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研究水肥调控对香蕉生产的影响,探索节水、节肥的栽培技术,以提高香蕉种植的经济效益。【方法】通过田间试验,从水肥调控入手,探讨水肥一体化滴灌施肥、喷水带灌溉加人工撒肥、传统的畦沟灌溉施肥3种水肥管理方式对香蕉生长的影响,并对3种灌溉施肥方式下的经济效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一个香蕉生长周期,与传统的畦沟灌溉施肥相比,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每公顷节水2788.1~3164.2t、节肥3582.1~5977.6kg、节本增效17810.05~44806.15元;喷水带灌溉加人工撒肥每公顷节水2716.4t、节肥3582.1kg、节本增效20005.95元。【结论】水肥一体化滴灌施肥和喷水带灌溉加人工撒肥两种灌溉施肥方式均有节水、节肥、增效作用,不同种植人群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式种植香蕉。  相似文献   

2.
香蕉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规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是基于香蕉生长特性和果园环境状况等条件,将灌溉与施肥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项现代农业综合技术措施。近年滴灌技术逐渐应用于香蕉栽培,并取得了明显的效益,应用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已是当前规模化、标准化生产香蕉的必要灌溉施肥技术。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工程包括技术要求、水质净化、工程模式及设施安装、施肥与水分管理、设施维护及其他管理,应用于香蕉上能保证适时适量水肥供应,改善蕉园生态环境,达到节水节肥、提高效率、增产增收等效果。  相似文献   

3.
设施草莓作为典型的观光休闲农业形式,是经济效益较高的设施种植作物,传统粗放的水肥管理技术很难适应生产要求。近年来在一些高端草莓种植基地应运而生,采用智能化精准水肥一体化技术成为必然发展趋势,大大提升草莓现代化种植水平。为此,通过智能化精准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与传统沟灌冲施肥和膜下滴灌注肥泵模式的示范应用比较,对节水、省肥、增产、提质、增效等效果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设施草莓采取滴灌施肥比沟灌冲施肥能够显著地节水、省肥,增加草莓的产量和效益,节约灌溉水38.5%、每667 m~2节水121 m~3,节省肥料投入量43 kg,节肥32.4%,节水、节肥、省工效果明显;每667 m~2产量实现1 828 kg,增产量322 kg,增产21.4%;省工550元,每667 m~2节本增收11 964元;另外膜下滴灌智能灌溉施肥与膜下滴灌注肥泵注肥相比,灌溉施肥制度明显不同,其节水省肥增产增效效果也十分明显,节水46 m~3,节水18.9%,省肥6 kg,节肥6.3%,增产量204 kg,增产12.6%,省工550元,每667 m~2节本增收7 370元。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小麦—玉米周年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从山东省东昌府区的水肥一体化应用现状角度入手,就小麦—玉米周年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和说明。【方法】明确小麦、玉米两种作物在栽培过程中的节水灌溉要点,确保淡水资源和养分能够针对性地供给。【结果】通过应用该项技术能够达到满足小麦和玉米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水分需求、养分需求,一次铺设滴灌带有利于两茬作物的使用,大大节约了成本。【结论】小麦—玉米周年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节水和节肥效率显著,值得在今后小麦、玉米栽培管理过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在葡萄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水肥一体化技术可节水超过30%,节肥超过50%;滴灌施入富特森水溶性肥料的处理比当地常规施肥灌溉方式节本增收34 043.25元/hm~2。  相似文献   

6.
大棚西瓜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棚西瓜的种植过程中,采用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西瓜的生长速度与西瓜品质,并具有一定的节水、节肥效果。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技术通常采用微喷灌与滴灌的方式,与传统的沟灌方式相比,能够节水近40%,节肥近30%,同时西瓜的维生素C含量与糖度也会有所提高。基于此,本文对大棚西瓜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技术展开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香蕉水肥一体化技术——按叶片数滴灌施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技术是一项综合的节水节肥技术.在充分了解香蕉的营养特性、水肥需求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根据香蕉的叶片数制定香蕉整个生育时期的肥料用量、施肥时期、并将肥料溶解后通过滴灌系统随灌溉水施到香蕉根区.该技术可操作性强,易于被农民接受,为解决大规模香蕉园的灌溉施肥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不同灌溉方式对"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农田肥水利用的影响,在驿城区水屯镇开展了"小麦-玉米"节水节肥效应研究。通过研究滴灌、喷灌、微喷和地龙四种灌溉方式对小麦、玉米产量、氮肥增效、灌水利用效率等节水节肥增效技术的影响可知,不同节水灌溉方式对提高灌水利用效率具有积极效果,且有利于实现作物高效用水节肥一体化。因此,实现"小麦-玉米"节本高效最佳的途径就是灌水与追肥同步进行,即水肥一体化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掌握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具体参数,科学评价该技术在设施蔬菜上的应用效果,开展了以比例式注肥泵+喷灌系统为载体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在青菜上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青菜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其株高、开展度、最大叶面积、叶柄长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水肥管理,且节本增效成效显著,能增产13.16%、节肥37.11%、节水42.13%、节省灌溉施肥人工50%。  相似文献   

