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防放线菌对黄瓜生长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禚苏  郑璐  张丽琼 《南方农业学报》2011,42(11):1357-1360
[目的]研究生防放线菌与草木灰混合包农黄瓜种子对黄瓜的生长效应,为黄瓜栽培与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生防放线菌与草木灰1:50、1:25、1:10及纯草木灰混合包衣黄瓜种子处理,探讨不同比例的生防放线菌对黄瓜种子出苗、黄瓜幼苗株高、根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生防放线菌对黄瓜出苗有抑制作用,但适宜浓度的生防放线菌制剂能促进黄瓜幼苗株高和根的生长,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过氧化氧酶及硝酸还原酶活性.[结论]在黄瓜生产中,可以采用生防放线菌制剂:草木灰=1:25的菌粉包衣黄瓜种子,以提高黄瓜的产量和品质,提高黄瓜种植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施肥途径增加生防放线菌数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自然和灭菌条件下,无机肥、有机肥、草木灰及腐植酸对土壤中接入生防放线菌Act11、Act12数量的影响。【结果】①自然和灭菌条件下,加入的养分对土壤中接入生防放线菌繁殖数量均有一定的影响。②自然条件下,不同用量的有机肥、无机肥、腐殖酸和草木灰,对Act11和Act12数量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灭菌条件下,不同用量有机肥和无机肥对Act11和Act12数量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草木灰对Act11及腐殖酸对Act12数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其他处理差异无规律性。灭菌条件下生防放线菌数量远高于自然条件下。【结论】向土壤中施入有机肥,可明显促进接入放线菌在土壤中的生长繁殖,提高生防放线菌的防病促生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供试生防放线菌Act1、Act8和Act11与生防真菌C、D、M1和M2混合接种对辣椒根系生长、生防菌定殖能力及辣椒叶片和根系诱导抗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皿内拮抗试验确定适宜的生防真菌与生防放线菌组合,以甜椒和线椒幼苗为供试材料,蘸根接种处理后,于30和31 d时测定生防菌在辣椒根部的定殖量及辣椒叶片和根系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研究不同接种处理对生防菌在辣椒根部定殖能力及辣椒叶片和根系PPO活性的影响。【结果】(1)4株生防真菌与3株拮抗性生防放线菌形成的12个组合中有7个组合混接菌种之间无相互拮抗作用。(2)生防菌混合接种时甜椒叶片PPO活性的增率大于生防菌单独接种,混和接种处理的最大接种增率约为单接处理的5倍。(3)生防菌单独接种可使甜椒根系PPO酶活异常升高,但生防菌混接(除Act1+C、Act11+C、Act11+M1和Act11+M2外)会导致甜椒根系PPO活性降低。(4)Act1与生防真菌C、M1、M2混接和Act8与D、M1、M2混接均可明显促进甜椒根系生长。(5)在混接处理中,供试生防真菌不能促进生防放线菌在甜椒根内定殖,但M1可促进生防放线菌在甜椒根表的定殖;供试生防放线菌均能促进真菌M2在甜椒根内的定殖。【结论】生防真菌与生防放线菌混合接种(除Act8+D、Act11+D外)对辣椒叶片PPO活性的提高幅度大于单独接种,混合接种(除Act11+C、Act11+M1、Act11+M2外)对根系PPO活性的降低幅度大于单独接种;混合接种不能促进生防放线菌在辣椒根内定殖,但能显著促进根系生长。  相似文献   

4.
