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提高高山乌龙茶优质率的加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山乌龙茶区生态环境好,鲜叶品质优,无污染,市场销售好,提高初制技术和优质率是提高效益的关键.通过调查上杭县高山乌龙茶产区的生产与加工现状,分析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调查茶叶销售市场对品质要求,考察福建相关乌龙茶区的加工工艺,参考台式乌龙茶加工技术,在应用与试验的基础上,总结改进品质,提高优质率的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2.
“高山茶”通常指种植在海拔五六百米以上茶园所采制的茶。“高山出好茶”,是因为高山早晚云雾笼罩,昼夜温差大、日照短,阳光柔和,漫射光多,有利于茶树体内氨基酸、芳香物质等内含物质的合成与积累,而所含的儿茶素、茶多酚等苦涩成分则相对较低,因此高山茶有特殊的花香味,具有香气高长、滋味醇厚鲜爽、耐冲泡等特点。三明市是闽中偏西内陆山区,近几年来高山乌龙茶得到大力发展,全市高山乌龙茶面积近4000hm^2,产量4360余t。  相似文献   

3.
11月27日,由天福集团、天福茶学院主办,台湾天仁茶艺文化基金会协办的2011天福杯海峡两岸乌龙茶邀请赛在漳州天福茶学院举行,比赛分闽南铁观音、台湾高山乌龙茶、福建高山乌龙茶三个组,分别决出一、二、三名,并评出优质奖29名。福建华安茶农刘元龙、台湾梨山茶农峁澄艺、  相似文献   

4.
《中国茶叶》2012,(12):60
寿宁县距福州市220公里,地处闽东北部,洞宫山脉南段。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山岭起伏,层峦叠嶂,最高峰山羊尖海拔1649米。目前,寿宁县高山乌龙茶种植、生产、销售已初具规模,2012年乌龙茶种植面积达到4万亩。现有茶园面积1 4.5万亩,年产量1.25万吨,年产值7.1亿元,茶农人均纯  相似文献   

5.
大田县现有茶园2333hm2,其中1666hm2种植在海拔800-1100m的高山绿色产业带。该绿色产业带无工业污染源,年平均气温17.5℃,年降雨量1770m m,昼夜温差大,云雾露水多,适宜生产高山优质乌龙茶。目前,已获得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认证533hm2。其病虫防治技术要领介绍如下:1农业防治为基  相似文献   

6.
茶叶市场的掘起和火爆,给上杭县带来高山乌龙茶开发的热潮,面积、产量迅速增加,效益显著,采制水平有较大提高,实现了产销两旺。为创新生产工艺技术,进一步提升我县茶叶质量,推动高山茶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笔者近年来在上杭县麒麟山大公凹等9个主要茶场进行高山铁观音乌龙茶采制技术跟踪调查与实践,现将其结果报道如下。1概况麒麟山大公凹茶场茶园面积10hm2,品种铁观音,生态环境优越、植被茂盛、土壤肥沃,土层厚1m以上,通透性良好、水源充足,5km内无污染源,交通便利,海拔750m-800m,年均气温17.2℃。在春、秋茶期间,通过实践制作的茶叶基本达到…  相似文献   

7.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清香型高山乌龙茶的茶厂建设、晾青间配置、茶青质量、做青与环境控制、以及做形、干燥(毛火、足火)等技术要求和操作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闽中及闽西北高山清香型铁观音茶初制。2规范性引用文件(略)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寿宁县白芽奇兰茶叶的生产现状,介绍了高山区白芽奇兰红茶的初制工艺和品质特征。高山区白芽奇兰红茶初次制工艺包括:应用标准鲜叶原料、分阶段萎凋、适度重压揉捻、自然发酵、高温工而成的红茶,其外形紧结乌黑油润显毫、品种香明显且带兰花香、味甘甜醇厚并带花香、叶底橙红明亮、汤色铜红匀亮,品质风味独特,是寿宁高山红茶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9.
闽北传统生产条形乌龙茶.近年来颗粒乌龙茶在市场上畅销,闽北各地开始试制颗粒乌龙茶.台湾等外地茶人到闽北投资也生产颗粒乌龙茶.主要产地有建瓯、武夷山、浦城、延平等.从目前生产情况来看,闽北生产颗粒乌龙茶存在主要问题有:外形颗粒不均,茶梗粗长;内质香气不高、不鲜,滋味口感重,汤色偏黄,叶底不均整.生产颗粒乌龙茶状况是探索的多,成功的少,许多茶农、企业对生产颗粒乌龙茶:看市场想投资,看身边怕投资.  相似文献   

