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不同佐剂免疫原对猪旋毛虫病的免疫保护作用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7 日龄旋毛虫成虫可溶性抗原与弗氏完全佐剂(FCA) 、白油司班佐剂、ISA206佐剂和蜂胶佐剂乳化制备免疫原,对试验猪腹腔注射免疫3 次,每次间隔7d ,每头猪的免疫剂量为05mg。最后一次免疫后7d 攻击感染旋毛虫肌幼虫200 条/kg 体重。于感染后第35d 和第120d 剖杀试验猪,用消化法检查计算每克肌肉的荷虫数。结果4 种佐剂免疫猪肌幼虫的减虫率分别为9612 % 、8797 % 、8984 % 和9515 % ,其中以FCA 和蜂胶佐剂免疫组的保护作用最好。表明4 种佐剂均具有免疫增强作用,而蜂胶佐剂在乳化程序、注射、价格及免疫增强作用等方面都优于其它佐剂,更具有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肌旋毛虫的食管腺细胞(Stichocyte)含有多种抗原成份,动物实验证明,其大颗粒成份中的可溶性提取物(s_3)及其经亲和层析进一步纯化的组份(PAW)加用佛氏完全佐剂,可诱发小鼠高水平的保护性免疫。本文将研究 s_3和 PAW 对猪的免疫效果。在进行免疫试验一周前,按以前报导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2011年以来,由于伪狂犬病病毒毒力返强,现有疫苗不能提供充分的免疫保护,加之猪场防疫措施不当等原因,猪伪狂犬病在全国范围内再次暴发流行。面对伪狂犬病新病情,不同的养猪场采用了不同的防控策略,防控效果差异较大。为了比较不同的防控策略优劣,使用gE-ELISA方法对大量临床案例进行检测分析,并对几例典型防控策略的实际防控效果进行分析,希望为现阶段猪场伪狂犬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比较了3日龄及7日龄旋毛虫成虫可溶性抗原的免疫原性,比较了不同佐剂对免疫效果的影响,观察了不同免疫途径对免疫效果的影响及疫苗的免疫持续期。结果表明,3日龄及7日龄成虫可溶性抗原免疫猪所诱导产生的免疫力接近,说明免疫原性基本一致。以白油—司班佐剂乳化抗原的免疫效果优于弗氏完全佐剂(FCA)乳化抗原,其减虫率分别为86.3乏%与70.22%2而且白油—司班佐剂苗的粘稠度适中,便于注射。免疫途径对免疫效果的影响,以成虫可溶性抗原经腹腔注射(IP)的免疫效果优于肌肉注射(IM)。疫苗保存于4℃6个月不影响其免疫效力。猪免疫接种成虫可溶性抗原疫苗后免疫持续期至少6个月。  相似文献   

6.
为准确掌握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O/MYA98/BY/2010株)在生产实际中的免疫效果,以便科学指导养猪场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有效防控猪O型口蹄疫疫情的发生。通过对免疫过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1~3次的断奶育肥猪进行采样检测免疫抗体。结果发现免疫1~2次疫苗的断奶育肥猪的抗体效价不高,合格率达不到70%以上,3次免疫的断奶育肥猪的免疫效果较好,70%以上断奶育肥猪抗体效价可达到8log2以上,且比较整齐。因此,建议有条件的养殖户(特别是规模养猪场)猪O型口蹄疫的免疫最好在间隔28d实行3次免疫,使断奶育肥猪的免疫取得实效,确保生猪对猪口蹄疫O型野毒的抵抗力,保障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比较猪瘟疫苗E2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和猪瘟活疫苗对育肥猪免疫效果和生产成绩的影响,以便为规模猪场在选择猪瘟疫苗时提供参考。本试验从汉中某代养场选取了一批健康的断奶仔猪分成三组,A组免疫猪瘟E2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简称E2亚单位疫苗),B组免疫猪瘟活疫苗(脾淋源),C组为对照组不做猪瘟疫苗免疫。免疫60 d后各组随机抽取10、15和12份血样用猪瘟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猪瘟抗体水平。结果表明接种的两种猪瘟疫苗对育肥猪的免疫效果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E2亚单位疫苗相比于猪瘟活疫苗能够明显提高育肥猪抗体阻断率和降低离散度,并且有助于育肥猪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不同猪圆环病毒疫苗临床免疫效果,本试验以某规模猪场90头断奶仔猪为研究对象,选择了5种PCV-2疫苗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不同疫苗的临床免疫效果,为该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试验结果显示,相对于对照组,免疫组在实验室检测、生产数据以及经济效益评估上均显示一定的优势,猪圆环病毒疫苗的免疫对商品猪圆环病毒病的免疫保护及提高生产效益都是有益的。建议通过病毒血症监测,进行圆环病毒疫苗的选择,对感染压力小的猪场可选择灭活苗,在首免日龄、免疫剂量相同的情况下,推荐使用2针的免疫方案。  相似文献   

