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16年是我国种业市场发生巨大变化的一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正式施行,《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配套办法相继颁布实施,有力地推动了种业发展,促进了种业创新。2016年以来,积极适应种业发展新形式,不断优化种业发展环境,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建设现代农作物种业,不断强化农作物种子监管,确保农业生产用种安全,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2.
吴星星  陈超  周攀 《中国种业》2022,(12):58-60
通过调研全面了解了浙江省丽水市农作物种业发展现状,对农作物种业发展成效进行总结,分析种业发展存在的 5个方面不足,研究提出了强化人才支撑、强化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推动种苗产业健康发展、做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加强政策扶持等具体措施,助推丽水市农作物种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蕾 《中国种业》2023,(8):11-16
农作物种业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对推动农业现代化意义重大。“十三五”期间,内蒙古自治区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取得了显著进步。在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总目标,推动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种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内蒙古农作物种业尚存在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不足、科技创新实力有待提升、种子企业产业化发展能力较弱、种业市场监管体系有待健全等突出问题。在国家实施民族种业振兴,大力推动现代种业发展的契机下,内蒙古自治区要增强种质资源保存能力,打牢种质资源基础;深化产学研用融合发展,提升种业创新能力;引导企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变革,培育种业龙头企业;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优化种业发展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4.
曹林 《中国种业》2021,(9):28-30
2020年以来,日照市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央、省委一号文件关于打好种业翻身仗部署,全面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切实强化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优良品种选育推广,加快摸清农作物种质资源家底和发展变化趋势,为提升全市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种业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种质基础。  相似文献   

5.
围绕湖北种业振兴,通过聚焦种质创新、企业创新、品种供给、监管服务、示范推广、保供调度,强化农作物种业技术支撑,抢抓发展机遇,为打好种业翻身仗谋好篇、开好局。  相似文献   

6.
农作物现代种业创新园是集聚种业创新资源要素,实现种业集约高效发展的重要载体,建设农作物现代种业创新园也是推进现代种业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浙江省目前在建或初步建成的5个种业创新园现状进行全面调查,总结分析种业创新园建设的主要特点和优势,梳理了规划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建设目标、建设标准、建设内容和保障措施等4个方面提出了推进浙江省农作物现代种业创新园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对农作物种业发展做出了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部署,涉及到农作物种业全产业链条,是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本文针对河北省种业发展实际,提出要依靠行业特色、专业特色、区域特色、创新特色、示范特色,发展壮大河北农作物种业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  相似文献   

8.
王楠 《中国种业》2021,(8):45-47
滨州市位于黄河下游、鲁北平原,是山东省内的农业大市,也是用种大市。通过对滨州市农作物种业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对农作物种业发展进行剖析,总结出滨州市发展强筋麦品系、创新开辟小麦育种等农作物种业发展经验。提出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思路和措施:(1)打造强筋麦生产基地;(2)加强对麦种生产补贴;(3)强化市场监督,规范种子市场经营秩序;(4)增加科研育种投入;(5)展示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相似文献   

9.
农作物良种科技创新是现代种业发展的科技支撑,文章就如何开展农作物良种科技创新,增强农作物种业核心竞争力,从农作物种业创新背景和意义、创新基本原则、创新目标、引进整理与创制种质资源、创新机制和创新政策措施等6个方面进行探讨和阐述。  相似文献   

10.
靖飞  杨梅梅 《种子》2012,31(6):69-73
建立适应种业市场机制的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体系成为中国种业健康发展的核心问题。对2003年以来通过国家审定的水稻品种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水稻种业科技创新能力经历改革的刺激之后,整体发展速度放缓。从种业创新体系来看,在育种方法上国有单位是采用常规育种的主导力量,进而成为北方稻区和华东一季稻区的创新主体,私营机构主要集中在南方稻区,国有单位的整体实力较强,种子企业主体地位欠缺,种业科技协作创新开展程度较低。从加快推进我国现代农作物发展角度考虑,我国水稻种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重点应放在强化常规育种的公益性地位,强化育种基础理论建设和发展,强化企业育种创新能力的持续发展,强化育种科技创新的集团协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