10.
乌龙茶主要产于我国福建南部(闽南)、北部(闽北)及广东和台湾等地,不同产区乌龙茶具有独特的香气品质特征。本文选取不同产区有代表性的乌龙茶样品,采用专家感官审评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结合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GC-MS),进行了香气感官品质审评和香气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乌龙茶香气化合物主要包括醇类、酮类、醛类、酯类、碳氢化合物、酚类、含氮化合物等,但不同产区乌龙茶香气组成存在明显差异;反-橙花叔醇(40.96%)与α-法尼烯(20.00%)是台湾高山乌龙茶的主要香气成分;反-橙花叔醇(46.22%)、吲哚(15.20%)和α-法尼烯(23.01%)是闽南清香型铁观音的主要香气成分;反-橙花叔醇(13.51%)、芳樟醇及其氧化产物(11.87%)和紫罗酮类物质(5.26%)是闽北水仙的主要香气成分;而反-橙花叔醇(31.43%)和吲哚(35.83%)是广东乌叶单枞的主要香气成分。本文还分析比较了不同做青程度乌龙茶的香气成分,同时探讨了香气成分含量与乌龙茶香气品质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真空冷冻干燥对乌龙茶香气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应用于清香型乌龙茶干燥工序(冻干茶),与冷冻茶和烘干茶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冻干茶的芳樟醇、香橙烯、β-石竹烯、异戊酸苯乙酯、β-杜松烯、橙花叔醇、法呢醇含量高于冷冻茶和烘干茶;真空冷冻干燥可有效地保护乌龙茶的“色”、“香”、“味”,表现为香气馥郁清高、花香显、汤有香、味醇厚;与冷冻茶和烘干茶比较,具有综合品质优、贮藏期长、运输及销售方便等优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安溪铁观音成本-价格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咏梅 《茶叶》2014,(2):87-90
福建是乌龙茶的原产地,安溪铁观音是乌龙茶精品。本文以安溪铁观音茶农户、茶叶企业、中国茶都-安溪茶叶交易市场等实地考察为依据,对安溪铁观音茶叶生产成本与价格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调查分析。分析表明:安溪铁观音生产成本构成复杂,包括鲜叶种植成本、初加工成本、精加工成本;在各项成本中,鲜叶生产成本最高;在总成本中,人工成本所占的比例最大。而在价格的调查分析中发现,茶农户的毛茶价格远比茶叶批发商和茶叶店零售价格低,销售成本占销售价格的比例很大。  相似文献   