9.
猪旋毛虫病疫苗后海穴免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项目对猪旋毛虫病成虫可溶性抗原疫苗经后海穴免疫注射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大鼠经口感染旋毛虫肌幼虫后3或7d剖杀,收集成虫。经超声粉碎、高速离心制备成虫可溶性抗原。将抗原与等体积FCA乳化,按0.25mg/头及0.50mg/头的抗原量分别进行后海穴注射(AP)及腹腔注射(IP),免疫猪只,使之经受旋毛虫的实验室攻击感染及自然感染。结果表明,3日龄及7日龄成虫可溶性抗原的免疫原性基本一致。采用后海穴注射  相似文献   

10.
猪旋毛虫病疫苗后海穴免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项目对猪旋毛虫病成虫可溶性抗原疫苗经后海穴免疫注射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大鼠经口感染旋毛虫肌幼虫后3或7d剖杀,收集成虫。经超声粉碎、高速离心制备成虫可溶性抗原。将抗原与等体积FCA乳化,按0.25mg/头及0.50mg/头的抗原量分别进行后海穴注射(AP)及腹腔注射(IP),免疫猪只,使之经受旋毛虫的实验室攻击感染及自然感染。结果表明,3日龄及7日龄成虫可溶性抗原的免疫原性基本一致。采用后海穴注射疫苗具有减少抗原用量、增强免疫效果的作用。免疫后猪血清抗体滴度增加,呈暂时的细胞免疫抑制现象。后海穴注射疫苗猪群保护率达100%,增加一倍抗原量经腹腔注射的猪群保护率为75.26%。  相似文献   

