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畜牧市场》2008,(5):66-66
去年夏、秋开始,一种新的病毒性传染病——猪无名高热病在各地相继发生(为蓝耳病的变异毒株,经过病毒基因序列分析该变异毒株为缺失30个氨基酸的美洲株蓝耳病毒。),严重威胁着养殖业的安全。该病传播迅速、死亡率高、治愈率低。不同地区发病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均有差异。大部分发病猪场发病率在50%以上,死亡率高达50~90%。  相似文献   

2.
正1流行特征猪蓝耳病是免疫抑制性疾病,生猪感染蓝耳病毒后造成免疫抑制进而继发感染其它病毒、细菌、寄生虫。特别是变异的蓝耳病毒(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原)感染生猪后,继发或混合感染猪瘟、猪链球菌病、猪巴氏杆菌病、猪伪狂犬病、猪弓形体等疾病,导致病猪临床症状和病变复杂化、严重化,大大提高猪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2临床症状该病有两个明显的变化:一是临床症状严重。体温明显升高,可达41℃以上;皮肤发红或发紫;眼结  相似文献   

3.
去年夏、秋开始,一种新的病毒性传染病——猪无名高热病在各地相继发生(为蓝耳病的变异毒株,经过病毒基因序列分析该变异毒株为缺失30个氨基酸的美洲株蓝耳病毒),严重威胁着养殖业的安全。该病传播迅速、死亡率高、治愈率低。不同地区发病特点、临床症  相似文献   

4.
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疑似病料接种Marc145细胞,发现该病料可使Marc145细胞产生CPE,应用猪蓝耳病病原检测试剂盒从细胞培养物中检测到PRRSV,命名为Gs/Lzh/07株。同时应用RT-PCR方法扩增该分离毒株的非结构蛋白Nsp2基因,并进行了序列测定,发现所扩增到的Nsp2基因有90个核苷酸的缺失。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该分离病毒Nsp2基因与经典毒株PRRSV-ch-1a核苷酸同源性为83.0%,氨基酸同源性为72.7%;与高致病性变异毒株NX和SD核苷酸同源性为95.5%,氨基酸同源性为90.9%,可见该毒来源于2006-2007年流行毒株,说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变异病毒已经在甘肃省存在。该毒株的成功分离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提供数据,也为预防控制该病积累了资料。Nsp2的特性分析为揭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PRRSV在甘肃省的流行特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俗称蓝耳病)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该病是一种免疫抑制病,其感染宿主唯一,且常常继发其他病原感染.该病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曾发生过,并给养猪业带来严重威胁,造成较大经济损失.2010年,国内分离到本病病毒变异毒株,具有高致病性和高致死性,农业部将其引起的传染病命名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并制定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对该病实行严格控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市场扫描     
《农村养殖技术》2012,(10):49-51
杨汉春建议蓝耳病防控长期以来,国内蓝耳病毒株一直是以美洲型为主,经典毒株与高致病性变异毒株同在。历年来该病流行规律各地有其各自特点,但总体流行规律比较类似。该病多呈地方性流行,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其中6-7月份为发病高峰,发病日龄逐步由保育阶段向中猪阶段转移。对于如何防控蓝耳病,专家杨汉春认为,强制免  相似文献   

7.
<正>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在编码Nsp2的基因上发生缺失变异毒株引起的一种猪只死亡率特别高、造成损失巨大的烈性传染病。该病病毒具有致病性强、传播迅速等特点,可以致使猪大批死亡,尤其以仔猪最为明显。为进一步做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科学制定免疫程序,避免该病的发生和蔓延,笔者在山东省聊城市一大型养猪企业饲养的35日龄的仔猪中进行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弱毒  相似文献   

8.
<正>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是在编码Nsp2的基因上发生缺失变异毒株引起的一种猪只死亡率高、造成损失巨大的烈性传染病。该病病毒致病性强,传播迅速,可以致使猪大批死亡,尤其以仔猪最为明显。为进一步做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科学制定免疫程序,避免该病的发生和蔓延,笔者在某大型养猪企业饲养的35日龄的仔猪中进行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弱毒疫苗与灭活苗免疫效果对比实验,并根据农业部  相似文献   

