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该研究的目的是探索苦荞的有效杂交方法及苦荞性状表达与基因之间的关系,为苦荞的杂交育种提供良好的方法.试验以栽培苦荞与野生苦荞为杂交亲本,利用人工常规去雄和人工常规辅助授粉、温汤去雄和利用放大镜人工辅助授粉、解剖镜下人工去雄和人工辅助授粉3种杂交方法开展杂交试验.结果表明:利用人工常规去雄和人工常规辅助授粉,杂交结实率为45%,但后代无分离现象;温汤去雄和利用放大镜人工辅助授粉,结实率为35.3%,后代具有分离现象;解剖镜下人工去雄和人工辅助授粉,杂交结实率为41.8%,后代具有分离现象.具分离现象的F1代植株生长势强,茎、叶、花、果、分枝和落粒性等性状表型与父本及母本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表明杂交是真杂交.  相似文献   

2.
利用去雄、套袋、人工授粉方法研究不同授粉方式和授粉时间对鲁梅克斯K-1杂交酸模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鲁梅克斯K-1杂交酸模自花授粉、异花授粉都能正常结实,结实率达95%以上。异花授粉最佳时间为花开放后1~6 h。花粉量大。风媒传粉,未见昆虫访问。  相似文献   

3.
最近,在水稻杂交育种实践中,有人制造了一种“花蜂”授粉器如图,用于水稻人工授粉。这种新方法,能在真空去雄和收集花粉的操作中,克服旧的人工授粉法的主要缺点,并具有以下优点:采用新鲜花粉进行花对花的授粉,有利提高杂交种子的结实率;能使用早先收集的花粉,吸入到玻璃室并撒落在柱头上;能提高劳动效率7—9倍。  相似文献   

4.
用三种授粉方式(普通去雄授粉,去雄授粉后不套袋,不去雄授粉)比较研究了对小麦×黑麦 F_0的结实率、饱满度、粒型、发芽势、发芽率的差异以及对 F_1的自然结实率与饱满度的影响,以便寻求一种既简便而又有效的杂交方式。结果发现,对与黑麦杂交结实率高的品种,采用不去雄授粉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在实践上使用。此法不仅保证杂种 F_0结实率不降低,而且对 F_0的发芽势、率上也有显著的改进,但对 F_1的结实率与饱满度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发掘海涂互花米草耐盐、水稻高产种质资源,创新互花米草与水稻正反远缘杂交适用方法。[方法]正交:水稻♀温汤杀雄剪颖授粉法、热气杀雄吸花授粉法;反交:互花米草♀剪颖去雄授粉法、连续去雄授粉法、温汤杀雄连续去雄授粉法。[结果]水稻♀热气去雄吸花授粉法比温汤杀雄剪颖授粉法结籽组合数提高34.09%,穗均结籽提高121.21%,出苗率提高60.07%,提高工效6-7倍;互花米草♀连续去雄授粉法比剪颖去雄授粉法结籽组合数增加3.14倍,穗均结籽增加4.21倍,出苗率提高68.47%,提高工效7-8倍。[结论]水稻♀热气去雄吸花授粉杂交法适用于水稻♀×互花米草♂;互花米草♀连续去雄授粉杂交法适用于互花米草♀×水稻♂。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番茄新品种冀番135和冀番136的杂交制种效率,采用蕾期去雄同时人工授粉、蕾期去雄花期授粉以及2次授粉的方法,提出了适合冀番135和冀番136的最佳杂交制种技术,可为科学制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发掘海涂大米草酎盐、水稻高产种质资源,创新大米草与水稻正反远缘杂交适用方法。本文研究了正交法(水稻♀温汤杀雄剪颖授粉法、热气杀雄吸花授粉法)和反交法(大米草♀剪颖去雄授粉法、连续去雄授粉法、温汤杀雄连续去雄授粉法)。结果表明,水稻♀热气去雄吸花授粉法比温汤杀雄剪颖授粉法结籽组合数提高103.23%,穗均结籽提高65.58%,出苗率提高88.67%,提高工效5~6倍;大米草♀连续去雄授粉法比剪颖去雄授粉法结籽组合数增加1.67倍,穗均结籽增加2.83倍,出苗率提高41.79%,提高工效6~7倍。水稻♀热气去雄吸花授粉杂交法适用于水稻♀×大米草♂;大米草♀连续去雄授粉杂交法适用于大米草♀×水稻♂。  相似文献   

