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朱高中 《中国农机化》2012,(4):134-137,147
针对传统变频调速控制系统的不足,本文在交―交变频调速系统的基础上,引入了一种新的控制方法———对称余弦控制法。这种控制方法不但兼顾了传统控制方法所固有的正弦性,同时又由于它自身控制方式的特点,能很好地解决波形的对称性问题,同时兼顾输出波形的对称度与正弦度。通过仿真实验,该控制方式能很好地兼顾对称度和正弦度,输出的谐波含量也较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场总线控制变频调速系统的不足,本文在交―交变频调速系统的基础上,将变频调速与以太网结合起来,提出了变频调速系统的网络化的设计思路,其中变频器的控制模块以单片机AT89S51为控制器,涉及相序检测,锁相环,触发模块等环节;以太网模块ZNE―100T为接口,网络接口的软件设计包括驱动程序、精简后的TCP/IP协议程序以及应用程序,以上两模块使用RS232相连接,上位机控制程序使用VB编写,为系统提供控制界面,达到了网络化改造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韩旺  聂昌益  陈乾 《湖南农机》2011,38(7):33-34
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方式有多种,而变频调速是最优的一种调速方式.通过简单介绍基于PWM的交流电机变频调速系统在工业恒压供水系统与农业喷灌中的应用,结合变频调速的应用问题对变频调速进行了整体概述.  相似文献   

4.
变频调速在水泵节能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对水泵节能原理的分析,指出水泵调节运行时能量损耗的大小较大程度取决于控制流量的方式;结合对几种常见调速方法性能的比较。归纳了水泵采用变频调速的优点;依据实例提出:对于大型泵站和耗电量大且装置扬程变化较大的泵站最好采用变频调速。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水泵调速系统的应用研究,在对DSP的结构、直接转矩控制理论及水泵变频调速的原理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简化的、适合于水泵调速的、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直接转矩控制(DTC)逆变调速系统;该控制系统是一套集控制、检测、变频调速等于一体节能控制设备,从而实现了对水泵实时高性能的变频调速控制,达到节约能量的目的,实践证明该设备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我国多采用加压泵站分级加压供水。加压泵站的运行调节方式主要有:水泵全速节流供水、水泵变频调速恒压变流供水、水泵变频调速变压变流供水和水泵直连变频调速变压变流供水等。阐明了这些运行调节方法的原理,并进行了能耗分析。分析表明:水泵全速节流供水简单、实用,但能耗最大;水泵变频调速恒压变流供水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节能供水方式,其能耗较低,但仍存在额外的水力损耗;水泵变频调速变压变流供水能真正实现无额外水力损失,节能效果好;水泵直连变频调速变压变流供水能充分利用自来水管网水压,节能最显著,能减少自来水的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7.
我国多采用加压泵站分级加压供水。加压泵站的运行调节方式主要有:水泵全速节流供水、水泵变频调速恒压变流供水、水泵变频调速变压变流供水和水泵直连变频调速变压变流供水等。阐明了这些运行调节方法的原理,并进行了能耗分析.分析表明:水泵全速节流供水简单、实用,但能耗最大;水泵变频调速恒压变流供水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节能供水方式,其能耗较低,但仍存在额外的水力损耗;水泵变频调速变压变流供水能真正实现无额外水力损失,节能效果好;水泵直连变频调速变压变流供水能充分利用自来水管网水压,节能最显著,能减少自来水的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8.
孔令文 《农村电工》2006,14(6):49-49
变频空调器是采用变频调速与传统空调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在变频空调器中起关键作用的变频器.是以改变输出电源频率的方式来控制压缩机的转速.达到调节制冷量的目的,其调节范同较大、控制容易、体积小、重量轻。是目前最为理想和较为经济的制冷变频方式。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交流电机变频调速及其关联技术成为当前现代电气传动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且随着新的电力电子器件和微处理器的推出以及交流电机控制理论的提出,变频调速异步电动机设计将会朝着更先进的方向发展。为此,文章在阐述变频调速异步电动机应用特点的基础上,就变频调速异步电动机的电磁设计、转子槽型设计、绝缘设计等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科学合理地利用变频调速技术,不仅能从根本上促使变频调速技术的价值得到有效发挥,而且还能有效提升生产效率。文章针对电气自动化控制中变频调速技术的具体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为该技术的应用效果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1.
针对汽车驱动桥总成生产中在线检测手段落后的现状,研制了QZS45型汽车驱动桥总成在线测试系统。该系统选用了隔离的静音检测室,采用计算机控制、变频调速电动机驱动;系统中的转矩转速、温度、噪声等测量信号通过板卡与计算机连接,通过编制控制软件,保证了在线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实现了自动采样、自动判断、自动汇总的功能,满足了汽车驱动桥总成在线检测的各项要求。  相似文献   

