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 棉籽油中含有一种化合物—棉子醇,它降低了棉油的食用价值。现在,科学家把棉子醇变成了一种很有价值的产品。苏联某油料加工厂的研究人员最近改进了生产棉籽油的工艺,也改进了提取棉子醇的工艺。他们对棉子醇进行了研究。据他们发现,棉子醇及其衍生物是抑制各种有机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叙述了氧—乙炔焰喷焊修复汽车凸轮轴的工艺和机械加工方法,并且采用工艺成本法进行了经济效益对比分析,说明该工艺推广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蛋用种鸡小群笼养工艺及其设备在我国是首次研制。我国当前工厂化养鸡种鸡场的建场投资过高,其主要原因是饲养密度低(0.2m~2/只),设备费用大,国产商品价格为15.2—20元/只。种鸡小群笼养(公母同笼自然交配,不设产蛋箱),比落地散养,网上平养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比人工授精小笼饲养技术操作简便。针对当前我国种鸡场设备费用高、种鸡占地面积大及人工授精技术要求高不便于推广等问题,进行了蛋用种鸡小群笼养工艺及其设备的研制。在经过试装和小群饲养试验,摸索出了饲养管理、种蛋收集的技术要点,取得了种蛋受精率、破蛋率及鸡笼设计的有关技术资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种鸡小群笼养饲养工艺方案和笼具设备试制图纸。  相似文献   

4.
热解炭化是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措施之一,但炭化后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烟尘,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净化处理,可以有效利用烟气中的可燃烧气体和焦油,降低危害,提高秸秆资源化利用率及生态与社会效益。本文综述了秸秆炭化烟气的组分、灰尘颗粒物对烟气副产品后续利用的影响及直接排放危害;分析了目前使用的烟气除尘方法的特点及其发展现状,探讨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增湿、增重—粗除尘—细除尘”的烟气除尘组合工艺,利用增湿装置在除尘前对烟气加湿、增重,选用旋风除尘器或离心除尘器进行粗除尘,选用过滤或静电除尘器进行细除尘。并建议今后应加强过滤材料和烟气均匀分布装置的研发,以解决除细尘困难的问题。本文可为烟气高效除尘工艺及装备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热解炭化是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措施之一,但炭化后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烟尘,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净化处理,可以有效利用烟气中的可燃烧气体和焦油,降低危害,提高秸秆资源化利用率及生态与社会效益。本文综述了秸秆炭化烟气的组分、灰尘颗粒物对烟气副产品后续利用的影响及直接排放危害;分析了目前使用的烟气除尘方法的特点及其发展现状,探讨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增湿、增重—粗除尘—细除尘”的烟气除尘组合工艺,利用增湿装置在除尘前对烟气加湿、增重,选用旋风除尘器或离心除尘器进行粗除尘,选用过滤或静电除尘器进行细除尘。并建议今后应加强过滤材料和烟气均匀分布装置的研发,以解决除细尘困难的问题。本文可为烟气高效除尘工艺及装备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热解炭化是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措施之一,但炭化后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烟尘,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净化处理,可以有效利用烟气中的可燃烧气体和焦油,降低危害,提高秸秆资源化利用率及生态与社会效益。本文综述了秸秆炭化烟气的组分、灰尘颗粒物对烟气副产品后续利用的影响及直接排放危害;分析了目前使用的烟气除尘方法的特点及其发展现状,探讨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增湿、增重—粗除尘—细除尘”的烟气除尘组合工艺,利用增湿装置在除尘前对烟气加湿、增重,选用旋风除尘器或离心除尘器进行粗除尘,选用过滤或静电除尘器进行细除尘。并建议今后应加强过滤材料和烟气均匀分布装置的研发,以解决除细尘困难的问题。本文可为烟气高效除尘工艺及装备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热解炭化是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措施之一,但炭化后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烟尘,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净化处理,可以有效利用烟气中的可燃烧气体和焦油,降低危害,提高秸秆资源化利用率及生态与社会效益。本文综述了秸秆炭化烟气的组分、灰尘颗粒物对烟气副产品后续利用的影响及直接排放危害;分析了目前使用的烟气除尘方法的特点及其发展现状,探讨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增湿、增重—粗除尘—细除尘”的烟气除尘组合工艺,利用增湿装置在除尘前对烟气加湿、增重,选用旋风除尘器或离心除尘器进行粗除尘,选用过滤或静电除尘器进行细除尘。并建议今后应加强过滤材料和烟气均匀分布装置的研发,以解决除细尘困难的问题。本文可为烟气高效除尘工艺及装备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热解炭化是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措施之一,但炭化后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烟尘,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净化处理,可以有效利用烟气中的可燃烧气体和焦油,降低危害,提高秸秆资源化利用率及生态与社会效益。文章综述了秸秆炭化烟气的组分、灰尘颗粒物对烟气副产品后续利用的影响及直接排放的危害;分析了目前使用的烟气除尘方法的特点及其发展现状,探讨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增湿、增重—粗除尘—细除尘"的烟气除尘组合工艺,利用增湿装置在除尘前对烟气加湿、增重,选用旋风除尘器或离心除尘器进行粗除尘,选用过滤或静电除尘器进行细除尘。建议今后应加强过滤材料和烟气均匀分布装置的研发,以解决除细尘困难的问题。文章可为烟气高效除尘工艺及装备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冷冻离心取汁工艺是对现有果汁生产工艺的突破。它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简化了生产环节和工艺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是能够实现"一步到位"的高效方法。一、工艺流程果蔬原料—挑选—清洗—切分—冷冻—解冻—离心分离—过滤—浓缩—包装。  相似文献   

