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鲍曼菌素及其复配剂对梨黑斑病菌的抑制效果,为新型生物源杀菌剂的研发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鲍曼菌素及其复配剂对梨黑斑病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采用田间调查法测定鲍曼菌素复配剂对梨黑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鲍曼菌素对梨黑斑病病原菌孢子萌发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鲍曼菌素与嘧霉胺9种比例的复配剂表现出加和或增效作用,其中,在鲍曼菌素∶嘧霉胺=4~7∶6~3时有增效作用,鲍曼菌素∶嘧霉胺=5∶5时增效指数最高,达2.58。田间试验结果表明,333~500mg·L-140%鲍曼菌素·嘧霉胺复配剂对梨黑斑病的防治效果极显著高于对照鲍曼菌素、嘧霉胺和多菌灵单剂。【结论】鲍曼菌素及其复配制剂对梨黑斑病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有望作为一种新的生物杀菌剂应用于植物病害防治。  相似文献   

2.
嘧霉胺与枯草芽孢杆菌B-916协同防治梨黑斑病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室内测定28种化学药剂和枯草芽孢杆菌B-916对梨黑斑病菌的毒力,将毒力最强的化学药剂与拮抗细菌枯草芽孢杆菌B-916进行复配,探讨复配剂对梨黑斑病的室内毒力效果和田间防治效果。室内测定结果显示:28种常见化学药剂中嘧霉胺能有效抑制梨黑斑病菌菌丝生长,当嘧霉胺浓度大于或等于0.10 mg/L时,抑制率为100.00%;枯草芽孢杆菌B-916对梨黑斑病菌菌丝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达55 mm;将枯草芽孢杆菌B-916(2.00×108CFU/ml)与嘧霉胺(10 000 mg/L)复配,配比为2∶1时对病菌抑制的增效比达4.18。该复配剂稀释20倍(6.67×106CFU/ml B-916+167 mg/L嘧霉胺)对梨黑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为58.26%,显著优于嘧霉胺(500 mg/L)和B-916(1.00×107CFU/ml)单剂。  相似文献   

3.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在室内测定了鲍曼菌素活性粗浸膏对梨黑斑病、轮纹病、炭疽病及草莓立枯病的毒力,并采用接种法测试了它对梨果实轮纹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鲍曼菌素活性粗浸膏抑制梨黑斑病、轮纹病、炭疽病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值分别为0.022、0.027和0.079mg/L。用鲍曼菌素活性粗浸膏333~666mg/L对感染梨轮纹病的果实接种后的防治效果为84%~94%。  相似文献   

4.
在室内培养条件下,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3种杀菌剂及其复配剂对烟草黑胫病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药剂浓度与抑制作用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毒力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均在0.940 0以上;不同杀菌剂对烟草黑胫病菌的菌丝生长均表现出抑制作用,敌克松、银法利、烯酰吗啉的EC50分别为162.67、113.19、67.84 mg/L;银发利与烯酰吗啉1∶1比例复配增效作用明显,按1∶3比例复配略有增效,按3∶1比例为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5.
