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基本含义生态农业发展的资源化利用、一体化开发、产业化经营模式,是依据生态学、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按照自然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共生的规律设计生态农业生产体系,对农业废弃物资源综合循环开发利用,"种-养-加-销"一体化开发,产业化经营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该模式实现了生态农业系统的资源综合循环利用,节约了资源,提高了资源效率与转化率,保护了生态环境,促进了生态良性循环。从"种-养-加-销"一体化开发的系统整体,构建了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良性循环的农业生产体系。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实行产  相似文献   

2.
一、研究目的和方法上海地区以麦(绿肥、油菜)稻稻、麦稻与麦棉轮作为主要种植制度,生产水平较高。为了探讨沪郊种植制度的发展方向,为制定农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我们对沪郊十一种作物及七种种植制度的农田生态功能,即能量交换和物质循环效率作了初步研究,以期作出适当的评价。我们的研究方法是:  相似文献   

3.
稻鸭共作农作系统的生态效应与技术模式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稻鸭共作生态技术是将雏鸭全天候放入稻田,利用鸭子不间断的活动来刺激水稻生长、促进物质循环和改善稻田环境,构建了种养结合、节本增效、物质循环的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的农作模式,笔者综述了稻鸭共作技术对水稻的物质积累、壮秆效应、根系活力、病虫草害控制及生物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稻田甲烷排放及控氮截流的影响,阐述了近年来稻鸭共作生态农业实施中投放绿萍、一稻两鸭、零日龄放鸭、沼稻鸭循环及防虫网全程覆盖等成功实践的种养模式,指出了稻鸭共作生态农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稻鸭共作农作系统的技术理论和实践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农业废物的环境生态效应与资源化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徐达  周青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6):414-414
农业废物是资源利用过程中物质与能量的流失份额,是物质和能量的载体,从环境生态学角度看,农业废物也是错位的资源。在分析农业废物的现状及其环境生态效应基础上,探讨了运用生物多样性、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趋同趋异进化、食物链加、减环和种间关系等生态学原理实现农业废物资源化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正>种养结合是种植业和养殖业紧密衔接的生态农业模式,是将畜禽养殖产生的粪污作为种植业的肥源,种植业为养殖业提供饲料,并消纳养殖业废弃物,使物质和能量在动植物之间进行转换的循环式农业。加快推动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几年江苏省东台市经过探索实践,表明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生态环境效应明显,主要体现在节肥、节药、抑草、改善土壤和养殖环境等方面。调查分析显  相似文献   

6.
正生态农业是一种利于生态环境发展的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近年来,广大农民群众在实践中结合资源环境,通过钻研和创新发明了许多独具特色的生态农业具体经营形式,并且具有综合性、多样性、高效性、持续性等基本特点,可以形成生态和经济两个方面的良性循环,而且这将成为现代农业的主导和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比如在土壤改造上,为了使土壤得到良性循环,为生态农业的发  相似文献   

7.
一、农业生产与生态平衡的关系农业研究的对象,是由环境(土、光、热、水、气)、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所组成的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是整个生态系统内的一个重要领域。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由于人类干预农产品的输出和物质能量的输入,改变了农业生产各个组成成分之间能量转移和物质循环的关系,所以,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开放性的生态系统。人们可以有意识地为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郯城县郯城镇岭南头村村民颜士全积极探索“链条式”科学种养模式,发展生态农业,利用“秸秆养牛——牛粪养蚯蚓——蚯蚓喂黄鳝——蚯蚓粪种蔬菜”的“一种三养”高效农业开发新技术,最大限度地实现生态循环再利用,走出了一条效益倍增和生态环保的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9.
高效生态蔬菜大棚(以下简称生态大棚),是以塑料大棚为主体,有机地将秸秆发酵池、猪舍、菜园组合在一起形成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生物链,以达到资源多次利用,减少污染和节粮、节能、节肥的目的。可称得上是一种新型高效生态农业设施模式。  相似文献   