12.
江都水利枢纽工程第三抽水站是我国首座抽水、发电两用的可逆式大型泵站。总结了TJ05-ZL-01水力模型和变频发电新技术,弹性金属塑料瓦新材料,水泵部件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加工、堆焊等新工艺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都三站加固改造过程中的具体应用,确保了泵站安全可靠运行,充分发挥了泵站工程效益,达到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都三站改造工程"设备一流、性能优秀"的设计初衷。实践也证明了这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江都三站加固改造工程中的应用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3.
参数自适应模糊PD在恒压供水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大范围变负荷恒压供水系统的控制精度和可靠性,提出了采用多台水泵分级控制,变频调速的恒压控制策略。针对恒压供水系统具有多参数、非线性、大时滞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参数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该控制器能够对供水系统中的水压调节进行有效控制。仿真结果和实际应用表明,采用参数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后,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加快,超调量减小,过渡过程时间大大缩短,振荡次数少,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良好的稳定性。该系统取代了高塔或水泵直接加压供水方式, 提高了供水质量, 节能效果明显, 极具推广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基于PLC的泵站供水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恒速泵供水系统中依靠节流调节维持水压稳定的一些缺陷,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系统用电效率低、供水压力波动大等疑难问题,以PLC和变频器为控制中心,设计了一套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在此系统中,PLC将压力设定值与测量值的偏差经PID运算后得到的控制量作用到变频器,从而系统可通过变频器控制水泵的转速来调节管网的压力,实现恒压供水的目的。该系统供水压力稳定,自动化程度高,节能效果显著,长期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5.
基于植株-环境交互的温室黄瓜虚拟生长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温室黄瓜生长为例,对实验观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并采用关联分析法获取植株-环境互作信息,依据作物发育动态理论模型建立了植株-环境的信息响应模型和信息反馈模型,再从植株生长的系统变化过程对相关模型进行耦合。运用规则化处理方法与面向对象技术建立植株拓扑演变模型与器官形态发生模型,并构建虚拟植物动态模型。实验表明,模型拟合度均达到95%以上,能较好地虚拟外部环境作用下的植物生长发育,为动态掌握和预测适宜植物生长的温室环境条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从科技发展史的角度,探讨了科学技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角色的变化.以此为基础,对科技进步给环境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进行了探讨,指出实施可持续发展这一全世界共同的发展战略需要树立全球意识.  相似文献   

17.
引入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采用统一建模语言UML对电控机械式变速器控制系统的功能、对象结构、行为和活动以及实现方式等建立了一整套模型.UML模型经过适当转换,可以基于量子平台实现从模型到代码的自动生成.该方法在开发、维护和代码重用等方面较传统的前后台系统开发模式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8.
邹晓磊  杨宏智  郭聪 《农业工程》2021,11(5):98-102
碳酸盐岩区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和水文条件等易导致岩溶发育,在这样的区域进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首先查明帷幕岩溶分布和发育情况,并对已有渗漏通道进行探测跟踪,从而保障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和安全稳定运行。以云贵高原黔南地区某水利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法、电磁波CT法,结合钻孔进行岩溶渗漏通道的地质地球物理综合探测分析。探测结果表明,针对复杂的岩溶水流动系统,综合探测方法可对岩溶渗漏通道进行有效地探测,可查明优势渗漏通道,为渗漏的处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离散元法在农业工程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现代农业装备数字化设计是农业工程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农业机械与各类农业物料的接触作用及其对农业机械设计工作的影响是现代农业装备数字化设计重要内容和难点。离散元法是一种基于不连续性假设的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表明,离散元法可以用于仿真分析农业散体物料与机械装备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现代农业装备数字化设计提供了新手段,在农业工程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离散元法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常见程序软件进行了概述,归纳分析了离散元法在模拟农业土壤与农业物料接触时的模型确定及其参数标定方法,重点阐述了各作业环节典型农业机械的离散元法应用现状和发展动态。对基于离散元的数值模拟仿真及其工业化应用推广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指出通用参数标定方法缺失和模型过度简化是离散元法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加强接触模型和参数标定的基础研究工作,推动专业、通用的软件平台开发,提高计算机计算和存储能力及改进离散元算法结构,从而提升模型计算效率将是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