13.
福建乌龙茶加工技术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福建乌龙茶产业发展迅猛,效益高涨,但总体上科技对产业的贡献率不高,严重制约着福建乌龙茶产业的国际化拓展。从根本上看,在培育优良乌龙茶茶树品种的前提下,加强我省乌龙茶现代化加工关键技术的投入和研发至关重要。鉴于乌龙茶加工标准化、自动化乃至智能化的产业需求,及福建乌龙茶加工的现代化水平仍然偏低的现状,尊重传统加工技术、加强现代加工成套技术与装备的自主研发、培养新型职业茶农、加强闽台乌龙茶产业合作与交流等不失为福建乌龙茶加工技术的发展良策,也是实施福建省茶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罐装乌龙茶水的灭菌技术及其对茶汁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龙新 《茶叶科学》1996,16(2):147-152
研究了不同温度—时间的灭菌组合技术对罐装乌龙茶水的灭菌效果,获得了乌龙茶汁中微生物的耐热特性参数D值、TDT值、TRT值和Z值,并计算了乌龙茶汁的杀菌值F和F0。结果表明,采用10min升至121℃,恒温10min,再用10min降至室温的杀菌技术是安全可靠的。文中还对高温杀菌对乌龙茶汁品质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使用自来水冲泡绿茶、黄茶、乌龙茶和红茶等不同发酵程度的茶叶,将其产生的茶垢分别进行定量、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SEM-EDS)等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红茶产生的茶垢质量显著小于其他茶类,而绿茶、黄茶和乌龙茶的茶垢质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许咏梅 《茶叶》2011,37(1):20-24
中国是世界传统的茶叶消费大国,近年来茶叶内销市场发展迅速,各种茶叶在市场上相互作用此消彼长,使各茶类结构发生变化。本文利用价格弹性对我国茶叶内销市场各茶类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各茶类间是互相影响作用的,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和互补性;其中,绿茶和红茶之间替代性逐渐减弱;绿茶与乌龙茶之间存在较强的替代性,而且替代程度逐渐增强;红茶与乌龙茶之间也具有替代性,替代程度较强,随着时间的推移,替代程度逐渐减弱;绿茶与紧压茶之间也存在较强的替代性;这根本原因是因为人们对消费需求的多样性以及各区域经济、文化、传统习惯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17.
钾和镁对乌龙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钾、镁肥可使乌龙茶的产量提高9%—38%;茶叶中的游离氨基酸和咖啡碱的含量也有所提高;茶多酚含量因施钾而增加因施镁而减少,但酚/氨比均趋于合理,提高了乌龙茶的适制性。施钾、镁肥还改善了乌龙茶的香气组成,使橙花叔醇等香气成分的含量明显升高。乌龙茶的等级与其含镁量呈显著正相关,即品质好者其含镁量也高。文中还对钾、镁对乌龙茶生化品质的影响和在乌龙茶产区施用钾镁肥的重要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两种不同乌龙茶审评方法香气与滋味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淑英  顾志蕾 《茶叶科学》2001,21(2):166-169,174
比较了两种不同感官审评方法香气和滋味的审评结果。在香气方面 ,采用传统乌龙茶审评方法 ,中档和次品茶的评分高于采用“3 0g茶样— 15 0ml沸水— 5分钟”审评方法所得的结果 ,即采用直接闻叶底的方法比带汤闻香更易发现茶的一些不良气味。在滋味方面 ,采用传统乌龙茶审评方法 ,由于受香气审评速度的影响 ,茶汤浸泡时间不一 ,从而影响滋味的浓度 ,进一步影响审评结果的重现性 ,而采用“3 0g茶样— 15 0ml沸水— 5分钟”审评方法就不存在这一问题。因此 ,采用“3 0g茶样— 15 0ml沸水— 5  相似文献   

19.
丹桂与名优乌龙茶品种香气特征比较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陈荣冰  张方舟 《茶叶科学》1998,18(2):113-118
用GC/MS法分析了丹桂与名优乌龙茶品种的香气组成。结果表明,丹桂等5个名优乌龙茶品种的主要香气成分如下:丹桂茶是橙花叔醇、α-法呢烯、香叶醇、(Z)-3-己烯基苯甲酸酯、β-紫罗酮+(Z)茉莉酮;肉桂茶是橙花叔醇、α-法呢烯、吲哚、香叶醇、芳樟醇;黄旦是橙花叔醇、香叶醇、α-法呢烯、(Z)-3-己烯基苯甲酸酯、β-紫罗酮+(Z)茉莉酮;铁观音是橙花叔醇、吲哚、α-法呢烯、苯甲醛、β-紫罗酮+(Z)茉莉酮;毛蟹是橙花叔醇、吲哚、α-法呢烯、苯甲醛、2-苯乙醇。丹桂与其他4个名优乌龙茶品种香气成分含量最高的都是橙花叔醇,说明橙花叔醇是构成福建乌龙茶品种最主要的香气成分。尤其是丹桂与其母本肉桂的橙花叔醇含量均很高,分别达69%和61%。但是,不同品种主要香气成分的含量及组成存在明显差异,由此构成了不同品种的香型特征,这与感官审评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王辉  龚淑英  李淦成  陈美丽 《茶叶通讯》2011,38(1):14-16,20
自然环境是名茶品质形成的重要条件.本文分别阐述了气候和土壤对绿茶、红茶和乌龙茶名茶品质的影响,提出加强长兴紫笋茶自然环境因子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