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DNA对于细胞有氧代谢和外源性化合物产生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极其敏感。大量研究表明,ROS可引起多种类型的DNA氧化损伤,形成种类繁多的具有致突变作用的碱基氧化产物。线粒体DNA接近线粒体自由基的合成区域,因此氧化应激是诱导线粒体DNA突变的主要因素之一。线粒体DNA突变或损伤与机体衰老及肿瘤等生理及病理过程有关,其修复机制尤其是碱基切除修复是保证线粒体DNA完整性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其功能及在线粒体功能障碍相关疾病中的研究热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中国动物保健》2010,(12):79-80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11月9日报道,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修复氧基损伤DNA(脱氧核糖核酸)的新途径。论文的第一作者、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化学教授彼得·比尔称该法为细胞氧化损伤的修复提供了可能。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本周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相似文献   

3.
生物标记物在DNA氧化损伤及辐射损伤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标记物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群与 细胞生长增殖有关的标记物。随着分子生物 学理论和技术的迅速发展,生物标记物的研 究作为一个崭新的领域逐渐引起了国内外环 境医学界的共同关注。关于自由基攻击 DNA所引起氧化损伤,以及电离辐射造成的 DNA辐射损伤所诱发的一些生物学后果,存 在着由于DNA结构微小,直接检测过于复杂 和困难的问题,而利用生物标记物进行DNA 损伤修复检测是最灵敏可行的方法,也是危 险性评价的重要方法。因此,文章就DNA氧 化损伤、辐射损伤以及生物标记物在DNA氧 化损伤与辐射损伤检测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 全面而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对戊糖片球菌进行耐酸、耐胆盐能力表征及模拟胃液和模拟肠液实验.结果表明,在pH 2.5、3.5条件下培养4h后,戊糖片球菌PP的活菌数分别能达到108 cfu/mL和1010 cfu/mL以上.在胆盐质量分数为0.1%、0.2%和0.3%的MRS培养基中培养4h后,戊糖片球菌PP生长良好,活菌数均在106cfu/mL以上,其中胆盐质量分数为0.1%时,戊糖片球菌PP存活率能达到133.3%.模拟胃液和模拟肠液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能够有效通过胃环境,能在肠道中繁殖.结果可见,戊糖片球菌PP具有较强的耐酸耐胆盐能力,符合微生态制剂和乳酸菌发酵功能食品菌种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家蚕来源肠球菌DNA多态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RAPD)技术,对从家蚕消化道中分离的表现为生理生化特性多样性的14个肠球菌分离菌株和3个标准菌株进行了DNA多态性研究。应用筛选的8条随机引物,共扩增出625个位点,其中997%为多态性位点,表明供试菌株具有丰富的DNA多态性。对扩增结果进行聚类分析,供试菌株分为Entfaecalis、Entfaecium、Entcasseliflavus、Entavium等4个类群,与其数值鉴定结果呈相同趋势。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构建表达猪表皮生长因子(pEGF)的重组乳酸乳球菌(L. lactis),并评价其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结肠炎模型小鼠肠道损伤的修复作用,为将表达pEGF重组L. lactis应用于断奶仔猪肠道保护提供重要的依据。设计含有3个拷贝数的pEGF同向串联基因序列,并进行L. lactis密码子优化,将合成的3pEGF基因片段与表达载体pNZ8148连接,构建表达pEGF的重组L. lactis。