8.
稻作杂交技术诸如去雄授粉等问题,常为一般选种家与农业科学工作者所重视,并随时研究改善,期收事半功倍之效。Jodon 氏倡用水稻温水去雄法,在花器不受损伤的情形下举行交配,因此杂交结实率提高,杂交种子结实饱满,杂种第一代成活率高而生长健旺。国内农业科学工作者采用此法甚为普遍。但因去雄时所用方法不适当,稍不注意穗下的茎部因过度弯曲而折  相似文献   

9.
为创造新的种质资源、提高红姜花与金姜花杂交育种工作效率。通过对红姜花与金姜花进行杂交试验,研究了不同授粉处理方法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杂交结实率存在一定差异,傍晚开花前对母本去雄,立即于16:30~18:30授粉可有效提高杂交结实率。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不同成胚率的3个小麦DH株系与同一玉米品种杂交,探讨简化去雄方法对成胚率的影响。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常规去雄方法与剪药+喷水、剪颖不去雄、剪药+剪伤部分柱头等3种简化去雄方法的平均成胚率分别为26.53%、26.49%、27.84%和25.60%,4种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平均自交结实率分别为1.44%、2.35%、6.13%和3.12%,剪颖不去雄的自交结实率显著高于其他3种处理,自交结实率低的原因与授粉偏迟有关。与常规去雄相比,3种简化去雄方法的去雄效率高5倍以上且单倍体胚成胚率相同,可作为小麦×玉米杂交中批量产生小麦单倍体的高效去雄方法单独或组合使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天然授粉、人工杂交授粉、不去雄套袋及去雄不套袋4种方法对耐冬山茶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在自然状态下的结实膨大率最高,人工授粉次之,不去雄套袋的结实膨大率最低为0。综合试验结果,可见耐冬山茶是以异花授粉为主的,并且人工授粉结实膨大率并不高的植物。耐冬山茶的花粉生活力从35.71%~90.29%不等,不同耐冬山茶品种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苹果梨开花授粉结实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苹果梨和南果梨为试材研究发现,苹果梨柱头从开花前1天起至5天内都具有一定接受花粉能力,但前3天接受花粉能力强,交配结实率高,后2天显降低。苹果梨自交不结实,自然杂交的结实率和单果有效种子数显低于人工杂交,人工杂交时,破蕾授粉,破蕾法雄授粉,去雄除花瓣授粉和除整个花冠授粉4种方法对杂交结实率和杂交果的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除花瓣或花冠后未授粉的苹果梨无论隔离与否均不结实,但授粉结实正常。套袋隔离能降低杂交结实率,对杂交果生长发育也有一定影响,杂交时可选择次日开花的大花蕾除花冠后授粉杂交免除套袋隔离;也可直接破蕾授粉套袋隔离,免除去雄过程,减少杂交环节,提高育种效果。  相似文献   

13.
通过调查杂交和回交后代的结实率 ,评价小麦转基因系中位于 B、 D基因组上的 Bar基因向联合山羊草转移的风险。B基因组含有 Bar基因的 Bobwhite 3 1系、D基因组含有 Bar基因的 Bobwhite 71系和联合山羊草作为亲本。采用不去雄、天然授粉 ,去雄、天然授粉和去雄、人工授粉 3种授粉方式以鉴定不同授粉方式对 Bar基因转移的影响 ;通过测定回交后代 Bar基因抗性植株的比例对分别位于 B基因组和 D基因组中的Bar基因进行安全评价。结果表明 ,在不去雄、天然授粉的条件下 ,结实率是非常低的 ,在本次试验中未得到种子。但是 ,在人工授粉条件下 ,可以获得杂种。基因位点在 B基因组或在 D基因组上 ,Bar基因的转移有很大差别。位于 B基因组上 Bar基因向联合山羊草转移比位于 D基因组上的 Bar基因更为困难。因为小麦基因组构成为 AABBDD,联合山羊草为 CCDD,它们有公共的 D基因组 ,在配子形成时 D基因组的染色体不会形成单价体而丢失。试验中 ,( 71系×联合山羊草 )×联合山羊草群体中 Bar基因抗性植株比例较高 ,( 3 1系×联合山羊草 )×联合山羊草未检出抗性植株。因此 ,B或 A基因组带 Bar基因的转基因小麦可以用来控制杂草 ,以减轻抗性基因从转基因小麦中向联合山羊草转移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铁皮石斛授粉结实特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铁皮石斛授粉结实特性,为铁皮石斛生产和育种提供技术基础.[方法]在大棚设施栽培和附树仿生栽培条件下开展杂交、自交和昆虫辅助授粉,以4℃离体冷藏花序之花粉及75%酒精或清水作粘附助剂开展授粉试验测定花粉活力.[结果]铁皮石斛人工授粉杂交结实率达90.51%,自交结实率5.55%,野外昆虫辅助授粉结实率1.82%;4℃离体冷藏花序,9d内平均授粉结实率94.22%,花粉活力随冷藏时间无明显变化;75%酒精或清水作粘附助剂不影响授粉效果,平均结实率91.29%.[结论]铁皮石斛以异花授粉为主,部分自交亲和,自交结实率和自然结实率均较低,人工杂交授粉是铁皮石斛种质资源繁育保护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研究分析了影响番茄杂交制种产量的相关因素,结果认为选择适宜的杂交时期和花期、花序和花别及去雄后授粉的时间,同时,采取重复授粉、花药圆筒套柱头授粉、保留花瓣、贮藏花粉以及除掉母本株上的非杂交果等措施,可以大大提高番茄杂交结实率和种子产量.  相似文献   

