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从生理生化特性方面研究盐津乌骨鸡的种质特征,以随机选取的100只成年盐津乌骨鸡(公母各半)为研究对象,对其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血液生理指标:公鸡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数目及血小板分布宽度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且公鸡白细胞数目、红细胞数目及血小板压积显著高于母鸡(P0.05);而公鸡平均血小板体积极显著低于母鸡(P0.01);2血液生化指标:公鸡的血糖和尿酸含量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尿素含量显著高于母鸡(P0.05);甘油三酯、胆固醇、白蛋白、总蛋白和碱性磷酸酶含量均极显著低于母鸡(P0.01),球蛋白的含量显著低于母鸡(P0.05)。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比较高原蕨麻小型猪与平原巴马小型猪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差异,为高原蕨麻小型猪的实验动物化提供理论基础.试验分别在高原地区和西安市采集高原蕨麻小型猪与巴马小型猪血样,检测10项血液生理指标和14项血液生化指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血液生理指标中高原蕨麻小型猪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MH)均极显著高于巴马小型猪(P< 0.01),血小板(PLT)、红细胞分布列宽变异系数(RDW-CV)和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与巴马小型猪相比差异显著(P< 0.05);血液生化指标中高原蕨麻小型猪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葡萄糖(GLU)、肌酐(CRE)均极显著高于巴马小型猪(P< 0.01),其余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 0.05).结果表明,高原蕨麻小型猪具有低氧适应的生理特征,与巴马小型猪相比有独特的高原适应性,具有开发成为高原疾病动物模型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为了比较不同海拔地区马鹿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试验根据马鹿生长的海拔高度将4个品种马鹿分为两组,分别为低海拔组(天山马鹿、阿尔泰马鹿)和高海拔组(青海马鹿、甘肃马鹿),采集血液后,分别测定各组12项血液生理指标和14项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在12项血液生理指标中,高海拔组的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总数、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极显著高于低海拔组(P<0.01),血小板总数显著高于低海拔组(P<0.05),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略高于低海拔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血小板压积极显著低于低海拔组(P<0.01)。在14项血液生化指标中,高海拔组的血尿素氮浓度、钙浓度、总蛋白浓度、白蛋白浓度、白蛋白/球蛋白、碱性磷酸酶活性极显著高于低海拔组(P<0.01),肌酐浓度、谷氨酰转移酶活性、总胆红素浓度、胆固醇浓度极显著低于低海拔组(P<0.01);磷离子浓度、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血糖浓度、球蛋白浓度在两组之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不同海拔地区马鹿的...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成年徐海鸡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试验测定并分析了40周龄徐海鸡的各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血液生理指标:徐海鸡公鸡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浓度(HG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测定值极显著大于母鸡(P0.01),公鸡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测定值显著大于母鸡(P0.05);2血液生化指标:徐海鸡公鸡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葡萄糖(GLU)、钠(Na)离子测定值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母鸡甘油三酯(TG)、镁(Mg)离子、钙(Ca)离子测定值极显著大于公鸡(P0.01),母鸡胆碱酯酶(CHE)、钾(K)离子测定值显著高于公鸡(P0.05)。  相似文献   

5.
采取低温冷冻法、冷冻干燥法提取黄芪多糖,将两种方法提取的黄芪多糖配成制剂(400mg/kg)灌喂大白鼠15d,检测13项血液生理指标及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尿素(UREA)、总胆固醇(TC)、碱性磷酸酶(ALP)、葡萄糖(Glu)的活性.结果表明:低温冷冻组、冷冻干燥组白细胞总数(WB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温冷冻组Lym、Mid%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冷冻干燥组中值细胞百分数(Mi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温冷冻组、冷冻干燥组血红蛋白浓度(HG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温冷冻组的TP、Glu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ST、UREA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冷冻于燥组对照组TP、Glu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ST、UREA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6.