3株放线菌对甜瓜幼苗的促生与抗性诱导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3株生防放线菌Act1、Act11和Act12对甜瓜枯萎菌(TF)和西瓜枯萎菌的拮抗性,及其对甜瓜幼苗的促生作用和叶片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诱导作用,为防治西甜瓜枯萎病提供高效生防放线菌。【方法】通过琼脂块法和无菌发酵滤液试验,研究了3株放线菌对TF和西瓜枯萎菌的拮抗性及其无菌发酵滤液对甜瓜种子胚轴、胚根生长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3株放线菌对甜瓜幼苗叶绿素相对含量、甜瓜根系质量和根系活力的影响以及对甜瓜叶片PPO活性的诱导作用。【结果】①供试放线菌对TF和西瓜枯萎菌的拮抗圈直径均超过17mm,其无菌发酵滤液对TF和西瓜枯萎菌的抑菌率为2.65%~65.27%,且能促进甜瓜胚轴、胚根生长,提高甜瓜种子活力。②放线菌Act1、Act11和Act12以1.5 g/kg的接种量与TF混接,甜瓜幼苗叶绿素相对含量较单接TF分别增加了17.57%,13.54%和11.59%,差异显著(P0.05);放线菌Act11以1.5 g/kg接种量与TF混接,甜瓜幼苗根系质量较单接TF处理增加了53.33%;放线菌Act1和Act12以2.0 g/kg接种量与TF混接,甜瓜幼苗根系活力较单接TF分别增加了416.67%和166.67%,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③放线菌Act11、Act12以1.5 g/kg接种量与TF混接,甜瓜幼苗叶片PPO活性较单接TF分别增加了45.06%,50.20%。【结论】3株生防放线菌对TF和西瓜枯萎菌均具有较强的拮抗性,在一定接种量下,对甜瓜幼苗具有促生和提高诱导抗性的作用,此作用在放线菌与TF混接时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外源NO对渗透胁迫下黄瓜(Cucumis sativus L.)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作用。【方法】在25% PEG-6000胁迫下,研究0.1和0.5 mmol•L-1SNP(硝普钠)对黄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叶片氧化损伤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0.1 mmol•L-1 SNP处理能显著缓解25%PEG-6000的胁迫伤害,使黄瓜种子萌发率提高0.24倍,发芽指数提高0.86倍,活力指数提高3.01倍;幼苗株高、根长和干重分别提高1.15,2.17和1.16倍;叶片Pro含量提高50.99%,SOD,CAT,POD和APX活性分别提高42.39%,66.58%,79.03%和116.39%,MDA含量降低80.50%。与0.1 mmol•L-1 SNP处理相比,0.5 mmol•L-1 SNP处理促进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缓解叶片氧化损伤和提高保护酶活性的作用明显或显著降低。【结论】0.1 mmol•L-1 SNP能显著促进渗透胁迫下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明显缓解叶片氧化损伤,显著提高SOD等保护酶活性;0.5 mmol•L-1 SNP的有效作用减弱,甚至抑制SOD活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魔芋软腐病株根区、根表土壤及根系大量存在的优势真菌F3和F8是否具有致病性和化感活性;筛选针对该优势真菌及魔芋软腐病原细菌的高效广谱生防放线菌。【方法】从魔芋健株和病株中分离F3和F8菌株,根据菌落形态及rDNA-ITS序列分析对2株真菌进行鉴定;离体侵染法测定菌株对魔芋球茎及胡萝卜离体组织的致病性;测定真菌粗毒素溶液对甜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化感活性;采用琼脂块和发酵滤液法筛选能拮抗优势病原真菌和魔芋软腐病原细菌的生防放线菌。【结果】1在魔芋软腐病株根区、根表土壤及根系中存在大量的F3和F8,经鉴定,2株真菌分别为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其发酵粗滤液对魔芋离体球茎及胡萝卜有致病性,其粗毒素溶液能抑制甜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2筛选得到6株对优势病原真菌镰刀菌和魔芋软腐病原细菌均有较强拮抗作用的生防放线菌。【结论】魔芋软腐病株根区、根表土壤及根系大量存在的优势真菌腐皮镰刀菌和尖孢镰刀菌具有致病性和化感抑制活性,是魔芋软腐病发生时的复合侵染有害菌之一;以2株镰刀菌为靶标菌筛选到的6株生防放线菌对魔芋软腐病株根域大量存在的优势有害真菌及软腐病原细菌均有较强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7.
