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导致细菌耐药性日益严重,耐药菌所致的感染给人类健康及畜禽生产带来巨大威胁。细菌耐药可由多种机制所介导,研究细菌的耐药机制对防止或延缓耐药性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影响药物与作用靶位结合及作用靶位结构变化等机制介导的耐药受到人们的关注。论文将对作用靶位变化导致细菌耐药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防止和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抗菌药物在人类和动物疾病临床治疗中起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甚至滥用,使得病原菌对各种抗菌药物变得日益耐受,产生细菌耐药性,以致于有些细菌性疾病几乎找不到有效药物治疗。所以,细菌耐药性对人类和动物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因此,了解细菌耐药性的危害,分析细菌耐药性发生原因与机制、制定遏制耐药性发生的策略非常必要。本文着重分析畜禽养殖中细菌耐药性诱发因素、对畜牧业的危害以及应对措施,以促进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  相似文献   

3.
细菌耐药性是全世界广为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耐药性使得大多数原本对感染治疗十分有效的抗菌素失去疗效。中国工程院院士、微生物药物专家许文思曾指出,细菌耐药性是21世纪全球关注的热点,它对人类生命健康所构成的威胁绝不亚于艾滋病、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细菌的耐药性可由染色体遗传基因介导或质粒携带的基因介导产生。  相似文献   

4.
细菌耐药性在环境中的传递及其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抗菌药的滥用情况不容乐观,因而细菌对抗菌药的耐药性越来越普遍,超级细菌的报道也屡见不鲜。细菌耐药性的产生速度已经超过了新型抗菌药研发并投入临床使用的速度。细菌耐药性在环境中的传递是细菌耐药性广泛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论文以细菌耐药性的传递为讨论对象,从细菌耐药性在环境中的传递方式和畜牧行业对细菌耐药性在环境中传递的影响两个方面,分析了细菌耐药性的传递特性及其对人类和动物健康的威胁,并对目前应对细菌耐药性的一些方法进行了阐述,同时对未来抗菌药耐药基因去除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能对细菌耐药性的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细菌耐药性现状、国内医学及动物医学领域中药消除细菌耐药性的研究及其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中药对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的消除作用及中药消除细菌耐药性存在的问题,指出在动物生产中开发中药饲料添加剂代替化学抗菌药物添加剂是解决细菌耐药性、动物源食品中抗菌药物残留问题的重要途径,对绿色动物产品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性日益成为世界科学工作者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耐药性使得大多数原本对感染治疗十分有效的抗菌素失去疗效,甚至少数细菌的生长繁殖还依赖于抗生素的存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微生物药物专家许文思曾指出,细菌耐药性是21世纪全球关注的热点,它对人类生命健康所构成的威胁绝不亚于艾滋病、癌症和心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7.
《畜牧与兽医》2016,(11):120-123
抗菌药物如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杆菌肽类和氨基糖苷类等广泛用于细菌所致疾病的治疗,然而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导致药物对细菌选择性压力不断增加,细菌耐药性也日益严重。尽管细菌耐药性和毒力基因发挥的作用不同,但是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会对细菌的毒力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将对细菌对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杆菌肽类和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后对毒力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细菌耐药性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问题,对于耐药性传播机制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已知的可以介导细菌耐药性/耐药基因水平转移的机制包括转化、接合转移和转导等,其中质粒等可转移元件在细菌耐药性传播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已经得到共识,而对于噬菌体介导的耐药性转导作用及机制关注较少。噬菌体是一种感染细菌的病毒,其在生态环境中广泛存在,其对细菌基因组的多样性和细菌的进化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噬菌体的类型、前噬菌体分布、噬菌体与耐药基因的共存现象、噬菌体介导的耐药基因转移证据及其分子机制、噬菌体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等方面,指出有必要重新认识噬菌体对于细菌耐药性发展的重要性,并对噬菌体/耐药性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转座子是一种可移动的遗传元件,它不仅是耐药基因的载体,还会使耐药基因在不同菌属之间水平转移,造成耐药多样性现象。转座子在细菌耐药性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了解影响转座子介导细菌耐药性传播的因素,可为深度解析细菌耐药机制,从而有效遏制细菌耐药性的传递,以及研发新型抗菌药物提供思路。对不同转座子在细菌耐药性传播中发挥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以期为细菌耐药性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细菌耐药性与畜牧产业发展、人类公共卫生安全和食品安全密切相关。细菌产生耐药的机制复杂,除由人-动物-环境三者之间复杂作用引起外,抗生素的使用对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需要采取多种策略应对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新发展的药物理论及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对细菌耐药机制的认识、新型抗菌药物的发现及药物的合理使用,为控制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当前,细菌耐药性已然是不可忽视的严重问题,引起了多方关注。细菌耐药机制的复杂性及新药研发的困难性,决定了必须通过多种方法、多种途径和多种角度开展研究,从而控制其进一步发展。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笔者归纳总结了多种应对细菌耐药的策略及方法,重点从新型抗菌药的研发、联合用药、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同步模型及多组学技术等方面阐述其在应对细菌耐药性方面的作用,以期为减缓和控制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及临床治疗细菌感染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1.
饲料中添加抗菌剂,实际上等于给动物持续低剂量口服用药,动物机体胃肠道长期与药物接触,造成肠道耐药菌不断增多.耐药性也不断增强.人们不仅在动物和人体中分离到相同的耐药细菌,而且发现动物源细菌和人体细菌,甚至不同菌种中携带有相同的耐药基因.存在于动物体内的耐药性细菌有可能随动物产品进入厨房和餐桌,进而传递给人,或将耐药基因传递给人病原菌.有些细菌是人畜共患病原菌,一旦在动物体产生了耐药性,此类细菌再感染人时,抗生素治疗效果会大大降低,甚至失败.因此,动物细菌耐药性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其与人类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关系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对抗菌药物具有强耐药性的“超级细菌”对人和家畜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广泛、高频使用种类有限的抗菌药物治疗人、家畜以及宠物细菌感染性疾病是产生“超级细菌”的根源。寻找现有常规抗菌药物的替代品或增强剂是当前热点研究方向之一。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具有抗菌特性。理论上,MSCs有可能成为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手段。对MSCs影响细菌存活的作用机制以及抗菌药物可能对MSCs功能产生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阐明MSCs抗菌作用机制、挖掘MSCs作为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新方法的潜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由于细菌耐药性迅速发展,耐药细菌感染已成为主要的公共卫生威胁.在研发新型抗菌药物的同时,应注重降低毒副作用、提高安全性.中药在消除细菌耐药性方面具有多环节、多靶点、低毒、安全的优势.文章从中药消除大肠杆菌耐药机制、消除细菌耐药性优势等方面进行综述,为研发消除大肠杆菌耐药性中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细菌的耐药性是由于各种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致病微生物加强其防御能力,抵抗抗菌药物的杀伤,从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降低甚至消失的现象。引起细菌耐药性快速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细菌的耐药机理也是多方面的。本文从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原因、机理、超级细菌的危害和应对措施几方面对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正本文对目前细菌耐药状况,新型抗耐药性细菌药物3,5-二甲氧基-2'-磺酸钠-1,2-二苯乙烯的分子式、结构式、性状、部分体外抗耐药细菌试验结果,及其在兽医上开发应用的前景和对其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近20年来,由于各类广谱高效抗菌药物在人医、兽医临床上的大量使用,细菌的耐药性明显增强,使得抗菌药物对细菌的治疗更加困难,特别是近些年,国外报道了人医上不能被现有  相似文献   

