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EL Ni o Southern Oscillation)是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最强烈的海-气相互作用现象,对世界渔业生产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利用1982~2001年Ni o 3.4区海表温度与中西太平洋(20°N~20°S、120°E~150°W)鲣鱼围网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经度重心的关系,就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对中西太平洋鲣鱼围网渔场变动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对中西太平洋鲣鱼围网渔场的空间分布有显著影响,厄尔尼诺发生时,鲣鱼围网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经度重心随着暖池的东扩而东移,拉尼娜发生时则随着暖池向西收缩而西移。同时,Ni o 3.4区海表温度与鲣鱼围网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经度重心有显著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r=0.186,P<0.01),因此,可将Ni o 3.4区海表温度作为预报、预测中西太平洋鲣鱼围网渔场位置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鲣鱼渔获量时空分布分析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中西太平洋的金枪鱼围网渔业目前的年产量约在100×104t左右,其中鲣鱼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围网捕获的鲣鱼渔获数据进行时间序列以及空间位置变化等时空分析,试图找出其变化规律以及趋势。结果表明,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渔船数的增加,中西太平洋的围网捕获的鲣鱼渔获量分布,从太平洋岛屿近海逐渐向太平洋热带中部海域扩展。渔获量经度重心随着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渔业的发展有向东移动的趋势,70年代在128°E附近变化,80年代在144°E左右,90年代在153°E左右,近年在158°E左右变化。而鲣鱼渔获量纬度重心位于赤道区域,70年代在2°N附近,80年代在1°30′S左右,90年代在2°50′S左右,近年在2°55′S左右变化。经纬度5°×5°单个小区范围内10年内的最高总产量则从70年代的11×104t,增加到90年代超过了69×104t。渔获量空间分布除了随着渔业发展向外海向赤道以南扩展以外,还受南方涛动(ENSO)现象的明显影响,一般来说在相邻的数年中渔获量经度中心在厄尔尼诺年比较偏东,在拉尼娜年比较偏西。 相似文献
3.
ENSO与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资源丰度及其渔场变动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中西太平洋是世界金枪鱼围网的重要作业渔场之一,主要捕捞鲣鱼(Katsuwonus pelamis)、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和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等. 相似文献
4.
海洋环境对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渔场影响的GIS时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2008年~2012年中西太平洋金枪鱼(Thynnus)围网的渔获生产数据,并结合利用遥感信息技术手段同期获取的海表温度、次表层和温跃层温度、叶绿素等海洋环境数据,分析了围网主要捕获品种渔获量、资源丰度与渔场重心的时空变化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目前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渔获量分布在10°N~10°S、140°E-180°E,中心渔场经度重心集中在150°E~165°E,大体走向是由西向东;纬度重心在1°N~3°S,呈现先南后北的走向。渔场主要适温在28~32℃,最适海表温度为29~31℃,次表层50m,适温为26.84~29.47℃,100m适温为24.71~28.57℃,温跃层上界深度在54.09~121.49m,对应的海水温度为27.10—29.18℃;主要渔获产量集中在叶绿素质量浓度0.02~0.35mg·m-3内,叶绿素质量浓度处于0.04—0.18mg·m-3时渔获产量出现频次最高,为渔场的最适叶绿素质量浓度范围。 相似文献
5.
中西太平洋赤道海域是中国围网渔业最主要的作业海域。由于渔场存在年际间的剧烈变动,掌握渔场时空变动的预报越来越重要。本研究通过上海开创公司围网2011–2014年的渔捞日志数据,从Ni?o3.4指数和TAO数据(海洋表面温度和海表风)获得的海洋环境变量,采用时滞相关分析方法,探讨渔场变动和渔场环境变动的规律;寻找合适的预报因子和延迟数;建立回归预报模型。在2011–2014年各月海洋环境分布图和渔场中心分布图中,发现渔场中心的变动和风场、温度场变动都有明显的关系。在时滞相关分析中发现:(1)中心渔场经度和180°E与165°E平均纬向风速异常成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达0.79和0.82,前者滞后1月,后者同步;和180°E与165°E平均经向风速异常成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4和–0.41,前者滞后2月,后者同步;和29℃等温线经度最大相关系数0.75,同步;和Ni?o3.4指数同步,相关系数为0.47。(2)中心渔场纬度与180°E平均纬向风速异常、165°E平均经向风速异常都是正相关,相关指数分别0.55和0.63,延迟2个月和1个月;而与该两处的纬向风速变异负相关,相关性都低于0.5,延迟3个月和同步;和Ni?o3.4指数相关性不显著。(3)通过逐步最优回归拟合,获得了中心渔场的回归方程分别为:GC_Lon=137.534+2.36159UA_165_t+0.159159SST_29_t,GC_Lat=0.236156+0.51587UA_165_(t–1)–1.12848VA_165_t。在渔场经度模型中,最优模型包括了165°E平均经向风速异常和29℃等温线经度值,模型相关指数平方R~2为0.72;而经度模型中,最优模型包括了165°E平均经向风速异常和纬向风速异常,其相关指数平方R~2为0.34。在预报模型预报结果中,预报结果和实际值在经度和纬度上都存在2度以上误差,产生差异原因是船队的在东部海域购买作业许可天数不够,而西部有余所致;模型的预报结果和中国租赁船队的渔场中心经度误差在0.5°以内,纬度误差在1.5°左右,较为理想。该研究发现了风速异常和温度线分布对渔场移动有显著性影响,但风速变异较少获得关注,尤其是位于165°E和180°E的纬向风速变异对渔场的影响超过了29℃等温线。这一发现可用于以后相关研究,以及建立的预报模型的可供围网公司购买渔业许可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6.