放线菌制剂对番茄PPO活性及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2种放线菌制剂对供试番茄生物量、保护性酶活性的影响,探索生防菌剂的防病促生机理。【方法】以Act1(加州链霉菌Streptomyces californicus)、Act2(假刺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pseudovenezuelae)、Act11(肉质链霉菌Streptomyces carnosus)、Act12(密旋链霉菌Streptomyces pactum)及Act8(1株未定种的链霉菌Streptomyces sp.)5种放线菌为材料,制成菌剂BCA1(由放线菌Act1、Act11和Act12按1∶1∶1的质量比混合而成)和菌剂BCA2(由Act1、Act2和Act8按1∶1∶1的质量比混合而成)2种放线菌制剂。以不接菌为对照,分别将BCA1和BCA2进行稀释后对番茄进行蘸根处理,采用常规称质量及PPO酶活性测定法分别对番茄生物量及叶片PPO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2种放线菌制剂均使苗期番茄叶片PPO活性降低,根系PPO活性升高,随着植株生长期的延长,菌剂对PPO活性的影响逐渐减小。②接种2种放线菌制剂对番茄生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BCA1使番茄的总生物量、茎质量、根系质量及须根质量分别增加了44.27%,47.38%,14.58%及52.85%;BCA2使番茄的总生物量、茎质量、根系质量及须根质量分别增加了46.87%,47.89%,42.63%及93.65%。【结论】接种放线菌制剂对番茄有明显的促生作用,可促进根系生长,增加生物量,并提高根系PPO活性,进而增强番茄根系的免疫力和抗病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改良非致病性尖镰孢FO47的综合性状,获得具有较好防效的生防菌株。【方法】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将非致病性尖镰孢FO47和生防放线菌153进行融合,通过形态特征和菌落直径生长情况对融合菌株进行初筛,并采用西瓜苗期生长发育、防病效果和抗药性试验对所获得的初筛菌株进行复筛。【结果】筛选出14株菌落直径较FO47生长快的再生菌株,其中菌株F1-35、F1-38、F1-1和F1-41能够促进幼苗生长,菌株F1-35处理西瓜幼苗后单株鲜质量较FO47提高了36.93%,根长较FO47增加了19.07%。菌株F1-35、F1-38和F1-4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超过50%,其中菌株F1-35的防治效果最好,达到59.04%。菌株F1-4对多菌灵表现出较高的抗性,说明菌株F1-4可以与低质量浓度多菌灵混合使用防治西瓜枯萎病。【结论】筛选出3株综合性状得到提高的再生菌株,说明原生质体融合是改良生防菌株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棉花黄萎病生防链霉菌25、Z9、Z13、X4对棉花光合生理特性和生长的影响及其在棉花根内的定殖情况。【方法】采用盆栽接种试验、根内微生物培养测数法,以不接链霉菌、大丽轮枝菌(VD)为空白对照,研究4株链霉菌活菌制剂单独接种及与VD混合接种后,链霉菌对棉花幼苗光合生理特性和生长的影响及其在棉花根内的定殖量。【结果】①链霉菌25、Z9、Z13单独接种或与VD混合接种时,均能提高棉花幼苗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②4株链霉菌均能明显提高棉花幼苗整株和根系鲜质量,其中Z9促生作用最稳定,接种1次后,其单独接种或与VD混合接种处理棉花幼苗根系长度较空白对照、VD单独接种处理增加了56.6%~58.1%,根系鲜质量增加45.9%~54.0%(P<0.05)。③菌株Z13、25、X4单独接种及与VD混合接种时均可在棉花根内稳定定殖,在菌剂拌土接种后60d,在棉花根内的定殖量仍可达到(2.0~32.0)×102 cfu/g;Z9接种2次后也能在棉花根内定殖,但定殖量较少。【结论】供试链霉菌能明显提高棉花幼苗光合生理并促进棉花生长,2次接种能促进链霉菌在棉花根内定殖。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施用3种放线菌剂对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黄瓜植株生长的影响,为利用生防菌剂防治根结线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感病的华北生态型黄瓜9930为试验材料,将其播种于未接种放线菌剂的基质,及按1.5 g/L分别混合有密旋链霉菌(Act12)、微白黄链霉菌(T4)、娄彻氏链霉菌(D74)的基质,依次用Mi、Act12+Mi、T4+Mi、D74+Mi表示,待黄瓜幼苗长至两叶一心时接种1 500 mL-1南方根结线虫卵悬浮液2 mL。为了观察预先接种放线菌剂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分别在幼苗接种根结线虫后30 d和58 d统计黄瓜的根结数和根结指数,测定茎粗、地上部和地下部鲜质量和全株鲜质量;在幼苗接种后30 d采用苏木精 伊红染色法制作石蜡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根结内的巨细胞。采用综合隶属函数值评价3种放线菌剂对南方根结线虫病的防治能力和黄瓜的促生能力。【结果】1)与仅接种线虫的处理Mi相比,Act12+Mi、T4+Mi、D74+Mi处理的黄瓜幼苗根结数分别显著降低了44.56%,39.26%和41.38%,T4+Mi、D74+Mi处理的根结指数也显著降低;T4+Mi处理的成株期黄瓜根结数和根结指数也显著低于Mi处理。石蜡切片结果表明,与Mi相比,3种放线菌剂显著抑制黄瓜幼苗根系巨细胞体积扩大,抑制效果依次为T4、D74、Act12。