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长期受农药苯磺隆污染的土壤中通过采用富集培养分离技术得到4株以苯磺隆为唯一碳源生长的细菌,分别将其命名为B1、B2、B3和B4。通过观察这4种菌株的形态学特征,研究其生理生化特性以及分析其16S rDNA序列,初步鉴定菌株B1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B2为戴尔福特菌(Delftia sp.),B3为微杆菌(Microbacterium sp.),B4为产碱杆菌(Alcaligenes sp.)。并通过研究温度、初始pH值、接种量、苯磺隆初始浓度、培养基体积、氮源、碳源、Mg2+浓度等因素对4种菌株生长情况的影响,确定了菌株的最佳生长条件。结果显示,B1菌株的最适温度为35℃,其他3株菌株均为30℃。菌株B3最适pH为8.0,其余3株菌株均为pH7.0。B1和B3菌株最适接种量为15%,B2和B4最适接种量为10%。菌株B3最适苯磺隆初始浓度为100mg·L-1,其余菌株最适苯磺隆初始浓度均为200mg·L-1。4株菌株最适培养基体积均为75mL,最适氮源均为硝酸铵,最适碳源均为葡萄糖。B2菌株最适Mg2+浓度为100mg·L-1,其余3株菌株均为200mg·L-1。B1和B4菌株最适NaCl浓度为20g·L-1,B2菌株NaCl浓度为5~30g·L-1,B3菌株最适NaCl浓度为50g·L-1。该结果为利用微生物对农药苯磺隆污染的土壤进行原位生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实验应用ARDRA、全细胞脂肪酸分析、16S rDNA系统发育分析、DNA G+C mol%含量和DNA同源性分析等方法对几株硅酸盐细菌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根据结果,部分菌株划分为胶质芽胞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并建议成立新的芽胞杆菌类型.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微生物对植物修复铀(U)污染效果的影响,获得更好的放射性重金属生物修复模式。采用大棚水培试验,研究不同U浓度(5、15、25 mg·L-1)下混合接种3种微生物(枯草芽孢杆菌、胶质芽胞杆菌和黑曲霉)对凤眼莲的生物量及其U富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能够促进凤眼莲根系生长,其中以接种枯草芽胞杆菌与黑曲霉效果最好,5 mg·L-1时,凤眼莲根系干重最高增加了75.8%;接种胶质芽胞杆菌与黑曲霉能增强凤眼莲在较高的U浓度下的抗胁迫能力;3种微生物均降低了凤眼莲的根系U富集浓度,但促进了茎叶富集浓度,其中同时接种3种微生物的组合对根系富集浓度的降低效果最小,接种胶质芽胞杆菌与黑曲霉的组合在25 mg·L-1时茎叶富集浓度达到最大,为3.097 mg·L-1;枯草芽孢杆菌、胶质芽胞杆菌和黑曲霉均提高了凤眼莲在15、25 mg·L-1下的转运能力,5 mg·L-1时转运系数最高达0.28。综上,接种枯草芽胞杆菌与黑曲霉整体修复效果最佳。本研究为水体中重金属的生物修复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玉米根际土壤芽胞杆菌的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玉米(Zea mays)不同品种根际芽胞杆菌种群多样性信息,本研究采用稀释平板法,对10个玉米品种根际的芽胞杆菌进行了分离,并对其进行16S r R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从10个玉米品种根际共分离到69个形态差异的芽胞杆菌菌株;16S r RNA序列分析表明,69个菌株鉴定为23个种,归属于3个属,芽胞杆菌属(Bacillus)、赖氨酸芽胞杆菌属(Lysinibacillus)和嗜冷芽胞杆菌属(Psychrobacillus),其中芽胞杆菌属的种类和数量最多。玉米不同品种根际的芽胞杆菌的种类数量不同,QB662×QB2219和QB1013×QB446根际分离到的芽胞杆菌种类最多,均为8种;J106×QB572的芽胞杆菌菌落含量最高。玉米根际的优势种群主要为嗜气芽胞杆菌(B.aerophilus)、阿氏芽胞杆菌(B.aryabhattai)、简单芽胞杆菌(B.simplex)和苏云金芽胞杆菌(B.thuringiensis),其他芽胞杆菌种类仅在一种或少数的玉米品种出现。QB662×QB2219根际的芽胞杆菌种类香农-威纳(Shannon-Wiener)指数(H)最大;QB948×QB48根际的芽胞杆菌种群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次之,但均匀度指数最高;J106×QB572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皆最低。菌株FJAT-17411、FJAT-17472、FJAT-17430和FJAT-17442与Gen Bank中已报道16S r RNA基因序列的相似性为97%~98%,可能为芽胞杆菌的新种。本研究结果表明,玉米根际具有较为丰富的芽胞杆菌种群多样性,并存在一些潜在的新的微生物菌种资源。本研究对芽胞杆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良好的实验材料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butingiensis)WZ-9是从土壤中分离的对马铃薯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maculata)的幼虫有特异杀虫活性的新菌株.实验对WZ-9菌株的形态特征、生长特性、生物活性、基因型和蛋白型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WZ-9菌株可产生菱形伴胞晶体,SDS-PAGE检测表达的主要蛋白条带分子量约为130 Kd;液体培养的生长周期是24 h,随菌株的生长培养基Ph发生较大波动,在潜伏期和稳定期,Ph变化较小,在对数生长期Ph呈先迅速下降、再缓慢回升的变化趋势;生物活性测定表明,WZ-9菌对马铃薯瓢虫2龄幼虫72 h校正死亡率达100%,LC50为2.95×107细胞/Ml;基因型鉴定表明,WZ-9菌株含有cry7基因,利用PCR扩增方法获得了1条总长为3 781 bp基因序列,其中包含了1个3 414 bp开放读码框,其编码蛋白由113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与Cry7Ab2具有99.65%序列同源性,存在4个氨基酸差异,亲缘关系最近,被Bt杀虫晶体蛋白命名委员会命名为Cry7Ab3(登录号为BI1015188).  相似文献   