鲍曼菌素对梨轮纹病病菌的毒力及其药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鲍曼菌素对梨轮纹病病菌的毒力,并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鲍曼菌素对梨轮纹病菌菌丝生长抑制EC50为0.022mg/L;Mg2+、ca2+、Mn2+与鲍曼菌素混用,对梨轮纹病菌菌丝生长有显著的抑菌增效作用,其中Ca2+的抑菌增效作用显著高于Mg2+和Mn2+,且Mg2+显著高于Mn2+.鲍曼菌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明对茶轮斑病病原菌(Pestalotiopsis trachicarpicola)联合毒力表现为增效作用的复配生物农药组合,为茶树茶轮斑病生物防控和茶产业的健康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试5种生物农药在不同浓度下对茶轮斑病的抑制率及EC_(50),筛选活性较高的中生菌素和四霉素按不同比例进行复配,并测定其对茶轮斑病的抑制率、EC_(50)、共毒系数及联合毒力。【结果】5种生物农药在100~6.75μg/mL浓度下对茶轮斑病的抑制率均随药剂浓度的减小而降低,且各浓度间均达极显著差异;5种生物农药对茶轮斑病病原EC_(50)以枯草芽孢杆菌最优,为4.07μg/mL。中生菌素和四霉素按不同比例复配的9组药剂中,以中生菌素∶四霉素=9∶1复配药剂对该病原的抑制率最高,为90.97%;EC_(50)最低,为12.03μg/mL;共毒系数最高,为310.51;联合毒力表现为增效。【结论】中生菌素∶四霉素为9∶1复配药剂的EC_(50)(12.03μg/mL)优于单一中生菌素(15.19μg/mL)和四霉素单剂(44.24μg/mL),活性增效明显,可参考用于茶园茶轮斑病生物防控。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戊唑醇和咯菌腈复配对火龙果褐腐病菌联合毒力与田间防治效果。【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戊唑醇、咯菌腈及其复配药剂对火龙果褐腐病菌的室内毒力,以Wadley法评价增效作用,并验证了复配药剂对火龙果褐腐病的田间防效。【结果】咯菌腈和戊唑醇对火龙果褐腐病菌均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效果,EC_(50)值分别为0.0045、0.0671 mg/L。戊唑醇与咯菌腈不同配比对火龙果褐腐病菌表现为加和作用。有效浓度分别为100 mg/kg和500 mg/kg连续喷施3次时,末次药后7 d,戊唑醇和咯菌腈质量比8∶2复配对火龙果褐腐病平均防效分别为80.31%和89.44%,戊唑醇单剂平均防效分别为80.24%和89.71%,咯菌腈单剂平均防效分别为70.08%和76.29%;末次药后15 d,戊唑醇和咯菌腈质量比8∶2复配平均防效分别为76.80%和83.63%,戊唑醇单剂平均防效分别为74.63%和81.22%,咯菌腈单剂平均防效分别为54.53%和65.24%;复配药剂两种施药浓度的防效均比使用相同浓度单一药剂的防效高。【结论】戊唑醇和咯菌腈质量比为8∶2的复配药剂对火龙果褐腐病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在田间防治效果好且对火龙果无药害,可以在火龙果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烯啶虫胺、醚菊酯单剂及其混剂对褐飞虱3龄若虫的毒力作用,为开发防治褐飞虱的复配制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稻茎浸渍法测定烯啶虫胺、醚菊酯单剂及其混剂对褐飞虱的毒力效果。【结果】烯啶虫胺、醚菊酯对褐飞虱3龄若虫的LC50分别为0.4922和9.1847 mg a·i·L-1,两单剂按有效成分质量比为1∶12和1∶27(烯啶虫胺∶醚菊酯)时,共毒系数分别为249.89和138.15。【结论】烯啶虫胺和醚菊酯按有效成分质量比为1∶12和1∶27(烯啶虫胺∶醚菊酯)时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9.
