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丹参为唇形科双子叶植物,别名紫丹参、红根、血参根、大红袍。资料显示,山西不仅是中药材主产大省,也是丹参的主产省份之一。各部门各级领导对丹参的种植和加工利用非常重视。近年来,丹参蜜作为一种深受市场欢迎的特色蜜种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好评和关注,供不应求。为了促进山西丹参蜜源的利用和发  相似文献   

2.
阐述丹参的生物学特性、种植和管理技术.探讨了利用丹参蜜源的蜂群管理措施,对丹参的栽培有指导作用,对生产特种蜂蜜、提高定地养蜂的经济效益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不同叶型丹参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大叶型丹参和小叶型丹参(栽培变种)光合特性,为其合理栽培提供依据,使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2种叶型丹参光合速率对光强的响应曲线及光合日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大叶型丹参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低于小叶型丹参;2种叶型丹参表观量子利用率均在0.06以上,对弱光利用率高;净光合日变化均为双峰型,光合峰值出现在11:30和14:30,13:00前后出现“午休”现象,大叶型丹参“午休”更为剧烈;大叶型丹参的“午休”属非气孔限制型,小叶型丹参的“午休”属气孔限制型;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型。大叶型丹参午间蒸腾作用剧烈造成局部水分亏缺是其光合“午休”的重要因素,栽培中应考虑与适当高秆作物间作或套作,降低其蒸腾速率,缓解光合“午休”,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4.
HPLC测定滇丹参SFE-CO2和常规提取物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参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的功效。其药材及制剂的丹参酮ⅡA含量测定方法国内报道很多,但对丹参提取物的含量测定鲜有报道。笔者等以2005年版《中国药典》和唐丽萍的测定方法为参考,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滇丹参对SFE—CO2提取物和常规提取物中丹参酮ⅡA含量进行测定,以期为制定丹参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丹参滴注液对大鼠实验性骨折的伤口愈合的临床影响。方法将Wistar实验性骨折雄鼠分为常规组和丹参组。常规组大鼠在骨折术后给予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丹参组大鼠在骨折术后给予尾静脉注射丹参滴注液。在手术后7天、14天和21天,测定血清中ALP、钙的浓度。结果丹参组在术后7d、14d和21d血清中ALP的含量均高于常规组(P<0.05)。在术后14d,丹参组大鼠钙含量降低明显。常规组的钙含量处于下降的趋势。结论丹参滴注液能够升高大鼠骨折手术后ALP的含量,促进钙盐沉积,最终促进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了能够更好的对丹参的药理作用进行研究,同时为药物的制取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查阅近几年的丹参药理作用的文献,同时对相关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总结和归纳。结果与结论:丹参对于改善脑部供血情况有着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当今的研究中主要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纯丹参制剂的成分和药理作用,在以后的发展中一定会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不同丛枝菌根(AM)真菌对丹参生长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改善土壤性质及丹参生长提供新思路。本研究以与不同AM真菌共生的丹参组培苗根际土为研究目标;设置单菌种处理组和混合菌种处理组,测定与AM真菌共培养后丹参药用部位的产量;取培养后的丹参根际土,测量土壤中蔗糖酶,磷酸酶,脲酶的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供试AM真菌均能成功侵染丹参组培苗形成菌根,但丹参与不同AM真菌的菌根依赖性不同,8种供试AM真菌均能与丹参组培苗共生形成菌根结构,菌根侵染率(54.83%~89.97%)普遍较高。丹参对光壁无梗囊霉(E)、荫性球囊霉(F)未表现出菌根依赖性。接种AM真菌后,大部分丹参根鲜重和干重均增加,表明接种AM真菌对丹参根部物质积累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虽多种处理组均能提高丹参的生物量,但不同处理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菌种处理组中,34号处理(G)效果最好;混合菌种处理组中,20号处理(ACE)对丹参干物质积累促进作用最显著。