合作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本试验对合作猪进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并将雌雄合作猪进行比较。测定结果表明,合作猪大多数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性别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多数测定项目不同日龄间差异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圈养金钱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血液指标是反映动物生理机能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为了解和掌握圈养金钱豹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了56头次金钱豹的40项血液生理生化值,并按年龄和性别进行分组比较。结果显示,血清磷(P)成体金钱豹雌雄间雌性LYMPH、ALB、P高于雄性,差异显著(P<0.05),雌性MO GR、BUN低于雄性,差异显著(P<0.05)或者极显著(P<0.01);亚成体金钱豹雌雄性之间,雌性CK、AST高于雄性差异显著(P<0.05)或者极显著(P<0.01),雌性P/O低于雄性差异显著(P<0.05);成体金钱豹雄性与亚成体雄性之间亚成体RBC、LYMPH、Ca、P/O、ALP、P高于成体,差异显著(P<0.05)或者极显著(P<0.01),亚成体WBC、PMN、GLB、ALT、TP、AST低于成体差异显著(P<0.05)或者极显著(P<0.01);成体金钱豹雌性与亚成体雌性之间,亚成体ALB、VLDL、Ca、A/G、ALP、P/O、P高于成体,差异显著(P<0.05)或者极显著(P<0.01),亚成体TP、GLB、AST低于成体,差异显著(P<0.05)或者极显著(P<0.01)。说明了建立金钱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测试西藏拉萨(高海拔)和沈阳(低海拔)两地成年马里努阿犬(1.5~4岁)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研究不同海拔地区马里努阿犬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高海拔地区马里努阿犬血液生理指标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均极显著高于低海拔地区马里努阿犬(P0.01);高海拔地区马里努阿犬平均血小板体积极显著低于低海拔地区马里努阿犬(P0.01)。高海拔地区马里努阿犬的血液生化指标中,碱性磷酸酶、钙、血糖、磷酸盐、血尿素氮极显著高于低海拔地区马里努阿犬(P0.01)。  相似文献   

9.
为了比较不同海拔高度白萨福克羊的生理生化指标,试验以高海拔(四川红原)和低海拔(四川新津)饲养的白萨福克羊为研究对象,测定了生理指标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不同海拔高度的白萨福克羊体温在公母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低海拔地区的呼吸和心率高于高海拔地区;2)白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平均容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等指标在不同海拔地区的公母羊间差异较小,红细胞数和红细胞比容等指标高海拔地区公母羊极显著高于低海拔地区(P0.01),高海拔地区公母羊血小板数极显著低于低海拔地区(P0.01);3)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白蛋白、乳酸脱氢酶、葡萄糖和总胆固醇等指标在不同海拔地区公母羊间差异不显著(P0.05),高海拔地区公母羊总蛋白、球蛋白和胆碱酯酶等指标极显著高于低海拔地区(P0.01),低海拔地区公母羊总钙和碱性磷酸酶等指标极显著高于高海拔地区(P0.01)。  相似文献   

10.
《畜牧与兽医》2014,(11):10-14
试验以迪庆藏猪和分布在连续海拔梯度的土著猪种(丽江猪、保山猪、德宏小耳猪)为研究对象,共采集228份血液样品,测量血液生理和血流变学指标共16项。结果显示藏猪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G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均极显著高于德宏小耳猪(P<0.01),增加了血红蛋白运氧能力。藏猪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均高于低海拔德宏小耳猪(P<0.05),但藏猪红细胞聚集性极显著低于其他猪种(P<0.01),从而钝化由RBC和HGB增加带来血液黏度增加的不良影响,以适应高原低氧的环境。从4个海拔梯度看,血常规指标和血流变学指标大都呈现随海拔升高而升高的趋势,表明这两类指标与藏猪高海拔适应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在高原低氧生态条件下昆明犬的低氧适应性,试验测定了拉萨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昆明犬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分为幼龄组(3~12月龄)、成年组(1~7岁)、老龄组(8~13岁),每组10只(公、母各半);又测定了不同海拔地区昆明犬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分为平原警犬组(海拔50 m)、高原警犬1组(昆明地区海拔1 895~2 000 m)、高原警犬2组(拉萨地区海拔3 500~3 900 m),每组8只(公、母各半),对测定结果进行t检验及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幼龄组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与成年组、老龄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成年组红细胞平均体积(MCV)与幼龄组、老龄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老龄组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与幼龄组、成年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其他指标三组差异不显著(P0.05)。拉萨地区昆明犬血液生理指标公、母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高原警犬1组、高原警犬2组血细胞比容(HCT)与平原警犬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血红蛋白(HGB)、MCHC与平原警犬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RBC、 MCV、MCH与平原警犬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高原警犬1组各指标与高原警犬2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成年组各生化指标与老龄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高原警犬2组肌酸激酶(CK)、肌酐(CREA)、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极显著高于平原警犬组(P0.01),白蛋白(ALB)、总蛋白(TP)极显著低于平原警犬组(P0.01);高原警犬1组各项生化指标与高原警犬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与平原警犬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昆明犬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与低氧适应能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实验用猕猴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和流式细胞仪等仪器测定和分析人工饲养条件下24只健康猕猴清醒状态下血液一般生理生化指标、CD3 、CD4 、CD8 、CD20 细胞阳性率。