10.
生态农业指在一定区域内所形成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集约化农业。与传统的农业相比,其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但从当下的农技推广来看,推广形式及方法对生态农业技术并不适用。在现代农业生产与发展过程中,生态农业是一种必然趋势。笔者根据多年推广经验,对我国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作简要分析与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林正雨  李晓  何鹏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31):147-153
以四川藏区32个县(市)为样本,围绕农业资源环境、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态压力、生产基础设施,构建15项二级指标组成的四川藏区生态农业区划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将四川藏区划分为金沙江—雅砻江中上游高山峡谷农林牧综合发展区(Ⅰ)、岷江—大渡河上游高山峡谷农林牧综合发展区(Ⅱ)、川西北高原山原生态畜牧业发展区(Ⅲ),为科学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指导四川藏区生态农业发展与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黄曦 《中国农学通报》2022,38(24):57-62
中国人多耕地少,人地背反增减,我们必须利用生产对象和生产要素的特性,全方位开发利用空间生态位和巧妙利用时间生态位,科学组合农业生产,以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条件、生产对象和各种生产要素的潜在生产力,提高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效益,弥补土地、资金短缺,缓解劳动力富余等带来的困扰。通过长时间的典型调查,充分根据农业生产对象的可选择性,空间布局的离散性,生产时段的可控性,市场需求的区域性和波动性,生产对象和生产要素的相互依存性和可替代性等特点,紧密结合生物学、生态学、社会经济学,运用聚类分析,系统比较,提出生态农业创新发展的不同优化模式。通过合理开发农业空龄经济生态位和科学配置生产要素的全方位、全过程动态精巧耦合,将空龄生态位开发从平面拓展为立体,农业结构从时间断面调整推展为全过程优化,促使物能转换的小循环助推系统大循环,从而有效增强物能转换的功放效应,提高了系统生产力。空龄生态位开发与生产要素配置的优化耦合,突破了静止的、孤立的空间开发和农业生产要素配置的落后方法,是中国生态农业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促进中国生态农业持续、高质、高效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果树循环经济生态栽培体系构建的研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农业未来的主要方向。本文针对果树生产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果树循环经济生态栽培体系的构建思路和可行性,结合我国实情开展了果树生态栽培与循环体系的建立与链接的研究与分析,提出了以果树产业为龙头,以牧草(市场)为纽带,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将加工工程技术、废弃物资源利用纳入果树产业的循环系统的模式构建,分析了应用果树循环经济生态栽培体系循环模式产生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日光温室为目前农村生产反季节果蔬的重要设施.具有生产时间可以调控.技术措施要求较高,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等优点.越来越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三位一体”生态农业技术就是将种植业、养殖业通过沼气池这个中间环节.利用日光温室促成物质与能量的转化.提高系统内部能量  相似文献   

15.
宁南山区不同施肥模式对苜蓿地上生物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宁南旱作农区是中国经济比较落后,生态环境十分恶劣的地区。西部大开发以来,该区苜蓿人工草地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如何在干旱条件下提高苜蓿产草量,成为该区生态经济农业研究的战略课题。根据不同的施肥模式试验,研究探讨了该地区苜蓿高产施肥技术措施,针对宁南地区的农业生态条件,提出适宜该区苜蓿高产施肥技术措施与施肥方案,常年降水不足400mm的宁南旱作农业区,在一定的施肥水平下仍然可以实现高效草地生态经济农业。生态经济农业(Ecological economy Agriculture):简言之就是“产业化的生态农业”,是农业生态学、区域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理论在农业上的应用,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生态农业,是基于生态农业基础之上的新经济时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组织形式,其完善了生态农业理论界面的不足,将生态农业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了有机结合,解决了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小农经济难以与大市场对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五位一体”生态果园模式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五位一体"生态果园模式的原理与内容"五位一体"生态果园技术模式是从河南的实际出发,依据生态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学原理,从有利于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转换与平衡出发,充分发挥系统内的动植物与  相似文献   

17.
<正>生态农业旅游是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式,也是一种新型旅游活动项目,是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上有机附加了生态旅游观光功能的交叉性产业,是当今旅游新需求的必然产物。农业资源占优势的带动模式对于拥有特色农产品的生态农业区来说,可以以农产品为核心,进行围绕某一种或几种特色农产品展开的主题辐射发展模式。也就是指在一个乡或村的范围内,依据所在地区独特的优势,围绕特色的生态农产品或产业链,实行专业化生产经营,一  相似文献   

18.
正一、基本含义田园生态农业旅游是以大田生态农业为载体,与山水林路构成一个系统有机整体,充分利用田园风光和生态环境资源,开展观赏田园风光、参与农业生产、品尝和购置绿色生态农产品、学习了解生态农业技术等旅游活动,把生态农业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合理配置农家乐的吃住乐,满足人们生产、休闲、观赏、娱乐、养生、度假等多样化需求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以达到了解和体验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生产发展、生态环境优化、旅游产业创新和农民增收的目的,获取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在深刻探讨生态农业内涵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屯留县王公庄六位一体农牧结合复合型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通过对该生态模式系统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分析表明,该生态农业模式系统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十分显著,是中国北方农村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文章系统阐述了农业生态区昆虫群落特点与影响因素,探讨了农田害虫生态控制策略。旨在优化农业害虫生态控制策略,实现农业害虫的自控或半自控防治,促进新型生态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