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试验选用美国杜邦公司生产的20%氯虫笨甲酰胺SC与48%毒死蜱EC、18%杀虫双AS进行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SC 10ml/667m^2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达94。2%,显著高于48%毒死蜱EC200ml/667m^2和18%杀虫双AS200ml/667m^2。因此,20%氯虫苯甲酰胺SC可在稻纵卷叶螟的防治中推广使用,建议每666.7m^2用10ml对水50妇喷雾。 相似文献
3.
4.
用200克/升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在稻纵卷叶螟不同发育时期施药防治,结果表明,该药剂对稻纵卷叶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用药时期应掌握在稻纵卷叶螟卵孵化高峰,每667m^2制剂量10ml,防治可达92.57%,药后稻田保持浅水层3~5d。该药剂对水稻安全,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6.
氯虫苯甲酰胺20%悬浮剂和茚虫威15%乳油对水稻纵卷叶螟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纵卷叶螟在我县已连续多年大发生,为了有效地控制纵卷叶螟的为害,寻找理想药剂,我们对美国杜邦公司提供的氯虫苯甲酰胺20%悬浮剂和茚虫威15%乳油防治在水稻纵卷叶螟上进行了防效试验。试验表明,氯虫苯甲酰胺20%悬浮剂10mL/667m^2和茚虫威15%乳油12mL/667m^2对水稻纵卷叶螟有比较好的防效,药效相对较长,药后14d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7.
8.
为减少水稻抽穗前田间稻纵卷叶螟的化学防治次数及用药量,降低对天敌的伤害及农药残留,最终实现稻纵卷叶螟的简约化防控,采用氯虫苯甲酰胺对水稻种子进行拌种处理,室内测定了药剂拌种对种子发芽的安全性,并结合不同栽培模式下的田间试验,评价了不同用量下氯虫苯甲酰胺拌种对稻纵卷叶螟的控制时长及保叶效果,明确了药剂拌种对天敌蜘蛛的影响及最终残留情况。结果表明:当氯虫苯甲酰胺按有效成分用量30~120 g/hm2拌种时,对种子的发芽率及出苗均无影响。直播稻模式下,氯虫苯甲酰胺按有效成分60 g/hm2拌种,播种后110 d,其保叶效果仍高达97.13%;旱育手栽秧模式下,氯虫苯甲酰胺按有效成分90 g/hm2拌种,播种后108 d保叶效果为82%以上,旱育机插秧模式下按有效成分90~120 g/hm2拌种,播种后90 d保叶效果仍在95%以上;3种模式下拌种处理的保叶效果及持效期均远优于常规喷雾防治。研究表明,利用氯虫苯甲酰胺对水稻种子进行拌种处理,可有效控制水稻前期及中期稻纵卷叶螟的为害,降低后期田间虫口基数,并且对田间天敌蜘蛛安全性高,同时在收获的稻谷中未检出氯虫苯甲酰胺残留(残留量低于定量限0.000 8 mg/kg)。在江苏省丘陵地区粳稻区应用氯虫苯甲酰胺拌种处理,可确保水稻直至抽穗初期无需再进行稻纵卷叶螟的防治,并可显著减少后期稻纵卷叶螟虫源基数,实现稻纵卷叶螟的简约化防治。 相似文献
9.
氯虫苯甲酰胺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及对稻田有益节肢动物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了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及对稻田常见有益节肢动物的安全性。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将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稀释3 000、6 000倍浸渍水稻叶片,接稻纵卷叶螟幼虫24 h死亡率在40%左右, 96 h死亡率达100%。稻田小区和大面积示范试验结果显示:药后14 d,氯虫苯甲酰胺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分别为90.59%、97.07%,高于药后4、7 d的防效。其防效好于氟虫腈、虫酰肼+辛硫磷。田间与施药前相比,药后14 d球腹蛛显著增加,微蛛、狼蛛的数量及蜘蛛总量无显著差别。室内测定,氯虫苯甲酰胺处理后,黑肩绿盲蝽及稻虱缨小蜂的死亡率在0~6.67%。上述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对稻纵卷叶螟有很好的防效,且对稻田有益节肢动物安全。 相似文献
10.
