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瞿云明 《中国茶叶》2008,30(5):16-17
近几年,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新建茶园比较多,由于大部分茶园建于山地上,夏季高温天气严重影响了茶树的正常生长,特别是对幼龄茶园影响更甚。为了保证茶树的正常生长,增加农民收入,莲都区农业科技人员和茶农积极开展了茶园间作的探索与研究,最终筛选出以吊瓜作为茶园的问作植物。至2007年,全区茶园间作吊瓜面积达1500亩,这一生产模式已成为莲都茶农致富的又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徐乾治 《中国茶叶》1992,14(1):12-13
浙江省富阳县青云地区于1984年开发浙江龙井茶生产,由于产品在市场上走俏,生产面不断扩大,生产量逐年增加,近年来,产量已达到95吨,产值已逾380万元,成为全县浙江龙井茶的主产区。但是,该地区生产茶园的茶树多为迟芽型的群体种,在很大程度上推迟了新茶的上市时间和影响茶叶的品质。为了提高茶  相似文献   

3.
塑料大棚茶园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4.
陈亮 《茶叶》1991,17(4):1-4
本文总结了我国茶园间作的五种主要类型和间作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以及不合理间作对茶树生育的不良影响,为合理建立生态茶园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有机茶园建设中的微生态环境培育的两具方面(间作体系和土壤改良),论述了在有机茶园建设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有机茶园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8.
茶园间作是茶园立体开发的一项具体内容,也是茶园仿生栽培的一项重要措施,它对提高土壤肥力,改善茶园生态环境,提高茶叶产质量,多产名优茶,提高单位面积的总体生物量与经济效益都有其特殊的意义。下面简单介绍几种间作方式。一、茶果间作茶果间作指的是充分利用土壤的自然资源,在茶园间作果树。其主要作用就是改善茶园的生态环境,调节茶园温湿度,保水抗旱,提高茶园土壤肥力,有效地降低农药用量,保证茶叶稳产优质,增加水果收入,提高单位面积的综合经济效益。(一)茶果间作有利于改善茶园生态环境茶树具有喜温、喜湿、喜漫射光…  相似文献   

9.
朱德顺 《中国茶叶》2006,28(6):23-23
高县地处四川省南缘,南有茶园7.42万亩,其中良种茶园2.72万亩,占36.66%。2005年生产各类茶叶3155吨,产值5659万元。茶业是高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全县经认证的无公害茶园面积达2.35万亩,占31.67%,其中实施茶梨和茶林间作的无公害生态茶园2000亩,取得较好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有500亩,实践证明,实施茶果间作不仅能改善茶园生态环境,还能显著提高茶园经济效益,是一项符合经济、环境、生态可持续的生态茶园建设技术。  相似文献   

10.
新垦幼龄有机茶园绿肥问作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有机茶作为我国有机农业的开创,发展至今已有10年历史,但如何自力更生解决有机茶生产的肥源问题至今尚未有较好的方法,这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有机茶生产的进一步发展。经初步试验,山区和半山区幼龄红壤有机茶园间作绿肥中,秋播冬绿肥豆科的蚕豆、豌豆和十字花科的肥田萝卜,适应性强、产量高、效果好,最有推广前途;春播夏绿肥中黑毛豆、乌豇豆、饭豆等,适应性较强、产量较高、品质较好,与茶树生长矛盾也不突出,有良好的推广前途。现将以上绿肥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幼龄茶园中的间作技术介绍如下,各有机茶生产单位可因地制宜地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基地选择、园内植被保护、土壤体系培育以及茶园有害生物的调控等方面对有机茶园的生态建设做了较为详尽的综述。  相似文献   

12.
通过长期定位试验,研究连续4年配施生物基质肥料对茶园土壤有机碳固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物基质肥料施用比例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呈现增加的趋势;土壤基础呼吸量以全量施用生物基质肥料最低,75%生物基质肥配施25%化肥最高;土壤微生物量碳随着生物基质肥料施用比例的增加而增加;生物基质肥料的施用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商,降低了土壤呼吸商;适当的施肥结构促进茶树生长和茶叶产量的提高,春茶茶叶产量以25%生物基质肥+75%化肥处理最高,以100%生物基质肥料处理最低。综合配施生物基质肥料对茶园土壤有机碳固持和对茶树生长的影响,初步认为25%~50%生物基质肥+75%~50%化肥适宜茶园施用。  相似文献   

13.
套种圆叶决明改善茶园生态环境促进茶树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福建丘陵山地茶园普遍面临的土壤退化,季节性干旱严重、生态组分简单、生态环境恶化等生态问题,结合目前茶园管理模式,以常规清耕茶园(定期锄草)为对照,研究行间套种豆科绿肥闽引圆叶决明(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 ‘minyin’)对茶园温湿度、土壤理化性状、茶树生长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耕茶园相比,套种圆叶决明显著提高茶园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含量(P<0.05),其中土壤速效氮含量增加57.78 mg/kg;在夏季高温干旱时期,套种圆叶决明茶园土壤含水量(0~20 cm土层)显著提高(P<0.05),达21.84%,空气温度日变化幅度降低5.1℃,空气湿度日均值显著提高3.9%;同时显著提高夏茶氨基酸及茶水浸出物含量(P<0.05)。茶园套种圆叶决明能有效改善茶园土壤质量及光、温、湿等小气候条件,表明该品种是一种适宜山地茶园推广利用的优良绿肥。  相似文献   