结果雌性猕猴平均动脉压、收缩压、舒张压极显著低于雄性猕猴(P<0.01),心电图QRS波、T波差异极显著(P<0.01),Q-T段差异显著(P<0.05)。血液常规指标中雄性猕猴白细胞计数极显著低于雌性猕猴(P<0.01)。猕猴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差异极显著(P<0.01)、总胆固醇、γ-谷氨酰转移酶差异显著(P<0.05)、甘油三酯显著低于雄性猕猴(P<0.01),而丙氨酸氨基转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差异极显著(P<0.01)、血清肌酐显著高于雄性猕猴(P<0.05)。CD3 、CD4 、CD8 、CD20 细胞阳性率无显著差别。文章为以猕猴作为实验动物的医学实验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同时证明一些指标受性别影响,在试验中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德系西门塔尔牛、荷斯坦牛及其杂交后代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状况及差异,选择5月龄、体重150~200 kg的健康公牛15头,其中荷斯坦公牛、西×荷杂种一代公牛(简称西荷杂种牛)、德系西门塔尔公牛各5头,育肥372 d后屠宰测定其各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德系西门塔尔牛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牛(P<0.01),白细胞、中性细胞数、中性细胞比率、嗜碱性粒细胞比率处于居中水平;荷斯坦牛白细胞、红细胞平均体积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牛(P<0.05),中性细胞数、中性细胞比率极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牛(P<0.01),嗜碱性粒细胞比率则极显著低于其他两组牛(P<0.01);西荷杂种牛白细胞、游离甲状腺素、皮质醇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牛(P<0.05),淋巴细胞数、淋巴细胞比率、嗜酸性粒细胞比率、嗜碱性粒细胞数、嗜碱性粒细胞比率均极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牛(P<0.01),血小板压积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牛(P<0.05)。在血液生化指标方面,荷斯坦牛血清钾离子显著低于其他两组牛(P<0.05),德系西门塔尔牛游离甲状腺素浓度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牛(P<0.05),荷斯坦牛皮质醇浓度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牛(P<0.05),其他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在3组间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说明,西荷杂种牛抗病力和抗逆性较强,德系西门塔尔牛代谢旺盛,环境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广州地区藏鸡与五黑鸡血液生理和生化指标正常参考值,并进行比较分析,采集藏鸡与五黑鸡的血液样品,用全自动五分类血球仪和爱德士血液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其血液生理和生化指标。藏鸡的血小板(PLT)、血小板平均容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极显著或显著高于五黑鸡(P 0.01或P 0.05),而藏鸡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SD)极显著低于五黑鸡(P0.01);藏鸡的碱性磷酸酶(ALT)谷丙转氨酶(AMYL)均显著低于五黑鸡(P0.05),而藏鸡的GLU极显著高于五黑鸡(P0.01);两个品种间其他生理和生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获得了广州地区藏鸡和五黑鸡血液生理和生化指标,同时藏鸡在广州地区经过人工驯化饲养后较好地适应了亚热带气候,其大部分血液生理和生化指标与五黑鸡的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敲除FGF5基因对陕北白绒山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本实验以敲除FGF5基因的陕北白绒山羊(公、母羊各8只,阳性)、同龄普通陕北白绒山羊(公、母羊各5只,阴性)为研究对象,分别在10月龄、1岁与1.5岁时测定8项血常规指标和14项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血常规指标中,10月龄、1岁时,阳性公羊的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显著低于阴性公羊(P0.05),阳性母羊的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血红蛋白(HGB)、HCT极显著高于阴性母羊(P0.01);1岁时,阳性公羊和母羊的红细胞数目(RBC)均显著高于阴性公羊和母羊(P0.05);1.5岁时,阳性母羊的白细胞数目(WBC)显著高于阴性母羊(P0.05)。血液生化指标中,10月龄时,阳性母羊的球蛋白极显著低于阴性母羊(P0.01);1岁、1.5岁时,阳性母羊的白蛋白极显著高于阴性母羊(P0.01);1.5岁时,阳性母羊的尿素极显著低于阴性母羊(P0.01);其余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因所有指标均在参考范围内,说明敲除FGF5基因的陕北白绒山羊的蛋白质代谢、糖代谢、脂类代谢、肝胆功能、钙磷代谢均无显著影响。表明采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FGF5基因并未对陕北白绒山羊的健康产生影响,但部分存在显著差异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为补充完善凉山黄牛的种质资源特性,建立凉山黄牛血液生理生化参考值,特开展凉山黄牛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检测,以期为凉山黄牛的疾病诊断、饲养管理、品种选育等提供科学依据。随机采集3~4岁凉山黄牛公牛、母牛各29头静脉血液,检测28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凉山黄牛血液中白细胞数目、红细胞数目、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血小板数目、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压积、总蛋白、白蛋白、葡萄糖、总胆红素、谷氨酰转肽酶、谷丙转氨酶、尿素氮、球蛋白、钙、钠、钾、氯、磷等指标在性别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公牛的碱性磷酸酶含量、平均红细胞体积均显著高于母牛(P0.05),肌酐含量极显著高于母牛(P0.01);母牛的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公牛(P0.05)。凉山黄牛28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基本在我国地方牛种正常值范围内。  相似文献   

17.