11.
12.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和纹枯病生防细菌的复筛、室内防效及应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活体生测法对前期工作中离体初筛出的5株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生防菌和5株水稻纹枯病生防菌分别进行复筛、温室防效测定和应用评价。结果表明,菌株GN233、GN222和GN223的菌悬液对水稻苗期细菌性条斑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菌株GN233对细菌性条斑病的温室防效最好,达到28.90%,而药剂"稻丰TM多·福"可湿性粉剂的温室防效为34.20%;5株生防菌对水稻纹枯病均有不同防治效果,其中菌株GN222和GN211菌悬液的防治效果较好,分别达到44.4%和27.8%,而药剂"稻丰"可湿性粉剂的防效为33.3%;此外,筛选出的生防菌株GN222、GN233和GN211均对水稻生长具有促生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和水稻纹枯病的生物防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不同药剂对黑尾叶蝉的防治效果,2013年进行了田间药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烯啶·噻嗪酮70%可溶性粒剂、呋虫胺25%可湿性粉剂、烯啶虫胺60%可湿性粉剂、噻虫嗪25%可溶性粒剂和吡虫啉25%可湿性粉剂等药剂对黑尾叶蝉均具有理想的防治效果,可作为稻田不同时期黑尾叶蝉的防治药剂。其中烯啶·噻嗪酮70%可溶性粒剂对黑尾叶蝉成虫和若虫均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可迅速有效地控制田间虫量,药后1~10d的防效为68.53%~100%。 相似文献
14.
15.
为筛选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生防菌株,通过平板对峙试验、温室及田间试验,测定了4个菌株对水稻促生和防治细菌性条斑病的效果。通过平板对峙试验明确了4株生防菌株抑菌活性;温室试验中,除生防菌LH外,其他3株生防菌的发酵液处理后的水稻幼苗的株高、根系、鲜重均显著高于对照。接种结果显示接种病原菌前喷施生防菌防效最好。生防菌L1在3个不同试验田中防效均达到55%以上,同时增产效果达到10%以上,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研究表明,生防菌L1不仅可以用于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生物防治,而且可以促进水稻生长,具有较好的生产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6.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是近年来危害严重的黄瓜病害之一,严重时可导致黄瓜大面积减产。本实验室从黄瓜根际土壤中筛选得到一株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有显著抑制效果的生防细菌ZF145。经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测定、Biolog测定和多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菌株ZF145为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该菌株在平板离体试验中的抑菌圈直径为5.60 cm,抑制率为62.22%;在盆栽和田间试验中,贝莱斯芽胞杆菌ZF145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盆栽防效为71.10%,田间防效为61.30%。平板对峙和双层培养试验证明菌株ZF145具有较为广谱的抑菌效果,可以明显抑制6株病原细菌和8株病原真菌的生长。综上,菌株ZF145生防性状优良,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有一定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7.
18.
3种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和稻瘟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药效试验方法,比较3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都有一定防效。其中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25 g/hm2对水稻纹枯病、稻瘟病防效最好,防效分别为85.74%、85.19%;43%戊唑醇悬浮剂225 mL/hm2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为88.25%。综合防治效果表明,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50~225 g/hm2对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的防效最好,43%戊唑醇悬浮剂225 mL/hm2对稻曲病和纹枯病防治效果较好,在实际生产上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20.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解放9型农用飞机喷洒吡蚜酮水分散粒剂和吡蚜酮·醚菊酯悬浮剂对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飞机喷药雾滴分布均匀,穿透性强,水稻上部叶片平均药滴覆盖密度17.9个/cm2,中部叶片平均为13.5个/cm2。药效调查结果表明,飞机喷洒吡蚜酮水分散粒剂和吡蚜酮·醚菊酯悬浮剂对水稻稻飞虱防治效果好,药后1 d虫口减退率达83.06%,药后5 d达92.97%以上,药后7 d为96.0%。综合该结果,飞机施药适用于水稻稻飞虱的大面积防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