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选育出果实皮色在西瓜市场上颇受欢迎的绿底带花纹、外形与"新红宝"相似、且丰产稳产、抗病和抗衰力较好的杂种一代大果型普通西瓜新组合,以满足西瓜生产多元化发展的需求。【方法】1997年秋,以xy-1-2-5-1-2自交系为母本、Nb-3-3-1自交系为父本,共计杂交组配7个组合,并于1998年进行春秋两造的大田组合测试及室内分析鉴评,2000~2010年进行多点示范与大面积生产试验。【结果】选育出大果型普通西瓜新品种"桂红二号",该品种中早熟,全生育期春季100~105d、秋季75~80d,开花至果实成熟期32~34d;植株长势中强,分枝能力中等,较抗炭疽病等病害,易坐果;果实长椭圆形,表皮绿色布深绿条带,皮厚1.0~1.2cm,耐贮运;一般单果重7~9kg,丰产稳产;果肉红色,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0%~12.0%,肉质嫩脆清甜,口感佳。2006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结论】"桂红二号"大果型普通西瓜生长势强、丰产稳产、抗病性好、适应广、外观美,适合广西、海南等各西瓜产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解决广西四倍体西瓜生产连茬存在枯萎病危害的难题提供依据。【方法】以广西本地葫芦作砧木,与广西四倍体西瓜自交系402、403和四倍体西瓜杂交组合403×B15、403×JL、402×JL进行嫁接育苗和嫁接栽培试验,观察嫁接成活率及嫁接栽培对四倍体西瓜早熟性、枯萎病抗性、产量、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5个嫁接组合的嫁接亲和性好,成活率高达97.14%~100.00%;第2雌花开花期比实生苗晚2~3 d,节位升高1~2节;高抗枯萎病;平均单果重和产量均优于实生苗栽培,以402×JL增产效果最明显;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瓤色、质地、口感风味与实生苗栽培无明显差异。【结论】采用广西本地葫芦作砧木,与广西四倍体西瓜自交系402、403和四倍体西瓜杂交组合403×B15、403×JL、402×JL进行嫁接栽培是可行的,适宜在大田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稻鸭共育”有机稻生产模式基础上,结合广西在优质稻生产优势,探索“猪—鸭—蚯蚓—优质稻”有机稻生产模式,并对该模式下的有机稻栽培技术进行研究,以丰富广西的有机稻生产模式,为广西有机稻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桂育4号”为参试品种,采用裂区设计,设3个施肥量(3750、4500、5250 kg/ha)与3种种植密度(30.0、33.0、37.5万穴/ha),测定株高、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等。【结果】各处理产量都在5.25 t/ha以上,最高产量达到6972.0 kg/ha。施肥量从3750.0~5250.0 kg/ha,种植密度从30.0万~37.5万穴/ha,产量均逐渐增加,早、晚季施肥量为5250.0 kg/ha、种植密度为37.5万穴/ha的产量最高。【结论】“猪—鸭—蚯蚓—优质稻”有机栽培模式及有机稻栽培技术能获得较高产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地下穴灌技术对苹果树冠下土壤水分分布和叶片水分利用率的影响,明确地下穴灌方法的作用特点。【方法】以8年生苹果树为试材,通过穴贮肥水和地面集中灌溉的比较,研究地下穴灌处理果树冠下土壤水分时空分布,分析苹果叶片光合性能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采用地面集中灌溉处理,果树冠下土壤含水量在灌溉后第3天快速下降,土壤水分主要集中于10—30 cm土层,水分分布区呈“盘子状”。采用地下穴灌土壤含水量在灌溉7 d后迅速下降,土壤水分主要集中在40—60 cm土层。地下穴灌使土壤含水量在较长时间内维持最高水平,土壤水分“上少下多”,分布区如正立的“葫芦状”;采用穴贮肥水灌溉处理后,土壤水分主要分布在10—60 cm土层,分布区如“圆筒形”。采用地下穴灌的果树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及水分利用率在3种灌溉方式中均最高。【结论】地下穴灌将土壤水分稳定在根系集中分布层,提高了光合速率和叶片水分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四倍体西瓜嫁接栽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解决广西四倍体西瓜生产连茬存在枯萎病危害的难题提供依据。【方法】以广西本地葫芦作砧木,与广西四倍体西瓜自交系402、403和四倍体西瓜杂交组合403×B15、403×JL、402×JL进行嫁接育苗和嫁接栽培试验,观察嫁接成活率及嫁接栽培对四倍体西瓜早熟性、枯萎病抗性、产量、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5个嫁接组合的嫁接亲和性好,成活率高达97.14%~100.00%;第2雌花开花期比实生苗晚2~3d,节位升高1~2节;高抗枯萎病;平均单果重和产量均优于实生苗栽培,以402×JL增产效果最明显;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瓤色、质地、口感风味与实生苗栽培无明显差异。【结论】采用广西本地葫芦作砧木,与广西四倍体西瓜自交系402、403和四倍体西瓜杂交组合403×B15、403×JL、402×JL进行嫁接栽培是可行的,适宜在大田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压砂西瓜生产的经济效益,宁夏农林科学院种质资源研究所选育出压砂地专用中熟西瓜新品种宁农科1号。