不同AM真菌对土壤酶活性影响差异显著(P<0.05),单菌种处理组中,荫性球囊霉组提高蔗糖酶及磷酸酶活性的效果最佳,福摩萨球囊霉组提高脲酶活性的效果最佳;混合菌种处理组中,20号处理(ACE)对脲酶及蔗糖酶的活性提高最有利,17号处理(ABD)对磷酸酶的活性提高最有利。采用系统聚类法,可将35个处理组分为强促生、较强促生以及无促生作用三类。综合侵染率、菌根依赖性、产量及土壤酶活性考虑,第Ⅰ类处理具有强促生作用,可作为菌剂开发的首选,其中 20号处理为最佳组合,表明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丹参根际土肥力,改善土壤微环境,为缓解丹参的连作障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丹参对糖尿病大鼠脂代谢的影响。方法:按照60mg/kg体重腹腔注射链脲佐茵(STZ),建立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大鼠30只随机分为丹参治疗组和模型对照组(n=15)。治疗组给予丹参水煎剂15mg/kg·d,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的蒸馏水,试验期为28d。给药后7、14、21、28d分别空腹取大鼠静脉血,分离血清,检测血糖、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变化,研究丹参对糖尿病大鼠脂代谢的影响。结果:用药28d后,丹参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血糖水平差异不显著,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丹参治疗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含量较模型对照组降低显著(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丹参对链脲佐茵糖尿病大鼠脂代谢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随机选取健康杂种成年犬10只,分为对照组和丹参组,每组5只。2组犬均以显微外科手术方法用聚ε-己内酯(poly[ε-caprolactone],PCL)小口径人工血管重建一侧颈总动脉。术前运用体外细胞培养法观察丹参注射液对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术后对照组试验犬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常规治疗,丹参组试验犬增加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连续用药14 d。术后1,3,7 d对试验犬进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检测,评估术后炎症变化情况。术后7,14 d对试验犬的颈总动脉用超声波诊断仪监测血管直径和通畅率变化情况。用药15 d牺牲试验犬,暴露人工血管进行大体观察后做HE染色,观察人工血管的形态结构和细胞组成。体外细胞培养试验结果显示,在一定范围内丹参注射液对内皮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体内试验结果显示,丹参组与对照组的通畅率分别为80.0%和40.0%;丹参组的直径变化小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HE染色结果显示,丹参组犬的人工血管无血栓出现,有内皮细胞生成;对照组犬只有部分血栓,并未发现内皮细胞。结果表明,PCL小口径人工血管联合丹参注射液能成功修复犬颈总动脉缺损,促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丹参对糖尿病大鼠脂代谢的影响。方法:按照60mg/kg体重腹腔注射链脲佐菌(STZ),建立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大鼠30只随机分为丹参治疗组和模型对照组(n=15)。治疗组给予丹参水煎剂15mg/kg·d,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的蒸馏水,试验期为28d。给药后7、14、21、28d分别空腹取大鼠静脉血,分离血清,检测血糖、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变化,研究丹参对糖尿病大鼠脂代谢的影响。结果:用药28d后,丹参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血糖水平差异不显著,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丹参治疗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含量较模型对照组降低显著(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丹参对链脲佐菌糖尿病大鼠脂代谢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丹参是双子叶植物唇形科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其主要产地为河南和安徽等地。丹参作为饲料添加剂或兽药应用于畜牧业生产中,通过改善畜禽机体的生理状况,能够提高畜禽生产性能和生产效益。本文着重介绍丹参及当归对畜禽机体的生理作用。1改善畜禽机体血液及其循环丹参可维持红细胞的形态可塑性、双凹稳定性、坚韧性和耐久性,能够提高红细胞膜的机械强度,达  相似文献   

12.
