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分析了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和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植物种类十分丰富,计有维管束植物64科114属198种(含变种),其中蕨类植物7科8属19种,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55科104属177种.种子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具有较高的热带成分比例.不同群落类型其物种多样性不同,4种常绿阔叶林群落类型中以栲树林物种多样性最高,甜槠-木荷林物种多样性最低.在群落垂直结构中,除钩栗林外,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依次降低.乔木层与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而乔木层、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显著大于草本层.  相似文献   

2.
菜阳河自然保护区天然植被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植物群落学的原理和方法,对菜阳河自然保护区内的3种主要天然植被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植被型相同的群落间物种相似性程度较高,植被型不同的群落间物种相似性系数为山地雨林和季节雨林>山地雨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季节雨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 季节雨林群落优势种明显,重要值集中在少数优势种上;山地雨林群落优势种不明显,重要值分布均匀;季风常绿阔叶林群落优势种明显,重要值分布不均匀 山地雨林群落物种丰富,多样性指数明显高于季节雨林群落和季风常绿阔叶林群落 季节雨林在物种多样性上表现最低  相似文献   

3.
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测算了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天然林的物种多样性指数、物种均匀度和优势度,并对其生态学意义作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处于中亚热带的广东南岭天然林物种多样性指数在2.90 ̄5.34之间;物种均匀度在0.56 ̄0.87之间;生态优势度在0.05 ̄0.25之间。南岭天然林物种多样性指数依群落类型不同而异,其变化表现为由山地针叶林→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山地常绿阔叶林→低山丘陵常绿阔叶林递增。还分析了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广东大东山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大东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8个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处于中亚热带南缘的广东大东山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指数为2.950-4.673;物种均匀度为0.499-0.782。生态优势度为0.050-0.067,对立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生态优势度也分别作了测算。  相似文献   

5.
对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森林群落的53个主要种群进行生态位测定,包括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比例、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组成万木林森林群落的种群绝大多数为狭生态位、种群之间关系复杂,对资源具有一定的共享性;种群之间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指数指标值反映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态特征。  相似文献   

6.
天目山常绿阔叶林群落最小取样面积与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在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采用一次性调查方法,研究常绿阔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样地大小为100 m×100 m。用激光对中全站仪测定每株树木坐标。根据树木的地径和胸径,把常绿阔叶林群落种群分为幼苗、幼树、小树、中树和大树等5个大小级。采用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进行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根据种-面积曲线确定最小取样面积。结果表明:在1 hm2样地内,共记录到木本植物127种,其中乔木为76种,灌木51种。群落木本植物物种丰富度最高的是小树级,多达99个物种,占群落木本植物总物种数的78%。除幼树外,从幼苗到大树,物种多样性指数和优势种数呈增加趋势。要获得天目山常绿阔叶林群落80%以上的木本植物种类,最小取样面积为4 048 m2,相当于边长为64 m的正方形。这可作为群落物种多样性一次性调查样地大小的参考依据。图2表2参26  相似文献   

7.
对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森林群落的53个主要种群进行了生态位测定,包括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比例,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组成万木林森林群落的种群绝大多数为狭生态位,种群之间关系复杂,对资源具有一定的共享性;种群之间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指数指标值反映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态特征。  相似文献   

