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菜分段收获是油菜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总结国内油菜分段收获机械现状的基础上,对国内有关机型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系统地总结了这些机型的研究现状、特点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发展油菜分段收获技术的4条建议措施:加强适合机械化收获的油菜品种选育;加强油菜割嗮机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加强油菜捡拾脱粒机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加强油菜分段收获与联合收获协同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油菜最佳的收获途径,选择4个油菜品种,针对不同的收获时间、收获方法(人工、机械)、收获方式(联合、分段)开展油菜籽粒性能研究,分析不同收获因素对籽粒的含水率、破碎率、发芽势、发芽率等特性的影响;开展不同收获方法和方式对油菜籽粒发芽势和发芽率影响的方差分析,明确各因素对籽粒发芽势及发芽率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随收获时间推移籽粒含水率直线下降,破碎率缓慢上升,发芽势和发芽率无显著变化;采用机械分段收获可获得最低籽粒含水率和最低的破碎率;联合收获时人工和机械两种收获方法对籽粒发芽率影响显著;采用机械收获时,分段收获和联合收获两种收获方式对籽粒发芽率影响显著,且得出籽粒发芽率高低为人工联合>人工分段>机械分段>机械联合。  相似文献   

3.
我国油菜种植方式多样,既有人工撒播、机械直播、无人机飞播,也有人工移栽、机械移栽。我国油菜机收方式主要有联合收获、分段收获两种,针对不同条件和需求,既要减损、又要提质、还要高效,需要在实践中综合各种因素,平衡各种关系,求得最优方案,因地制宜为油菜收获提出高效低损机收方式。为此,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在江西瑞昌组织开展不同种植方式条件下油菜联合机收与分段机收作业效果综合测评。结果显示,不同种植方式对机收的影响体现在油菜机械化育苗移栽能够实现晚种早熟、减轻草害、易于机收;分段收获比联合收获能够减损4.6个百分点,减损收益516.6元/hm2,且能获得较好的油菜籽成熟度一致性;分段收获比联合收获增加作业成本248.7元/hm2。通过结果分析,提出加大适宜机收的油菜机械化育苗移栽技术推广力度、采取措施准确把握油菜成熟度获得最佳适收期、因地制宜选择适宜高效低损机收方式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油菜机械化收获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油菜机械化收获主要有两种方式-分段收获和联合收获,两种收获方式的选择恰当与否是影响油菜机械化生产的重要因素.而收获方式的选择,受到油菜种植方式、气候条件、适宜的收获期等条件的影响.为此,在全面考虑收获条件及适应性、经济性、作业质量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两种收获方式进行了优、缺点比较,进而对我国南、北方油菜产区机械化收获方式进行了选择.分析表明:我国油菜机械化收获需要因地制宜地采取适当的收获方式,而不应是全部采用联合收获;分段收获方式具有适应性强等多种优势,应加强研究,开发相应的机械装备.  相似文献   

5.
油菜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国内对菜籽油的需求量巨大,因此保证油菜高产稳产对我国的食用油供应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制约我国油菜机械化水平的瓶颈主要在直播、移栽和收获环节上,生产机械只有与其它的因素相适应,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为此,选择合适的农业机械进行了油菜的免耕直播及分段和联合收获试验,结果表明:黄棕壤田块中的乌鲁木齐黄油菜出苗数最多,且产量最高,取得了较好的免耕直播效果;联合收获相比分段收获的含油率较低,损失率较高,但消耗的人工和燃料少,在不同的品种和土壤因素下都能取得更高的种植效益。本研究筛选出了适合油菜机械化生产的两种因素和收获方式组合,可以为技术路线的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浅析油菜收获机械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油菜分段收获机械化技术油菜分段收获是一种先割晒再捡拾和脱粒的收获方式。在油菜的角果八成熟时,人工将油菜割倒,铺放于田间,晾晒至七八成干时,由人工捡拾均匀喂入到收割机的割台里,实现油菜的脱粒、清选和秸秆粉碎还田。采用分段收获法,充分利用作物的后熟作用,可提前收割,延长了收割期,可使油菜籽粒饱满,产量有所提高。缺点是需要的劳力较多,生产率较低,劳动强度大。机械分段收获油菜时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油菜晾晒不可过干,否则暴壳多,损失大;二是喂入要均匀、适量,喂入过多容易堵塞,过小则影响工效。由于油菜籽的理化性状与水稻和…  相似文献   