通过比较分析大黄、虎杖、丹参、地榆、甘草和银杏叶对奶牛乳腺炎病原菌体外抗菌活性的强弱,为其在抗感染疾病中的临床运用及抗菌中药的筛选提供科学依据。用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大黄、虎杖、丹参、地榆、甘草和银杏叶对15个种属33种120株奶牛乳腺炎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合SPSS 17.0软件中单因素方差分析法以及同种属菌株MIC50和MIC90的统计分析,比较6味中药体外抑菌活性的强弱。结果:大黄、虎杖、丹参、地榆、甘草和银杏叶6味药物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活性强于对革兰阴性菌的活性,6味受试药以地榆的抑菌活性最强,对120株奶牛乳腺炎病原菌均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MIC为0.39~6.25 mg/mL。而大黄、虎杖、丹参、甘草和银杏叶的抑菌活性强弱因菌株种属差异而明显不同,对于阳性菌,总体以甘草的抑菌活性最强,其次为丹参、大黄和虎杖,最差为银杏叶;对于阴性菌,相对抑菌活性最好的是丹参,其次为大黄和虎杖,再次为银杏叶,抑菌活性最差的是甘草。研究表明地榆和丹参体外具有较强的广谱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3.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是我国传统药用植物,本研究以丹参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两种变温(18℃/28℃和28℃/38℃)条件下,4种浓度(6.25、12.5、25、50 mmol·L-1)盐溶液和4种浓度(3.125、6.25、12.5、25 mmol·L-1)碱溶液对丹参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盐碱、温度及其互作对丹参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均有显著影响(P<0.05).18℃/28℃处理下的丹参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状况均显著优于28℃/38℃处理(P<0.05).在18℃/28℃条件下,6.25 mmol·L-1盐溶液对丹参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其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显著高于清水对照(P<0.05),相对盐害率显著低于清水对照(P<0.05),12.5 mmol·L-1盐溶液和3.125 mmol·L-1碱溶液对丹参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相对盐害率无显著影响(P>0.05),25和50 mmol·L-1盐溶液以及6.25、12.5和25 mmol·L-1碱溶液胁迫处理均显著降低丹参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P<0.05),增加相对盐害率(P<0.05);28℃/38℃条件下,6.25和12.5 mmol·L-1盐溶液以及3.125和6.25 mmol·L-1碱溶液胁迫对丹参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相对盐害率无显著影响(P>0.05),25、50 mmol·L-1盐溶液和12.5、25.0 mmol·L-1碱溶液均显著降低丹参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P<0.05),增加相对盐害率(P<0.05).盐胁迫和碱胁迫处理均显著抑制丹参苗长生长(P<0.05);两种变温条件下,6.25、12.5 mmol·L-1盐溶液和3.125 mmol·L-1碱溶液对丹参幼苗叶长生长无显著影响(P>0.05),25、50 mmol·L-1盐溶液以及6.25、12.5和25 mmol·L-1碱溶液均显著抑制叶长生长(P<0.05);18℃/28℃下6.25 mmol·L-1盐溶液对幼苗叶宽生长有促进作用,除28℃/38℃下6.25 mmol·L-1盐溶液和3.125 mmol·L-1碱溶液对叶宽生长无显著影响(P>0.05)外,其余盐碱胁迫处理均显著抑制叶宽生长(P<0.05).综上,盐碱、温度及其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丹参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低温条件下盐碱对丹参种子的影响相对较小;丹参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碱胁迫更为敏感;建议丹参种子盐碱育苗时应选择盐碱度较低的土地,适宜在18℃/28℃较低温度时进行育苗.  相似文献   

14.
丹参的药理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Bge.的干燥根及根茎,丹参味苦,性微寒,入心、肝经,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丹参对心血管系统有显著影响,对脂质代谢及中枢神经系统都有作用,抗菌作用及抑降血糖作用明显,笔者对丹参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进行了全面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不同丛枝菌根(AM)真菌对丹参生长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改善土壤性质及丹参生长提供新思路。本研究以与不同AM真菌共生的丹参组培苗根际土为研究目标;设置单菌种处理组和混合菌种处理组,测定与AM真菌共培养后丹参药用部位的产量;取培养后的丹参根际土,测量土壤中蔗糖酶,磷酸酶,脲酶的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供试AM真菌均能成功侵染丹参组培苗形成菌根,但丹参与不同AM真菌的菌根依赖性不同,8种供试AM真菌均能与丹参组培苗共生形成菌根结构,菌根侵染率(54.83%~89.97%)普遍较高。丹参对光壁无梗囊霉(E)、荫性球囊霉(F)未表现出菌根依赖性。