2)与不接种放线菌也不接种根结线虫的对照(CK)相比,接种T4和D74后,黄瓜幼苗地上和地下鲜质量显著增加,须根数也显著增多;接种Act12的黄瓜幼苗地下鲜质量显著增加。与Mi处理相比,T4+Mi处理的成株期黄瓜地上、地下鲜质量和全株鲜质量均显著升高,Act12+Mi和D74+Mi处理成株期的黄瓜地下鲜质量也明显增大。综上可知,接种T4对黄瓜生长具有较好的促生作用。3)隶属函数值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T4的综合隶属函数值最大,其次是D74,Act12的最小。【结论】3种放线菌剂对黄瓜生长均具有促生作用,对黄瓜根结线虫病害均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其中微白黄链霉菌(T4)的促生和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伽师甜瓜猝倒病生防放线菌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离、鉴定引起伽师甜瓜(Cucumismelo L.)猝倒病的病原菌,筛选可用于甜瓜猝倒病生物防治的拮抗性放线菌。【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伽师甜瓜猝倒病的病原菌,用琼脂块法和无菌发酵滤液抑菌性试验筛选拮抗瓜果腐霉的生防放线菌,搭片法观察生防放线菌菌丝与瓜果腐霉菌丝间的相互作用。【结果】伽师甜瓜猝倒病的病原菌为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筛选出7株对瓜果腐霉具有显著拮抗性的生防放线菌,其中8号放线菌对瓜果腐霉的拮抗环宽度为13.3mm,其无菌发酵滤液对瓜果腐霉的抑菌率在培养120h时高达88.3%。【结论】7株生防放线菌对由瓜果腐霉引起的伽师甜瓜猝倒病均有显著抑制作用;7株生防菌可通过产生抗菌物质或缠绕、消解菌丝的方式抑制瓜果腐霉生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顶孢霉Ahy1对作物的安全性及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生测和生理生化分析法,测定了顶孢霉(Ahy1)孢子悬浮液对小麦和黄瓜种子萌发、体内酶活性以及对6种作物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在25℃,相对湿度75%条件下,不同浓度的悬浮液对小麦和黄瓜种子萌发及根长生长表现出高抑和低促作用;对小麦种子中4种酶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对黄瓜种子中SOD、POD表现为促进作用,相对抑制率分别为-82.51%和-35.96%,对CAT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Pro含量影响不明显.对菜豆、小麦、玉米、辣椒、茄子、黄瓜6种供试作物株高平均抑制率分别为-18.62%、-8.12%、-11.11%、-8.56%、-6.61%和-1.71%;对菜豆、小麦幼苗鲜质量的相对抑制率分别为-21.10%、-14.29%,对辣椒、菜豆、茄子和小麦干质量抑制率分别为-16.41%、-15.59%、-15.10%和-9.50%,表现促生作用,但对黄瓜和玉米的干质量表现抑制作用.【结论】Ahy1菌株不同浓度孢子悬浮液处理供试作物21d后,均未见任何发病症状,植株生长正常,对供试作物生长没有明显可见影响.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土传病原真菌拮抗放线菌的抗病促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26株供试拮抗放线菌中筛选对马铃薯土传病病原真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及硫色镰刀菌(Fusarium sulphureum)有较强拮抗性的高效生防放线菌菌株。【方法】采用皿内琼脂块法和发酵液抑菌试验筛选生防放线菌菌株;采用搭片法研究6株强拮抗放线菌对病原菌菌丝的溶解作用;放线菌发酵液浸种方法研究9株强拮抗放线菌发酵液的促生作用。【结果】①供试26株拮抗放线菌中,拮抗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硫色镰刀菌(Fusarium sulphureum)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的放线菌分别为25,24和17株。②球孢链霉菌(S.globisporus)、球孢链霉菌球孢亚种(S.globisporus subsp.Globisporus)和锈赤蜡黄链霉菌(S.rubiginosohelvolus)均可溶解2株供试镰刀菌菌丝。③9株强拮抗放线菌的无菌发酵滤液均能抑制3株马铃薯病原菌的生长,其中多产色链霉菌1(S.polychromogenes 1)、球孢链霉菌球孢亚种(S.globisporus subsp.Globisporus)和锈赤蜡黄链霉菌(S.rubiginosohelvolus)的无菌发酵滤液对病原菌的抑菌率为45.1%~100.0%。④9株强拮抗放线菌无菌发酵滤液在适宜浓度下均可促进甜瓜种子胚根、胚轴的生长,其中多产色链霉菌1(S.polychromogenes 1)、球孢链霉菌球孢亚种(S.globisporus subsp.Globisporus)和锈赤蜡黄链霉菌(S.rubiginosohelvolus)无菌发酵滤液原液可使甜瓜种子胚根、胚轴长度较对照分别增加26.7%~67.0%和62.1%~104.5%。【结论】筛选出的多产色链霉菌1(S.polychromogenes 1)、球孢链霉菌球孢亚种(S.globisporus subsp.Globisporus)及锈赤蜡黄链霉菌(S.rubiginosohelvolus)兼具抗病促生作用,可作为马铃薯黑痣病及干腐病的生防放线菌,其实际的生防效果尚待进一步的盆栽及田间试验证实。  相似文献   

14.