选用32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采用4%的DSS建立小鼠结肠炎模型,各组小鼠具体处理如下:正常对照组,试验第1~12天饮用自来水;DSS模型对照组,试验第1~7天饮用4%的DSS水溶液,第8~12天饮用自来水;L. lactis组,饮水按照DSS模型对照组处理,同时每天口服1×1012CFU L. lactis,连续12 d;重组L. lactis组,饮水按照DSS模型对照组处理,同时口服1×1012CFU表达pEGF的重组L. lactis,连续服12 d。结果显示:1)通过序列鉴定可知,3pEGF基因成功转入L. lactis;Western blot分析表明所表达的pEGF能与特异性抗体相结合,初步证明该重组蛋白具有活性。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SS模型对照组小鼠结肠长度显著降低(P0.05);与DSS模型对照组相比,重组L. lactis组小鼠结肠长度显著增加(P0.05)。3)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SS模型对照组小鼠结肠闭锁蛋白(occludin)浓度显著降低(P0.05),D-乳酸(D-LAC)浓度显著升高(P0.05),二胺氧化酶(DAO)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与DSS模型对照组相比,重组L. lactis组小鼠结肠occludin浓度显著升高(P0.05),D-LAC浓度显著降低(P0.05),DAO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4)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SS模型对照组小鼠结肠白细胞介素-10(IL-10)浓度极显著降低(P0.01),白细胞介素-4(IL-4)浓度显著降低(P0.0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极显著增加(P0.01);与DSS模型对照组相比,重组L. lacits组小鼠结肠IL-10浓度极显著增加(P0.01),IL-4浓度显著增加(P0.05),TNF-α浓度有降低的趋势。由此可见,本试验成功构建了表达pEGF的重组L. lacits,重组pEGF具有良好生物活性;小鼠口服表达pEGF的重组L. lacits可抑制结肠的缩短,改善结肠结构和通透性,调节细胞因子浓度到达正常水平,这说明表达pEGF的重组L. lacits维护了肠道屏障功能的完整性,对损伤的肠道具有一定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7.
霉菌毒素对多种细胞DNA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霉菌毒素广泛存在于饲料原料和人类食品中,会对动物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也会对经济效益产生负面影响。霉菌毒素影响细胞的生长,通过增加细胞内活性氧含量造成氧化应激,对细胞DNA造成损伤。本文在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霉菌毒素对肠、肝、肾和神经细胞DNA破坏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氧化应激与DNA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冉茂良  高环  尹杰  陈斌 《动物营养学报》2013,(10):2238-2245
人和动物机体细胞在遭受氮氧化合物、钙和病原体等体内外环境的刺激后,氧化和抗氧化系统之间的平衡被破坏,从而促进细胞内活性氧分子(ROS)的大量产生和积累,最终导致机体产生氧化应激。氧化应激可以导致DNA链断裂、DNA位点突变、DNA双链畸变和原癌基因与肿瘤抑制基因突变等形式的DNA损伤;同时,DNA也在遭受脱嘌呤和脱嘧啶、X射线、紫外线、烷化剂和嵌入剂等体内外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刺激下造成DNA损伤,DNA损伤也能诱导机体产生氧化应激。本文主要对氧化应激与DNA损伤之间的联系作一综述,以期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自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被发现后,由VRE引发的耐多药感染率和持续定植率明显升高,而VRE基因操纵子具有独特的遗传变异性并持续进化,使VRE具有多种抗菌药物耐药表型,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急需新抗生素治疗的细菌"名单,极高的死亡率给临床治疗带来巨大挑战.论文从VRE的起源、耐药机制、传播、流行现状以及VRE治疗的局限...  相似文献   

10.