17种杀菌剂对核桃根腐病菌的抑制作用及联合毒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7种杀菌剂原药对核桃根腐病菌的抑制作用以及噻菌灵和咪鲜胺复配后对核桃根腐病菌抑制作用的联合毒力。结果显示,噻菌灵、咪鲜胺、抑霉唑和甲基硫菌灵对核桃根腐病菌的抑制作用强,其中噻菌灵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为0.092 6 mg/L;嘧菌酯、稻瘟灵和三唑酮对核桃根腐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弱。噻菌灵与咪鲜胺按照1∶3、1∶5、1∶7的比例复配后对核桃根腐病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的共毒系数(CTC)分别为160.543 5、182.803 6和226.194 0,表现为增效作用,其中1∶7复配后增效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防治核桃黑斑病药剂筛选及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桃细菌性黑斑病是一种危害核桃的重要病害。为明确不同杀菌剂对核桃细菌性黑斑病菌的抑制作用以及田间防效。通过室内抑菌试验及田间喷雾防治试验,研究了中生菌素等14种杀菌剂对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中生菌素等7种供试杀菌剂对核桃细菌性黑斑病原菌成团泛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EC50在40.27~252.41 mg·L-1,其中中生菌素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为40.27 mg·L-1,噻霉酮、硫酸链霉素和春雷霉素的抑制作用相当,EC50分别为50.62、53.25、54.88 mg·L-1,氟啶胺的EC50为176.96 mg·L-1。中生菌素、噻霉酮、氟啶胺和春雷霉素4种药剂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核桃黑斑病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田间防效依次顺序为:中生菌素>噻霉酮>氟啶胺>春雷霉素。中生菌素对核桃果实黑斑病防效为81.35%,对核桃叶部黑斑病防效为82.65%。春雷霉素对核桃果实黑斑病防效为71.58%,对核桃叶部黑斑病防效为74.87%。中生菌素、噻霉酮、氟啶胺和春雷霉素等药剂可作为防治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1.
为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农药的残留,提高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效,选用中草药甘草和穿心莲提取物分别与杀菌剂40%菌核净和80%代森锰锌进行复配,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复配剂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抑制作用,并判断其复配后是否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结果表明:4种组合中甘草提取物与40%菌核净复配,穿心莲提取物与40%菌核净复配都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其共毒因子分别为100.56和95.87;实际抑菌率分别为100%和97.62%,此2个组合的中草药提取物与杀菌剂体积比为1∶9时增效作用较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明贵州滇重楼褐斑病的病原菌,以及筛选有效防治褐斑病的药剂,为滇重楼褐斑病的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贵州省织金县滇重楼褐斑病病株叶片上分离致病菌,结合形态学鉴定、rDNA-ITS和β-tublin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确定致病菌菌种,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40%咯菌腈悬浮剂、4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等6种化学杀菌剂和80%乙蒜素乳油、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等4种生物杀菌剂的抑制效果。【结果】确定致病菌为燕麦镰孢菌,10种杀菌剂对燕麦镰孢菌菌丝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相对抑制率与药剂浓度呈正相关关系。化学杀菌剂中40%苯醚甲环唑和50%多菌灵抑菌效果最佳,EC50分别为0.027 9 mg/L和0.520 7 mg/L;生物杀菌剂中0.3%丁子香酚抑菌效果最佳,EC50为6.828 8 mg/L。【结论】贵州滇重楼褐斑病病原菌为燕麦镰孢菌,田间防治可将40%苯醚甲环唑、50%多菌灵、0.3%丁子香酚作为候选药剂交替或复配使用,以提高药效和避免病菌产生抗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吡唑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混配对核桃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联合毒力和林间防治效果,为核桃炭疽病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吡唑醚菌酯和苯醚甲环唑单剂及其不同配比混剂对核桃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毒力;利用喷雾法进行林间防治试验,评价吡唑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混剂对核桃炭疽病的林间防治效果。【结果】室内联合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按质量比3∶2和1∶1进行复配对核桃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毒力表现为增效作用,增效系数分别为1.61和1.57;其他配比的增效系数在0.91~1.41,表现为相加作用。