10.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通过灌溉系统在为植物提供水分的同时供给其营养物质,是在有压灌溉条件下,将施肥与灌溉结合在一起的一项农业新技术。本文主要对江宁区经济作物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实施现状、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利用成效等进行了分析总结,实践证明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确实能起到节水、节肥、节本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谷子是河北北部、山西、陕西等地的主要农作物,多年来,传统种植方法费时费工,产量较低,效益低下。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各地普遍推广了谷子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是把滴灌技术与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科学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滴灌施肥的节水节肥优势配合地膜覆盖的增温保墒作用,从而达到节水、节肥、高产、优质的目的。推广应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不仅为谷  相似文献   

12.
江娜 《北京农业》2006,(12):48-48
北京市共建立6个示范区,总面积193公顷,其中蔬菜80公顷.果树113公顷。主要安排在通州和顺义等区县。通过综合运用微灌施肥等核心示范技术.地膜覆盖、生草覆盖、培肥保墒、抗旱制剂、滴灌专用肥等配套农艺技术,以及墒情监测、量化灌溉和信息管理等配套管理技术.形成了蔬菜、果园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技术体系。实践表明,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技术平均每667米^2节水72.14米^3、节本增收343元。近2年,全市累计推广面积7900公顷,共计节水851.4万米^3、节本增收4047.4万元。约4000多农户受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伊犁新垦区玉米生产滴灌最佳灌溉制度和滴灌水肥调控技术。【方法】设置3个不同的灌溉定额(4 800、5 400、6 000 m~3/hm~2)处理,采取统一的灌溉周期:4 d,并对土壤水分、玉米产量、水分生产率和主要农艺性状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对玉米应用小水量多次灌的滴灌技术,灌溉定额对产量有较显著的影响,成正相关,当灌溉定额在5 631.6 m~3/hm~2时,可获得最佳产量。【结论】伊犁新垦区玉米在滴灌条件下,采用小水量多次灌并在生育期内追肥的水肥调控技术,可实现当地玉米生产的节水、节肥高效优质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广东马铃薯种植主要在秋冬季节,传统的马铃薯栽培是通过“大水大肥”来实现增产,但由于广东降雨分布不均匀,秋冬季节雨水较少,干旱时有发生,马铃薯灌溉问题突出,加上封行后人工施肥较为困难,因此马铃薯生产极易受到影响,产量很不稳定.通过滴灌施肥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可很好地解决马铃薯生长各个时期的水、肥供应问题,达到节水、节肥、省工、增产的效果.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水肥一体化”在马铃薯栽培中应用的原理、优势、方法和效果,以期为今后“水肥一体化”技术在马铃薯栽培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水肥一体化是在农田中利用管道灌溉系统,使灌溉与施肥相结合,对农田水分和养分进行综合调控和一体化管理,以水促肥、以肥调水,促进水肥耦合,实现水肥同步管理和高效利用的一项新技术。从2014年7月开始,沁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河南省土肥站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开展了沁阳市小麦水肥一体化集成模式技术示范项目实施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尤其在节水、节地、省工、省时、增产增效上效果明显。在小麦、玉米上开展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使用此项技术可使粮食作物增产10-20%、亩节水30-50方、亩节本增效100-200元。  相似文献   

16.
在钦州市钦南区那丽镇进行辣椒水肥一体化技术种植试验,比较新技术的滴灌施肥方式与传统畦灌冲肥方式对辣椒生产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辣椒种植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具有较好的节水节肥效果,能够提高辣椒产量,降低成本,增加收益,与常规灌溉(淋灌)施肥对比,仅施用常规对照方式50%的施肥量,长势即可与对照相当,更具产量优势,增产达11%,节水率47%,增加收益1306.8元/667 m2,增幅达32.3%.  相似文献   

17.
赣榆区氮肥减量增效试验是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定时定位施肥,协调水、肥、气、热等因素,降低氮肥施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水分生产率、产量及品质,从而达到节本增效目的。赣榆区保护地草莓氮肥减量增效试验表明,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增产率13%以上、节水率10%以上、节肥率30%以上,节本增收400元/亩以上。  相似文献   

18.
南方蔬菜水肥一体化与节水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肥一体化是农业部主推的农田节水技术模式之一,该技术能提高水肥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生产增产增收,为了摸索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南方蔬菜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特实施了该试验,结果表明:在南方蔬菜生产上应用水肥一体化喷灌技术,每次节水1.5 m3/亩,节水率达33.0%,节肥4.5 kg/亩,节肥率达30%以上,可提高蔬菜产量69.3 kg/亩,增产率达12.6%以上.说明在南方种植蔬菜生产中,应用水肥一体化喷灌施肥技术,水、肥资源利用率高,蔬菜易于吸收,不但能增产,而且能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19.
选用番茄新品系HH1101,在同一座温室大棚内设置水肥一体化管理区和常规灌溉施肥区,研究番茄对水肥的利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节水23.84%、节肥19.89%的情况下,采用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的温室大棚番茄,较常规灌溉施肥管理增产22.41%,增幅明显。本试验验证了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在设施蔬菜栽培中的节本增收特性。  相似文献   

20.
玉米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先进灌水和施肥技术的集成,实现了玉米按需灌水、施肥,将水分、养分均匀持续地运送到根部附近的土壤,提高了水肥利用率,达到节本增效、提质增效、增产增效目的,比传统灌溉可节水30%以上,提高化肥利用率30%以上,增产30%,收入增加20%,节省用工3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