西藏牦牛血液生化指标测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牦牛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主体畜种,牦牛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能够有效地反映出机体的健康状况及对高原环境的适应性。[目的]为了解西藏高山牦牛和娘亚牦牛之间的差异。[方法]研究对西藏高山牦牛和娘亚牦牛14项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娘亚牦牛ALP、Glu、TG、CK指标极显著高于西藏高山牦牛(P0.01),而其他指标在2个牦牛品种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皖东黄牛AST指标低于3个牦牛品种指标,ALB指标大于3个牦牛指标。阿什旦牦牛的UA指标明显低于皖东黄牛和西藏高山牦牛与娘亚牦牛。西藏高山牦牛和娘亚牦牛CRE指标低于皖东黄牛和阿什旦牦牛,UREA指标高于阿什旦牦牛。娘亚牦牛母牦牛TCHO、ALT、ALP、Glu、CK指标显著高于公牦牛(P0.05),而娘亚牦牛母牦牛ALB指标极显著高于公牦牛(P0.01),西藏高山牦牛母牦牛Glu指标显著高于公牦牛(P0.05),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不同品种、性别、自然环境等均会导致血液生化指标产生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纳米硒对岢岚绒山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体重、年龄相近的母山羊100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喂以基础日粮(C组)、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mg/kg纳米硒(Se组),试验期为180d。结果表明,①日粮中纳米硒的添加对妊娠期绒山羊血液生理指标中的红细胞数量、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含量等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增加了白细胞数量(P<0.05),增强了妊娠母羊机体的免疫力;②日粮中纳米硒的添加对妊娠期绒山羊血清酶活性的分析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纳米硒,ALP的活性显著降低(P<0.05),其他酶都比对照组活性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硒的添加改善了肝功能;③日粮中纳米硒的添加使妊娠期绒山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以及总抗氧化能力显著增高(P<0.05),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增强了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湖羊在西北高寒地区的适应性,本试验选择引入天祝县的舍饲3,6,12,24月龄湖羊各12只(公、母各半),测定其夏季生理、生化指标,分析性别、月龄因子及两者交互作用对天祝地区湖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性别因子对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影响显著(P<0.05),对谷草转氨酶影响极显著(P<0.01);月龄因子对呼吸、白细胞数、红细胞数、血小板数目、平均血小板体积、碱性磷酸酶和总胆固醇的影响显著(P<0.05),对体温、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乳酸脱氢酶的影响极显著(P<0.01);性别和月龄的交互作用对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和葡萄糖有显著影响(P<0.05),对乳酸脱氢酶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各月龄试验羊只的生理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虽与原产地及低海拔引种地区有差异,但均在正常范围内,在当地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为湖羊在西北高寒地区的引种及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探讨玉米蛋白多肽对昌图豁鹅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1日龄昌图豁鹅2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低、中、高3个剂量组分别在每千克基础日粮中添加玉米蛋白多肽100、300和500 mg.分别于鹅只30和60日龄时采样,检测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30日龄时,低剂量组白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淋巴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中值细胞计数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高剂量组(P<0.01);中性粒细胞计数,低剂量组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或P<0.01),高剂量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中值细胞百分比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高剂量组血清葡萄糖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高剂量组血清磷、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剂量组血清总胆红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0日龄时,各指标组问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得出,玉米蛋白多肽可通过使昌图豁鹅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其机体代谢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