林间对核桃炭疽病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与250 g/L苯醚甲环唑乳油以质量比3∶2进行混配(吡唑醚菌酯和苯醚甲环唑的含量分别为150和100 g/L),施用剂量为有效成分125.0、166.7和250.0 mg/L时对核桃炭疽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施药3次后防治效果均在80.0%以上,分别与325 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苯醚甲环唑125 g/L+嘧菌酯200 g/L)施用剂量为有效成分162.5、216.7和325.0 mg/L时的防治效果相当;250 g/L苯醚甲环唑乳油125.0 mg/L的林间防治效果也较好,而250 g/L嘧菌酯悬浮剂166.7 mg/L和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166.7 mg/L的防治效果稍低。【结论】吡唑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以质量比3∶2混配具有较好的增效作用,林间对核桃炭疽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作为防治核桃炭疽病的药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嘧菌环胺和氟嘧菌酯2种药剂的复配应用提供依据,采用室内生长速率法,以柑橘疮痂病菌、茶树芽枯病菌、芒果炭疽病菌、苹果腐烂病菌和葡萄黑痘病菌为作用目标,研究嘧菌环胺和氟嘧菌酯复配剂对不同病原菌的协同增效作用.结果表明:嘧菌环胺对5种病原菌的EC50为0.40~1.78 mg/L,氟嘧菌酯对5种病原菌的EC50为0.13~0.94 mg/L;嘧菌环胺和氟嘧菌酯按适当比例混配对5种不同病原菌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混配比例为1∶3时,对柑橘疮痂病菌和茶树芽枯病菌的共毒系数分别为195.03和201.48;混配比例为6∶1时,对芒果炭疽病菌的共毒系数为196.29;混配比例为1∶5时,对苹果腐烂病菌的共毒系数为195.27;混配比例为1∶10时,对葡萄黑痘病菌的共毒系数为198.89.综合比较并考虑防治成本,嘧菌环胺与氟嘧菌酯防治柑橘疮痂病以1∶5~3∶1复配较好,防治茶树芽枯病以1∶5~9∶1复配较好,防治芒果炭疽病病以1∶9~9∶1复配较好,防治苹果腐烂病以1∶10~5∶1复配较好,防治葡萄黑痘病以1∶10~5∶1复配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津岛链霉菌JT-2F对三七根腐病菌的抑制作用,为三七根腐病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平板拮抗和滤纸条法测定津岛链霉菌(Streptomyces tsukiyonensis)菌株JT-2F对三七根腐病菌和3种三七叶部病害病原菌的的抑制作用,并采用离体块根刺伤接种法测定菌株JT-2F对三七根腐病菌的防治效果;利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法测定菌株JT-2F发酵液中蛋白酶、纤维素酶和几丁质酶等酶活性。【结果】菌株JT-2F对三七根腐病菌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其抑菌率达76.47%,对3种三七叶部病害病原菌也有明显的抑制效果,抑菌率均超过80.00%。菌株JT-2F的发酵液对病原菌菌丝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菌丝体畸形、膨大变粗,并呈串珠形状。产酶能力测定结果显示,菌株JT-2F可分泌几丁质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可破坏病原菌菌丝体,并抑制病原菌生长。离体防效试验结果显示,菌株JT-2F发酵原液对离体三七块根根腐病的防效达78.43%。【结论】津岛链霉菌菌株JT-2F对三七根腐病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具有较好的生防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6.
在室内培养条件下,采用菌丝体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硫磺多菌灵与恶霉灵两种杀菌剂混配对莲藕腐败病菌的抑菌毒力。结果表明:两种杀菌剂的不同比例混剂对莲藕腐败病菌均有抑制作用,其抑菌效果与单剂相比,均表现为增效作用;其中,当硫磺多菌灵与恶霉灵的混配比例为2∶25和3∶25时,增效作用最明显,抑菌效果最好;对腐败病菌T1菌株的EC50值分别是4.62、1.80μg/mL,增效系数分别为3.76、6.98,对腐败病菌T2菌株的EC50值分别是4.42、5.89μg/mL,增效系数分别为4.03、2.21。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防治葡萄炭疽病的高效低毒新型复配药剂,降低有效用药量,提高防治效果,防止与延缓抗药性的产生,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及其复配制剂对葡萄炭疽病病菌的毒力,并通过田间试验评价它们对葡萄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及其质量比5∶1、3∶1、1∶1、1∶3、1∶5复配组合对葡萄炭疽病病菌的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分别为1.038 8、0.358 3、0.612 9、0.530 1、0.232 6、0.232 8、0.329 6μg/m L;5种复配组合对葡萄炭疽病病菌的增效系数(SR)分别为1.29、1.33、2.29、1.84、1.22,其中以1∶1复配组合的增效作用最大。田间防效调查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戊唑醇悬浮剂1 000、2 000、3 000倍液及430 g/L戊唑醇悬浮剂5 000倍液、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液对葡萄炭疽病防治效果分别为91.54%、90.80%、82.88%、76.43%、74.10%,防治效果排序为25%吡唑醚菌酯·戊唑醇悬浮剂(简称复配剂)高浓度复配剂中浓度复配剂低浓度430 g/L戊唑醇悬浮剂5 000倍液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液。因此,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复配防治葡萄炭疽病增效明显,其中以质量比1∶1混合后对葡萄炭疽病增效作用最明显,果穗套袋前采用25%吡唑醚菌酯·戊唑醇悬浮剂1 000~2 000倍液浸果防治葡萄炭疽病病害防效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8.
