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大学生手机不当使用与睡眠质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手机成瘾指数量表(MPAI)对364名大学生的睡眠质量和手机不当使用的行为进行测查。结果:手机不当使用得分与睡眠质量得分呈正相关,手机不当使用能显著预测睡眠质量。结论:大学生手机不当使用程度越深,睡眠质量越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大学生学业成就归因方式和自信心的特点及相互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采用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MMCS)中的学业成就归因量表和个人评价问卷(PEI)对25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大学生的学业成就归因方式与自信心显著相关(p.01)。(2)学业成就归因方式对大学生的自信心具有显著预测作用(p.01),学业成就归因方式共解释了大学生自信心22.6%的变异。结论 :学业成就归因方式与大学生自信心显著相关,学业成就归因方式是影响大学生自信心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手机依赖对大学生躯体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手机依赖量表、躯体亚健康量表以及自编的躯体不适量表,对合肥市4所高校的70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相关分析表明,手机依赖与躯体亚健康、身体不适之间关系密切,相关系数分别为0.49、0.27。进一步分析表明,手机依赖高分组在躯体亚健康、躯体不适量表上的总分显著高于手机依赖低分组,说明手机依赖影响了大学生的躯体健康。结论:手机依赖对大学生的躯体健康产生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当前,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电子垃圾解决不当对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本文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的手机使用情况以及废旧手机流向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对电子垃圾回收处理的方式,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先以大学校园为试点,再向社会推广,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大学生手机使用现状,探讨手机强迫症与社会环境因素间的相关性,为预防和早期干预手机强迫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手机依赖指数量表(MPA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家庭功能量表(FDA)对某校2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 Statistics Base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大学生手机强迫症与社会环境间的相关性。结果 :200份问卷中,收回问卷189份,有效问卷172份,有效率为91.01%。在有效的172份问卷中,中重度手机强迫症81.98%(141/172),在性别、年级和专业上均无差异。手机强迫症者社会支持所得总分为(36.9235±4.7293),客观支持分为(7.3235±1.92647),主观支持均分为(21.5412±3.36552),对支持利用度分为(7.8588±1.53579),与中国常模比较得分偏高,但无统计学意义。手机强迫症者与家庭功能量表中的沟通、角色、情感反应三个因子呈显著相关,其中以家庭沟通为主要因素。存在手机强迫症的大学生家庭功能在上述四个方面低于正常使用手机的大学生。结论:大学生手机强迫症率较高,性别、年龄、专业和社会支持与手机强迫症倾向无密切关系,家庭功能可能会影响大学生的手机强迫症状况。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研究此起彼伏,中西方学者对此都有一定的探究。本研究采用问卷法,使用刘惠军编制的《四分成就目标定向量表》,以及连榕编制的《学习倦怠量表》,共调查了177名江苏大学本科生。结果发现: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习倦怠呈正向相关,并且不能很好地缓解学习倦怠的状况。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湖南省部分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和手机依赖现状进行调查,并针对性从学校和学生两方面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为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手机,远离手机依赖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手机成为高频使用的通讯工具,而大学生中的"手机依赖"现象日趋明显,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学习带来很大的危害。本文首先通过对芜湖市高校72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分析调查结果,进一步了解芜湖市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手机依赖"的危害;分析"手机依赖"产生的成因;并提出从自身、家庭、教师、高校四方面的对策建议,帮助大学生克服"手机依赖"心理,从而从根本上减少此类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大学生复原力与负性生活事件、心理健康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使用大学生复原力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21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复原力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相关关系显著(P<0.05或P<0.01),复原力可以正向预测心理健康;复原力与负性生活事件的相关关系达著水平(P<0.05或P<0.01);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大学生复原力与负性生活事件、心理健康之间的相关关系显著,通过提高大学生复原力水平,有利于降低负性生活事件的不良影响,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拖延评估量表——学生卷、青少年学业情绪量表、成就动机量表对54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旨在探讨学业情绪、成就动机、学业拖延之间的关系。调查显示:大学生的学业情绪、成就动机和学业拖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成就动机在学业情绪部分维度和学业拖延之间起到一定的中介作用。此外,研究还得出积极地唤醒学业情绪和消极地唤醒学业情绪不仅直接影响学业拖延,还通过成就动机间接影响学业拖延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时代,大学生使用手机频度高,空间不限,内容多元且经费趋涨。手机使用对大学生的社交、学习、休闲等日常行为产生着积极与消极双重影响,这可从湖南吉首大学学生的调查案例中得到证明。因此,当今大学生在手机使用时应提高自身媒介素养,保持理性态度,树立正确的使用行为,如规避生理风险、注意隐私保护等。  相似文献   

12.
