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
<正> 茶树小绿叶蝉,是我县茶园的主要害虫之一,每年发生面积超过2667公顷,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目前防治茶树小绿叶蝉药剂远远不能适应农业生产的要求。瑞士先正达公司研制的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经过连续两年的试验示范,证明防治茶树小绿叶蝉有特效,是值得大面积推广的农药新剂型。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解小绿叶蝉的生活习性、为害症状,剖析该虫大发生成因,从农业生产角度,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不同生物农药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对引进的3种生物农药进行了药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320亿个孢子/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600 g/hm~2稀释1 000倍喷施对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较好,可显著减轻茶小绿叶蝉对茶树造成的危害,宜在泰宁县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狮子山茶园蜘蛛种类及对小绿叶蝉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选用9%多虫克、24.5%全力、1.8%集琦虫螨克、0.1%天泰、0.36%苦参素植物保护剂、2.5%扑虱蚜等几种低毒、低残留新农药防治茶小绿叶蝉,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蝠在82-96.6%;其中以9%多虫克、24.5%全力、1.8%阿福啉较为理想、见效快,可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8.
9.
采用田间系统调查和辅助调查方法,研究了崂山茶区茶园小绿叶蝉的田间发生规律。结果表明,茶园小绿叶蝉在崂山茶区1年发生9代,从4月中旬开始出现越冬代成虫,5月中旬出现第1代若虫。进入7月份,种群数量增加很快,到8月下旬至9月下旬达到全年虫口数量的最高峰,从10月上旬开始,田间种群数量逐渐下降,到11月份,成虫全部进入越冬状态。从全年种群消长规律来看,小绿叶蝉在该茶区1年出现1个危害高峰,即为单峰型。  相似文献   

10.
11.
苹果糠片盾蚧种群空间分布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用Lloyd 的平均拥挤度( m) 和平均聚块性指标(m/ m) 、Taylor 幂法则、以及Iwao 的m - m 回归分析法分析了苹果糠片盾蚧种群空间分布型, 3 种方法得出同样的结论, 即糠片盾蚧在苹果树上的空间分布为聚集分布. 并且4 至6 月糠片盾蚧呈现出扩散—聚集—扩散—聚集—扩散的规律性.7 月份以后, 随着虫口密度降低, 糠片盾蚧呈现聚集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并推广新型替代农药和防治措施,对2种害虫的田间危害情况进行连续多年的调查,基本探明了2种害虫在江西南昌的消长规律,在此基础上对几种新型化学、生物和植物源农药防治茶尺蠖和假眼小绿叶蝉的田间效果进行试验,探明了植物源农药茶蝉净和苦参碱、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防治小绿叶蝉与茶尺蠖的效果,优选了防治茶尺蠖和小绿叶蝉的新型化学农药凯恩,防治小绿叶蝉的新型化学农药帕力特,总结了无公害茶园、绿色和有机茶园控制2种害虫危害的技术要点。研究结果显示:安装黄板茶园较不安装茶园平均虫口密度低39.8%;防治小绿叶蝉施药后3~14天防效,15%凯恩75.6%~95.9%,帕力特72.9%~93.2%,茶蝉净66%~72.5%,防效优于吡虫啉。防治茶尺蠖施药后3~14天防效,康欣373(苏云金杆菌)、15%凯恩、维特绿(0.3%苦参碱)、清源保(0.6%苦参碱)都在90%以上,防效优于联苯菊酯。  相似文献   

13.
 用Lloyd 的平均拥挤度(m) 和平均聚块性指标(m/m)、Taylor 幂法则、以及Iwao的m-m回归分析法分析了苹果糠片盾蚧种群空间分布型,3种方法得出同样的结论,即糠片盾蚧在苹果树上的空间分布为聚集分布。并且4至6月糠片盾蚧呈现出扩散-聚集-扩散-聚集-扩散的规律性。7月份以后,随着虫口密度降低,糠片盾蚧呈现聚集趋势。  相似文献   

14.
球孢白僵菌和圆孢虫疫霉防治小绿叶蝉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绿叶蝉是茶树的重要害虫,主要以化学农药防治。本研究表明,利用800万孢子/ml 球孢白僵菌防治小绿叶蝉,死亡率达85%以上,圆孢虫疫霉,在相对湿度80%以上和虫口密度大时流行,寄生率较高,亦可应用于控制茶园小绿叶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黄刺蛾幼虫在核桃幼园的空间分布型与抽样技术,为其测报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聚集指标法,Iwao回归分析法和Taylor指数法评判黄刺蛾幼虫的空间分布型,根据Iwao-Kuno理论抽样数学模型确定其理论抽样公式。[结果]测定的聚集指标值C>1,I>0,K>0,m*/x>1,CA>0;Iwaom*-m回归中α=5.845 6>0,β=1.996 6>1;Taylor指数lga=0.741 6>0,b=1.474 0>1。聚集均数λ>2。[结论]黄刺蛾幼虫在核桃幼园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聚集度随密度增大而增强。聚集原因由昆虫本身习性和环境共同引起的。其最适理论抽样公式为n=t2/D2(6.845 6/x+0.996 6)。  相似文献   

16.
应用5种聚集度指标以及Taylor的幂法则与Iwao的m*—m直线回归方程测定和分析了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在秋大豆田上的空间分布型及其内在结构,测定结果表明,斜纹夜蛾卵块呈均匀分布,而低龄幼虫(1 ̄2龄)呈聚集分布,高龄幼虫(3 ̄6龄)呈聚集分布或均匀分布,并利用Blackith种群聚集均数(λ)分析了其的聚集原因。在此基础上,并提出了最适理论抽样数[N=t2/D2(5.6415/m 15.3063)]与最佳序贯抽样模型[T_0(n)=2.5n±10.4770n~(1/2)]。  相似文献   

17.
黄曲条跳甲成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黄曲条跳甲成虫在菜心上的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 ,符合负二项分布和核心分布 ;聚集原因主要由环境因素 (食料等 )造成 ,也与自身特性有关 .文中还根据聚集度均数 (λ)的测定结果 ,组建了序贯抽样模型和最适理论抽样数模型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揭示斜纹夜蛾在甘薯田的空间分布格局,2010年对斜纹夜蛾不同发生密度的甘薯田块进行了调查,取得了8组样本资料,运用多种聚集度指标、Taylor的幂法则以及Iwao的m*-m直线回归方程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斜纹夜蛾的卵块为均匀型分布;幼虫呈聚集分布型,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田间虫口密度高低影响空间分布,虫口密...  相似文献   

19.
棉大卷叶螟幼虫在木槿上的空间分布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频次分布X2检验法和6种聚集度指标对棉大卷叶螟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棉大卷叶螟幼虫在木槿上呈负二项分布,分布的基本形式是以个体形式存在。垂直分布调查结果表明:棉大卷叶螟幼虫主要集中在木槿上部区段进行为害,其次是中部,下部最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