在温室内进行了草木灰育苗基质对黄瓜幼苗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黄瓜在不同pH值草木灰基质中生长不同,基质的pH=8时,黄瓜的生长较好;在草木灰基质中以3∶1的比例施用硝态氮肥和铵态氮肥,可使黄瓜幼苗生长更好;黄瓜对氮肥的总需求量较少,用草木灰制作黄瓜育苗基质时,氮肥用量为240mg·kg~(-1)即可满足黄瓜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放线菌剂对黄瓜幼苗生长及叶片PPO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黄瓜幼苗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3种生防放线菌剂单接和与病原菌混接对黄瓜的促生作用及对黄瓜叶片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供试放线菌制剂对黄瓜幼苗有显著的促生作用,在接种量为1.5 g/kg、20 d时,菌剂Act12(密旋链霉菌,Streptomyces pactum)单独接种处理后,黄瓜植株总质量、根系鲜质量、根系长度、根系活力及叶面积分别较对照CK提高18.8%、225.0%、57.3%、482.0%及45.3%;Act12与黄瓜枯萎菌HK混合接种时,其各对应指标测值分别较对照HK提高78.9%、114.6%、162.6%、443.4%及50.0%。②施用菌剂后对叶片诱导酶PPO活性有一定提高,45 d时,单接Act12(1.5 g/kg)较对照增加了54.4%。③接种放线菌剂对黄瓜幼苗叶片绿色度SPDA无明显影响。以上结果表明,施用放线菌剂能显著促进黄瓜生长发育,对根系生长及活力的促进作用尤为明显,并使黄瓜产生诱导抗性。  相似文献   

16.
生防放线菌153固态发酵条件的优化及其耐热力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生防放线菌153的固态发酵条件,并考察其耐热力,为生防放线菌的大规模生产及活体菌剂的研制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将发酵物的含菌量作为筛选指标,以玉米粉、甘油、蔗糖、葡糖糖和可溶性淀粉为碳源,以小米粉、蛋白胨、酵母浸粉、黄豆粉和尿素为氮源,通过单因素试验获得适宜的碳、氮源,再采用L25(56)正交设计优化固体培养基配方,在此基础上确定固态发酵终点以及所需的接种量和种子液种龄。最后将壳聚糖、非耕作层黄土、高岭土、炉渣、碳酸钙、面粉和几丁质分别与生防放线菌153菌粉混合,55℃水浴至致死中时,测定生防放线菌153的耐热力,筛选适宜的载体。【结果】生防放线菌153固体培养基配方为:80mg/g麦麸、8mg/g玉米粉、10mg/g小米粉和2mg/g蛋白胨,初始含水量(含0.5g/L石灰的自来水)为60%,在此条件下培养,培养物的含菌量较对照增加了94.1%。生防放线菌153固态发酵培养终点为216h,接种量为20%(每100g固态培养基接种20mL种子液),种子液种龄为84h。生防菌153的适宜载体为壳聚糖和非耕作层黄土。【结论】确定了生防放线菌153的固态发酵条件,该条件可以促进生防菌153的生长产孢,并提高菌株的保存稳定性;确定了筛选生放菌153载体的方法,即55℃条件下水浴处理136min。  相似文献   

17.