手机是现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尤其随着近几年来3G技术的发展,手机不再只有通话功能,一部手机往往结合音乐播放、拍照、网络漫游等多重功能。但手机在给我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人们对手机的过度依赖已经成为了社会性问题,大学生"手机成瘾"的社会现象也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关注,因此本研究从大学生使用手机的动机、手机使用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两方面开展调查,借以为正确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手机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调查显示,多数大学生拥有自己的手机,受访大学生的手机多是智能手机,除了基本的通讯功能外,手机还充当相机、掌上电脑、游戏机、MP3、导航等重要角色。而智能手机功能如此强大,离不开手机软件和移动流量的支撑。本次调查分析出了大学生在不同方面使用流量的比重,手机在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充当的角色。探讨手机软件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更大的影响,给软件开发者一个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14.
在查阅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重庆市3所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调查发现:大学生学业规划与人生规划总体水平不是很高,规划执行效果不是很令人满意。大多数同学经常反思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意识到了学业规划的重要性。性别、家庭所在地、父母受教育程度以及学生干部和实习经历对大学生学业规划和人生规划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大学生学业规划与人生规划的协调性不理想。建议大学生自身、学校、师资和社会机构4个方面积极采取措施提升大学生学业规划与人生规划水平,并有效实现二者的相互协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分析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成因,并提出干预对策。方法 :选取山东省某高校在校大学生,发放自编大学生手机依赖问卷,有效回收问卷577份。结果:轻度、中度、重度手机依赖倾向比率分别占3.12%、86.14%、10.74%,问卷平均分总分为47.52分。成因涉及课余时间充足、大学生自控能力不足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目的使用GWB量表和SSRS量表来调查大学生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的基本情况,研究两者间是否有相关关系。方法 :对在校320名学生发放GWB量表和SSRS量表,采用现场填写现场收回的方式。结果 :收回有效问卷280份,主观幸福感得分为37.34±5.10,社会支持得分为68.28±6.71;相关分析表明两者总分呈显著相关,主观幸福感中的松弛和紧张维度与社会支持量表总分及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相关显著(P<0.05),而对健康的担心和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维度与社会支持总分及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社会支持量表总分相关不显著(P>0.05)。结论:大学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54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大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最差,一年级、三年级和四年级之间无显著差异;心理健康得分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结论:少数民族大学生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心理健康状况越好。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手机成瘾已经成为继网络成瘾之后又一新的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影响了在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纵观现有的研究对大学生手机成瘾干预的研究较少。基于网络成瘾和手机成瘾都是由于过度使用造成的适应性不良,本文尝试借鉴现已研究较成熟的网络成瘾干预方法,从个人、学校、家庭三方面探讨大学生手机成瘾干预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地域差异角度研究大学生性格与心理资本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资本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MBTI-M版量表和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对北京和广州240名本地生源的经济类专业本科大一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北京和广州大学生在人格类型E-I维度和T-F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北京和广州大学生在心理资本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北京大学生在E-I维度、T-F维度和J-P维度的得分均与心理资本得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广州大学生在E-I维度和T-F维度的得分与心理资本得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北京大学生MBTI性格类型的E-I维度、T-F维度和J-P维度对心理资本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广州大学生MBTI性格类型的E-I维度和T-F维度对心理资本具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性格特征与心理资本关系密切,地域文化通过影响性格特征的形成对心理资本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20.
手机微博日益发展迅猛,已经在各个领域被广泛使用。手机微博具有个性化、裂变性、互动性和随时性等特点,本文就如何结合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进行了初步探讨;并针对手机微博在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的应用内容进行分析,包括进入职业生涯课堂、开设校园微博、推荐榜样微博,引导就业微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