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国民 《食用菌》2010,(4):44-44
食用菌螨虫也称菌虱、菌蜘蛛、菇螨,为害多种食用菌。食用菌播种初期发生菇螨为害,接种块的菌丝首先被咬,常不见菌丝萌发;稍后发生菇螨为害会引起菇蕾萎缩死亡。在予实体上发生菇螨为害,被害部位变色或出现孔洞,严重影响产量与质量。由于菇螨虫体小,肉眼不易看清,菇螨容易乘机为害菌菇。因此,在食用菌栽培管理中要及时防治菌螨虫。在食用菌播种后7d左右,将有色薄膜盖在料面上5-10min,然后用放大镜贴近培养料的一面观察,一旦发现体小呈扁平或椭圆形、白色或黄色、长有多根刚毛的菇螨时,可采用以下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
菇螨嗜食菌丝,咬伤子实体,引起菇蕾死亡,菇体萎缩,为害严重。被害子实体易感褐斑病,从而丧失商品价值。1980年仅福州建新公社就因螨害造成了数十万平方尺蘑菇欠收甚至绝收。为此,我们应用多种杀虫剂,进行了菇螨防治试验。材料与方法:供试杀虫剂有50%甲胺磷1000倍液,40%水胺硫磷1000倍液,20%三氯杀螨醇(开乐散)600倍液,50%辛硫磷(腈肟磷)500倍液,25%亚胺硫磷500倍液,  相似文献   

3.
平菇栽培中虫害发生较多,如菇蚊、菇蝇、跳跳虫、螨类等。其中尤以眼菇蚊、跳跳虫为害较严重,也可为害双孢蘑菇、凤尾菇、平菇、黑木耳、银耳、金针菇、香菇等多种食用菌。眼菇蚊的幼虫蛀食平菇菇  相似文献   

4.
蓝氏布伦螨Brennadania lambi(Krczal)是蘑菇最严重的害螨,一旦发生会造成蘑菇大幅度减产,甚至只菇无收。经大量调查研究,菇床上发生该螨的主要来源是蘑菇的栽培菌种。蘑菇菌种培养料在接种前均要进行高压灭菌,害螨是怎样侵染菌种的?至今还不十分清楚。笔者根据蘑菇培育的周年循环和害螨习性及其发生规律,初步提出了害螨侵染途径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线克对滑刃线虫防治初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 composticola)是为害双孢蘑菇的重要病原,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的菇床,培养料变黑、发粘、发臭、塌陷。蘑菇菌丝体稀疏或不发,以至绝收。本文报道了采用线克处理覆土或培养料来防治线虫,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胡约民 《食用菌》1994,16(6):35-35
在蘑菇栽培中,螨害是造成绝产性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上海农学院马思沛等的研究结果,认为兰氏布伦螨是蘑菇生产的主要害螨,可带来毁灭性的灾害,而当菌种带有螨时,危害发生早,面积大,损失严重。他们还查明,兰氏布伦螨的传播与培养料无关,菇床上的害螨侵染途径以蘑菇菌种带螨为主要来源。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邹萍等报道,若蘑菇菌种带螨或栽培早期被害螨侵染,会严重影响产量,甚至失收。因此,防止菌种带螨是稳产高产的关键之一。 为保障蘑菇栽培的成功与高产,预防螨害发生是绝对必要的。害螨的防治策略,途径有两条:第一是灭螨菌种的生产,即菌种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杜绝害  相似文献   

7.
朱富春 《食药用菌》2012,(6):367-368
食用菌螨类又称菌虱、菇螨、菌螨、菌蜘蛛,属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螨目。其主要为害平菇、香菇、鸡腿菇、双孢蘑菇、金针菇等,直接取食菌丝,造成接种后不发菌或发菌后出现"退菌"现象;蛀食子实体形成空洞,影响鲜菇品质,并传播大量病菌;且来势猛,发生快,为害重,直接影响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常常造成巨大损失;其还  相似文献   