8.
广东八宝山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11  
研究了广东八宝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26个群丛的物种多样性,并对其生态学意义作了简要的分析。结果表明,处于中亚热带的八宝山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在2.02~4.43之间;物种均匀度在0.51~0.96之间;生态优势度在0.06~0.24之间。八宝山的低山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相近,其值为3.22~4.43。还分析了物种多样性与生境条件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大岗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大岗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群落梯度上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较好地反映了不同植物群落类型在物种组成方面的差异。大岗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大小与立地条件、林分郁闭度及受干扰的状况有关。一般立地条件较好,林分郁闭度小或林分受强度干扰后正处于次生演替的恢复阶段,物种多样性较高。植物生长型与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关系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草本层与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较小,灌木层种类丰富。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常绿阔叶林群落重要值先增后减,中海拔的丰富度最大,由此认为干扰严重低海拔重要值增加,而乔木层在低海拔丰富度最小,草本层丰富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
通过样地调查,对浙江百山祖自然保护区五岭坑低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群落内物种丰富,计33科58属124种,种类组成以冬青科、樟科、壳斗科、山茶科、蔷薇科、山矾科等为主,常绿阔叶树种104种3 040株,分别占种数和总株数的83.87%、98.51%,群落的树种组成反映了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的典型特征;2)群落幼树量大,自然更新良好。胸径与株数呈指数分布,立木径级分布连续,表明该群落处于成熟阶段。群落的平均胸径与密度之间存在负相关性;3)群落的Simpson指数、Gini均匀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均较高,说明树种丰富,分布均匀,优势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万木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隙边缘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万木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隙的两个边缘区,运用Shannon-W 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生态优势度指标以及边缘效应强度指数,对其边缘效应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物种多样性指数测定的林隙边缘区的边缘效应强度值为0.843 3~1.191 3;而用生态优势度值测定的林隙边缘区的边缘效应强度值为0.653 1~2.740 3。  相似文献   

12.
采用样地调查法,对哀牢山西坡4个垂直地带8种植被类型的土壤蚂蚁群落多样性进行调查。结果如下:共有74种土壤蚂蚁,其中42种为优势种;土壤蚂蚁群落多样性随海拔高度增加呈规律性的变化:优势种所占比例逐渐递增,优势种数目降低、物种数目递减、物种多样性指数降低;在8种植被类型中,土壤蚂蚁个体密度、优势种数量、物种数目、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在思茅松林、针阔叶混交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3种植被类型中较高,而在干性常绿阔叶林、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苔藓矮林、河谷稀树灌木草丛和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4种植被类型中较低。  相似文献   

13.
对万木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隙的两个边缘区,运用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生态优势度指标以及边缘效应强度指数,对其边缘效应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物种多样性指数测定的林隙边缘区的边缘效应强度值为0.8433~1.1913;而用生态优势度值测定的林隙边缘区的边缘效应强度值为0.6531~2.7403。  相似文献   

14.
濒危植物格氏栲保护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珍稀濒危植物格氏栲生物学特性、群落组成与结构、生态系统特征、遗传多样性、森林培育、病虫害防治及生态旅游评价等研究进行综述,福建三明格氏栲天然林是介于中亚热带与南亚热带的一种常绿阔叶林过渡类型,物种多样性较高,群落结构复杂。格氏栲种群过熟、物种竞争和人为干扰等均对格氏栲种群数量动态的周期性波动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格氏栲...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天目山常绿阔叶林的空间结构与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常绿阔叶林的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设置100 m×100 m的大型固定样地,用相邻格子调查方法将样地划分为100个10 m×10 m的调查单元,对样地内林木进行实测。用聚集指数、竞争指数和树种多样性混交度描述空间结构特征,以坡度、坡向、海拔和粗糙度作为地形因子,利用方差分析分析空间结构与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  结果  ①坡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竞争指数显著增大(P<0.05)。半阳坡的树种多样性混交度显著高于阳坡(P<0.05),Ⅰ级粗糙度的树种多样性混交度显著低于Ⅲ级粗糙度(P<0.05)。随着样地内海拔的升高,林分的树种多样性混交度显著增大(P<0.05),但样地内海拔过高或过低,都会使聚集指数显著减小(P<0.05)。②在Ⅲ级粗糙度中,Ⅰ级坡的竞争指数显著高于Ⅱ级坡和Ⅲ级坡(P<0.05),Ⅱ级坡的树种多样性混交度显著高于Ⅰ级坡和Ⅲ级坡(P<0.05),半阳坡的聚集指数和树种多样性混交度显著高于阳坡(P<0.05)。在样地内的高海拔区域,Ⅰ级坡的竞争指数显著高于Ⅱ级坡和Ⅲ级坡(P<0.05);而在样地内的中海拔区域,Ⅲ级粗糙度的聚集指数和树种多样性混交度显著高于Ⅰ级粗糙度和Ⅱ级粗糙度(P<0.05)。  结论  在常绿阔叶林群落中,不同的地形因子对其空间结构特征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一定地形条件下,合理调控常绿阔叶林的空间结构是促进树木生长的重要经营策略。图10表2参31  相似文献   