生防菌苗床接种对辣椒根域微生态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苗床拌土接种生防菌制剂对辣椒根域微生态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真菌F、放线菌Act 2和Act 8为供试生防菌,采用苗床拌土法接种辣椒,平皿涂抹法测定各处理辣椒根区、根表土壤和根内微生物数量,小区试验研究接种生防菌对辣椒产量的影响。【结果】苗床拌土接种2株生防放线菌和1株生防真菌制剂:(1)可明显增加辣椒根域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减少真菌数量,改变根域土壤中微生物组成,促使辣椒根域土壤微生物类型由真菌型向细菌型转变。其中接种生防真菌F后,小区辣椒根区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66.7%和46.2%,细菌、放线菌与真菌的数量比B/F、A/F分别较对照增加了207.7%和72.2%。(2)显著增加辣椒根表土壤芽孢杆菌数量,减少根区土壤芽孢杆菌数量,根表芽孢杆菌数量增幅和根区土壤芽孢杆菌数量降幅分别为7.5%~246.8%和11.9%~74.5%。(3)显著增加了辣椒根内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其中芽孢杆菌数量增加明显;接种生防放线菌Act 2后,细菌、芽孢杆菌和放线菌数分别增加314.8%,409.1%和77.3%。(4)显著提高了小区辣椒产量,其中接种生防放线菌Act 8后,鲜椒总产量较对照增加了48.8%。苗床接种生防菌后,在辣椒收获期,小区辣椒根区、根表土壤中仍有大量生防放线菌检出(105~106g-1),表明接入的生防菌可在辣椒根区土壤中长时间定殖、存活,持续发挥生防作用。【结论】苗床拌土接种生防菌可显著改变辣椒根域微生物组成和数量,具有明显的促生、增产作用;苗床拌土接种育苗是一种可用于土传病害生物防治的、值得深入研究的接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苗期接种不同丛枝菌根真菌对烟草青枯病防治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漂浮育苗条件下,探讨接种不同丛枝菌根真菌及其结合生防制剂对烟株不同生育时期农艺性状、青枯病抗病效果及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漂浮育苗技术培育烟苗,于播种期分别接种摩西球囊霉、聚丛球囊霉和生防制剂进行烟苗农艺性状、烟叶化学成分及抗病性等比较试验。【结果】与对照相比,各处理均可不同程度改良烟株农艺性状,优化总糖与烟碱、总氮与烟碱的比例,改善烟叶品质;接种摩西球囊霉的菌根苗+生防制剂20 mL对于改良烟株农艺性状和改善烟叶品质具有更好的效果,而接种聚丛球囊霉的菌根苗+生防制剂20 mL对青枯病的防治效果最好,接种摩西球囊霉的菌根苗+生防制剂20 mL次之。【结论】漂浮育苗时接种摩西球囊霉+生防制剂(20 mL)处理可更好的改善烟株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苗期接种不同丛枝菌根真菌对烟草青枯病防治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漂浮育苗条件下,探讨接种不同丛枝菌根真菌及其结合生防制剂对烟株不同生育时期农艺性状、青枯病抗病效果及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漂浮育苗技术培育烟苗,于播种期分别接种摩西球囊霉、聚丛球囊霉和生防制剂进行烟苗农艺性状、烟叶化学成分及抗病性等比较试验。【结果】与对照相比,各处理均可不同程度改良烟株农艺性状,优化总糖与烟碱、总氮与烟碱的比例,改善烟叶品质;接种摩西球囊霉的菌根苗+生防制剂20mL对于改良烟株农艺性状和改善烟叶品质具有更好的效果,而接种聚丛球囊霉的菌根苗+生防制剂20mL对青枯病的防治效果最好,接种摩西球囊霉的菌根苗+生防制剂20mL次之。【结论】漂浮育苗时接种摩西球囊霉+生防制剂(20mL)处理可更好的改善烟株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0.
包衣对黄瓜种子发芽与苗素质的影响(简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使用包衣剂包衣黄瓜种子,测试了种子的发芽状况,结果表明:包衣种子的发芽率、成苗数与对照比较并未降低。由于种衣剂中生物活性物质的存在使得黄瓜幼苗生长加快,酶活力、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及过氧化物酶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