8.
2007年入冬以来气候暖和,适宜于菇蚊、菇蝇繁殖生长,菇蚊、菇蝇的发生与危害普遍重于上年,成为影响蘑菇产、质量的主要虫害。为害严重的菇房出现成批菇蕾枯死,成批菇床不出菇,造成严重减产减收。现将危害蘑菇的菇蚊、菇蝇主要种类、为害特性以及安全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双孢蘑菇褐腐病综合防治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国贤  金卫群 《食用菌》2010,32(3):63-63,68
防治双孢蘑菇褐腐病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根据双孢蘑菇褐腐病菌病菌生物学特性及其侵染双孢蘑菇的途径和病害发生规律,对菇房和床架采用敌敌畏和石灰进行菇房环境消毒及床架的杀菌处理;采用日光暴晒5h和38%甲醛熏蒸消毒覆土,能明显控制病害菇的发生。药物防治及综合措施防治试验以采用38%甲醛覆土消毒结合施保功化学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蓝氏前微异螨Microdispus(Premicrodispus)Iambi Kr(?)eczal 隶属蒲螨科、矮蒲螨亚科、微异螨族、微异螨属、前微异螨亚属,体淡黄褐色,长0.210毫米,宽0.105毫米.上海南汇、嘉定、崇明和江苏江阴等地常有发生,对蘑菇菌丝似有专一为害习性,不为害子实体.蘑菇菌丝受害严重时,聚集在覆土表面土粒最高处,远看如同撒了一层黄色药粉。短期内可以毁灭菌床全部菌丝。由于形体微小,早期肉眼不易发现,更增加了人们对它的恐惧心理.许多农药防治均无效,菇农称它为“老牌菌虱”。为了对蓝氏前微异螨进行防治,首先必须了解其为害特征,现将初步观察研究结果报告如下。(一)在蘑菇培养料中的分布在检查蓝氏前微异螨为害的样品中,我们发现剖开草秆(尤其是  相似文献   

11.
由上海农药厂生产的菊乐合酯,是一种专治蘑菇菌虱和红蛆、白蛆等主要害虫的新药。经昆山县陆家乡部分菇农临床试用,反映效果良好。菌虱汉名称菇螨。它常在蘑菇播种后,集中在菌种块周围吃食菌丝,致使被害菌丝死亡而影响蘑菇产量,螨害严重时可使菇房菌丝全部覆灭,菇农称之为“不治之症”。现在,上海农药厂生产的“菊乐合酯”新药,给广大菇农防治菌虱带来了福音。据介  相似文献   

12.
兰氏布伦螨Brennandania lambi(Krczal)是江、浙、沪、川等省市蘑菇上毁灭性的害螨。由于该螨体形微小,菌种带螨不易发现,一旦带螨菌种播入菇床将会绝收,为了减少损失,我们做了菇床上兰氏布伦螨的防治适期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材料 ①害螨:经过人工纯化后,在蘑菇栽培种上饲养的兰氏布伦螨(各螨态均有)。②药剂:保菇粉,上海市农科院植保所提供。 (二)试验方法 以箱式栽培模拟床式栽培,面积为0.144m~2的长方形有孔塑料箱,9月11日每箱装培养料3kg。分播种期、覆土期用药两种处理。①播种期用药:装料当天(9月11日)每箱撒药粉5g(折35g/m~2),并抖入料中5cm,然后每箱播蘑菇1906号棉子壳栽培种150g(无螨菌种),再接螨17663头/箱(折122660头/m~2),其中95.77%为螨卵。②覆土期用药:  相似文献   

13.
蘑菇毁灭性害螨—兰氏布伦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萍  高建荣 《食用菌》1994,16(2):37-38
兰氏布伦螨Brennandania lambi(Krczal)是蘑菇业的重要害螨,在我国大发生年可造成10%~20%的产量损失,有的菇农甚至只菇无收。十年来,我们对该螨的分布、发生情况及食性等主要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方法作了一些研究。现将部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一)分布情况 德国学者Krezal(1994),将采自新西兰蘑菇上的一种蒲螨定名为兰氏矮螨pygmephorus lambi,后来根据新的分类系统,将它归入布伦螨属Brennandania,但至今它的分类地位尚未真正确定。Clift(1981、1987)报道,兰氏布伦螨为害澳大利亚蘑菇,与澳大利亚30%的产量损失有关,并对该螨的生活史、寄主选择和传播习性等作了研究。高建荣等  相似文献   

