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一、斑点叉尾鮰肠道败血症(爱德华氏菌病,Enteric septicaemia of catfish,ESC)该病是由鮰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ictaluri)引起的细菌性疾病,于1976年在美国阿拉巴马州和佐治亚州的斑点叉尾中被发现。1.病原病原是鮰爱德华菌,属于肠杆菌科,是一种非条件性致病菌。从宿主范围、致病性、血清学特性和质粒构型来看,鮰爱德华菌至少可分为两种类型。但是,从患病斑点叉尾鮰分离到的鮰爱德华菌  相似文献   

2.
正三、斑点叉尾鮰气单胞菌败血症该病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流行于我国广大淡水鱼养殖地区,会危害包括斑点叉尾鮰在内的青鱼、草鱼、鲢、鳙、鲮等主要淡水养殖鱼类。1994年前后,被暂定名为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该病当前仍是淡水鱼类养殖的主要疾病,由该病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养殖产量的15%~30%。1.病原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和温和气单胞菌(A.sobria)等,本病中以嗜水气单胞  相似文献   

3.
正(4)PCR检测。目前有关实验室开展了PCR法进行嗜水气单胞菌检测的研究,但未制定气单胞菌相关的PCR诊断标准。目前气单胞菌已制定3个标准,分别为《GB/T18652-2002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检验方法》《SC/T7201.3-2006鱼类细菌病检疫技术规程第3部分:嗜水气单胞菌及豚鼠气单胞菌肠道病诊断方法》《SN/T0751-1999出口食品中嗜水气单胞菌检验方法》,其  相似文献   

4.
正5.防治方法(1)预防措施:(1)进行免疫接种。ESC疫苗1991年问世,但是疫苗的使用效果比较差。主要原因是不同的年龄和自身诱导细胞免疫应答及诱导产生强抗菌力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3周内的斑点叉尾鮰鱼苗对鮰爱德华菌没有免疫应答,减毒菌疫苗对3周以上的鱼苗具有较强的诱导免疫反应。使用抗病新品种也是降低病害损失的有效途径。(2)严格掌握饵料的  相似文献   

5.
正斑点叉尾■病毒病(Channel catfish virus disease,CCVD)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疾病,主要感染斑点叉尾■,是斑点叉尾■鱼种阶段暴发的急性传染病,可导致很高的死亡率。2003年之前OIE(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斑点叉尾■病毒病(CCVD)列为二类疫病。斑点叉尾■病毒病曾列为必须向OIE申报的疫病。  相似文献   

6.
正三、流行规律CCV容易感染斑点叉尾鮰和其他鮰。不同生长期的鱼感染后的临床症状不同,病毒在自然情况下,只是感染斑点叉尾鮰幼鱼和鱼苗,刚孵化的鱼苗的死亡率可达100%,长至8月龄后鱼很少或完全不发病。该病在水温20℃时的潜伏期为10天,25~30℃为3天。在养殖鱼遭遇高密度养殖和运输、水污染等环境压力时,易继发其他细菌性疾病,如由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 cloumnare)的感染而引起疾病,可以导致疾病流行和病  相似文献   

7.
斑点叉尾鮰的主要细菌病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年来,养殖斑点叉尾鮰的细菌性传染病频繁暴发,危害严重,给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文章对斑点叉尾鮰肠道败血症、柱形菌病、出血性败血症、烂尾病等常见细菌病的病原、流行情况、病理变化进行了详细论述,并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9.
10.
斑点叉尾鲴鱼1984年从美国引入我国,随后在多个省份推广养殖。然而真正大规模养殖是在2003年5月越南鲶鱼被美国定为倾销,给中国的斑点叉尾鲴出口带来极好机遇之后。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年限的延长,各种病害也日趋严重。2004年至2007年,湖北、四川的多个养殖基地不断有细菌病暴发的报道。此期间本地区还相对平静。而近二年却陆续有细菌病的暴发。  相似文献   

11.
12.
斑点叉尾(鱼回)的特异性与非特异性防御机制,是抵抗病原体入侵和促使病鱼康复的二大互相依赖又各自独立的防御系统,对养鱼生产实践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简要对这二大系统分别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斑点叉尾     
崔琴 《水产养殖》2005,26(5):14-16
  相似文献   

14.
15.
斑(鱼回)养殖中半数以上的损失是由细菌性传染病造成的。斑(鱼回)的细菌病中仪有一种即(鱼回)鱼肠道败血病是由专性病原体引起的。导致这种疾病的细菌,爱德华氏菌美洲(鱼回)属,通常不会在没有斑(鱼回)的池中找到。抗菌素能够治疗斑(鱼回)的细菌性疾病,但有效的使用抗菌素需要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6.
<正> 斑点叉尾鮰(letulurus pantatus)属鲶形目.卵桔黄色.受精后呈粘性,结成铁状卵块。目前.美欧等主要养殖国家,人工繁殖通常采用池塘自然产卵人工孵化。孵化使用多种类型的孵化器。我们在1992~1993课题试验期间、采用池塘放置产卵巢诱导亲鱼产卵.用水车式水动力孵化器孵化,获得了成功。并对水车式水动力孵化器的性能和孵化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卵块取自涿州胡良鱼场。卵受精后吸水膨胀,正常受精卵桔黄色.每克卵  相似文献   

17.
斑点叉尾(鱼回)为原产于美洲的大型经济鱼类,美国自二十世纪60年代开始商业养殖,我国于1986年引进.我们对其进行了三年的研究,在观察解剖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斑点叉尾(鱼回)的生物学特点.  相似文献   

18.
黄友财 《齐鲁渔业》2005,22(10):9-10
斑点叉尾(?)原产于美国,1984年由湖北省水产研究所引入我国,由于其特殊的繁殖习性,使它的繁殖方法与其它鱼类有较大的不同。现将本人在斑点叉尾(?)繁殖中的一些做法介绍如下:1亲鱼培育1.1亲鱼的选择要选择无病无伤、体质健壮、生长性能良好的4—5龄鱼,体重1.5kg以上的作为亲鱼。亲鱼体长最好在30—50cm,不宜太大,利于选择产卵巢及亲鱼在产卵巢的自  相似文献   

19.
<正> 斑点叉尾鲴(Ictalurus Punetatus(Rafinesqne))亦称沟鲶,原产于美国,是美国淡水养殖鱼类中的主要饲养对象。1988年10月我们从湖北省引进全长9cm 的斑点又尾鲴700尾,经过4年的培育平均体重已达到2.5kg,部分已达到性成熟。1992年对该鱼进行了人工繁  相似文献   

20.
斑点叉尾(鮰)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亲鱼的选择与培育1.亲鱼选择体质健壮,肥满度好,规格在2千克以上,外形性状良好,无变异畸形;雌雄比例为1:(1~1.5)。性成熟雌鱼,其腹部膨大柔软,有弹性,将鱼尾部向上提起时,卵巢轮廓明显,生殖孔略圆,稍大,红肿,微向外突出,用挖卵器检查卵粒,卵核偏位比例较大时即可催产。性成熟雄鱼一般体色呈深灰色或灰黑色,腹部扁平,生殖器管状,末端尖细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