11.
选用酸化剂、复合酶制剂和益生素三种制剂对幼猪进行了生长发育的比较试验。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5%的酸化剂、0.1%复合酶制剂和0.5%的益生素,可以显著的提高幼猪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19.7%(P0.01)、8.49%(P0.05)和11.03%(P0.05),料重比分别降低了15.0%、8.6%和11.0%,断奶仔猪的腹泻率分别降低了12.5%、12.5%和25.0%。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兽医学报》2017,(10):1847-1851
为研究不同免疫程序对猪蓝耳病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本试验选取42头未免健康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A组对照组,B组免疫弱毒苗组,C组免疫灭活苗组,D组同时免疫弱毒苗和灭活苗组。分别在免疫前和免疫后第14,28,42,56,70天前腔静脉采血,采用ELISA方法检测特异性抗体,同时检测淋巴细胞转化率以及IFN-α、IFN-γ、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显示:免疫后,B组抗体水平显著高于D组(P<0.05)、A组(P<0.01);在免疫后第42天,D组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高于B组、C组(P<0.01),显著高于A组(P<0.01),免疫后第56天,B组淋巴细胞转化率高于C、D组(P<0.05);B组细胞因子水平在免疫后第14天高于其他3组,加强免疫后细胞因子水平均有所下降,在免疫后第70天时升高。结果表明,免疫蓝耳病弱毒苗组免疫效果优于免疫灭活苗组和两种疫苗同时免疫组。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不同猪支原体肺炎灭活疫苗免疫效果,通过对猪群的料肉比、平均日增重、转栏单头均重、死淘率、咳嗽频率、单头药苗费、肺部病变评分和猪血清抗体水平等指标测定,对常见不同菌株的3种疫苗(A、B、C)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将规模化猪场800头1日龄健康仔猪均匀地随机分为3个试验组和1个空白对照组。在7、21日龄对试验组仔猪按疫苗说明书进行免疫接种,空白组仔猪不注射疫苗。所有猪只于21、48、80、140日龄采血及分离血清,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猪肺炎支原体抗体水平。结果显示,接种疫苗A后猪血清抗体水平和阳性率最高,保育阶段和育肥阶段A组料肉比较空白组分别降低了10.8%和13.8%,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19.3%和7.9%,死淘率分别降低了2.64%和1.88%,咳嗽频率分别降低了6.38%和6.00%,单头药苗成本分别降低了2.2和1.9元/头,免疫效果和经济效益均为最好;其次是疫苗B,疫苗C使用效果最弱。结果表明,用不同疫苗免疫接种试验猪后产生的抗体水平和免疫效果存在差异。本试验为猪支原体肺炎灭活疫苗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4.
以肠旋毛虫和新生幼虫研制的混合性旋毛虫病油佐剂疫苗,对118头不同体重猪进行了免疫试验。其中肌肉注射免疫猪108头,间隔20~25d,免疫2次;腹腔注射免疫猪10头,间隔9d,免疫3次。免疫后经过一定时间,给每头免疫猪人工攻击活旋毛虫500条,攻虫后经过1.5~8个月分批次剖检免疫猪,采取咬肌、肋间肌、膈肌、腰肌、后腿肌5个部位的肉样镜检。结果,有7头试验猪共检出已经死亡的旋毛虫9条,其余111头免疫猪均未检出旋毛虫,免疫保护率达94%;疫苗免疫期半年左右;剖检证实,疫苗吸收良好,在注射部位仅见米粒大黄白色疫苗残留物;免疫猪未发现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分别采用快速试纸条法、快速ELISA法、常规镜检法和人工胃液消化法4种方法对1566头屠宰猪做旋毛虫病的检测,旋毛虫检出率分别为1.66%、1.66%、1.21%和1.60%,通过对这4种方法检测效果进行比较,发现快速试纸条法具有特异、敏感、快速、简便的特点,用于现场检测可收到立等可取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不同免疫程序对猪流行性腹泻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免疫程序对猪流行性腹泻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试验选取河南省8个猪场,每个猪场受试猪随机分为2组,采用2次猪腹泻二联灭活苗、2次猪腹泻三联活疫苗、1次猪腹泻二联灭活苗+1次猪腹泻三联活疫苗、2次猪腹泻三联活疫苗+1次猪腹泻二联灭活苗等4种免疫程序进行试验,母猪于产仔当天收集初乳样本942份,采用ELISA法检测猪流行性腹泻(PED) IgA抗体。结果显示,2次猪腹泻三联活疫苗+1次猪腹泻二联灭活苗的免疫效果最好,但成本相对较高,其次是2次猪腹泻三联活疫苗和1次猪腹泻二联灭活苗+1次猪腹泻三联活疫苗,最后是2次猪腹泻二联灭活苗。结果表明,猪腹泻三联活疫苗单独或与猪腹泻二联灭活苗组合使用效果优于猪腹泻二联灭活苗。  相似文献   

17.
强制免疫是指国家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采取制定强制免疫计划,确定免疫用生物制品和免疫程序,以及对免疫效果进行监测等一系列预防控制动物疫病的强制性措施,以达到有计划分步骤地预防、控制、扑灭动物疫病的目的。强制免疫是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有效措施,也是各级政府动物防疫工作的核心内容。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3种疫病是威胁我国养猪业的主要疫病,是属于国家强制免疫的对象。目前,疫苗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这3种疫病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不同免疫方式对猪蓝耳病(HP-PRRS)、猪瘟(GSF)及猪口蹄疫(FMD)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同时分点免疫FMD和CSF,1周后再进行HP-PRRS免疫的方式免疫效果优于其他组合方式。为指导实际生产中猪蓝耳病、猪瘟和猪口蹄疫的免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细小病毒科猪细小病毒(Porcine Darvoviurs,PPV)引起的初产母猪以产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及病弱仔猪,偶有流产,但母猪本身无明显症状。此病流行很广,在欧、美、亚、非及大洋洲很多国家均有报道,我国的各省市相继分离到猪细小病毒,本病对养猪业的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20.
设计了3种制备狂犬病抗血清的免疫程序,比较了它们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在这3种免疫程序中,第2种免疫程序既取得了较能使人满意的抗体效价,动物死亡率亦较为适中,较好地兼顾到了成本付出与免疫血清品质两个方面,是一种比较符合实际工作需要的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