小动物(尤其犬和猫)角膜损伤在兽医临床上十分常见。角膜损伤治疗不当或愈合延迟会导致视力障碍,甚至失明。研究表明,在角膜损伤的修复中细胞生长因子有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角质细胞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和神经生长因子等,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这些细胞生长因子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作用于角膜组织细胞相应受体,并经多种信号转导通路影响其下游产物的表达,调控角膜细胞的增殖、迁移、分化和凋亡。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角膜组织各层的分布、数量和作用的时序性差异决定着损伤角膜的有效修复。体内及体外研究显示,细胞生长因子将在小动物临床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家禽肠道既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重要器官,又是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先天性屏障,正常肠道内的黏膜屏障对于维持家禽的健康至关重要。在热应激过程中,家禽的肠黏膜是热应激机体损伤的敏感部位,容易造成肠黏膜损伤,破坏其屏障功能,阻碍肠道正常代谢功能,降低家禽的生产性能。文章主要就热应激对肠道黏膜屏障的损伤及营养性修复作用进行综述,旨在为缓解家禽肠道黏膜损伤的营养性物质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线粒体DNA(mtDNA)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述了mtDNA的基本特征和研究方法;介绍了人及各种畜禽mtDNA的研究现状,并对mtDNA的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动物认知是指动物受到环境变化的刺激或应激时,对其刺激做出的关联性学习和记忆,并做出适当的决定与反应能力。研究表明,家畜的认知功能与其繁殖性能和畜牧生产密切相关。这篇综述重点对近年来家畜认知行为和认知功能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认知对家畜繁殖、生产性能等方面的影响进行概述,较系统地阐述了“神经血管单元”、表观遗传修饰以及线粒体对认知功能的调控机制,为家畜认知行为和认知功能的深入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饲用益生芽孢杆菌的应用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芽孢杆菌作为微生态制剂的一种重要来源细菌,在维护动物肠道健康、促进微生态平衡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相对于其他益生菌而言,芽孢杆菌使用上具有更大的应用优势,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芽孢杆菌的芽孢能够在体内迅速萌发增殖,从而起到促进免疫、抗菌防病、改善肠道菌群及相关的代谢酶活性等生理作用。作者根据国内外研究的最新成果,综述了饲用益生芽孢杆菌基础和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对益生芽孢杆菌的应用推广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铜是动物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肠道细胞内铜的吸收、储存、释放、转运对肠道铜稳态的维护至关重要,肠道铜稳态的失衡使肠道细胞脱落导致肠道功能障碍。随着对肠道铜转运因子与靶细胞器研究的逐步深入和完善,人们取得了新的发现和认识。作者综述了胞内的线粒体、高尔基体、胞浆分别与铜伴侣蛋白、铜转运蛋白的结合途径,阐明了铜特异性转运蛋白(CTR1)的表达机制,铜转出蛋白(ATP7A、ATP7B)在高铜情况下的再分配机制及其他上皮细胞组织铜的稳态机制。根据以上机制得出,肠细胞亚细胞器的铜转运蛋白的表达位置和表达水平随其内环境铜水平的变化而趋于肠稳态形式变化。此结论为揭示肠道铜稳态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Copper is one of the necessary trace elements in animals. The absorption, storage, release and transportation of cellular copper in intestinal play an critical role in maintaining intracellular copper homeostasis, the imbalance of which can lead to intestinal dysfunction resulting from intestinal cell shedding.As for the gradually further and perfect studying on intestinal copper transporter and target organelles, people have achieved new discoveries and understanding. 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binding pathway between intracellular mitochondria, golgi apparatus, cytoplasm and copper chaperone, as well as copper transporters. The expression mechanism of CTR1 transporters, redistribution mechanism of ATP7A and ATP7B in the case of high copper and homeostatic mechanism of other epithelial tissue copper were elucidated.Based on the above mechanism, the change of homeostasis in the intestine is a dynamic equilibrium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intestinal copper level and the expression of copper transporter in intestinal subcellular organelle,such as expression location and expression level. The conclusion will provide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revealing the mechanism of intestinal copper homeostasis.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综述了具有载体功能佐剂:脂质体,免疫刺激复合物,减毒的侵袭性胞内细菌和免疫激活作用的佐剂:CpG寡核苷酸免疫调节序列,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在DNA疫苗中应用的佐剂机理,相应的优缺点,佐剂应用及现状。  相似文献   

18.
DNA疫苗是一种新型的疫苗,能够诱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本文简单介绍了DNA疫苗作用机理、产生的免疫反应、在畜禽传染病中的应用及免疫影响因素,并分析了DNA疫苗的安全问题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不断出现给结核病的治疗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研究发现,不但牛型分枝杆菌可感染人,人型结核分枝杆菌也可感染牛,这也给养牛业的发展带来了威胁与挑战。如何建立快速、简便、敏感性强、特异性好、价格低廉的耐药性检测方法是控制该病蔓延的关键。作者阐述了常用药物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等的作用机制及传统分枝杆菌耐药性检测方法(荧光素酶系统、显微镜观察药敏检测技术(MODS)、比例法、Bactec MGIT 960系统)和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的分枝杆菌耐药性检测方法(单链探针反向杂交试验(LiPA)、Gene Xpert全自动检测系统、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DNA测序、基因芯片技术)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