14.
张觉晚 《茶叶通讯》2011,38(1):21-23
长沙地区各类茶园,春末、夏初的主要杂草是马唐、狗尾草、野塘蒿、扛板归、野艾蒿、狗牙根、革命草.为害程度:幼龄茶园>台刈茶园>成龄茶园.多年牛杂草占50%以上,提出防除多年生杂草滋生蔓延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5.
茶园不同施肥方式对茶树养分和鲜叶品质相关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2012年,开展了人工撒施、机械旋耕和机械犁耕3种施肥方式对茶树养分和鲜叶品种相关成分的影响研究。试验设10个处理,对成熟叶叶绿素、氮、磷、钾以及春茶一芽二叶品质相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机械双侧旋耕2个处理的春茶一芽二叶品质成分含量较其它处理高,人工撒施对新梢品质成分含量较其他处理都低,不施肥的3个处理茶叶酚氨比最高,其中机械中间犁耕处理茶叶酚氨比较低;施肥方式对茶叶成熟叶叶绿素、主要矿质元素含量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蕉城区春茶采后茶园管理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蕉城区春茶采后的茶树、茶园及病虫害状况,总结提出春茶采后低产茶园改造和生产茶园田间管理技术要点,以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土壤是茶树生存的基本条件,它与茶树生长发育和茶叶品质形成关系十分密切。以现代茶园(或小茶林)土壤和茶叶为对照,对云南景迈山、布朗山和南糯山古茶园土壤(0~20βcm)的pH值、阳离子交换量(CEC)、有机质(SOM)、氮磷钾(NPK)养分和一芽二叶晒青绿茶的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及7种多酚类单体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古茶园土壤含水率与现代茶园相比提高了15.23%~46.82%,布朗山和南糯山古茶园的土壤pH值高于现代茶园(或小茶林),古茶园土壤的CEC、SOM、总氮(TN)、总磷(TP)和有效磷(Olsen-P)含量均显著高于现代茶园(或小茶林);各茶山古茶园和现代台地茶园(或小茶林)茶叶的水浸出物、氨基酸、茶多酚及多酚类单体物质含量虽然不一致,但古茶树茶叶酚氨比为6.75~12.28,明显低于现代茶园茶叶的9.98~15.25;各茶园茶叶中5种儿茶素含量的高低依次为:ECG>EGCG>EC>EGC>C,并且古茶园和现代茶园(或小茶林)茶叶的ECG和EGCG含量差异不显著;此外,仅在古茶树茶叶中检测到没食子酸(GA)。古茶园栽培模式有利于防止茶园土壤酸化、降低茶园光照强度、提高茶园土壤含水率、促进茶园土壤肥力的可持续利用,有利于茶叶高氨基酸含量和低酚氨比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苏州洞庭碧螺春茶文化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新兴旅游形式,是近年来旅游业和茶产业相结合而发展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采用旅行费用法和条件价值法,通过对茶文化游客的调查,分别对洞庭碧螺春茶文化景区的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进行评估;运用SPSS17.0软件分析,结果得出2010年洞庭碧螺春茶文化旅游资源的总价值67 894.91万元,其中使用价值65 675.11万元,非使用价值2 219.8万元,显示出茶文旅游资源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给茶园化肥减施增效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撑,本研究以黔东北1个9龄无性系‘福鼎大白茶’茶园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处理,CK:对照,不施肥;CF:习惯施肥;T1:化肥减施量32.1%;T2:化肥减施量33.8%;T3:化肥减施量46.0%,比较分析不同处理对茶叶产量、品质、养分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T1、T2、T3的全年干茶叶产量分别为3524.1、3644.4、3835.7 kg/hm2,显著高于CF(3127.3 kg/hm2),T1、T2、T3、CF的这一指标显著高于CK (2172.6 kg/hm2);各季度T1的酚氨比最低,秋季CF、T1、T2之间的酚氨比无显著差异,春、夏季CF、T2、T3之间的酚氨比无显著差异;总体上,T1、T2、T3新梢年氮、磷、钾素的吸收量和利用率高于CF,T3效果最好;各施肥处理的年纯收入显著高于CK(3.69万元/hm2);相较于CF,T1、T2、T3每年分别节本增效1.48、1.39、1.52万元/hm2。茶园肥料沟施效果好于撒施,T1、T3化肥减施增效较好,T3更好。建议调整茶树专用肥氮、磷、钾元素配比,增加茶树专用肥的有机肥及其有机质含量;T3增加有机肥替代比例。  相似文献   

20.
重视绿肥研究与应用为有机茶园开辟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绿肥是有机茶园的重要肥源的观点,认为在有机茶生产中,须重视绿肥的研究与应用,以提高茶叶质量安全,促进茶业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