面存在的数量较少、质量不高、学科专业分配不均衡等问题,提出了构建农林院校研究生优秀生源保障体系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新形势下的考研现状,以山东农业大学测绘工程专业学生为样本展开考研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学生状态、考研动机、备考因素和心理状态四个方面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学生对考研的态度十分积极、考研动机理性,但在备考复习方面尚存在诸多问题,考研心理健康值得关注。根据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统计结果,对提高大学生考研质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