采用孢子萌发法和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了多菌灵与代森锰锌混配对梨黑星病菌和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 ,5种不同比例的多菌灵与代森锰锌混配制剂对 2种病原菌均具有显著增效作用 ,多菌灵∶代森锰锌为 1∶ 1~ 1∶ 4的混配组合均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 ,SR值均 >1.5 ,仅 1∶ 5的混配组合 SR值 <1.5 ,表现为相加作用。研究结果初步还表明 ,病原菌抗药性水平愈高 ,混剂增效比率值越大 ,增效作用越显著。从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克服病菌的抗药性方面考虑 ,应以 1∶ 1~ 1∶ 3的配比组合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gfj-4次级代谢产物及与化学杀菌剂的复配剂对玉米大斑病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的抑制活性。【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种子液培养时间、发酵时间对抑菌物质产生的影响以及发酵上清液、脂肽粗提物、发酵上清液与7种化学杀菌剂混配对病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解淀粉芽孢杆菌gfj-4种子液最佳培养时间为6 h,最适发酵时间为72 h;发酵上清液和脂肽粗提物对病菌的EC_(50)分别为0.32和0.11μL·mL~(-1)。玉米大斑病菌对苯醚甲环唑、戊唑醇、腐霉利和腈菌唑的敏感性较高,其中苯醚甲环唑对病菌的EC_(50)达0.10μg·mL~(-1);代森锰锌和福美双对病菌的EC_(50)分别为12.03和12.08μg·mL~(-1),而丙森锌对病菌的抑制活性较差,EC_(50)为24.73μg·mL~(-1)。生防菌gfj-4发酵上清液和苯醚甲环唑混配主要表现为相加作用,其中以体积比3∶7混配的毒性比最高,为1.28;发酵上清液与代森锰锌、丙森锌都以体积比2∶8混配的毒性比最高,分别为1.28和1.67。【结论】解淀粉芽孢杆菌gfj-4及其与苯醚甲环唑、丙森锌的混配剂在农药减量增效方面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9种杀菌剂对核桃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及联合毒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室内筛选出防控核桃炭疽病病原菌胶胞炭疽菌的高效杀菌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室内测定9种杀菌剂对胶胞炭疽菌的抑制作用,以及40%咪鲜胺水乳剂和1%申嗪霉素悬浮剂复配后对胶胞炭疽菌的抑制作用及联合毒力。结果表明,9种杀菌剂中40%咪鲜胺水乳剂对胶胞炭疽病菌抑菌作用最强,EC50为0.048 2 mg/L;1%申嗪霉素悬浮剂次之,EC50为0.139 3 mg/L;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抑菌作用最差。40%咪鲜胺水乳剂和1%申嗪霉素悬浮剂在7∶1~1∶3范围内复配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比例为3∶1的共毒系数CTC最大,为214.296 6。40%咪鲜胺水乳剂和1%申嗪霉素悬浮剂可有效抑制胶胞炭疽病菌菌丝生长,2种杀菌剂复配对胶胞炭疽菌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可进一步用于田间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