16.
戴月  吴瑞云  崔妮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303-15307,15340
采用典型样地法和群落多样性指数模型法调查和分析了二妃山的植物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样地中共有植物88科243属329种,以灌木和草本物种的多样性较高,乔木物种尤其是常绿乔木的多样性偏低。山体植被主要分为4个植被型组、7个植被型、18个群系、21个群丛,包括零散分布在下坡的落叶阔叶林,较大面积分布于中上坡的常绿针叶林,以及大面积连通或点缀其间的灌丛和灌草丛。山上缺乏自然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等植被。由于垃圾填埋、挖方、修路等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植物群落的结构和物种组成都较简单,具有"乔-灌-草"3层结构的复层林甚少,物种多样性水平总体不高。不同植被类型的物种多样性指数H'、D和均匀度指数Jsw表现出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灌丛>常绿阔叶灌丛>草丛群落。群落内各层的物种多样性表现为:常绿针叶林(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落叶阔叶林(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皆以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水平最低。为提升二妃山作为城市生态绿楔的价值,促进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提出了保护和优化其现状植被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闽粤赣地区极具地域特色的客家风水林群落特征,为对风水林的保护利用、当地植被的恢复和生态发展提供借鉴.[方法]设置样方,调查粤东蕉岭县北礤镇石寨村风水林内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植物群落特征,测定其物种多样性指标.[结果]石寨村风水林共有植物58种,隶属35个科49个属,以山茶科、壳斗科、莎草科、桃金娘科、茜草科植物占优势,层次清晰,垂直分层现象明显,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明显,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指数较高.[结论]粤东蕉岭县北礤镇石寨村风水林具有较高的物种丰富度和群落多样性,是目前粤东区保存较完好的自然林.具有典型的地带特色.  相似文献   

18.
以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长期定位观测的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鼎湖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和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为基础,分析比较4种森林类型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生物生产力以及物种多样性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西双版纳总生物量为328.200 t.hm-2,鼎湖山为318.755 t.hm-2,哀牢山为471.608.thm-2,长白山为263.090.thm-2,根生物量约占总生物量的18%-22%;热带亚热带森林的生物量高于温带森林而根冠比(R/S)比小于温带森林,4种森林不同层次间的R/S是草本>灌木>乔木;热带亚热带森林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 iener多样性指数高于温带森林,均匀度指数则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哀牢山亚热带次生林AM真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哀牢山分布着目前我国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亚热带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为摸清该地的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现状,采用碱离解-锥虫兰染色法和湿筛法,对哀牢山亚热带次生林中丛枝菌根真菌的侵染率(colonization level)、孢子密度(Spore density)、物种丰富度(species richness)、频度(species frequency)及AMF的结构类型进行了研究。从5个样点不同植物的根围土壤中分离到了隶属于球囊霉属(Glomus)、巨孢囊霉属 (Gigaspora)、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和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的8种AM真菌。该地AMF侵染率为23.0%~89.0%;孢子密度为每100 g土壤27~42个;物种丰富度为2~6;在受侵染的植物中,82%的植物的AMF结构类型为Arum型,而Paris型只占18%;球囊霉属(Glomus)和巨孢囊霉属(Gigaspora)的AM真菌是哀牢山亚热带次生林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丛枝菌根真菌类群。  相似文献   

20.
江西大岗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对25个样地,共计13.6 hm~2面积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江西大岗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的种类组成、外貌、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和乔木层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群落内有维管植物273种,隶属于89科178属,其中单种属占总属数的76.4%;地理成分复杂,以热带、亚热带成分占优势;包括藤本在内的高位芽植物占总种数的86.29%.构成群落乔木层的22种主要树种部属聚集分布,群落层次结构比较复杂,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乔木层可分为3个亚层.4种多样性指数在群落梯度上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常绿阔叶林>半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毛竹林;物种多样性随海拔高度分布规律为中海拔最高,低海拔次之,高海拔最低;物种多样性指数在纬度梯度上符合从高纬度到低纬度升高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