中西太平洋鲣鱼时空分布及其与ENSO关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1990-2001年中西太平洋海域(20°N~25°S,175°W以西)金枪鱼围网作业产量和作业次数,结合海水表面温度SST、3.4区SSTA等海洋环境数据,对鲣鱼产量时空分布及其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指数(ENSO)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鲣鱼主要产量分布在表温28~30℃,尤以29~30℃为主,其结果经K-S检验;主要作业渔场分布在E140~175°海域,各年作业重心有所不同,与ENSO关系密切。以年为单位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发现高产区经度重心、平均经度较ENSO指标有一年的滞后。 相似文献
7.
中西太平洋鲣鱼丰度的时空分布及其与表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太平洋是全球金枪鱼围网的主要海域,鲣鱼(Katsuwonus pelamis)是金枪鱼围网的主要作业对象。本研究利用1983~2007年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渔获物数据,结合海洋表层温度(SST)数据,分析中西太平洋鲣鱼资源丰度在时间序列和空间位置上的分布规律。研究表明,1983~2002年,各年平均CPUE在时间序列上呈一定的上升趋势,1983~2002年,平均SST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平均CPUE和平均SST无显著相关性;2003~2007年,平均CPUE和平均SST均呈较大幅度上升,两者呈显著相关。从空间位置分析,鲣鱼资源量集中出现在SST为28~30℃之间的海域,在5°N和10°S附近海域CPUE反映的总体资源量较高,而在0°和5°S的资源量较低。鲣鱼资源量较大区域分布在冷暖水团交汇处。 相似文献
8.
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自由鱼群渔场重心变动及其与南方涛动指数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2013—2017年中国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船队捕捞日志,利用捕捞自由鱼群作业位置、作业时间和渔获量等数据信息,分析了自由鱼群渔场重心月间变化、年际变化与南方涛动指数(South Oscillation Index,SOI)的关系。结果显示,渔获量较高的海域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高于29℃;自由鱼群的渔场重心主要分布介于160°E—175°W;2013—2015年渔场重心有逐年向东偏移的趋势,但无明显的月间变化规律;SOI为正值时,中西太平洋“暖池”较正常年份向西偏移,自由鱼群渔场重心亦明显向西偏移;反之,自由鱼群渔场重心较正常年份向东偏移。相关性分析显示SOI和月间渔场重心的经度之间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7,P<0.05),表明金枪鱼围网渔场变动和异常气候的发生存在密切联系。研究结果对于掌握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渔场变动规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水温法预报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渔场的验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90—2001年中西太平洋海域(140°E~170°E、10°S~5°N)金枪鱼围网鲣鱼作业产量和作业次数,结合不同水层(0 m、12.5 m、237.5 m和287.5 m)的水温数据,统计4个不同水层的适渔温度范围。以2007年生产数据验证和比较不同水层适温区域组合预报渔场的效果。结果表明:0 m、12.5 m、237.5 m、287.5 m的适温分别为28.0~30.5℃、28.0~30.5℃、12.5~18.0℃和10.5~14.5℃。237.5 m、287.5 m适温区域组合预报渔场的综合得分最高,平均渔获产量比重达74.68%,渔获频率达76.38%,渔场搜索面积缩小了57.16%。在提高渔获概率和减少渔场搜索面积方面取得了最好的平衡,是一种直观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10.