7.
收获方式对油菜收获损失构成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求不同收获方式对油菜收获损失构成影响,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对现有国内油菜人工收获、机械收获进行田间收获效果实测对比试验,检测了割台损失、脱粒清选损失率等指标数据。结果表明:在籽粒含水率相同的收获条件下,割台损失率依次为:人工收获机械分段收获机械联合收获;脱粒清选损失率依次为机械联合收获人工收获机械分段收获;总损失率依次为:人工收获机械分段收获机械联合收获。方差分析表明:不同的收获方式对总损失率、割台损失率和清杂脱粒损失率影响均极显著。在试验分析的基础上,对收获方式进行了评价,可为生产者选择收获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油菜机械收获对于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及推动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油菜机收分联合收获与分段收获两种方式。以湖北省荆门市为例,油菜年均种植面积182万亩,2013年油菜机收率达到70%,其中联合收获占40%,分段收获占60%。究竞哪一种收获方式更有利于农民节本增效,有利于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现结合2013年夏收期间荆门市油菜联合收获与分段收获技术田间作业对比分析,就合理选择油菜机收适宜模式,与广大农机科技推广工作者交流。  相似文献   

9.
针对油菜分段收获适收期茎秆因含水率高、抗剪强度大,造成割晒作业过程中切割困难的问题,开展油菜茎秆剪切力学特性研究。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配合YYD-1型茎秆强度测定仪对油菜分段收获适收期茎秆剪切力学特性进行试验测定,并运用ANSYS有限元仿真软件对油菜茎秆剪切力学特性进行分析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直径为12-18mm的油菜茎秆最大剪切力范围为234.77-368.31N,剪切模量范围为0.095-0.136GPa;最大剪切力与剪切模量试验测试值和模型仿真值的相对误差范围小于10%,说明采用有限元仿真方法研究油菜茎秆剪切力学特性具有可行性。研究结果为油菜分段收获适收期茎秆有限元仿真分析提供了参数参考。  相似文献   

10.
油菜收获具有季节性强、劳动强度大等特点,特别是在油菜主产区长江流域带,油菜收获时节既是夏收夏播时节,又是梅雨季节,油菜收获如遇阴天下雨,油菜籽极易霉烂变质。农民热切盼望油菜能够实现机械化收获。近几年来,部分油菜产区对油菜机械化收获技术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摸索出了油菜机械分段收获和联合收获的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11.
《农机科技推广》2004,(7):25-26
目前我国油菜机械收获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联合收获,另一种是分段收获。前者使用联合收割机一次完成切割、输送、脱粒、清选作业,获得油菜籽粒;后者为二次作业,先用割晒机将油菜植株切割,条形铺放,田间晾晒数天,再用带拣拾装置的联合收割机拣拾脱粒,完成收获作业。现阶段,我国油菜收获机械技术和装备以及油菜机械收获作业工艺正处于试验示范阶段。  相似文献   

12.
《江西农机》2014,(3):F0002-F0002
①油菜联合收获现场②省农业厅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钟力民,省农机局局长官少飞,副局长、总队长陶其辉等参加活动③油菜分段收获现场④收获现场讲解收割原理⑤油菜联合收获现场  相似文献   

13.
油菜机械化收获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油菜机械化收获是油菜全程机械化作业的重要环节,机械化收获在提高收获效率、节约收获时间、减轻劳动强度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为此,对现有的收获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包括对收获具体作业时间的确定、不同收获方法的作业性能比较及其对油菜籽品质的影响;综合了收获机械装备及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机械化收获作业不同方式、不同环节、不同装备条件下对损失率的影响。同时,从农机农艺相互结合的研究角度出发,提出今后发展油菜机械化收获需要从品种改良、提升装备性能、收获方式方法选择及收获时间判断等方面着手,不断优化改良现有技术,为油菜机械化收获作业提供可行的机械装备和理论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4.
2008年5月19日,全市油菜机械化收获现场会在江陵县召开。会议观摩了江陵县马家寨乡油菜机械分段收获和联合收获现场演示,传达了全国油菜生产机械化现场会议精神,交流了各地农机化工作的经验,部署了油菜机收和当前农机化工作。  相似文献   

