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阐述了农村沼气建设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所起到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提出了在新的形势下,为迎接农村沼气建设高潮的到来,大同市农村沼气建设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大力开发沼气促进农业的持续发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方淑荣 《中国沼气》2003,21(2):43-44,50
我国农业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环境的恶化,迫切要求农业改变传统的掠夺式开发和经营方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大力开发沼气,建立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模式,将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以及保证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通过农村沼气建设的实践,阐述了发展农村沼气并开展综合利用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证明发展农村沼气可以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和农业生产无害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户用沼气以家庭庭院经济为依托,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处理农业废弃物,获取农村可再生能源,以生态环保为主题、农民增收为目的,把农业生产、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护和改善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深受农村老百姓的欢迎.  相似文献   

5.
随着沼气在农村的推广和普及.涟水县积极开展沼气、沼肥综合利用的示范工作.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话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广大干群的一致好评。现将其主要利用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农村能源及电的地位农村能源是农业发展、农村发展、农民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结构的变化,为农业生产能源供给的清洁高效、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农民生活条件改善提供有效支撑。沼气技术、秸秆能源化利用等技术,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生产提供用能。同时也助推农村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海南省农村沼气建设的发展思路和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海南省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村沼气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所起的作用日益突出,产生了良好的综合效益.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对农村沼气建设十分重视.2002年中央2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大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力度,重点支持农村沼气等项目",并把农村沼气建设列入"六小工程",作为加强农村基础建设大事长期来抓.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有关文件精神,迎接全省农村沼气建设高潮的到来,特提出海南省农村沼气建设发展思路和对策如下:  相似文献   

8.
农村沼气建设对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保护生态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建设沼气是大势所趋,现实所迫,发展所需。所以必须提高认识,形成共识,切实增强农村沼气建设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废弃物是指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必然产生的副产品。为此,对云南省农业废弃物资源和沼气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云南省发展沼气工程的必要性;并针对云南省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提出了几种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工程模式,其不仅解决农村能源问题,而且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陈奕民 《中国沼气》2004,22(3):47-48
儋州市位于海南省西北部,是典型的热带地区.儋州属热带季风气候,气温较高(年平均气温23.2℃),光能充足(年平均日照2,072小时),太阳辐射强(热量达114.9卡/平方厘米),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826毫米),发展沼气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加强农村沼气建设,实施"猪-沼-瓜果菜(热作、粮食)"生态农业模式和沼气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对发展儋州热带高效农业,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也可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社会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1.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将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划分为工业、农业、生活、生态、水资源和污水处理回用子系统,以缺水程度为主要反馈因子,考虑缺水时人们用水决策偏好,通过各子系统之间的反馈关系,建立了咸阳市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结果表明:按趋势发展型方案,咸阳市工业发展迅速,农业和生态用水被挤占,发展缓慢,规划年内缺水程度为9%~35%,为严重缺水;按资源环境保护型方案,生态环境得到良好保护,但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按经济发展型方案,工业发展十分迅速,但农业灌溉面积减少,生态环境恶化,地下水超采严重,缺水情况仍存在,为3%~5%,发展可持续性差;按协调发展型方案,工农业保持13.8%发展速度,污水处理回用量增加,农业灌溉稳步发展,生态环境情况得到改善,缺水程度严重时约为0.4%,表明该方案是咸阳市水资源承载力可持续发展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2.
阐述当前农机与农业对环境的生态影响;为节能降耗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探索了我国发展低碳型农业机械化的技术途径;分析了目前我国低碳型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快发展低碳型农业机械化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3.
洪梦婷 《农业工程》2016,6(1):108-109
湿地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介于陆地和水域系统之间的一种生态模式,不仅拥有较丰富的生物种类,同时还具有较高的生态能效。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各种工农业的发展难免会对乡村环境中的湿地造成影响和破坏。以乡村湿地公园旅游开发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湿地开发对生态环境以及旅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自制的固定床反应器中,以核桃壳、花生壳、锯末等3种农业废弃物为原料,进行了农业废弃物催化热化学转化综合利用的试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热解反应生成包含氢气、生物油和固体焦等成份的产物,且各相产物均具有较好的经济利用价值,从而证明农业废弃物催化热化学转化综合利用切实可行,且转化利用效率高,对建设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开发农村新能源、保护农村环境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魏秀菊  朱明  廖艳 《农业工程》2022,12(8):5-14
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之教育改革提出新工科、新农科建设理念,农业工程学科发展迎来重大机遇和挑战。为更好服务于乡村振兴,该文探索农业工程学科的拓展方向,寻求中国特色的学科内容创新。基于对世界农业工程学科前沿进展,以及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阶段、特色和乡村振兴重大需求的分析,认为世界农业工程研究前沿为生物系统工程,但我国不能照搬国外农业工程学科的进阶模式,需在原有二级学科基础上拓展农业工程方向,包括生态农业工程、物理农业工程、生物系统工程等。该文提出生态农业工程概念与内涵,认为生态农业工程是农业工程的生态化发展,是农业工程与生态工程交叉学科,可作为农业工程的分支学科,符合新工科、新农科关于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理念。在我国乡村振兴背景下,拓展生态农业工程方向的必要性包括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亟待发展生态农业工程,生态农业工程是乡村振兴的实现途径,以及乡村振兴呼唤生态农业工程几个方面。提出生态农业工程发展建议:发挥农业工程在乡村振兴中的系统作用,突出乡村振兴中农村建设工程领域,发挥农业工程学科对生态农业工程支撑作用,加强生态农业工程学科研究及人才培养等。农业工程的生态农业工程创新拓展符合中国当代乡村振兴的时代需求,将对我国农业工程学科建设、农业生产实践、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临沂市推广小麦秸秆机械还田技术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临沂市大力推广应用小麦秸秆还田技术,有力地促进了秸秆禁烧工作,为保护环境,提高粮食产量,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摸索了一条科学可行的道路。在该技术的推广应用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机具本身存在一定的不足,农机与农艺的结合不到位,行政干预措施以及社会认识等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应当通过改进完善机具,提高农机与农艺结合水平,制定优惠政策,加强行政干预和宣传力度,提高社会认识等几方面来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农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向农业强省的跨越,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工农业关系,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制度诸因素,从农业内部和外部着手,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优化农业发展环境,来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精确农业已成为发达国家面向21世纪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农业生产形式,使农业生产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为此,探讨和分析了精确农业的优越性和在我国的发展模式,从而因地制宜地引进高新技术、决定不同的农作精确程度,从而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确农业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化学农药的使用对我国农业的稳产高产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但现有植保机械和化学防治技术存在诸多问题,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和环境污染,给食品安全和人民健康带来了威胁。现代物理防治技术突破了害虫防治的传统理念和生产模式,减少了化学农药的喷洒和环境污染,有利于发展无公害农林产业,保障生态和食品安全,提高农副产品品质和经济效益,促进生态平衡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是绿色植保的发展新趋势。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城镇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残渣与农村沼气池沼渣性质的分析比较及农田土壤成分的分析,提出了城镇净化沼气池残渣还田处理研究。在连续三年对小麦,油菜施用城镇净化沼气池残渣还田处理效果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实用的施用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