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黄鳍金枪鱼渔获时空分析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中西太平洋的金枪鱼围网渔业目前的年产量约在1×106t左右,其中黄鳍金枪鱼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围网捕获的黄鳍金枪鱼渔获数据进行时间序列以及空间位置变化等时空分析,试图找出其变化规律以及趋势。结果表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渔船数的增加,中西太平洋围网捕获的黄鳍金枪鱼渔获量分布,从太平洋岛屿近海逐渐向太平洋热带中部海域扩展。渔获量经度重心随着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渔业的发展有向东移动的趋势,70年代在128°E附近,到80年代在145°E左右,90年代在152°E左右,近年在155°E左右。而黄鳍金枪鱼渔获量纬度重心位于赤道区域,70年代在3°30′N附近,80年代在0°30′N左右,90年代在0°40′S左右,近年在1°20′S左右。经纬度5°×5°小区范围内10年内的最高总产量则从70年代的8×104t,增加到90年代超过20×104t。渔获量空间分布除了随着渔业发展向外海扩展以外,还受到被称为南方涛动的ENSO现象的明显影响,一般来说渔获量经度中心在厄尔尼诺年比较偏东,在拉尼娜年比较偏西,渔获量纬度重心在厄尔尼诺年或次年比较偏南,在拉尼娜次年比较偏北。此外,黄鳍金枪鱼渔获量经度重心在厄尔尼诺年变化比较大,渔获量纬度重心在厄尔尼诺年或次年变化比较大。 相似文献
11.
中西太平洋海域是全球鲣(Katsuwonus pelamis)作业的主要渔场,该海域鲣渔场的时空分布规律,尤其是高产海域,是渔情预报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根据太平洋共同体秘书处提供的1995-2014年中西太平洋鲣围网捕捞生产统计数据,对各年各月的鲣产量和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进行统计分析,通过产量重心分析和聚类分析,找出渔场重心变化规律,同时选取高产的22个渔区(分辨率5°×5°),研究时间和空间因素对CPUE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西太平洋鲣历年产量逐步上升,CPUE波动较大,而各月产量和CPUE差异较大,高产月份主要集中在上半年;历年产量重心分布不均,经度方向上分布差异较大,聚类分析可分为4类;各月产量重心变化呈现顺时针变化规律,从南到北,自西向东,再从北向南移动,聚类分析可分为3类;渔获量主要分布于5°S~5°N、120°~175°E,因此对该海域CPUE进行统计,以年份、月份和渔区为影响因素,分析发现,极端气候年份与其它年份的CPUE有明显不同,月份间的变化与产量月间重心变化类似,上、下半年有着明显不同;不同空间下,经度间差异大于纬度间差异,135°~145°E为经度CPUE差异的分界线,而南北纬间的差异不明显。上述鲣的时空分布变化主要与ENSO现象引起的西太平洋暖池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同时太平洋岛国的相关入渔政策也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渔场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2004年7~11月“中远渔1号”调查船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渔场探捕调查的生产情况,对秋刀鱼渔场进行分析。结果发现:①秋刀鱼渔场可根据渔场位置分为北部渔场和南部渔场,北部渔场范围为44°~45°N、156°~158°E,南部渔场范围为41°~42°N、150°~151°E,南部渔场的分布范围小于北部渔场。②秋刀鱼的生产以11月份生产最好,平均日产量达22.7t,其中最高日产量为60.42t;8月份的秋刀鱼生产最差,平均日产量为2.95t,与2003年的12.05t反差较大,主要是由于受到渔场环境因子变化的影响,鱼发位置偏至俄罗斯专属经济区内的缘故。③秋刀鱼舷提网作业平均日放网次数达7.6次,最高1天放网次数达到16次,而最高网次产量为11.05t。④秋刀鱼渔获组成以中小型鱼为主,占80%以上,除7月份渔获中特大型秋刀鱼占有较大比例外,其余月份很少有特大级秋刀鱼。⑤在相近的渔场位置,秋刀鱼个体随着生产月份的推迟,鱼体呈变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太平洋大眼金枪鱼延绳钓渔获分布及渔场环境浅析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本文主要根据收集到的渔获量数据、海水表层温度数据和有关文献资料 ,应用GIS技术对太平洋大眼金枪鱼延绳钓渔业进行了定量或定性分析。结果表明 :太平洋大眼金枪鱼延绳钓渔场主要分布在 2 0°N~2 0°S之间的热带海域 ,具纬向分布特征。对渔获产量同海表温度的分月统计显示 :太平洋大眼金枪鱼渔场最适月平均表层水温约 2 8~ 2 9℃ ,渔场出现频次为偏态分布型。最后 ,结合有关文献综合讨论分析了海表温度、溶解氧含量、海流等环境因子与金枪鱼渔场分布和形成机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根据2007年10月-2008年1月在中西太平洋采集的140个卵巢样本,利用组织学分析方法,研究了鲣卵巢的发育过程,详细描述了鲣卵巢、卵细胞的发育阶段。结果表明:(1) 组织学上,鲣的卵细胞发育过程分为6个时相,与之对应的,卵巢发育过程分为6个时期。(2) 鲣属于不同步产卵类型,卵巢内会同时出现不同时相的卵细胞。(3) 传统鉴定方法用于鲣卵巢发育状况时,存在不足之处,与组织学分析的结果差别较大,尤其是Ⅵ期的差别最大。(4) 调查海域的鲣至少有两个产卵高峰期,一个高峰期是11月底(12月初),另一个高峰期是12月底(1月初)。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