16.
人工杂交育种是郁金香新品种选育的主要方法,人工杂交技术是杂交育种成功的关键。本文介绍了郁金香的人工杂交技术,包括母本种球露地定植、父本种球容器定植、花粉采集、花粉萌发率检测、人工去雄、人工授粉和授粉后管理等技术,以期为郁金香杂交授粉及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海拔跨度较大、不同地形小气候特点的山地玉米制种质量及产量。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以自然授粉为对照,研究授粉后去雄或去叶,控制中、下部授粉促籽粒发育等不同授粉技术组合对玉米制种籽粒产量及穗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自然授粉(CK)相比,对华盛玉882、华盛玉2000等2个玉米品种,采用完全人工授粉与完全授粉后去主茎或去雄等3种措施极显著提高了产量、显著降低了千粒质量、对穗行数影响不显著;采用控制中、下部不授粉其他部分完全授粉,完全授粉后去棒3叶或去棒叶等4种措施除完全授粉后只去棒叶措施显著降低了产量外其他3种措施均极显著降低了产量;采用完全人工授粉,完全授粉后去雄或去主茎或去棒叶或去棒3叶及控制中、下部不授粉其他部分完全授粉等7种措施均极显著降低了秃尖长度,穗位高、穗长、穗粗等穗部性状基本相似,影响不显著,7种措施中除完全授粉后去棒3叶措施外其他6种措施均显著提高了结实率。  相似文献   

18.
芸薹属包括多种蔬菜和油料作物,是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最密切的一个属.为了研究白菜型油菜与其近缘种间的杂交亲和性及杂种后代的遗传特征,采用剥蕾去雄和人工授粉方法进行小白菜与甘蓝型油菜种间杂交AACC×Ac Ac以及小白菜与黄芽白不同栽培种间杂交Ac Ac×Ah Ah,并分析杂种后代的表型、花粉育性和细胞学等遗传特征.结果表明,AACC×Ac Ac杂交组合杂交授粉亲和性差,在授粉后出现胚发育夭亡现象,以较低的比例获得了杂种后代,杂种后代表现出生物产量高、生命力旺盛、生长势较强等特点.杂交组合Ac Ac×Ah Ah获得杂种后代的比例较高,杂种后代植株较矮小.AACC×Ac Ac杂种后代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有单价体、不均等分离等异常现象出现,与之相应其花粉育性和结实率也较差.Ac Ac×Ah Ah杂种后代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联会正常,所有染色体都形成二价体,后期I染色体也是均等分离,因此花粉育性好,结实率高.芸薹属杂种后代合成及其遗传特征研究有助于芸薹属栽培植物遗传资源拓展和新品种培育.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铁皮石斛不同授粉方式及人工授粉时温度、湿度条件对授粉结果率及结实率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铁皮石斛是非严格意义上的自花授粉植物,异花授粉结果率和结实率均为最高,杂交授粉结实率的高低与亲本之间的遗传关系密切相关;铁皮石斛授粉时适宜的温度为23℃~25℃,适宜的湿度为80%~90%。  相似文献   

20.
从合理安排播期与田间科学插植分布、高效人工去雄、高效人工授粉、套袋等方面全面介绍了水稻高效杂交技术,以供水稻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