15.
油菜分段收获齿带式捡拾器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国油菜生产特点和技术需求,应适当发展分段收获,为此,设计了一种齿带式油菜分段收获装置。本文对齿带式捡拾收获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齿带捡拾装置的仿形、输送和捡拾等装置的优化配置,以探索新的工作原理和新的结构设计。进行了齿带式油菜捡拾装置参数优选试验,得到机组前进速度、齿带输送速度和齿带输送倾角与损失率的关系。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进行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极差分析,找出适合齿带捡拾器收获油菜的最佳参数组合。三个影响因素按重要性排序为:机组作业速度>输送带速>输送倾角。确定了一组最优的参数组合:机组前进速度0.71m/s,输送带速0.9m/s,输送倾角12°。  相似文献   

16.
如今,伊朗油菜种植已经在其国内各地发展起来。然而,在整地、种植和收获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采用新技术进行机械化收获。目前,谷物联合收获机生产公司除了生产常用设备,也生产一些安装在割台上的扩充配件。机械化收获系统尤其是常用的收获割台存在有相当大的损耗,同时熟练程度和需要特殊的油菜收获配套设备也是造成损失的原因之一。该试验研究一种割台和两种割台扩充配件对油菜收获损失的影响,从而确定损失量以及造成损失的原因。试验中涉及到一种常见割台,以及伊朗制造的采用机械侧刀切割器的Hamed割台扩充配件和采用液压侧刀切割器的Bizo割台扩充配件。试验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设计,设6次重复。利用安置的托盘测定收获损失量。结果表明,随着割台运禾螺杆与切割器间距离的加大,割台扩充配件能降低损失量。因此,从总损失量考虑,常用割台与其他两种扩充配件相比差异显著。普通割台损失量为599 kghm2,而采用侧面垂直切割可以减少71 kghm2。此外,使用液压系统替代机械系统以及使用双层切割器替代单层刀杆都有助于降低损失量。试验结果显示,破损种子量为39.6 kghm2,占总产量的1.12%。试验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同时改善了联合收获机的性能。通过使用割台扩充配件有利于降低收获中的损耗。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来,安化县农机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将油菜收获机械化技术作为一项农机推广主要工作来抓。一是加大宣传和农机手技能培训力度。先后在大福、马路等乡镇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及联合收割机驾驶员培训,将油菜机械化收获技术列入重要培训内容。二是在主推油菜联合收获技术的同时,大力推广油菜分段收获机械化技术,延长油菜机械化收获作业期,提高油菜收割机的作业效益。今年油菜收割期,已组织油菜联合收割机60多台到乡镇帮助抢收油菜,机收面积达3334hm2(5万亩)。  相似文献   

18.
温州市鹿城区引进收割机进行油菜机收推广试验,目的是探索不同油菜收割机机收效果和人工收获与机械收获的对比效果,为油菜实行机械收获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日前我国油菜机械收获方式为两种:一种是联合收获,另一种是分段收获。前者使用联合收割机一次完成切割、输送、脱粒、清选作业,获得油菜籽粒;后者为二次作业,先用切割机将油菜植株切割,条垄铺放,田间晾晒数天,再用带拣拾装置的联合收割机拣拾脱粒,完成收获作业。现阶段,我国油  相似文献   

20.
油菜联合收获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油菜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我国种植面积和产量都稳居世界第1,但是我国目前油菜的种植机械化总体水平尤其是收获作业的机械化程度严重不足。该文在分析油菜机械化收获难点的基础上,概述了现有油菜联合收割机的研究现状,指出今后的发展趋势,认为只有把重视发展专用机型的思路与以往仅仅依靠品种改良的思路结合起来,坚持农机与农艺结合,才能真正开发出优质高效节能的油菜联合收获机具,让广大农户切实受益并乐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