该品种是以高代自交系M204-3为母本,以自交系F306-7为父本配制的杂种一代,于2010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结果表明,该品种全生育期105d左右,果实发育期35d左右;植株生长势强健,易坐果;果实椭圆形,绿底覆墨绿色条带,外形美观;瓤质红色,脆甜。果实整齐度好,商品率高;是高产、抗病、耐贮运的优质品种。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满足玉米消费市场的需求,选育兼具甜玉米和糯玉米风味的优良鲜食玉米品种。【方法】对由甜糯双隐性(wxwxsh2sh2)玉米自交系与优良糯玉米自交系杂交组配鉴定筛选出的较好的20个甜糯玉米杂交组合,采用间比法进一步种植筛选,调查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性状,并依据玉米品种审定标准进行综合评分。【结果】参试玉米组合中,综合评分>90.0分的有14个,排名前10的组合是SW13>SW07>SW03>SW20>CK>SW15>SW11>SW05>SW06>SW16,组合SW13、SW07、SW03、SW20综合评分高于CK。【结论】组合SW13、SW15、SW07、SW03和SW20生育期、苗期长势、植株性状、抗倒性、抗病性、丰产性、外观品质和品尝品质等综合评价优于其他组合,可进一步参加广西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我国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和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分析四川省耕地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再造一个成都平原”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在此基础上提出“再造一个成都平原”的建议。【结果】四川省耕地主要存在人均耕地少、人增地减矛盾突出、中低产田(土)面积大、耕地质量差、耕地利用强度高、土壤侵蚀严重、施肥不合理、耕地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污染严重、耕地后备资源匮乏等问题。【建议】做好土地规划设计工作、加强土地整理、提升土壤肥力、建立高效农作模式、开展耕地地力和土壤污染监测等,以加快四川省农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满足消费者对糯玉米新品种的需求,通过自交系的创制,选育品质更佳的甜加糯品种供推广种植。【方法】2012年冬,采用自育自交系×外引自交系的杂交模式,组配多个玉米自交系杂交组合;2013年鉴定筛选出若干组合于2014-2015年参加联合多点品比试验,在品比试验中,改01-1b×中zip233表现最佳,于2015年定名为甜糯133。【结果】2016-2017年,甜糯133参加福建省甜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15 793.6 kg·hm~(-2),比对照品种苏玉糯5号增产22.79%。2018年4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玉20180007)。【结论】该品种属中大穗型甜加糯鲜食玉米单交种,具有适应性广、丰产性好、稳产性较高、品质优等特点,适宜在福建省及相似生态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新选育玉米自交系的利用和新组合测配提供依据。【方法】以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10个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采用“温带×热带、亚热带”杂交模式,按不完全双列杂交配组,并对25个杂交组合进行农艺性状鉴定,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分析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效应。【结果】杂交组合在产量、穗长、穗粗、穗行数、百粒重和出籽率等性状的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父本产量GCA值大小顺序为:柳5112>柳5115>柳2006>柳2106>柳5108,母本为:柳4073>柳4075>柳407>柳4209>柳4206。杂交组合柳4075×柳5112、柳4073×柳5112、柳4073×柳2106等6个组合的SCA值远高于其他组合。【结论】自交系柳407、柳4073、柳5112、柳5115的GCA效应值比较高,其组配的杂交种在产量、穗长、行粒数等性状上具有明显优势,具有较好的杂种优势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11.
桂红二号是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育成的优质、丰产、抗病的大瓜型花皮有籽西瓜品种,2006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果实长椭圆形,表皮绿色布深绿条带,皮厚1.0~1.2cm,瓜瓤鲜红色,肉质嫩脆清甜,汁多,剖面好,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12°,皮质坚韧,耐贮运。单瓜重8-12kg,产量68t/hm2。该品种适应性广,适合种植西瓜的地区均可栽培,重茬地需要嫁接栽培。  相似文献   

12.