16.
国外研究     
《中国动物保健》2011,(8):88-90
科学家发现荷兰家禽的细菌与人的超级细菌有联系 荷兰科学家研究发现,在荷兰生禽肉中存在的细菌可能是人类超级细菌的一个来源,根据一项研究表明,在食用动物使用抗生素正在使可以拯救生命的药物失去效力。从荷兰南部食品商店购买的生鸡肉80%发现有多种药物耐药性的细菌。当研究人员将这些细菌与从医院病人采集的标本进行比较时,发现主要的耐药性基因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17.
细菌耐药性往往伴随抗性代价(fitness cost)的出现,包括生长速率减缓和毒力下降等现象。在无抗菌药物或者抗菌药物选择压力较低的环境中,抗性代价可致敏感菌株的数量超过耐药菌株。细菌耐药性致抗性代价影响细菌耐药性产生的速度,即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可降低耐药菌株在环境中的比例,进而减缓或防止耐药性的产生。近年来,细菌耐药性的问题日益严峻,且产生的速度和程度依然没有减缓的迹象。论文对影响细菌抗性代价的因素进行综述,为如何利用耐药性所致的抗性代价来减缓或阻止耐药性的产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原因、机制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20世纪40年代青霉素的问世将人类带入了抗生素时代,抗感染治疗由此进入了新纪元,感染性疾病的病死率大大降低。半个世纪以来,人类一直把抗菌药物作为抗感染治疗最有力的武器。然而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又遇到了新的挑战——细菌对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而此种耐药性表现为抗菌药物使用得越多耐药性亦变得越严重。目前已发现某些细菌对现有的几乎全部抗菌药物产生耐药,超级细菌的出现使人类有可能再次回到面临感染而无药可医的困境,控制细菌耐药性的增长已成为医学界乃至全人类的当务之急。正在逐渐建立自己的细菌耐药监测网络,监测细菌耐药的流行状况和规律,研究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机制。  相似文献   

19.
我国食源性人兽共患细菌病流行现状及其防控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源性疾病是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食源性疾病定义为:"通过摄食进入人体导致人体惠感染性或中毒性的疾病".这里包括了由食品生物性污染和化学物质残留引起的食源性疾病.近年来,国内外食源性人兽共患细菌病事件频频发生,在我国,由于食物链中病原细菌污染及其造成的食源性疾病也屡见不鲜.另外,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日趋严重,细菌耐药性也助推了食源性人兽共惠细菌病的流行.由此可见,人兽共患病原细菌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因此,我国应加强对食源性人兽共惠细菌病的研究和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中药抗大肠杆菌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自抗生素药物应用于临床以来,给临床上的治疗带来了很大的效果,但是随着人们对抗生素的滥用及不规则使用使畜禽对抗菌药物产生了很大的耐药性,严重影响了临床的治疗效果和人类的安全,细菌的耐药性问题在抗生素治疗上亟待解决。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在2007年《世界卫生报告》中明确指出,细菌耐药性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主要通过周围的环境、粪便排菌或哺乳或皮肤相互接触时感染,感染者又从粪便排菌,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