10.
以水芹叶和茎为研究对象,测定水芹营养成分,并对其腌制加工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芹酱菜加工工艺为新鲜水芹—挑拣—清洗—烫漂—腌制—脱盐—调配—罐装—灭菌;其中腌制过程中添加10%食盐,每天翻罐1次,腌渍2 d;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调配方案:食盐3%、白糖6.5%、味精3.25%、生抽4.2%、米醋8.4%、料酒12.5%。  相似文献   

11.
普洱茶渥堆过程中茶多糖及果胶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常规的方法,以普洱茶生产车间渥堆样品为研究材料,考察了普洱茶渥堆过程中茶多糖和果胶含量变化规律。结果显示,随着渥堆时间的延长,茶多糖和水溶性果胶含量总体上不断增加,但四翻以后水溶性果胶有降低的趋势,起堆样品与四翻样品中含量基本持平。渥堆结束的起堆样品,其茶多糖和水溶性果胶总量接近最大值,这些水溶性成分可能是形成普洱茶特殊风味的重要物质成分,并具有潜在的保健功效。原果胶变化规律性不强,渥堆前期其含量降低,后期则增加,推测可能与水溶性果胶重新聚合有关。同时对比考察了几种典型茶类中茶多糖和果胶的含量,发酵茶中茶多糖和水溶性果胶的含量较高,微生物对水溶性物质的形成具有推动力。非发酵茶和半发酵茶中二者的含量较低,它们不是这些茶类的品质成分。  相似文献   

12.
早期品质鉴定一直是茶树育种的难题,也是造成茶树育种周期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乌龙茶早期品质鉴定一般采用传统小样法制作茶样再通过感官审评判定.由于小样法制作鲜叶用量相对较多,1个单株需要经过7~8 a的前期扩繁才有足够多的鲜叶原料.本试验通过改进传统小样法制作模式形成微量法制作工艺,制作过程简单高效,需要的鲜叶量少,只需10...  相似文献   

13.
做形温度和投叶量对机制条形名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就做形温度(分别设置为50,70,90,110℃)和投叶量(分别设置为50,100,150,200g)对机制条形名茶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投叶量的增加,氨基酸、茶多酚,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而叶绿素则呈下降趋势,名茶外形条索的紧结度和弯曲度都增加,低温和高温做形有利于氨基酸、茶多酚和可溶性糖的积累,但过高的温试行 色泽变色和香味的高火味、根据条形茶品质要求,并结合制茶工效,机制条形名茶做形温度控制在70-90℃,叶量控制在每槽10-150g为宜。  相似文献   

14.
闽台茶业现状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本文介绍了闽台两地茶业发展的基本特点和各自的发展概况 ,即台湾茶叶失去外销市场后成功开发内销市场而获得顺利转型的经验 ,以及福建茶业近年的快速成长 ,尤其是科技在产业中所起的作用和台商对福建茶业发展做出的贡献 ,并对闽台茶业发展策略分别做了介绍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提取海南绿茶籽茶皂素的最佳工艺条件,分析茶籽油成分。[方法]以海南绿茶籽为原料,采用加热回流法和微波辅助提取绿茶籽中的茶皂素,并将其提取结果进行比较。采用正交试验筛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用GC-MS对茶籽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正交试验表明,影响茶皂素提取率的因素依次为:温度>无水乙醇>辐射时间>微波功率;微波法提取海南绿茶籽茶皂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绿茶籽质量与无水乙醇体积比为40∶300(g/ml)微波提取功率为600W,微波提取温度为50℃,提取时间为50min,在该条件下,茶皂素得率为47.89%。海南绿茶籽油经GC-MS分析鉴定出8种化合物,以酸类化合物为主。[结论]与加热回流提取法相比,采用微波法缩短了提取茶皂素的时间,提高了茶皂素的得率。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明清茶书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探讨了明清茶书的历史价值。指出明清茶书承前启后,对我国传统茶学做了多方面的总结,同时肇始了我国近代茶学。提出了应当重视和加强对明清茶书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地理标志茶叶的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我国茶叶种植与饮茶起源久远,有丰富多彩的茶文化与茶类地理标志资源。从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等方面介绍了我国茶叶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概况,并分析了茶叶的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建议保护与传承茶叶传统制作技艺,加强茶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技艺资料挖掘整理研究。  相似文献   

18.
比色法测定茶叶GABA含量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比色法、HPLC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法同时测定了六大茶类共45个样品的GABA含量,结果表明,HPLC与氨基酸分析仪测定结果基本一致,比色法和HPLC法测定的普洱茶、红茶、白茶、黄茶的结果差异极显著(P0.01),应用比色法测得的普洱茶和黑茶中GABA含量比HPLC测定结果高,而其他茶类测定结果低,推测茶叶中含有化学物质(色素、氨基酸等)干扰比色法测定。目前比色法不能应用于茶叶GABA测定,需要进一步改进方法以排除如氨基酸、茶色素等的干扰。  相似文献   

19.
采用槠叶种的一芽二、三叶鲜叶,按照传统的加工工艺分别制成绿茶、乌龙茶和红茶;应用Roberts法和RP-HPLC法对鲜叶、绿茶、乌龙茶和红茶的茶黄素进行测定.结果表明,RP-HPLC法测得的鲜叶、绿茶、乌龙茶和红茶中的茶黄素总量分别是Roberts法测定结果的2.7、1.9、3.1和3.1倍,说明RP-HPLC法能更有效地测定出茶叶中的茶黄素含量.  相似文献   

20.
湖北恩施茶树良种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新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361-3361,3366
选取10个湖北恩施茶树品种,对其树冠性状、理化成分及所加工炒青绿茶的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福鼎大白茶和龙井43是绿茶加工的最适宜品种;恩苔1号、恩苔2号和该地区群体种在品质上有一定优势,应强化后续研究,以保持其优良种性得到更好的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