接种AM真菌后,大部分丹参根鲜重和干重均增加,表明接种AM真菌对丹参根部物质积累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虽多种处理组均能提高丹参的生物量,但不同处理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菌种处理组中,34号处理(G)效果最好;混合菌种处理组中,20号处理(ACE)对丹参干物质积累促进作用最显著。不同AM真菌对土壤酶活性影响差异显著(P0.05),单菌种处理组中,荫性球囊霉组提高蔗糖酶及磷酸酶活性的效果最佳,福摩萨球囊霉组提高脲酶活性的效果最佳;混合菌种处理组中,20号处理(ACE)对脲酶及蔗糖酶的活性提高最有利,17号处理(ABD)对磷酸酶的活性提高最有利。采用系统聚类法,可将35个处理组分为强促生、较强促生以及无促生作用三类。综合侵染率、菌根依赖性、产量及土壤酶活性考虑,第Ⅰ类处理具有强促生作用,可作为菌剂开发的首选,其中20号处理为最佳组合,表明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丹参根际土肥力,改善土壤微环境,为缓解丹参的连作障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丹参对脂肪变性奶牛肝细胞的作用机制,采用胶原酶两步灌流法分离培养奶牛肝细胞,不同浓度DL-乙硫氨酸处理,油红染色观察其脂滴数量,MTT法测定肝细胞的活性,生化法检测TG含量。用不同浓度的丹参处理变性肝细胞后,生化法检测ALT、AST、TG、SOD、MDA的含量或活性,ELISA法测定TNF-α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和CYP450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筛选出2 mmol/L的DL-乙硫氨酸作用24 h作为体外造模的最佳条件。用丹参处理后,能降低ALT、AST、TG和MDA的活性或含量,抑制TNF-α的释放,增加SOD活性。随丹参浓度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CYP450的表达呈逐渐降低的趋势。24 h时,丹参对NF-κB的表达无明显影响;48 h时,随丹参浓度的增加,NF-κB的表达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这表明丹参对奶牛脂肪肝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促进脂质代谢、抑制肿瘤细胞坏死因子、抗脂质过氧化及降低NF-κB和CYP450的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中药丹参为唇形科丹参的干燥根和根茎,具有活血祛淤、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肿之功效,本中药复方制剂处方是由丹参、川芎、姜黄、鸡血藤、羌活等五味中药组成。其中丹参为活血祛淤之要药,能养血安神为方中君药。现代研究表明,丹参的化学成分可分为2大类,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明确不同产地、不同生产方式丹参药材的质量相似性,建立丹参药材主成分特征图谱以及色差指纹图谱,形成快速、科学的立体质量评价方法,并为丹参临床使用及不同地域药材生产提供数据参考。运用HPLC建立丹参药材指纹特征图谱质量分析方法,通过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和ModuleLab Chroman软件对丹参药材质量进行相似性评价及计量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PCA)、K最近邻法(KNN)等算法及可视化方法对样品丹参药材的色度值总体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产地丹参药材共有11个共有峰,合成特征图谱相似度范围为0.894~0.999,表明不同产地样品化学成分差异较小,各产地丹参药材具有较好的相似度,但根据成分PCA得分载荷图与聚类分析显示,主成分贡献率为85.93%,其中丹酚酸B成分有较高的贡献率,说明丹酚酸B是造成不同产地差异的主要物质;主成分测定显示不同产地与不同生产方式的丹参药材总丹参酮类成分也具有较大差异,总丹参酮含量为1.358~7.515 mg/g,丹酚酸B含量为4.574~112.670 mg/g;药材颜色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区丹参药材颜色具有显著差异,特别是广西...  相似文献   

19.
丹参是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中草药之一,具有抗血栓、改善微循环、抗菌消炎、抗肿瘤、抗氧化、调节免疫以及保肝和调节组织修复与再生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主要对近几年学者们在丹参的药理作用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作一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丹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丹参对链脲佐菌糖尿病模型大鼠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丹参对链脲佐菌糖尿病模型大鼠血清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用链脲佐菌60 mg/kg腹腔注射法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n=15)和丹参治疗组(n=15),并设立正常对照组(n=20)。丹参治疗组灌胃丹参水煎液每天5 mL/kg,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灌胃同样剂量的蒸馏水,试验期为28 d。灌胃后第7、14、21、28天眶后静脉丛采血,离心制血清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表明丹参治疗组的SOD、GSH-Px和CAT的活性较模型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其上升趋势趋向于正常对照组的活性;丹参治疗组MDA的含量较模型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其下降趋势趋向于正常对照组的含量。丹参对糖尿病大鼠的氧化应激有一定的减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