14.
食用菌益螨的初步观察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食用菌益螨的初步观察试验郭丽琼1林俊扬2周子华1(1福建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系食用菌教研组福州350002;2福建省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莆田黄石,35114)食用菌生产经常受到菇蚊、菇蝇及害螨的严重为害。据报道,蘑菇、草菇由于菇蚊、菇蝇的为害造成大幅...  相似文献   

15.
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是菇蝇、菇蚊等大量发生繁殖的季节,草菇、高温平菇及蘑菇堆料易受危害,造成培养料变质,杂菌污染和子实体腐烂,菌丝体被食等;为此,对食用菌主要害虫——双翅目菇蝇类进行了调查和DDV棉球吊挂熏蒸防治试验,现小结如下。 1 为害食用菌的双翅目蝇类害虫种类 常州地区为害食用菌的双翅目蝇类害虫经几年从培养基配制发酵到栽培出菇的全过程观察,已发现的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6.
富阳市位于杭州西郊,地处亚热带中部,年平均温度16.1℃,总积温5800~6100℃,它是浙江省的一个蘑菇种植大县,占全省总种植面积的六分之一,在1989年种植面积曾达120万平方米,但由于螨害的日益严重,它几乎每年给我市带来上百万元的经济损失。因此,我们在浙农大植保系的指导下,对蘑菇害螨的种类及在菇房和菌种中为害的优势种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取样和镜检。经鉴定在本市为害蘑菇的螨共有13科19种。蘑菇矮螨、矩形拟矮螨、兰氏布伦螨、费氏穗螨、中国拟矮螨及拟褐马长头螨等六种为害严重的菇房或菌种内优势种。现将调查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7.
食用菌螨虫也称菌虱、菌蜘蛛、菇螨,危害多种食用菌。食用菌播种初期发生菇螨危害,接种块的菌丝首先被咬,常不见菌丝萌发;稍后发生菇螨危害会引起菇蕾萎缩死亡。在子实体上发生菇螨危害,被害部位变色或出现孔洞,严重影响产量与质量。由于菇螨虫体小,肉眼不易看清,菇螨容易乘机危害菌菇。因此,在食用菌栽培管理中要及时防治菌螨虫。在食用菌播种后7天左右,将有色薄膜盖在料面上5~10分钟,然后用放大镜贴近培养料的  相似文献   

18.
俞木青 《食用菌》1996,18(2):33-34
随着蘑菇生产的发展,其病虫害也越来越突出。尤其是螨害,轻则使菇床退菌,推迟出菇,重则大幅度减产,甚至造成只菇无收,严重影响到菇农的经济和生产积极性。为了寻找有效的防治害螨的方法,我们从1990年起对蘑菇菇房、培养料和菌种进行了取样调查,现将调查研究的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双孢蘑菇疣孢霉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疣孢霉是一种土壤真菌,它以覆土为主要传染源危害双孢蘑菇,已成为制约我国双孢蘑菇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若采取严格菇房处理、培养料二次发酵、重视覆土材料消毒、适时安排栽培季节、加强栽培管理、选用抗逆性强的蘑菇菌株等综合防治技术,可有效控制双孢蘑菇疣孢霉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云亭镇是江阴市主要蘑菇产地之一,历年来常有螨害发生,有的造成减产,有的甚至失收。1991年秋菇秋期间,有七户菇农出现螨害,受害程度较重,有的大片菌丝消失,复土层出现大量六六六药粉状螨体,有的整床如此。有几户菇农已经丧失信心,准备放弃栽培。我站参照外地治螨及防治储藏大米虫害的经验,在有关部门指导配合下,采用磷化铝熏蒸菇房治螨取得了良好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