广西公共传媒农村信息服务现状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广西公共媒体农村信息服务的类型、服务方式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提高农村信息服务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及网站,对地方移动通讯、电信、广播电视、农业网站、报刊杂志媒体的服务类型、服务形式、服务内容、用户数量进行统计,分析广西公共传媒农村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结果】移动通讯、电信、广播电视、农业网站、报刊杂志等传媒在农村信息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短信息内容有限、部分农户无法承担服务费用、农业网站信息利用率不高、专家热线电话质量不高、广播电视播出时间较短、信息捕捉较困难等问题。【建议】提出了加强新型媒体的开发、应用3S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整合特色信息资源、构建“一站式”门户服务平台、构建广西地方报刊“开放存取”网络平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各媒体间和媒体与科研院校间的合作和交流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选育出优质、高产的水稻新品种,提高广西优质稻的产量和品质。【方法】利用从广东引进的优质稻“丰美占”分离植株经3年5代系统选育而成。【结果】优质稻新品种“玉美占”具有高产、稳产、米质优、分蘖力强、适应性广等特点,生育期早造128 d左右,晚造110 d左右, 2012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结论】“玉美占”是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优质稻新品种,适宜在桂南、桂中和气候相似的华南双季稻作区早晚造种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南宁市常见行道树大王椰子和扁桃对环境因子的影响。【方法】以南宁市民族大道上栽植的大王椰子和扁桃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理生态学方法,在2008年1、5、7、10月4个不同季节测定裸地地表和树下的空气温度、湿度及大气辐射日变化。【结果】相对于裸地地表,大王椰子和扁桃在一年的4个测试季节中,其树下的空气温度和大气辐射均有明显降低,但树下空气湿度没有明显差别;两树种树下空气温度和大气辐射的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而空气湿度的日变化曲线呈“U”型。【结论】大王椰子和扁桃对环境有改善作用,但作用效果不完全一致,扁桃对温度和大气辐射的降低效果非常明显,遮荫效果较好,而棕榈科的大王椰子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5.
正西瓜品种封阳3号(审定编号:桂审瓜2016023号)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广西信都红籽瓜研究发展中心、广西贺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品种来源:母本EdSW05-008,利用ZXG00059与ZXG00222杂交,经7年10代选育而成的高代自交系;父本EdSW05-105,利用"道县红"与"宁夏红"杂交,经7年10代选育而成的高代自交系。该品种符合广西西瓜品种审定标准,已通过审定,可在广西作籽用西瓜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选育桃新品种,丰富平谷地区桃栽培种类。【方法】该品种为自然条件下芽变选育,进行多点区域试验,与亲本进行性状比较。【结果】选育的品种果实近圆形,果顶平圆,微凹,果形整齐;平均果重250g,大果重400g。果肉乳白色,近核处白色,肉质硬,离核;风味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3.8%。自然坐果率高,丰产,平谷地区7月下旬成熟,果实发育期92d左右。【结论】‘谷丰’是‘大久保’的早熟芽变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杨松 《农村百事通》2006,(14):27-28
广西农科院园艺研究所(邮编:530007,电话:0771-3245057)选育的有子西瓜新品种“桂红二号”,前不久通过了广西品种审定。该品种果实生育期平均31天,生长势中强,抗病性强,易坐果,果实商品率91.1%,平均单果重约5.7公斤,果实长椭圆形,表皮绿色布深绿条带,果皮约1.2厘米,果肉红色,肉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选育出优质、高产的水稻新品种,提高广西优质稻的产量和品质。【方法】利用从广东引进的优质稻“丰美占”分离植株经3年5代系统选育而成。【结果】优质稻新品种“玉美占”具有高产、稳产、米质优、分蘖力强、适应性广等特点,生育期早造128d左右,晚造110d左右,2012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结论】“玉美占”是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优质稻新品种,适宜在桂南、桂中和气候相似的华南双季稻作区早晚造种植。  相似文献   

19.
菊城龙旋风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以自育纯合材料开封106号为母本、开封204号材料为父本选育而成的优质早熟西瓜新品种,2014年通过河南省审定,该品种植株长势强,具有丰产潜力大、稳产性好、适应性强等特点。本文作者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品质和抗性,并对其丰产性和稳产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大红虎是以M1027T为母本,F1134T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熟、抗病性强的中果型西瓜新品种。全生育期75~90 d。果实短椭圆形,平均单果重5.2 kg,耐贮运,外观美,商品性好。该品种于2016年通过广西审定。适宜在广西、广东和海南等省区栽培。本文作者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目标、选育经过、特征持性、产量表现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