6.
剑麻生物制浆脱胶菌株的筛选与鉴定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剑麻的生物法制浆或脱胶,本研究以剑麻生长的土壤与沤麻废水为筛选来源,以对剑麻是否具有脱胶效果作为筛选指标,筛选出脱胶菌株B2.对菌株B2进行形态、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分析,分类鉴定其为枯草芽孢杆菌.利用该菌株对剑麻进行脱胶实验,结果表明,菌株B2对剑麻具有较好的脱胶效果,3 d可以完成脱胶,剑麻的失重率为36%,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脱胶效果,发现包裹着剑麻纤维的胶质基本被去除,纤维基本分离.  相似文献   

7.
植物乳杆菌P158的生长曲线及其细菌素的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书亮  张艾青  田刚  蒲彪  胡欣洁 《核农学报》2009,23(6):1021-1025
对源于醪糟的植物乳杆菌P158生长曲线分析、药敏实验检测及其细菌素特性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P158培养36h时生物量达到最大值,约为1011 cfu/ml,且培养40h的发酵上清液对藤黄微球菌和铜绿假单胞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好,细菌素效价约为1145IU/ml,而发酵上清液pH值降至最低(pH3.53),显示了菌株生长与细菌素的形成密切相关。该菌株对多粘菌素B、多数氨基糖苷类耐药,对青霉素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等药物敏感。细菌素对酸、热稳定,对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蛋白酶K敏感;对多数的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及一些真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却对近源乳酸菌几乎无抑制效果。该细菌素可望作为食品生物防腐剂。  相似文献   

8.
芽胞杆菌FJAT-28592抗真菌脂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产表面活性剂芽胞杆菌(Bacillus)的生防作用,本研究筛选了一株能够抑制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芽胞杆菌FJAT-28592,经16S rRNA鉴定为暹罗芽胞杆菌(Bacillus siamensis.菌株FJAT-28592的生长温度范围为25~50℃,最佳生长温度为35℃;pH 5.0~9.0,最佳pH 6.0~8.0;可在NaC1浓度为0~6%的条件下生长,最佳生长盐浓度为2%.透射电镜显示,菌株呈杆状,具有鞭毛,宽度为0.76~0.94 μm,长度为1.76~2.94 μm.暹罗芽胞杆菌FJAT-28592发酵液和提取的发酵液粗产物对尖孢镰刀菌有很好的抑菌效果.通过血平板和排油圈实验,初步认定暹罗芽胞杆菌FJAT-28592能分泌表面活性剂至发酵液.通过酸沉淀处理,甲醇和丙酮抽提,分离和收集发酵液中表面活性剂.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对初步纯化的粗品与iturin A的标准品进行分析,粗品与标准品iturin A的主峰保留时间均为10.687 min,初步判断粗品含有iturinA.克隆iturinA类脂肽合成的相关基因,获得丙二酰辅酶a转酰酶(malonyl-CoA-transacylase,ituD)和4’-磷酸泛酰巯基乙胺基转移酶(4’-phosphate generic acyl cysteamine transferase,lpa-14)基因序列,得出此表面活性剂为iturinA类的脂肽.本研究为芽胞杆菌生防菌的开发,分析获得抑菌物质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经过筛选培育出的分解硅酸盐能力较强的胶质芽胞杆菌突变株 UV0 9K及抗高温、耐酸碱菌株 p Ht10 K的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其中 ,最佳氮源为麦麸汁 ,与出发菌株相比 ,分解硅酸盐能力分别提高 164%、12 .7%。最佳碳源为葡萄糖 ,与出发菌株相比 ,产酸能力分别提高2 60 %、155%。金属离子、培养温度、p H、气 /液比等也对突变株的生长有一定影响。其结果可作为选定工业化条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热稳定性β-葡聚糖酶菌种选育及产酶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土壤中筛选到一株热稳定性β-1,3-1,4-葡聚糖产生菌ZJF-1,发酵60h酶活性为64U/mL,经鉴定该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紫外线和硫酸二己酯复合诱变,获得的突变株ZJF-1A5发酵60h酶活性达154.7U/mL,是出发菌株酶活性的2.42倍,对B.subtilis ZJF-1A5产酶特性的研究发现:大麦粉,糊精,可溶性淀粉等糖有利于β-1,3-1,4-葡聚糖酶的产生,葡萄糖,麦芽糖等单糖和双糖不利于菌体生长和产酶。B.subtilis ZJF-1A5 β-1,3-1,4-葡聚糖酶的产生与菌体生长部分相关,在细胞进入对数生长后期至稳定期,酶活性显著增加,且β-葡聚糖酶活性与菌体生物量密切相关,B.subtilis ZJF-1A5 α-淀粉酶的产生也与生长部分相关,细胞进入对数生长期,α-淀粉酶开始大量产生,而中性蛋白酶的产生与菌体生长同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