9.
一、对猪蓝耳病的认识(一)充分认识蓝耳病病毒的变异特性蓝耳病病毒(PRRSV)是变异率较高的病毒之一。当前我国猪群中流行的PRRSV流行株呈现多样化趋势,不同毒株之间出现基因重组,活疫苗毒株与流行毒株  相似文献   

10.
正临床上不能认为蓝耳病疫苗毒株与流行毒株相似就预测疫苗会产生保护性免疫力,因为确实有经典株流行猪场免疫经典毒株疫苗后仍不能控制蓝耳病,反而在换用变异毒株疫苗后疫情逐渐得到缓解。目前猪群的蓝耳病带毒感染情况非常普遍,猪群接种蓝耳弱毒疫苗是预防和控制猪场蓝耳病的常用方法。蓝耳病弱毒疫苗能缩短感  相似文献   

11.
近年猪蓝耳病变异株给中国养猪业带业严重危害,笔者在某大型种猪场就曾遇到该病例,诊断经验,对该病毒株变异过程做以如下分析,不当之处与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2.
1蓝耳病毒特征1.1侵害巨噬细胞。特别是对肺部巨噬细胞亲和力极强,构成临床呼吸道症状的基础。1.2持续性感染。本病毒一旦感染猪群,会很长时间不能被清除。1.3高变异性。导致临床上疫苗毒株与猪群感染毒株之间有很大差异,毒株不匹配成为经常。1.4抗体依赖性增进作用。当猪体内有中等以下水平抗体存在时,蓝耳病毒变异速度、复制速度、毒力均会加强。这一点又通常被猪场技术人员忽  相似文献   

13.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通过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发病情况、发病特点、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的阐述,提出了防控该病的具体措施,以期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控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通过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发病情况、发病特点、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的阐述,提出了防控该病的具体措施,以期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控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一)临诊症状 该病的潜伏期差异较大,引入感染后易感猪群发生蓝耳病的潜伏期最短为3天,最长为37天。该病的临诊症状变化很大,且受病毒株、免疫状态及饲养管理因素和环境条件的影响。低毒株可引起猪群无临诊症状的流行,而强毒株能够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临诊上可分为急性型、慢性型、亚临诊型等。  相似文献   

16.
<正>1蓝耳病毒特征1.1侵害巨噬细胞:特别是对肺部巨噬细胞亲和力极强,构成临床呼吸道症状的基础。1.2持续性感染:本病毒一旦感染猪群,会很长时间不能被清除。1.3高变异性:导致临床上疫苗毒株与猪群感染毒株之间有很大差异,毒株不匹配成为经常。1.4抗体依赖性增进作用:当猪体内有中等以下水平抗体存在时,蓝耳病毒变异速度、复制速度、毒力均会加强。这一点又通常被猪场技术人员忽略,导致本病对猪群的伤害进一步加大。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国内蓝耳病毒株一直是以美洲型为主,经典毒株与高致病性变异毒株同在。历年来该病流行规律各地有其各自特点,但总体流行规律比较类似。该病多呈地方性流行,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其中6—7月份为发病高峰,发病日龄逐步由保育阶段向中猪阶段转移。  相似文献   

18.
采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NSP2基因RT-PCR检测方法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毒株试剂盒检测方法,对六盘水市钟山区某猪场发生的一起疑似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进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毒株引起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相似文献   

19.
猪蓝耳病临床诊疗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畜牧养殖业不断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商品流通目益频繁,使得疫病的发生和危害也日益严重.近年来,猪蓝耳病等对养猪业造成巨大损失。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所致的一种繁殖障碍和呼吸道的传染病,其病原体为动脉炎病毒属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有美洲株和欧洲株2个流行毒株,我国境内流行毒株均为美洲株.该病危害形式由母猪繁殖障碍为主转变至以保育猪的呼吸综合征为主.该病由国外传人我国,是严重影响我国养猪业的传染病。临床症状表现以繁殖障碍、呼吸困难、耳朵蓝紫、并发其他传染病为主要特征.目前该病还有一些新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20.
正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一直困扰猪场的一个重大疾病。该病病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是一种变异较快的病毒,因此临床上存在大量致病力与感染力差异较大的病毒株。致病力与感染性不同毒株在猪群广泛存在,导致猪群不同阶段的猪只长期感染,在猪场形成诸多亚群继而导致循环感染。此外,由于猪蓝耳病病毒具有免疫抑制的负面效应,所以目前疫苗免疫难以彻底解决猪群猪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